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特征分析论文_叶建军,吴奇新

(崇左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崇左 5322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在我院行MR检查的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内膜息肉和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为Ⅰ期子宫内膜癌,1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对其进行MR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特征等分析。结果:在T2WI,16例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且在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持续渐进性强化;在T2WI,18例为Ⅰ期子宫内膜癌表现稍高信号或等信号,在DWI呈高信号,强化方式为快进慢出型。结论:经研究得出,对于Ⅰ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鉴别方面,MRI具备较大的诊断价值,应当推广使用。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子宫内膜病变;诊断;鉴别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113-02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作为宫腔内的常见疾病,虽均为子宫内膜的病变,且阴道不规则流血是两者共同的临床表现,但二者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是子宫内膜活检或诊断性刮宫,但毕竟属于有创性检查,而且对于阴道或宫颈狭窄的患者操作相对困难,对操作者的要求也比较高[1]。基于此,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在我院行MR检查的,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和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在我院行MR检查的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内膜息肉和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为Ⅰ期子宫内膜癌,1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2±6.4)岁,绝经后妇女22例,绝经前妇女12例,阴道不规则流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1.2 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Avanto1.5T磁共振扫描仪,所有病例均行常规盆腔MR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时取仰卧位头先进,采用体部相控阵线圈,扫描顺序如下:①自旋回波(SE)序列横轴位T1WI,TR=515ms,TE=11ms,层厚3.0mm;②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横轴位及矢状位T2WI,TR=5180ms,TE=77ms,层厚3.0mm;③DWI横轴位及矢状位扫描,扫描参数:采用单次激发EPI和化学位移频率选择脉冲并SPIR脂肪抑制技术,TR=3758ms,TE=80ms,层厚3mm,b=800s/mm2;④有12例内膜癌及11例内膜息肉患者同时行动态增强(DCE)扫描,应用矢状面或冠状面容积超快速3D T1WI,采用以2.5ml/s的流率经肘前静脉推注对比剂,后续实施的动态增强扫描分别于16、32、48、64、109、154、199s进行,延迟扫描于最后注药200s后进行[2-3]。

1.3 统计学分析

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应用SPSS 18.0软件,数据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子宫内膜息肉NRI表现

经后续观察分析得出,均表现为宫腔内肿块及子宫内膜增厚,平均肿块径为22mm,在T2WI呈稍低到等信号,在D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囊变10例,出血灶7例;肿块内见低信号纤维核9例,1例息肉肿块宽基底与子宫内膜相连,带蒂3例,窄基底8例,16例结合带显示完整的14例,子宫内膜息肉动态增强表现为持续渐进性强化的有9例,程度与正常子宫肌层类似。

2.2 Ⅰ期子宫内膜癌MRI表现

经后续观察分析得出,均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及宫腔内肿块,平均肿块径约24mm,10例呈菜花状生长,在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而在DWI表现为高信号,3例肿块窄基底与子宫内膜相连,4例可见囊变;15例结合带中断或模糊;肿块内可见纤维核3例。12例Ⅰ期子宫内膜癌行动态增强扫描,先是动态早期达到峰值,继而逐渐消退。从MRI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动态增强扫描90s时,子宫内膜及结合带信号有明显的升高,而病灶部分则信号相对减低;在120s时,子宫结合带及外肌层均有明显的强化,而病灶的信号相对较低,结合带受侵表现为局部缺损或者是结合带有明显的增厚、模糊。

2.3 MR平扫特征对比

经后续观察研究得出,Ⅰ期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息肉病变的MRI对比方面,纤维核、出血、囊变、窄基底、带蒂、结合带完整,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

表 两种不同病变的MR平扫特征对比结果

3.讨论

综合相关研究及分析看来,子宫内膜息肉这种有蒂或无蒂瘤样病变,形成自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本次研究中的,内膜息肉在 T2WI上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在D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T1WI上可见高信号的出血灶,这与的以往相关研究相符。16例息肉肿块,表现为带蒂的有3例,均在MRI增强扫描中发现,这不难看出,增强扫描对息肉带蒂组织的显示有助推作用,窄基底与子宫内膜相连的有9例,与病理特点相符,结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息肉肿块与带蒂、窄基底、纤维核及带蒂、出血灶无疑是子宫内膜息肉的MRI特征性表现。

本研究中Ⅰ期子宫内膜癌增强扫描表现为快进慢出型,相比于正常子宫肌层,其强化程度更低,18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MR平扫,其中12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后续观察得出均可准确分期,表明借助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提供病灶强化的曲线特征、病变肌层浸润程度及强化方式等,在早期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显著提高准确度的作用。在DWI上,对应的子宫内膜癌均表现为高信号,DWI序列能够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提供有力的支持信息,是一种区分良恶性病变的可靠方法,可作为MR平扫的有益补充[4-6]。

在临床诊断中,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很低,如果进行MRI检查,显示结合带出现局部破坏,则表示有恶变的可能,需要诊断与临床密切的结合。综上,经研究得出,对Ⅰ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鉴别方面,MRI具备了较高的术前诊断价值,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应当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席梅,钱敏,刘卫星等.三维能量多普勒对绝经期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7):151-154.

[2]王雪,卢毅, 张晓夏等.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3):286-287.

[3]王庆国,严福华,周梅玲等.子宫内膜良、恶性息肉样病变的MR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1):1187-1191.

[4] Karchevsky M,Babb JS,Schweitzer ME.Ca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be used to differentiate benign from pathologic fractures?Ameta-analysis [J].Skeletal Radiol,2008,37:791-795.

[5]安奇,杨靖,朱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5):486-491.

[6]陈丽娟,苗华栋.3.0T MR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受侵的对比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 32(4):522-526.

论文作者:叶建军,吴奇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特征分析论文_叶建军,吴奇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