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论文_王晓玲

浅谈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论文_王晓玲

王晓玲 峨眉山市峨山镇小学校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68-01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这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把“解决问题”贯穿到小学各册教材的始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解答解决问题感到困难,就其原因,我以为主要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有些学生在平时的做题中一味地图快、贪多,急于求成,忽视审题,往往最后错题失分,而把做错的试卷发给他们,老师还没有做讲解学生就已经意识到错误在哪里了。在粗心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所谓“审题”就是审清题意,其一是弄清题目内容,其二是理解题目列举的数量关系。所以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是正确解答题目的根本保证,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小学数学具有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特点,有些知识点非常的抽象,晦涩难懂。教师仅仅通过反复地将数学知识进行讲解是完全不够的,这样学生只能暂时的记住所学的知识点,对于数学的长期学习没有一点帮助。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审题能力,引导学生多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不仅可以改变小学生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减少数学题的错误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一、培养学生认真读题,锻炼学生筛选关键信息的习惯。

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读题时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顺,让学生正确地找出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拥有较好的观察力在整个人生中的意义都很重大,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主动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这是对小学生最基本的培养。拥有观察力的学生在数学思维上也会有重大的收获,而培养观察力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对于数学题而言解题的思路往往来源于题目中所给的关键信息,在学生审题的过程中如何把关键信息给筛选出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观察题中所给的信息,锻炼学生审题能力,让他们从所给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以此为突破口来进行解题。只有学生找到了关键的信息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计算答案。小学生的数学题多以图文的形式出现,这对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要求就更高,教师应多设计一些类似题目,将易错信息和不明显的信息包含其中让学生多加练习。如这样一解决问题:修一条全长8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四分之一,第二天修复了第一天修的五分之四,问还剩多少米没修。这道题的关键信息有三个,一是路全长800米,二是第一天修的是全长的四分之一,三是第二天修的是第一天修的五分之四。而学生往往不能将第三个关键信息正确的提取出来,忽略了它的关键条件是修的占第一天修的五分之四,大多数学生都误以为是全长的五分之二。这种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难遇到,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观察,将易错点重新整合,让学生反复练习。又如:某合唱团男生组和女生组共有94人,因排练需要,临时从男生组调26人到女生组排练,这时男生组比女生组少12人,原来男生组和女生组各有多少人?通过读题使学生知道,这道题讲的是合唱团内部两个组人数的调整,学生总数不变,要求原来两组各有多少人。

二、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字词,锻炼学生精读深思的习惯。

抓住重点字词句是理清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看到“多”或“少”就要想到什么跟什么比,哪个大哪个小,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或是求相差数。又如:看到“倍”就要找出谁是谁的几倍,题目中是把谁看作“一倍数”,谁看作是“几倍数”。用这样的方法审题,不仅把题意真正弄清楚了,而且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就显而易见了。小学生在审题的时候最易犯的错误就是粗心,扫一遍大概内容就急于下笔,这样往往会出现各种错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题目往往不能提取到关键信息,也不能较好地理解题目大意是很多小学生共有的毛病。数学题的特点是内容简短但是里面的数量关系却较为复杂,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锻炼学生的精度深思能力,仔细琢磨题意,增强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大多时候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解到每一个字词,这样才不会出现因为对题目中某个字的理解错误而导致整个题的理解错误。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反复读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将题中的信息标出,或者将题的内容转换为其他形式来理解,。

三、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示意图的习惯。

示意图比较具体形象,直观性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已知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已知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比如这种解决问题: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了8千米,再走4千米就走了一半的路程,问小明家距离学长多少千米?对于这种涉及到距离的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转换思维,用线段图来理解,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画出线段来理清思路,来达到精读深思。

四、培养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锻炼理解能力的习惯。

比较是认识事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作为小学生而言一个类似的审题难点往往让他们思维混乱,这个时候教师们就要把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的联系题放到一块让学生去理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也能让他们了解让其中的不同。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最有效方式,通过比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题之间的异同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力。另外要让学生大胆地说出对题目的理解,这样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帮助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从而有效锻炼学生思维,再一个就是能够让学生在思辨中加深理解。比如这样一组解决问题:一道题目是,有四个白色乒乓球,8个红色乒乓球,问红色乒乓球比白色乒乓球多几个?另一道题目是有四个白色乒乓球,红色乒乓球比白色乒乓球多8个,问有红色乒乓球多少个?将这样类似的数学题放在一起,先让学生主动进行对比,然后再给学生指出两者的异同点提醒学生应该注意哪些。一般学生下次再遇见类似的题就不会再思维混乱了。

五、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审题是基础,解决问题的教学必须要在审题上下功夫,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在我的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在解答解决问题前,每个人都至少要用心地将题目读三遍,然后再从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入手,认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着手解答。验算是解答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每个教师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学数学的学习往往需要用大量的数学题目进行练习,以此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因此,主动审题习惯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良好的审题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面对数学题目时更加自信。

总之,经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审题习惯差是导致丢分的重要因素。有些学生认真刻苦学习,基础知识也掌握得不错,但是因为没有认真审题或者是审题能力较差而错题失分实在可惜。审题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道题能否成功,学生因为审题不清,审题方法有误失分的例子比比皆是,每一次训练、考试甚至是高考都相继出现因为审题而丢分的现象,因此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做题的准确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论文作者:王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浅谈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论文_王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