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霍木兰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霍木兰

宣城市金水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 242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工艺和新技术逐渐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来,大大提升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然而,在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水利工程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影响了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地基不稳,这是水利工程裂缝和孔洞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开始研究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地基施工过程中。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和避免地基质量问题,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关键词: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应用

从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具体分析来看,工程基础施工部分的质量不仅对工程整体的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工程的使用寿命也有影响,所以强调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十分的关键。从施工实践分析来看,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具体的控制措施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再者,工程施工还会遇到赶工期的问题,所以整个基础施工的质量便很难保证。为了改善这种施工现状,积极的进行方法和技术的利用改变效果明显,所以讨论分析基础灌浆技术的应用,对具体的施工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在我国现阶段的水利工程项目当中,有些水利工程受到地理位置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水利工程的地基不稳定,而且周围的建筑物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利用基础灌浆技术能够使得水利工程的综合质量得到大大的提升。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就是指在建造完水利工程的基本构架模块之后,利用全新的灌浆技术向模框内注射灌浆,这种灌浆方式能够使整个工程的质量变得更加坚固。而且由于受各种地理位置的不同灌浆技术的使用方法可能会也有着相应的差别。利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能够使得整个水利工程变得更加坚固,起到良好的防水渗漏作用。这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当前阶段实际工程建设的主流技术,受到我国各大科学家和研究学者的青睐。

2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在岩溶地区的具体应用

就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在岩溶地区,基础灌浆技术的利用具有较好的效果。从工程实践分析可知岩溶地区的水利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具体的施工没有统一的技术指导,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施工都是在长期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就现阶段的岩溶地区基础施工来看,很多时候采用的是利用填充物稳定基础的方法创造施工条件的,而在填充物稳定基础的时候,具体的灌浆技术利用有三种:第一是高压灌浆技术。利用这一灌浆技术进行施工,岩溶地区的破碎性岩体结构裂缝被有效的充实,这样,地基的整体稳定性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再者,由于裂缝得到了填实,地基的防渗漏下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加之水泥浆液的固结作用,整个地下基础的刚度和强度提高,基础抗震的效果也实现了明显的加强。第二是高压旋喷技术。这种技术在具体利用中需要借助钻井将高压喷头深入到地下,并将水泥浆液通过喷头在地下进行喷出,一般在此技术的利用中,浆液喷出需要在喷头一点点上移的过程中实现。从此技术的具体利用效果来看,喷出浆液和地下土壤层充分混合形成柱体,地基的稳定性得到显著的上升。第三是基础灌浆技术。此技术的利用有浅层和深层的区别。在浅层利用中,主要是进行稳定性较差的沙土挖出,然后利用水泥浆液做填充。在深层利用中,为了对具体的施工难度做降低,采用最普通的灌浆方法也可以实现其效果。综合来讲,在岩溶地区,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复杂性较强,所以在具体利用中需要针对实践做具体的技术选择,这样,技术利用的实效性明显的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获得显著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针对吸浆加大的水利工程的灌注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岩缝灌浆施工时间较短,1~3h之内即可完成。在岩缝灌浆施工过程中,水泥用量也不大,通常不超过120~220kg/m。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正常的施工工序进行一般吸浆的岩峰灌浆施工。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许多岩缝存在大量吸浆的状况,水泥浆用量比较大,灌浆时间也比较长,此时就要对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进行合理调整。有许多原因会导致岩峰吸浆量加大,但是特殊的地质条件是其根本原因。在地质条件较为特殊的地区,灌注的水泥浆可能会从其他通道或者缝隙中流程,也有可能在周边地区溢出地表。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采取限流措施。对于岩峰灌注水泥砂浆的体积进行单位时间的限制,通常来说,水泥砂浆的灌注速度应当控制在10~15L/min,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实现岩缝中水泥砂浆流速的降低,确保已经灌入的砂浆可以迅速沉淀和凝结,防止溢出。第二,采取降压处理措施。通过减少灌浆压力实现水泥砂浆流速的降低,以确保砂浆维持自然流动状态,砂浆在自然流动过程中发生凝结,一旦砂浆停止流动,则需要适当加压,之后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灌浆。第三,采取多次灌浆措施。在进行岩缝灌浆过程中,灌浆每持续一段时间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间歇,不对岩缝进行持续灌浆,而是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特点,合理确定间隔时间。通常而言,采用这一方式的灌浆时间需要控制在8h以内。在基础灌浆施工过程中采取特殊方式时,结束阶段的灌浆压力要小于设计压力,如果灌浆过程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需要结合实际对灌浆压力进行适当降低。当灌浆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砂浆开始凝固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可以根据设计压力进行施工。

2.3严重漏水施工条件下的技术利用

2.3.1模袋灌浆技术

模袋灌浆技术主要是利用模袋的耐磨性比较强,模袋的材料选择一般是尼龙或者聚丙烯。在其中装置一定量的水泥砂浆,在经过模袋之间的相互挤压过程后,其中的水分就会流失,这样在模袋中的水分就会减少,相应的水泥和沙土的含量就会增加,因此,能够有效提高砂浆凝结速度。同时,由于受到模袋的限制和约束,模袋中沙土是不会流失的,因此,还能够起到一定程度阻塞的作用。

2.3.2填充级配料技术

填充级配料技术使用的材料一般为水泥、粗砂以及砾石等。其中砾石的使用一定要严格控制其颗粒的大小,填充级配料技术的使用,如果只使用砾石作为材料,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就可以使用粘稠度比较高的水泥材料进行冲灌级配料,形成一定反滤作用。在进行填充级配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配料材料的数量,使用粒料的目的主要是能够在狭窄处形成桥梁,进而再进行堵塞,从而形成相应的反滤层,来将整个通道堵死。

3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相较于其他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基础灌浆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相关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和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提高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基础的稳固性,避免出现漏水现象,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凌燕,潘玉勇,周树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3):68.

[2]张小泉.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5(2):22.

[3]陈国涛.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8):269.

论文作者:霍木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霍木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