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琼
(玉溪市红塔区北城中心卫生院 云南 玉溪 653101)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46例高血压患者、98例糖尿病(Ⅱ型)分为对照组、宣教组分别进行健康宣教,采用入院、出院问卷调查方式,了解通过健康宣教患者的疾病知识、健康意识差异。结果:宣教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合理、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减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370-02
健康教育是对有需求的特定人群进行相关疾病的预防及保健知识、技术的传播,通过对个体以及群体日常行为的影响,达到某一疾病危险因素的减弱或消除,从而有效预防该类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1]。健康教育的的核心因素是干预,它通过向个体或群体传达变日常行为以有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正确知识、技术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促进自我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上升,由于人们所处的地域和环境差异,导致不同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认知存在巨大差异。高血压、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必须长期坚持治疗,如有懈怠,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心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因此,普及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健康知识,在广大农村地区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在工作的农村社区医院推行高血压、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宣讲,对提高改变本社区农村中老年人的高血压、糖尿病认知能力和保健意识,改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尊医意识、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取得一定成绩,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患者来源
将2011年至2013年到我院就诊的农村高血压患者146例,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6.7,最大75岁,最小36岁;宣讲组86例,男40例,女46例,平均年龄55.7,最大72岁,最小33岁;糖尿病(Ⅱ型)98例,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48.6,最大64岁,最小28岁;宣教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0.7,最大67岁,最小30岁。
1.2 选择标准
高血压、糖尿病均符合卫生部颁布的高血压、糖尿病诊断标准,采取自愿参加原则,生活能自理或家属愿意进行辅助,入院前均不规范使用药物的患者。排除标准:有认知障碍,视力及听力下降,交流困难及家属不愿进行辅助,出现并发症患者。
1.3 健康宣教方式
对照组采用课堂讲解方式进行,宣教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责任护士宣教、出院宣教两种方式。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糖尿病知识及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4 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健康宣教内容方法
2.1 疾病一般知识讲解
以讲座的形式向患者讲述高血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诱因、危害性以及在并发症等相关方面的预防;血压、血糖的正常和异常范围;血压、血糖控制的目标;具有方式包括将基本的疾病病理、诱发因素等相关常识制作成册,口头讲解,有条件的可在医院走廊墙壁上应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患者能够理解、接受。讲座一般每月一次,并在患者出院时发放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健康处方。
2.2 日常生活指导
2.2.1饮食
强调健康饮食是高血压、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案,应严格并终身执行,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蛋白质尤其是植物蛋白的摄入,实现戒烟和控制饮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减轻体重,并可以加强人体胰岛素分泌的敏感性,有利于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消耗,从而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同时使血压降低[3]。因此,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和体育锻炼,循序渐进,活动时以不感到胸闷、心悸为宜,能有利于血糖的降低。
2.2.3生活起居指导
顺应四时节气变化,保持舒畅情志,避免因为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导致气机升降失调,气血运行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同时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悲观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学会正确释放情绪,转移情绪,从而保持心情愉悦、平和,情绪稳定有利于血压、血糖的稳定。
2.2.4自我检测指导
随着床旁检测技术的发展,检测设备的小型化、简易化的普及,许多患者自行配备了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但正确使用方法缺乏。因此对患者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血糖仪进行规范化指导。内容包括电子血压计、血糖仪选购原则;测定血压、血糖的理想时间;测量时需要固定的体位,部位;使用同一台检测仪器进行测定;及时准确地了解血压、血糖的变化情况,避免降得太快太低,并定期到医院复诊。
2.2.5有关于药物治疗的知识教育
高血压、糖尿病是一种系统性慢性疾病,临床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必需长期并按医嘱进行坚持服药。因此加强患者依从性,不要私自停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治疗,才能控制高血压、血糖,减少并发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根据药物的效果调整剂量,以维持量巩固疗效,达到降压、降糖的效果,最大限度的预防或降低并发症的目的。服药年轻人血压一般控制在120/80mmHg~130/80mmHg,老年人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控制7 mmol/L以内为佳。高血压服药时间降压药每日3次,第一次服药时间应在清晨醒后即服,不等到早餐后或更晚服药;最后一次服药应在下午后6时之前,不要在睡前或更晚时服用降压药,尤其是睡前2h内不宜服用降压药;长效控、缓释制剂每日只服用一次,应在清晨醒后即服用。降糖药格列齐特应在饭前30min服,二甲双胍就餐时服,胰岛素在饭前30min注射。
2.2.5心理辅导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以下两种心理变化,恐惧型:获知患高血压、糖尿病后会出现全身各种并发症,有的患者十分恐惧,丧失治疗的信心,针对此患者,耐心讲解高血压、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只要正规治疗、定期监测,使各项指标控制达标,并发症就会出现少且晚,甚至数十年均不出现并发症,与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无所谓型:在初发高血压、糖尿病且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的患者,往往忽视其严重后果,因而对饮食计划和运动方案均不执行,服药间断,不进行正确的监测。针对这类患者,讲明长期高血压、高血糖可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让患者看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典型病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抱怨愤怒:报怨“全世界这么多人,高血压、糖尿病为何偏偏找上我?”对此,向患者从病因学角度阐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不仅与遗传有关,而且与环境因素尤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有关,治疗上目前暂无根治的方法,但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用药物控制代谢紊乱。
3.结果
通过对照组和宣教组在入院和出院时的问卷表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宣教组在入院时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别(P>0.05)。但在出院时,对照组和宣教组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出现统计学意义显著差别(P<0.05)。说明通过恰当的健康知识宣教,农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疾病认知、健康知识认知均得到大幅提高,对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存周期均有明显帮助。
4.讨论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行为、心理、社会因素对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有明显的影响。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的技术,通过影响个体和群众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它通过向人们提供改变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促进自我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高血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如果患者缺乏相关疾病知识认知,导致患者的遵医行为、健康意识涣散,从而严重影响高血压、糖尿病的康复治疗。因此,在农村地区通过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所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疾病知识认知、健康知识认知教育,使患者获得在疾病知识认知、健康知识传授、社会关怀、心理支持等方面系统、正确的指导,对提高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促进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
[2] 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2):103. 1.
论文作者:李秀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高血压论文; 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论文; 血糖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