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宋飞

身份证号码: 142301198408222xxxx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设行业大都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很快,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形成了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主流。本文就以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后浇带技术和预应力技术作简要的分析,希望同行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后浇带 预应力施工技术

引言 钢筋混凝土师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建筑行业,其优点主要有:强度较高,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都能充分利用;可模性好,适用面广;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维护费用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延性好,适用于抗震抗爆结构,同时防振性和防辐射性能较好,适用于防护结构;易于就地取材。但也有其缺点:自重大、抗裂性较差、施工复杂、工期较长。综合考虑,钢筋混凝土的实用价值相对较高,被施工企业普遍采用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下面就以后浇带技术和预应力技术为例,谈谈现阶段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一、后浇带技术

后浇带作为超长建筑不留温度伸缩缝及高层建筑高层部分与裙房间不留沉降缝的技术措施,已普遍采用。它利用混凝土早期收缩量大的特性,其设计思路是“以放为主”。主要作用是释放早期混凝土收缩应力,减小以收缩为主的变形。

1 后浇带的设置

(1)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为宜。

(2)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不许断开,必须贯通。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钱焊接好。

(3)后浇带在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4)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

(5)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免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分局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2 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需要考虑到后浇带的设置设计、钢筋的布置、混凝土的浇注以及后期的养护等各方面的问题,每个阶段都有其需要遵守的技术要点。

(1)后浇带钢筋的设置

后浇带处的钢筋布置,为了减少建筑不均匀沉降所带来的裂缝问题,后浇带钢筋可以贯通。由于建筑的沉降两侧的结构沉降差反映到钢筋上所产生的钢筋应力和应变不大,不影响结构的沉降。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收缩裂缝等问题所设置的后浇带,则需要将钢筋断开。由于伸缩后浇带的作用在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而不能减少温度应力,因此需要将此处的钢筋断开,保证混凝土能够自由的伸缩,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对于此类后浇带处钢筋的设置,主要是在混凝土浇注后的 3d 内将后浇带处的钢筋割断,在后浇带施工前采用电弧焊工艺将断开的钢筋进行焊接,从而较好地保证后浇带施工的实际效果和作用。

(2)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

后浇带在浇注之前,应先将两侧主体的后浇带处进行凿毛,同时洒水湿润。混凝土的浇注需要采用微膨胀的混凝土,混凝土的等级比主体结构的高一个等级。浇注时保证低温入模,加强混凝土的振捣,要保证新旧混凝土之间能够紧密地结合。在进行浇筑时由下往上进行,机械振捣从中央向后浇带接缝处逐渐推进,并在距缝边 80~100mm 处停止振捣,避免使原混凝土振裂,然后人工振捣密实,使其紧密结合。对于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施工之前,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应该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进行冲洗,并露出骨料。同时需要保证钢丝网片的干净。当混凝土达到终凝之后,则可采用高压水枪对已经拆除钢丝网的施工缝表面进行冲洗。

(3)后浇带的保护与养护

在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应该立即采用湿润的麻袋等方式对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为 28d。对于板后浇带而言,需要在后浇带的两侧增设挡水砖墙,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两侧 50cm 宽处,用砂浆做出宽 5cm 高 5~10cm 挡水带,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水及其他杂质进入到后浇带内,影响混凝土后浇带的强度。

二、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所谓的预应力结构,利用张拉钢筋来实现预压应力,是一种抗压能力强、强度高、稳定性较高的一种新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有以上优点,而且还能够对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改进,抗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抗震性能,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延长,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钢材,降低建设成本,在桥梁建造、大跨度结构等方面应用广泛,是未来最有前途的现代建设结构之一。

1预应力施工技术要点

(1)原材料控制

预应力筋是预应力分项工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进场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按设计要求采用,合格后方能使用。

(2)预应力筋下料制作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等于钢绞线在结构内的长度、张拉端预留长度及下料误差三者之和。下好料的成品钢绞线不能有死弯及磨伤;预应力筋下料完毕,及时检查其规格尺寸和数量。

(3)波纹管安装

普通钢筋绑扎成型及固定支架焊好后,辅管时先将固定端锚垫板安装就位,从张拉端处逐步套入波纹管。波纹管的连接采用同一形式大一号的管,长400mm,每边旋入150mm,对接后用胶带密封。波纹管与固定端钢绞线连接用棉丝封堵,再用胶带密封。整段波纹管应顺直,不得有明显弯折,水平允许偏差10mm。

(4)预应力筋穿束

预应力筋穿束采用人工单根穿束。穿束端采用胶布或其他软布包缠好

以减少穿束过程预应力筋对波纹管造成破损现象的发生,预应力筋穿束过程中及完毕后,应对波纹管破损情况进行检查,如有破损应立即用防水胶带包缠。

(5)预应力筋就位固定及留排气泌水孔

泌水孔应设置在波纹管最高点及两端部。先在波纹管上方开一直径20mm的圆孔,在开口上用带嘴的塑料压板和海绵覆盖,并用铁丝固定在波纹管上,接头周边用胶带封严,以防漏浆,在塑料压板的嘴上接上直径25mm的塑料管,向外延伸至梁面以上500mm,兼做泌水孔。

(6)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振动棒不要直接接触波纹管。张拉端及梁柱节点等重点部位宜采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密实,以免出现蜂窝,造成张拉时发生事故。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预留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以便张拉时以其强度检测值作为预应力筋后张拉的依据。

(7)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值的75%;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25米的直线预应力筋宜两端张拉,长度小于25 米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分阶段对称张拉,应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为主、伸长量校核,实测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误差控制在6%以内。

(8)预应力管道压浆

压浆时间控制在砂浆强度达到10MPa后,并在张拉锚固后48小时内完成,采取真空辅助吸浆、压浆工艺;压浆由压浆机从进浆孔压浆,真空机从出浆孔辅助吸浆,待出浆孔的水泥浆稠度与进浆稠度一致时应保持0.5MPa的稳压期,稳压时间不少于2分钟后,再加压补浆,使孔道内水泥浆密实、饱满;压浆的顺序为:从下至上压浆,严禁从上至下压浆,防止孔道患浆,造成上部孔道内水泥浆不密实、饱满。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建筑质量的提高一级建筑领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当中,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技术难度较高,加之我国建筑领域对于钢筋混凝土技术应用于推广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今后的建筑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钢筋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同时要加大涉及技术相应的材料技术、工器具技术的研发,使我国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吴健秋.基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建材发展导向》,2014(5).

[2]马丽霞.论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3).

论文作者:宋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关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宋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