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短语from…to…后所接之词(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1](2021)在《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移事件是人类最早认知的事件之一,关于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研究及位移事件表达的二语习得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语言学界颇受重视。其中,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归属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在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研究基础上也不断深入。大多数有关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主要探讨学习者使用与其母语词汇化类型不同的语言表达位移事件时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以及语言间词汇化类型的差异对目的语习得有无影响。而学界关于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仅局限于对移动动词、动趋式或空间介词等单个句法成分的习得研究,缺乏在位移事件的语义框架下对整体位移表达的习得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120个位移动词的语料,全面探讨汉蒙语在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蒙古族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细致描写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表达形式的异同对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与成因。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四个方面梳理位移事件的研究成果。第一,汉语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第二,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第三,学界关于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第四,蒙古国及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习得研究。通过前人的研究以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的研究为本文提供研究基础。第三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汉蒙语位移事件主要由位移动词表征,但是移动动词表征位移事件时,单独表征移动要素的情况比较少见,将移动和其他语义要素共同来表征的情况比较多。本章节主要从汉蒙语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和位移动因的语言表征三方面对汉蒙语表征位移事件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给予了全面描写。这为第四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对比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为第五章描写和解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性特点和偏误出现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本章节基于Talmy位移事件框架的语义要素,并根据说话者表达位移事件关注的语义信息不同,将位移事件主事件构成语义要素主要分为“主体·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和“主体·移动·路径·背景”三大类组合情况,而后对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进行全面描写。通过对汉蒙语表达相同位移语义要素组合时所采用的表达形式进行描写,发现两种语言由于表征位移事件时存在差异以及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使得其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也存在不同。比如,当“主体·移动·路径”三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的优选表达形式为“NP+V移动+路径”,而蒙古语的优选模式为“NP+V移动”。再如,当“主体·移动”两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有“NP+V移动”和“V移动+NP”两种形式,而蒙古语只有“NP+V移动”一种形式。总之,汉蒙语由于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以及在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存在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形式方面出现很多不同。第五章为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在考察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过程中,发现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时,主要采用了“NP+V”“NP+V+NPL”“NP+介词+NPL+V”以及“把”字句和“被”字句等结构形式。由于受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以及表达形式两方面存在差异的影响,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偏误。其中,学习者使用“NP+V+路径动词”结构表达含有路径信息的位移事件时,受母语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影响,常常出现漏用或误用路径动词的偏误;而受母语位移事件表征影响,会出现混用路径动词的偏误。使用“NP+V+路径动词+NPL”结构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背景信息的处所名词常常会误加方位词,出现路径方向和路径终点混杂的偏误。总之,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于蒙古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构建目的语汉语位移事件概念系统、形成概念流利表达能力需要在很多方面下足功夫。第六章为结语部分。首先对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及表达形式层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总结,从整体上分析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出现偏误的底层原因。其次,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校汉语学科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赵海莲[2](2021)在《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长句主要是指语法结构复杂,修饰成分较多,内容层次较多的简单句和复合句。英文学术文本中长句频繁出现,结构较为复杂,对长句的句式结构分析对于理解文本内容非常重要。英译汉过程中,不论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由于英语长句内的句式结构较为复杂,较难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翻译困难。因此,研究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围绕《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翻译实践,分析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翻译实践过程中,经过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的分析、比较与修正,本文总结了《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是长句内省略结构和替代结构关系隐含;其次是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特别是动宾短语结构和非谓语结构的短语结构复杂;第三是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集中体现在因果结构复杂和递进结构复杂两个方面。经过初译和改译,通过分析这些长句结构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提出针对上述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解决方案。具体来看,针对长句内省略结构与替代结构关系隐含的问题,采用的翻译方法是补偿法与增词法;针对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释义法与换位法;针对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逻辑明晰法与拆分重组法。本文分析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来源于学术专着的翻译实践,希望能为同类文本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英译汉提供一些参考。
李琪[3](2020)在《To结构在《冰箱供水部件测试方法》中的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实践材料来自于惠而浦公司(Whirlpool Corporation)的《冰箱供水部件测试方法》,该手册是惠而浦公司为中国区制冷工程产品设计中心所撰写,用于指导技术人员对产品进行检测及其他相关操作。该手册属于技术性文本,文中出现大量的介词to结构和不定式to结构,本实践报告将上述两种结构统称为to结构。本报告重点研究《冰箱供水部件测试方法》中to结构的汉译技巧。基于卡特琳娜·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以准确传达原文内容为核心,在翻译介词to结构时采取了增译法、减译法、词类转换法;在翻译不定式to结构时采取了顺译法、词序调整法、语态转换法。通过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了 to结构在翻译时采用的上述六种翻译技巧,以期为日后其他译者研究这种结构提供参考。
姜嘉兴[4](2020)在《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文中提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评价意义是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多以实现评价意义的词汇语法资源为主。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评价意义包含态度、介入、级差三个系统。其中态度系统是评价意义的核心,介入与级差系统负责调节态度意义(Martin&White,2005)。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如Halliday&Hasan,1985;Sinclair,1987)认为,介入与级差系统中的资源以及一些评价系统以外的词汇语法资源也具有态度意义,进而实现评价意义。这类评价意义是隐性的、不易察觉的。当前学界对这种隐性评价意义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讨论不多;(2)对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描写不足;(3)对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协作机制解释不够。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范式,深入探讨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及其外延,对隐性评价资源进行描写并建构相应的分析框架,同时对该框架内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协作机制进行阐释。首先,本文对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及其外延进行了讨论。为了说明隐性评价意义的本质,本文引入与评价意义相关的价值哲学理论对隐性评价意义与评价理论中的评价意义进行区分,发现前者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即对某种价值成立的可能性的判断结果,而后者则是对给定价值效用的记录或陈述。本文结合功能语言学家对评价意义的讨论,进一步推理出隐性评价意义的三个组成成分:价值的内容、价值成立的条件及价值的表征方式,并据此构建了隐性评价意义的价值系统、情景系统与推理系统。其次,本文对隐性评价意义的价值、情景、推理系统中的资源分别进行了描写。根据隐性评价意义的特征,本文选取学术语篇为研究对象,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检索源,各取SCI、SSCI、A&HCI近10年内(2008年~2018年)影响因子排在前100位的研究性论文作为本文的研究语料(共300篇,约200万字),对其进行定性的实例分析与定量的语篇检索(包括索引定位、词频检索、搭配检索等)。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与总结,得到的隐性评价意义三个系统中包含的资源类型如下:在价值系统中,由于价值意义是人们判断的结果,本文引入心理学中激活判断活动的三种启发方式,将价值系统分为代表式、可得式、锚定式三种类别。根据语料分析的结果,实现代表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具有限定性、精确性、特殊性等概念的指称语、修饰语、附加语;(2)含有归属、识别、象征等概念的参与者成分以及附加语;(3)包含相似性或差异概念的参与者成分和修饰语。实现可得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含有介绍性、客观性、清晰性等概念的及物过程、参与者成分及修饰语;(2)具有建议或计划概念的及物过程。实现锚定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数量语或具体数字;(2)表达数量关系的及物过程、修饰语及一些衔接手段;(3)具有包含或排除概念的及物过程。在情景系统中,由于隐性评价意义的情景是语篇作者主观建立的即时情景,本文引入话语分析中“语境模型”的基本观点(即语境具有主观性),将情景系统分为设置与发生两个子系统。研究发现,情景的设置系统包括突显、情态、言据三个子系统,其内部语言资源包含:(1)表达比较概念的修饰语、附加语、比较结构以及表达因果概念的物质过程、连词(词组)、附加语等;(2)情态动词;(3)学术语篇的引用方式以及属格人称代词。情景的发生系统指情景内各种信息的存在方式,由及物过程的完成体与进行体实现。在推理系统中,本文将价值意义的组织方式视为解决学术语篇研究问题的心理表征过程,借鉴心理学中“心理模型”的基本观点,认为推理过程即为心理表征,并将推理系统分为归纳与演绎两个成分。研究发现,归纳可由含有总结或完成概念的物质过程、参与者成分、修饰语、附加语等资源实现或具备起源概念的及物过程实现。演绎有主、客观之分,由主位推进模式实现。推理依靠的知识类型可以分为算法类知识与描写/解释类知识。算法类知识可由含有顺序概念或先后概念的修饰语、附加语实现,描写/解释类知识的识别取决于小句表达的具体内容及上下文。最后,本文通过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所收集的部分语料,并基于分析的过程与结果进一步讨论了隐性评价意义资源三个系统间的协作与资源选择机制,建立了隐性评价意义资源选择的三维空间模型及其矢量与代数两种表征方式。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关于评价意义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在理论上阐明了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与外延,揭示了隐性与显性评价意义间的关系,说明了隐性评价意义的内部构成,拓展了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之间的关系,解释了语言、心理、语境在隐性评价意义中的协作与资源选择机制。在应用方面,对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探究不仅呈现了实现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类型,而且为学术语篇写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写作策略,使学术语篇作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择适切的语言表达。
梁子超[5](2020)在《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路径的词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认知语义学的兴起和发展,对于运动事件的研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语言学家关注的问题。其中研究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作为运动事件中核心图示的“路径”是通过何种表层元素表达的,Talmy将这类研究称为“词化模式(lexicalization patterns,也译作‘词化类型’)”研究。Talmy在词化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将世界语言划分为两种类型:“卫星框架语言(S-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V-语言)”,并认为汉语与英语一样,属于卫星框架语言。但是目前对于汉语的类型学归属问题仍存在争论,有不少学者认为汉语更倾向于是一种动词框架语言,甚至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类型,认为汉语属于“均等框架语言(E-语言)”。除了类型归属的问题,对于汉语运动事件的研究还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只是针对汉语中的路径动词进行讨论,而对于汉语中其他可能表示路径的成分鲜有论述。所以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更全面地分析汉语“路径”这一语义成分的词化模式,不仅研究路径动词,还把介词、方位词纳入到研究视野之中。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大量语料,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汉语更倾向于是一种卫星框架语言,而且还发现了汉语与英语在路径表达上存在的不同,从而说明汉语的路径表达是一种“分析式”的表达,而英语的路径表达则是一种“综合式”的表达,这是对运动事件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弄清楚汉语运动事件中路径的表达方式,不仅对于运动事件理论本身是一大进步,而且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相关研究综述、理论与实践价值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在绪论中介绍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对于一些相关概念的进一步阐释与改进。主要包括对于运动事件的进一步分类,对于“路径”概念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对“动词卫星语素”的进一步阐释。第三章到第六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汉语的“路径动词”与运动事件路径表达的关系,包括路径动词作为主要动词词化并入[路径]语义,以及路径动词作为主要动词的卫星语素词化并入[路径]语义的情况。本章还尝试依据[离开]、[到达]、[经越]三种矢量类型为汉语路径动词做了分类。第四章中的“方式动词”与“原因动词”虽然不能词化并入[路径]这一语义成分,但是却是汉语运动事件表达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单列一章进行论述。在这章我们主要区别了方式动词和原因动词以及它们如何参与到汉语运动事表达中。从我们做的诱导实验中搜集到的语料分析可以发现,汉语是一种很典型的卫星框架语言,因为在“方式”可及性高的情况下母语者一般会选择使用“方式动词+路径动词”这一结构,只有在“方式”的可及性很低或无需表明时才使用动词框架进行表达,而如果是致使运动事件,则必须使用“原因动词+路径动词”的结构。以上研究成果为Talmy关于汉语属于卫星框架语言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汉语中的“路径介词”与运动事件路径表达的关系,并指出可以根据“介引起点”“介引终点”和“介引中程”将路径介词分成三类,并最终得出汉语路径介词的功能是为路径提供“视角”这一构成成分。第六章从“方位词/处所词”角度对汉语的路径表达进行了研究,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但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汉语的方位词和处所词结构是路径表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主要为路径提供了“构形”这一因素,这是汉语路径表达与英语路径表达非常明显的区别之一。通过方位词/处所词与路径表达的关系,我们解决了汉语中像“跑屋里”“躺床上”这类表达中路径编码的问题。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中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就是通过对汉语路径的词化模式的研究发现,汉语路径表达是一种“分析式”的表达,这不同于英语采用“综合式”的方法表达路径概念。
孙静怡[6](2019)在《《超强掌控》(第三章、第八章和第九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报告以身体语言专家乔·纳瓦罗(Joe Navarro)的畅销书《超强掌控》(Louder Than Words)英译汉翻译实践项目为依托,细致地阐述了笔者在参与翻译项目中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对项目及翻译细节的把控、以及参与团队合作的所感所得。该项目的源文本为心理学畅销书籍。原作者不仅大量介绍了“非言语行为”相关理论,还结合自身前FBI特工的身份,立足工作经历和实际生活,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对职场人际交往中“非言语行为”的运用进行了解读。本实践报告是基于第三章《你的身体会讲话》(How the Body Talks)、第八章《如何用非言语行为应对极端情绪》(Emotiional Nonverbals)和第九章《如何用非言语行为识别欺骗和谎言》(What about Deception?)的翻译实践任务。英文原着内容新颖,语言简洁清晰,用词较为平实,涉及的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目的论,对词汇、句子和篇章之间的衔接和具体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同时考虑到原书为心理学畅销书,而且原作者有着作为前FBI特工的特殊身份和经历,其写作风格比较偏口语化,旨在制造身临其境的效果,同时语气词、场景描写较多,笔者对这些细节的翻译实践和心得体会也都在实践报告中详细阐述。本翻译实践项目由导师全程指导,翻译团队中的几名译者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笔者通过多次校对和审阅顺利完成了翻译任务,并从中获得诸多经验,提高译文质量,提升译者素质。本翻译实践报告对翻译过程进行了系统介绍,对翻译案例进行了分析解读,同时介绍了笔者在参与翻译团队合作中的反思与体会,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翻译实践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唐晓东[7](2019)在《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弥补传统英语教学语法在理论体系建构和理论解释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尝试从语言类型学视角,以述谓这一句法功能为主线,重新梳理和界定相关工具性概念,对英语述谓结构的句法配置进行系统性描写、分析和解释,用理论语法研究成果解释英语教学语法,建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强的英语教学语法理论解释体系。语言的核心功能是述谓。一个完整的述谓结构由指称语和述谓语构成。一个句子包含至少一个述谓结构。如何在英语单位句子中标记一个或多个述谓结构是个句法问题。本文将英语述谓结构的直接构成单位,即短语,进行七分,在此基础上推定英语简单句的句法标记方式为只标记主要述谓成分,指称成分和辅助述谓成分为无标记形式,该句法标记方式就英语语言自身而言是最经济的。在分析英语主要述谓和辅助述谓的句法组合关系时,本文得出:1)英语句法结构的标记项全部居于结构首位,符合VO型语言核心居首(结构右分支)的共性倾向。2)排除并列项的情况下,英语单位句子中存在0-9个辅助述谓成分的句法槽位。同时,本文发现句法结构的述谓性对英语句法配置具有较强解释力,具体表现在:1)人类语言中述谓性短语倾向多于指称性短语:英语仅负责述谓的短语有4类,仅负责指称的短语有1类,既可述谓也可指称的短语有2类。2)跨语言N-V结构是最典型的述谓结构,居于V槽位的句法结构倾向具有述谓性:英语指称性结构居于V槽位时,也会获得述谓性。3)冗余述谓缺省原则:在充当述谓性成分的结构中,如果存在可以或倾向删除的具有述谓性的成分,那么,这个可以或倾向删除的述谓性成分是冗余述谓项,其所在结构中必定含有其他能够赋予该结构述谓性的成分。本文重点讨论了英语中介词和being的省略现象。论证过程中,本文重新界定的传统英语教学语法的相关工具性概念有:短语、分句、小品词(归入“副词”类别)、补语、双宾结构(归入“宾补结构”)、独立主格结构(界定为“独立宾格结构”)。文末从短语类别、句法标记方式、句法组合与聚合关系三方面,论证了英语句法配置具有理据性。本文旨在桥接理论语法与英语教学语法,充分发挥理论对应用的解释和指导作用,可为英语句法研究和句法教学提供参考,为跨语言视角的单语句法研究提供参考。
韩淑俊[8](2019)在《英语处所谓语构式的认知研究》文中认为英语处所谓语构式(English Locative-Predicate Construction)反映人们概念化致使位移事件的方式,表达受力者受力移动进入处所后的相对静态状况,强调目标达成性。构式结构相对固定,形式为NP1+VL+NP2。NP1是施力者,NP2是受力者(也是位移主体),VL是源于具有处所义同形名词的处所名转动词,这类动词不仅具有动作义,还保留了名词原有的处所概念。有关处所谓语构式的过往研究主要集中于谓语的名词本源和名转动的内在机制,这种研究思路体现“动词中心”模式,在对词语转类或活用问题进行处理时,语法构式的作用并不明显。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构式被视为“语法表征的基本成分”(Langacker 1987,2008),词语的语法功能和句法分布取决于其所在的语法构式环境,对处所名转动词进行“构式为中心”的研究可进一步拓展和挖掘。因此,本研究从构式视角探讨处所谓语构式语义特征及形成的认知理据。鉴于处所谓语构式及其谓语均体现出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变化情况,本研究提出“再范畴化实现模式”。再范畴化实现模式特征如下:第一,再范畴化过程涉及从原范畴至新范畴的单向发展过程;第二,再范畴化可以涉及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篇等诸多层面;第三,原范畴成员实现再范畴化进入新范畴受到认知机制的促动和语境的调控;第四,促使再范畴化过程实现的认知机制包括:认知识解、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第五,对再范畴化实现起到调控作用的语境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本研究基于再范畴化实现模式,主要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处所谓语构式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处所谓语构式与致使位移构式均可对现实致使位移事件进行编码,两者存在何种内在关系?处所谓语构式和单宾构式的形式一致,两者间存在何种关系?处所谓语构式呈现出多少种类型?第二,处所谓语构式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分别具有什么样的语义特征?构式中谓语动词的名词来源有何认知理据?处所谓语构式表达什么样的构式义?第三,处所谓语构式的浮现是由什么认知理据促动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运用逻辑推理和思辨,对真实语料进行描写与解释。研究使用的语料除少数标明出处外,均来自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和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图式范畴化理论和动态范畴化理论,提出再范畴化实现模式,将研究范围从语言范畴内部扩展至语言范畴与范畴之间;将研究重点集中于语言范畴间的互动现象及这类现象背后的变化机制。第二,处所谓语构式与致使位移构式及单宾构式关系密切。处所谓语构式是致使位移构式所表征的处所明示致使位移事件再范畴化为动处合一致使位移事件的形式产物。同时,处所谓语构式还是单宾构式范畴化扩展的产物,可视为单宾构式的一个子类。处所谓语构式根据处所维度不同可分为二维处所谓语构式和三维处所谓语构式,这两类构式又可细分为具体类处所谓语构式和抽象类处所谓语构式。第三,处所谓语构式中主语的语义特征体现在使动性、移情等级、定指性和射体/界标联结四个维度。构式中充当谓语的动词是处所名转动词,这类动词涉及名词和动词两个语法范畴,从“原生名词”原范畴至“名转动词”新范畴,体现的是再范畴化过程。谓语的语义特征体现为致使性、位移性、空间性和有界性四个方面。构式中宾语的语义特征体现在受控性、意愿性、可被移动性、定指性、射体/界标联结、可被支撑性或可被容纳性和有界性方面。第四,处所明示致使位移事件至动处合一致使位移事件的再范畴化过程受到认知机制的促动和语境的调控。认知机制的促动包括认知识解、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具体而言,认知识解涉及详细度的调整、心理扫描路径的转换和突显侧面的转移,即概念化主体将详细度从高调整至低,将心理扫描路径从“施力者至受力者至处所”转换为“施力者至处所至受力者”,将突显成分由“突显主语、宾语和处所”调整为至“突显主语和宾语”。概念转喻的促动涉及以简单语言形式编码复杂的现实事件,以精简的形式表达复杂的语义。概念隐喻的促动体现在处所谓语构式通过从具体空间域向心理、社会、情感等抽象域的映射,实现语义的再范畴化扩展。语境的调控体现在具有高认知显性度和强表达经济性的原型单宾构式的显赫扩张性和情景语境对事件概念和构式解读的影响。总之,本研究基于范畴化理论,提出了再范畴化实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范畴化研究的视野,扩大了范畴化理论的应用范围,增强了范畴化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并且,本文研究发现加深了对处所谓语构式的理解,有助于解释其他语言中的相关结构。
张海舟[9](2019)在《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连动结构及其英译表达考察 ——以现代汉语小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两部现代汉语小说汉语文本以及英语译本,考察汉语连动结构的总体分布、汉语连动结构各语义子类型的分布以及汉语连动结构在英语译本中的相应表达手段。在语料考察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前人关于连动结构的语义功能、语法化以及显赫性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语料观察结论进行讨论。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本文连动结构的范围和连动结构的子类。文章对两部汉语小说中连动结构的表现进行了考察,发现该语料范围中连动结构呈现以下特点:1)汉语连动结构在两部小说中都有较高的出现频率;2)在汉语连动结构总体中占比较高(≥10%)的语义类型有状态-动作类、趋向-动作类和序列动作类;3)各子类连动结构的分布呈现出两极化的特征,时间象似性最强的序列动作类和时间象似性最弱的状态-动作类在总体中都有较高的占比。汉语连动结构的显赫性在语料中表现为语义功能多样、句法分布多样、能产性高和出现频率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上述语料中汉语连动结构的相应英语表达也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1)汉语连动结构在英语译文中表现为多样化的句法结构;2)汉语连动结构总体上更倾向于翻译为简单句和主从结构句。就各语义类型连动结构而言,翻译策略具体表现为,1)序列动作类倾向于翻译为并列结构句;2)趋向-动作类,尤其是去-动作类,倾向于翻译为单独的动词短语;3)处所-动作类和工具-动作类倾向于翻译为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的句法结构。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上述语料结果进行了讨论,认为汉语连动结构的翻译策略倾向性受到下列两项类型学因素影响,即英汉跨语言跨句法结构的语义功能相似以及英语句法结构的显赫度;汉语连动结构的翻译策略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汉语连动结构的使用强制性和语法化倾向。
王宏[10](2019)在《翻译实践报告 ——德国功能派目的论视角下的机械科技文本汉译实践》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各方面综合实力逐步提升,并且随着日益发展的国际化的趋势,我国与各国之间的合作也日趋加强,尤其是在科技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工程等方面的对外合作尤为显着,因此对一些工程类科技文本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此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笔者承接的对某钢铁公司与外企合作的技术协议文本的汉译实践,并在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理论指导下完成的。该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对翻译实践项目进行完整的回顾、梳理和反思,回顾介绍翻译项目的来龙去脉、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并以翻译实践项目作为案例,分析机械科技文本的文本特征和语言特征,阐述笔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在目的论指导下所采取的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反思笔者在此次翻译实践项目中的成长与不足,希望能对日后的笔者有一些帮助,译出更好的机械科技中文文本。
二、浅析短语from…to…后所接之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短语from…to…后所接之词(论文提纲范文)
(1)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 |
2.1 汉语位移事件的类型学研究 |
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研究 |
2.2.1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整体性研究 |
2.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局部性研究 |
2.3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
2.4 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
2.4.1 蒙古国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
2.4.2 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
第三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
3.1 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 |
3.1.1 指示路径动词“来”和“去” |
3.1.2 “上”“下”类路径动词 |
3.1.3 “进”“出”类路径动词 |
3.1.4 “经过”“往返”类路径动词 |
3.1.5 “离开”“向后”和“到达”类动词 |
3.2 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 |
3.2.1 位移主体的状态表征 |
3.2.2 位移的介质表征 |
3.2.3 位移的速度表征 |
3.2.4 位移样态、速度及特定主体的综合表征 |
3.3 他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
3.3.1 身体部位的非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
3.3.2 身体部位的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 |
4.1 主体·移动 |
4.1.1 NP+V_(移动) |
4.1.2 V_(移动)+NP |
4.2 主体·移动·路径 |
4.2.1 NP+V_(自移)+路径动词 |
4.2.2 NP_1+V_(他移)+路径动词+NP_2 |
4.2.3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 |
4.2.4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 |
4.3 主体·移动·路径·背景 |
4.3.1 NP+V_(移动)+NP_L |
4.3.1.1 NP+V_(路径)+NP_L |
4.3.1.2 NP_L+V_(自移)+NP |
4.3.1.3 NP+V_(自移)+路径动词+NP_L |
4.3.2 NP+介词+NP_L+V_(自移) |
4.3.2.1 NP+V_(自移)+到/在+NP_L |
4.3.2.2 NP+向/往/朝+NP_L+V_(自移) |
4.3.2.3 NP+从/由+NPL+V_(自移) |
4.3.3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 |
4.3.3.1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NP |
4.3.3.2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
4.3.3.3 NP_1+把+NP_2+V_(他移)+NP_L |
4.3.4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
4.3.4.1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
4.3.4.2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
4.4 小结 |
第五章 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 |
5.1 NP+V的习得 |
5.1.1 NP+V(了)的习得 |
5.1.2 NP+V+路径动词的习得 |
5.2 NP+V+NP_L的习得 |
5.2.1 NP+V+NP_L的习得 |
5.2.1.1 路径动词使用种类少、频率高 |
5.2.1.2 路径动词“去”的泛化使用 |
5.2.2 NP+V+路径动词+NP_L的习得 |
5.2.2.1 “M+P”的习得 |
5.2.2.2 “NP_L”的习得 |
5.3 NP+介词+NP_L+V的习得 |
5.3.1 介引不同背景信息的介词习得 |
5.3.1.1 介词“从”和“在”的混用 |
5.3.1.2 介词“朝”“向”“往”的习得 |
5.3.1.3 介词“在”和“到”的混用 |
5.3.2 位移背景信息表达的习得 |
5.3.3 位移方式动词的习得 |
5.3.3.1 方式动词的使用有限 |
5.3.3.2 方式动词与移动框架元素配置的偏误多 |
5.3.3.3 蒙古语方式动词的义位误推 |
5.3.3.4 受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影响 |
5.4 其他偏误类型 |
5.4.1 “把”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
5.4.2 “被”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英语长句结构相关理论界说 |
(一)英语长句的定义与结构特征 |
(二)长句内句式结构的复杂性及其具体体现 |
三、翻译实践任务描述 |
(一)翻译文本介绍 |
(二)任务过程的描述 |
四、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一)长句内省略与替代结构隐含 |
1.省略结构隐含 |
2.替代结构隐含 |
(二)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 |
1.动宾结构复杂 |
2.非谓语结构复杂 |
(三)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 |
1.因果结构复杂 |
2.递进结构复杂 |
五、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一)长句内省略与替代结构关系隐含的解决方案 |
1.针对省略结构的补偿法 |
2.针对替代结构的增词法 |
(二)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的解决方案 |
1.针对动宾结构的释义法 |
2.针对非谓语结构的换位法 |
(三)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的解决方案 |
1.针对因果结构的逻辑明晰法 |
2.针对递进结构的拆分重组法 |
六、翻译实践总结 |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 |
(二)翻译实践的反思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翻译术语对照表 |
附录B 原文和译文 |
致谢 |
(3)To结构在《冰箱供水部件测试方法》中的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任务描述 |
1.1 原文介绍 |
1.2 任务简介 |
2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过程描述 |
2.3 译后事项 |
3 案例分析 |
3.1 翻译问题的确定 |
3.2 翻译理论依据 |
3.3 解决方案 |
3.3.1 介词to结构的解决方案 |
3.3.2 不定式to结构的解决方案 |
4 实践总结 |
4.1 翻译成果总结 |
4.2 翻译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原文与译文 |
附录Ⅱ 翻译术语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表 |
1 引言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概述 |
2.2 评价意义的概念研究 |
2.3 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类型研究 |
2.3.1 隐性评价意义的语篇资源 |
2.3.2 隐性评价意义的局部词汇、语法资源 |
2.3.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
2.4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 |
2.4.1 隐性评价意义与人际元功能 |
2.4.2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篇元功能 |
2.4.3 隐性评价意义与概念元功能 |
2.4.4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相关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
2.5 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研究 |
2.5.1 情态、立场实现隐性评价意义 |
2.5.2 模糊语实现隐性评价意义 |
2.5.3 隐性评价意义在学术语篇中的应用 |
2.5.4 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的现存问题 |
2.6 小结 |
3 理论框架 |
3.1 概述 |
3.2 隐性评价意义的组成成分:价值、情景与推理 |
3.3 理论基础 |
3.3.1 语言的系统与元功能 |
3.3.2 价值的启发方式——价值激活 |
3.3.3 心理模型——推理过程 |
3.3.4 语境模型——情景建构 |
3.4 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 |
3.4.1 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 |
3.4.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 |
3.5 小结 |
4 隐性评价的价值系统及其资源 |
4.1 概述 |
4.2 代表式启发及其资源 |
4.2.1 确指意义及其资源 |
4.2.2 范畴意义及其资源 |
4.2.3 类比意义及其资源 |
4.3 可得式启发及其资源 |
4.3.1 陈述意义及其资源 |
4.3.2 提议意义及其资源 |
4.3.3 可得式启发资源的语义强度 |
4.4 锚定式启发及其资源 |
4.4.1 数量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2 范围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3 关系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4 锚定式启发资源的语义强度 |
4.5 小结 |
5 隐性评价意义的情景系统及其资源 |
5.1 概述 |
5.2 情景的设置及其资源 |
5.2.1 突显及其资源 |
5.2.2 情态及其资源 |
5.2.3 言据及其资源 |
5.3 情景的发生及其资源 |
5.3.1 事实及其资源 |
5.3.2 事件及其资源 |
5.4 小结 |
6 隐性评价意义的推理系统及其资源 |
6.1 概述 |
6.2 推理系统的展开方式及其资源 |
6.2.1 归纳推理及其资源 |
6.2.2 演绎推理及其资源 |
6.3 推理过程中的知识类型 |
6.3.1 算法类知识及其资源 |
6.3.2 描写/解释类知识及其资源 |
6.4 小节 |
7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应用分析及其选择机制 |
7.1 概述 |
7.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应用分析 |
7.2.1 价值系统的应用分析 |
7.2.2 情景系统的应用分析 |
7.2.3 推理系统的应用分析 |
7.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特征及其选择机制 |
7.3.1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多重身份 |
7.3.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语义合成 |
7.3.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选择的维度与空间 |
7.3.4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选择机制及其表征方式 |
7.4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局限性与不足 |
8.3 后期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文语料库来源 |
附录B 节选语料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5)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路径的词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理论框架 |
1.1.1 “词化模式”的概念 |
1.1.2 本文选取的理论框架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事件”的研究 |
1.2.2 关于“路径”的研究 |
1.2.3 “动词框架语言”与“卫星框架语言” |
1.2.4 小结 |
1.3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1.3.1 理论价值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对相关理论的重新界定与阐释 |
2.1 对于运动事件分类的进一步研究 |
2.1.1 对于“施事性位移事件”与“非施事性位移事件”的重新界定 |
2.1.2 “致使性事件”与“自发性事件” |
2.1.3 本文对运动事件的重新分类 |
2.2 对于“路径”概念的进一步阐释 |
2.2.1 作为“事件框架”的“路径” |
2.2.2 作为“框架事件”中核心图式的“路径” |
2.2.3 “路径”概念小结 |
2.3 对“动词卫星语素”的进一步阐释 |
2.4 研究汉语“路径”词化模式的思路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的路径动词与路径表达 |
3.1 从跨语言的角度看位移事件中的动词 |
3.2 现代汉语中的路径动词 |
3.2.1 表示[离开]意义的路径动词 |
3.2.2 表示[到达]意义的路径动词 |
3.2.3 表示[经越]意义的路径动词 |
3.3 汉语路径动词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的方式动词和原因动词 |
4.1 方式动词 |
4.1.1 关于“方式”的界定 |
4.1.2 方式动词+路径动词结构 |
4.1.3 汉语运动事件中方式动词的使用情况 |
4.2 汉语运动事件中表达“方式”的其他手段 |
4.3 原因动词 |
4.3.1 关于“原因”的界定 |
4.3.2 汉语运动事件中原因动词的几个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的介词与路径表达 |
5.1 汉语运动事件中介引起点的介词 |
5.1.1 “从”和“自” |
5.1.2 “由” |
5.1.3 “于”和“就” |
5.2 汉语运动事件中介引路径终点的介词 |
5.3 汉语运动事件中介引路径中程的介词 |
5.3.1 从、由 |
5.3.2 顺(着)、沿(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的方位词/处所词与路径表达 |
6.1 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与“处所词” |
6.1.1 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 |
6.1.2 现代汉语中的“处所词” |
6.1.3 方位词与处所词小结 |
6.2 方位词/处所词与汉语路径信息表达 |
6.3 方位词/处所词编码路径信息的情况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超强掌控》(第三章、第八章和第九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项目概要 |
2.1 项目背景 |
2.2 项目内容 |
2.3 实践特色 |
2.4 翻译策略 |
3 翻译实践过程 |
3.1 译前准备 |
3.1.1 了解项目要求 |
3.1.2 了解相关背景 |
3.2 译中环节 |
3.2.1 翻译进度安排 |
3.2.2 团队反馈 |
3.2.3 翻译辅助工具 |
3.3 译后环节 |
3.3.1 译后审校 |
3.3.2 术语总结 |
3.3.3 译后总结 |
4 项目案例分析 |
4.1 书名的翻译处理策略 |
4.2 语言层面的翻译策略 |
4.2.1 专有名词的处理策略 |
4.2.2 词汇层面的翻译策略 |
4.2.3 句子层面的翻译策略 |
4.2.4 篇章逻辑结构的翻译策略 |
4.3 翻译团队合作 |
4.3.1 术语的统一 |
4.3.2 译文互审与校对 |
5 翻译经验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3 本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回顾 |
2.1 传统英语教学语法存在的问题 |
2.1.1 以往对“短语”和“分句”的划分 |
2.1.2 以往对“小品词”的界定 |
2.1.3 以往对“补语”的界定 |
2.1.4 传统英语句型结构的划分 |
2.1.5 以往对“双宾”结构的界定 |
2.1.6 传统语法中的“独立主格结构” |
2.1.7 部分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的及物性问题 |
2.1.8 传统语法理论体系的系统性问题 |
2.2 本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思路 |
第三章 本文核心理论假设及英语述谓标记方式 |
3.1 语言的述谓功能 |
3.1.1 述谓的基本结构单位:短语 |
3.1.2 述谓的层级 |
3.2 有关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
3.3 英语的短语类别和述谓标记方式 |
3.4 N-V结构式的述谓性 |
3.4.1 N-V语序的普遍性 |
3.4.2 跨语言证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语主要述谓结构及其组合关系 |
4.1 指称成分的句法特征 |
4.1.1 可数名词 |
4.1.2 不可数名词 |
4.1.3 名词性结构 |
4.2 主要述谓成分的句法特征 |
4.3 主要述谓的组合关系 |
4.3.1 并列关系 |
4.3.2 从属关系:名词性从句(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补语从句) |
4.3.3 从属关系:形容词性从句(定语从句) |
4.3.4 从属关系:副词性从句(状语从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语辅助述谓结构及其组合关系 |
5.1 补语的功能和形式 |
5.1.1 “小品词”的重新界定 |
5.1.2 介词和副词的区分 |
5.1.3 双宾结构的本质——主动宾补结构 |
5.1.4 关于只存在“名词性补语从句”的解释 |
5.2 从主要述谓到辅助述谓(从核心事件到非核心事件) |
5.2.1 辅助述谓结构(非限定述谓结构)的句法标记 |
5.2.2 英语的句法核心标记项居首 |
5.2.3 句法核心标记项居首的经济性和像似性动因 |
5.2.4 独立宾格结构 |
5.3 辅助述谓的组合关系 |
5.3.1 英语句子最多由12 个句法位置构成 |
5.3.2 补语、定语、状语的区分 |
5.4 英语句型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语七类短语的功能验证 |
6.1 指称功能 |
6.2 述谓功能 |
6.2.1 主要述谓——作表语 |
6.2.2 辅助述谓——作补语 |
6.2.3 辅助述谓——作定语 |
6.2.4 辅助述谓——作状语 |
6.3 某些所谓特殊句法现象的解释 |
6.3.1 具有述谓性的名词短语 |
6.3.2 关于men/women的述谓性 |
6.3.3 特定结构引起的冗余述谓缺省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语句法配置的理据性 |
7.1 跨语言短语类别及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
7.1.1 短语类别的理论假设 |
7.1.2 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
7.2 组合关系的趋简性 |
7.2.1 句法成分的两两组合 |
7.2.2 句法标记方式的趋简性 |
7.2.3 结构的递归性 |
7.2.4 句法形式趋简 |
7.3 聚合关系的复杂性 |
7.3.1 结构的多功能性 |
7.3.2 语法化 |
7.3.3 结构的递归性 |
7.3.4 英语基本句型的连续性(模糊性)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主要创新 |
8.2 主要成果 |
8.3 后续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8)英语处所谓语构式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 研究意义 |
1.5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处所谓语构式的研究述评 |
2.1 形态学研究 |
2.2 生成语言学研究 |
2.3 语用学研究 |
2.4 认知语言学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再范畴化 |
3.1 范畴理论 |
3.1.1 经典范畴理论 |
3.1.2 原型范畴理论 |
3.2 范畴化理论 |
3.2.1 图式范畴化理论 |
3.2.2 动态范畴化理论 |
3.3 再范畴化产生的动因 |
3.4 再范畴化的含义与特征 |
3.4.1 再范畴化的含义 |
3.4.2 再范畴化的特征 |
3.5 再范畴化的实现机制 |
3.5.1 认知识解 |
3.5.2 概念转喻 |
3.5.3 概念隐喻 |
3.6 再范畴化的实现模式 |
3.6.1 实现模式的提出 |
3.6.2 语境对再范畴化实现的调控作用 |
3.7 小结 |
第四章 致使位移事件及处所谓语构式 |
4.1 位移事件 |
4.1.1 位移事件概念框架 |
4.1.2 位移事件特征 |
4.2 致使位移事件 |
4.2.1 致使位移事件简述 |
4.2.2 背景明示致使位移事件 |
4.2.3 背景明示致使位移事件要素 |
4.2.4 动处合一致使位移事件 |
4.3 处所谓语构式 |
4.3.1 构式定义和范围 |
4.3.2 处所谓语构式的构式图式 |
4.3.3 处所谓语构式的类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处所谓语构式的范畴化和再范畴化语义描述 |
5.1 处所谓语构式中主语的语义特征 |
5.2 处所谓语构式中谓语的名词来源 |
5.2.1 原生名词范畴和处所名转动词范畴 |
5.2.2 语言语境的调控 |
5.2.3 认知机制的促动 |
5.3 处所谓语构式中谓语的语义特征 |
5.3.1 致使性 |
5.3.2 位移性 |
5.3.3 空间性 |
5.3.4 有界性 |
5.4 处所谓语构式中宾语的语义特征 |
5.5 处所谓语构式的整体语义特征 |
5.5.1 处所谓语构式的构式义 |
5.5.2 二维处所谓语构式的构式义 |
5.5.3 三维处所谓语构式的构式义 |
5.6 小结 |
第六章 处所谓语构式的再范畴化实现 |
6.1 动处合一致使位移事件的再范畴化实现模式 |
6.2 语境的调控 |
6.2.1 语言语境 |
6.2.2 情景语境 |
6.3 认知机制的促动 |
6.3.1 认知识解的促动 |
6.3.2 概念转喻的促动 |
6.3.3 概念隐喻的促动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的发现 |
7.2 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连动结构及其英译表达考察 ——以现代汉语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 |
2.连动结构的研究现状 |
2.1 连动结构的界定 |
2.1.1 连动结构的事件性 |
2.1.2 连动结构中的范畴共享 |
2.1.3 连动结构中的论元共享 |
2.2 区分汉语连动结构与其他易混淆结构的测试手段 |
2.2.1 区分汉语连动结构与动补结构的测试手段 |
2.2.2 区分汉语连动结构与话题结构的测试手段 |
2.2.3 区分汉语连动结构与介词短语的测试手段 |
2.2.4 区分汉语连动结构与动词宾语句、副词的测试手段 |
2.3 汉语连动结构的分类 |
2.3.1 前人对连动结构的分类 |
2.3.2 本研究中汉语连动结构的分类 |
2.4 连动结构特征的类型学研究 |
2.4.1 连动结构的时间象似性 |
2.4.2 连动结构的语义模式 |
2.4.3 连动结构的语法化 |
2.4.4 汉语连动结构的显赫性 |
3.汉语连动结构及其子类在汉语文本的分布 |
3.1 连动结构及各语义子类的总体分布 |
3.2 汉语连动结构的类型特征的分布 |
3.2.1 汉语连动结构在宾语论元共享上的分布 |
3.2.2 汉语连动结构在时间象似性上的分布 |
3.2.3 汉语连动结构在原型功能和扩展功能上的分布 |
3.3 汉语连动结构显赫性在汉语语料中的体现 |
4.连动结构及其子类在英语译文中的句法结构分布 |
4.1 汉语连动结构在英语译文的句法编码形式 |
4.2 汉语连动结构英译表达类型的总体分布 |
4.3 汉语连动结构各语义类在英语译文中的句法结构分布 |
4.3.1 序列动作小类在英语译文中的句法结构分布 |
4.3.2 趋向-动作小类在英语译文中的句法结构分布 |
4.3.3 处所-动作类在英语译文中的句法结构分布 |
4.3.4 工具-动作类连动结构在英语译文中的句法结构分布 |
4.3.5 对象-处置类连动结构在英语译文中的句法结构分布 |
4.3.6 状态-动作类连动结构在英语译文中的句法结构分布 |
4.3.7 其他小类连动结构在英语译文中的句法结构分布情况 |
4.4 汉语连动结构子类与英语句法结构的倾向性对应关系 |
4.4.1 汉语连动结构子类与英语并列结构的倾向性对应关系 |
4.4.2 汉语连动结构子类与英语动词中心语-不定式结构的倾向性对应关系 |
4.4.3 汉语连动结构子类与英语动词中心语-?结构的倾向性对应关系 |
4.4.4 汉语连动结构子类与英语动词中心语-介词短语结构的倾向性对应关系 |
4.5 类型学因素对汉语连动结构英译策略的影响 |
5.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10)翻译实践报告 ——德国功能派目的论视角下的机械科技文本汉译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项目简介 |
第二章 翻译项目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1.2 专业知识的学习 |
2.1.3 术语表的制定 |
2.2 译中执行 |
2.2.1 翻译理论的选择 |
2.2.2 翻译工具的使用 |
2.3 译后审校 |
2.3.1 自我校对 |
2.3.2 校外导师校对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机械科技文本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
3.1.1 专业性 |
3.1.2 客观性 |
3.1.3 精炼性 |
3.2 机械科技文本的语言特征及处理方法 |
3.2.1 被动结构 |
3.2.2 非限定动词结构 |
3.2.3 定语从句结构 |
3.2.4 名词化结构 |
3.2.5 机械科技词汇 |
3.2.6 半机械科技词汇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 |
附录二 :译文 |
附录三 :术语表 |
附录四 :平行文本 |
四、浅析短语from…to…后所接之词(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D]. 王莹. 吉林大学, 2021(01)
- [2]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赵海莲.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To结构在《冰箱供水部件测试方法》中的汉译实践报告[D]. 李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D]. 姜嘉兴.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路径的词化模式研究[D]. 梁子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超强掌控》(第三章、第八章和第九章)翻译实践报告[D]. 孙静怡.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D]. 唐晓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英语处所谓语构式的认知研究[D]. 韩淑俊. 河南大学, 2019(05)
- [9]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连动结构及其英译表达考察 ——以现代汉语小说为例[D]. 张海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8)
- [10]翻译实践报告 ——德国功能派目的论视角下的机械科技文本汉译实践[D]. 王宏. 东华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