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岸头实验学校 213200
讨论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合作探讨,并由此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交流情感、发展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通过讨论这一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索,可以使学生吸收别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观点,激发思维碰撞,产生思想火花,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一、在讨论中探究,激发学生灵感
讨论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智力因素,设计有向、有序的思维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深入理解。
课堂上,学生常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可随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这往往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大家会积极思考,从而使思维得以延伸。教师再通过解惑点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最后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授课目的。
二、在讨论中求知,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以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知识,可以推动学生对知识产生认识驱动力,诱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抓住小说的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来设计问题,及时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
师:作者在这儿用了“大约”和“的确”这两个词,那么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稍停一下)请同学们先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发言了。)
生一:我认为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他生计无法维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文中可知:当时物价上涨厉害,原来花四文钱买一碗酒,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原先他能花九文钱买两碗酒和一碟茴香豆,后来他只能买一碗酒,欠着的十九文钱已无力偿还。还有他好喝懒做,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生二: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孔乙己经常遭受毒打,他的脸上经常添上新伤疤。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偷到丁举人家里,被打断了腿。毒打使他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只能用手支撑地面走来。
生三:孔乙己除肉体受毒打外,精神也受到摧残。他每次到酒店,都受到人们的嘲笑和挖苦。笑他偷东西被打,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他无力争辩,不敢回击,精神上所蒙受的痛苦是十分巨大的。
生四:孔乙己体质虚弱。他脸色青白,很不健康;腿被打断后,脸上又黑又瘦,不成样子。小伙计整天靠着火,已须穿上棉袄,而体质虚弱的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无法御寒。
生五:从时间上也可以证实他死去了。从头一年初冬,到第二年端午中秋,再到年关,孔乙己始终没有露面。
师:刚才有五位同学都认为孔乙己的确死了,并且各自说出理由来证明。那么,致孔乙己于死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六:联系故事发生的时间可以看出,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制度的迫害。
师:既然孔乙己的确死了,那作者为什么又用上“大约”一词呢?
(学生讨论后,又有学生站起来回答了。)
生七:用上“大约”是因为文中的“我”没有看见孔乙己死,也没有听到他死的消息。
生八:还有孔乙己的死活根本没人关心,文中说“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可见用上“大约”,不是不能确定他的死,而是说他死得很寂寞。
……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引导学生自己求知,从多角度、多层次发现问题;或依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阶梯形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取得在探求广度、思维深度诸方面的突破。
三、利用讨论凝聚集体智慧,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聆听者、观察者。教师要通过鼓励性的言行对学生给予回应,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大胆创新,确保大多数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全过程。
在讨论中,人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这样学生就会由单纯、机械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加工者,学会主动思考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流观点,吸取他人观点的长处,弥补了自身观点的不足,这是对自身思维不断完善的过程。讨论与交流就是一个精炼的过程,把大家杂乱无章的智慧归纳、浓缩、提炼、升华,最后总结成一套完备的思路与方案。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大大拓宽自己的思路,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文作者:潘育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9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自己的论文; 死了论文; 观点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