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深刻思维品质的培养_地理论文

地理教学中思维深刻性品质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刻性论文,思维论文,地理论文,品质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维的深刻性亦称思维的抽象逻辑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地表现在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包括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只有思维的深刻性发展了,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则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引伸出来的品质——理解越深刻,灵活迁移效率就越高,创造性也越强。思维的批判性也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深刻的认识,周密的思考,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作出判断;同时也只有不断的自我反省评判、调节思维过程,主体才能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要想解决错综复杂的地理问题,首先要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一、引导抽象概括,揭示事物本质

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是地理事物、地理过程本质属性的反映,具有很高的抽象逻辑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提供若干地理事实材料,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形成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就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学习“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概念时,可先让他们观察《中国水系图》,分析比较两组河流——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伊犁河、弱水、疏勒河。学生思考后就会舍弃流程长短、流向、流域面积等非本质属性,抽象概括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和“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本质属性。这样讲解,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清楚,突出了“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本质特征,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了地理概念。

二、仔细分析题意,挖掘隐含条件

在解题过程中,一些学生经常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尤其是一些题目中没有明确给出,但又是解题关键的地理信息,他们不能充分挖掘,常常会错误解题或束手无策,这是缺乏思维深刻性的表现。在习题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的安排这类题目,引导学生及时挖掘那些含而不露、若明若暗的隐含条件,全面地、细致地、从难地考虑问题,照顾到与问题有关的所有条件,透视问题的实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读下面纬度与昼夜长短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空白部分为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的时间是6月22日10时

B.M地的时间是12月22日9时

C.0°经线上的时间是6月22日0时

D.图中经线的经度为东经

该题设置的隐含条件是:(1)圆柱投影图上的经纬线、晨昏线均为直线;(2)赤道上终年是地方时6时日出;(3)自西向东,经度增大的是东经。只有根据以上隐含条件,再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特征,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是C和D。

三、巧用变式习题,归纳解题规律

在习题教学中,引导学生不只满足于个别题目的解法而更进一步探讨一般的解题规律,以达到较高层次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这也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措施。例如,在做完等高线的有关题目后,不妨设置等值线题目的各种变式(如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pH值线、等年太阳辐射量线等),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规律:(1)同一等值线上,数值相等;(2)相邻两等值线间差值相等;(3)等值线向低处弯曲,则该处值高于两侧,反之该处值则低于两侧;(4)同一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处,单位距离差值越大,反之单位距离差值越小。凡是涉及等值线的题目,如果遵循上述规律去分析,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样由一个问题引伸出一类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能使学生避免对事物的肤浅认识,又能系统化、一般化地解决问题,从而养成学生有意识地从本质上看问题的习惯,使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四、注重比较辨析,抓住本质区别

有些同学常常将现象相同或相似而本质迥异的地理事物混为一谈,其原因是他们易被繁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未能抓住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比较相似知识之间的异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时;使学生不仅要知道亚欧大陆西部和东部都有温带针叶阔叶林带分布,而且更要引导学生剖析它们成因的不同:前者是冬温夏凉、降水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形成的;后者则分布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区。通过比较辨析,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不会张冠李戴,生搬硬套,一下子抓住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有效地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五、完善知识结构,揭示内在联系

学生的知识结构越完整,思维的根据就越充分,思维也会越深。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很不完善,不善于将新知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思考问题不够深刻。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按照知识本身固有的逻辑形式,把所学知识由点变线,由线变面,形成网络,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学完“大气环流”后,可以将知识点用下面方法串联起来:

这样学生就从整体联系中抓住知识点的主线,使所学知识点回到知识系统中应有的位置上,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六、分析地理过程,把握发展方向

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把握地理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地理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思维深刻性的重要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地理过程发生的条件、原因,运用相关知识进行严密的推理和预测,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趋势。例如,我们在学习“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的有关内容后,可向学生展示某城市的动态演变模式图,引导学生分析该城市的变化趋势,使学生学会如何布局各种商业网点、城市各种功能区,以达到既能提高生活基本质量,又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协调的目标。这样做,学生就能真正学会从地理学的视角去揭示新问题与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时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优化思维的深刻性品质。

标签:;  ;  ;  ;  ;  ;  ;  

地理教学中深刻思维品质的培养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