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论文_徐睿

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论文_徐睿

身份证号码:34222119870916xxxx

摘要:与传统的路桥施工技术比起来,钻孔灌注桩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在桥梁施工的建设过程中利用这一技术就很好的改善了桥梁的性能改造。钻孔灌注桩技术,主要是指施工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利用钻孔工具或者人工挖掘等技术,在地基上形成相应的桩孔,在桩孔中放置钢筋笼、混凝土等等。基于此,以下对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工艺要点

引言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广泛度逐渐扩大,桥梁灌注桩施工是提升结构承载力的关键部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对于整体施工安全有较大的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环境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施工环节较多,需要采取有效的施工质量管理策略,对每一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施工按照规范和工程要求来开展,促使钻孔灌注桩施工达到桥梁工程建设质量标准,保障施工安全实施。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特点

钻孔灌注桩是指在施工现场通过机械钻孔、或钢管挤压钻孔等方法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桩孔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地桩。钻孔灌注桩在市政桥梁的施工工作中被广泛使用,具有牢固地基结构、增强市政桥梁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等作用。钻孔灌注桩由于施工类型的不同,在钻孔方法、孔桩控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施工者需根据工程对象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

2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2.1施工准备

钻孔灌注桩项目施工前,技术人员应首先对施工项目进行实地勘察与项目评估,根据勘察结果结合设计图纸,制定详细的现场施工方案,确定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做好相关问题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1)机具的选择。近几年的施工中,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较多,这一类工程中,为了避免对原桥梁基础和锥护坡的挠动,应选择开挖断面小,震动幅度小的机具;(2)泥浆池的设置。施工中泥浆池的质量,直接关系成孔质量和后续工序质量,但市政项目大多施工场地受限制,很难设置理想的泥浆池,在以往的经验中,大多采用泥浆船配合泥浆车的形式;(3)应急预案全面有效。应急预案中除了设置桩基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预案,还应特别关注安全、环保预案的可操作易实施。

2.2成孔施工工艺要点

在钻孔施工期间,为了有效地控制钻孔开挖的垂直性,要注意在施工中时刻保持天车、桩位与钻孔中心三者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确保钻孔深度与位置等不存在过大的误差。在钻机钻进期间,每钻进2m深度要进行一次钻机卡盘测量操作,看其是否依旧保持良好的水平状态,这样可以时刻确保钻孔钻进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垂直度,否则需要及时纠正存在的施工误差情况。此外,可以采取绳子测量法等传统测量法测量钻孔的深度,且一般钻孔的控制深度一般主要以桩边的深度为依据。如果采取桩心测量为依据,对钻进深度进行测量期间,要注意考虑钻机钻头直径给钻进深度测量带来的干扰。在施工现场如果分布有岩层的时候,那么要注意综合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测单位等相关单位分析现场钻进施工实际情况。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钻孔施工质量,还要对钻孔机机架的枕木基础进行仔细地检查,确保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避免因为钻孔钻机不稳定问题而影响钻孔钻进施工的质量。

2.3埋设护筒

埋设护筒是钻孔灌注的第一步。护筒埋置时,施工者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将护筒坐标标注出来。在完成坐标标注后,找到对应的中心平面,完成桩点检测工作,最后完成护筒埋设。桩基础中线、护筒中心线始终保持重合状态,若两者存在偏差,但偏差在规定范围内,则对钻孔作业不产生影响。埋设过程需要人工进行挖掘,挖到钻头深度后,使用钻机和挖掘机完成后续钻孔任务,将护筒放在相应位置后,利用压实装置对桩位进行校正,至此护筒埋置全部完成。此外,护筒周围不能出现漏水现象,其内部泥浆面至少要与地下水保持1m左右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清孔施工工艺要点

在钻孔施工完毕后,要及时做好现场的清孔施工,避免钻孔中残存的沉渣对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在清理钻孔过程中,首先要将钻机的钻头提升到距离钻孔底部80~100mm的位置处进行空转操作,在确保孔壁安全性的基础上,要对泥浆进行初步稀释后,利用泥浆粘合力带出钻孔中那些悬浮的沉渣,这样可以快速对钻孔进行清理。此外,要注意首先开展一次清理施工,之后再在钢筋笼吊放且安装完毕后进行一次清孔操作。如果桩端为粉砂层,那么可以应用反复清理的方式处理钻孔。而在检测沉渣厚度期间,一般可以灵活地运用吊锤测度、电阻检验与超声波检测等多种检测方法。

2.5灌注

以上工序在执行完之后,施工人员方可在钻孔里注入混凝土,而在设定灌注的工艺时也需要结合好孔径的位置,因此前期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到准确。灌注时的操作要点:将原先就预制好的刚笼放入孔内,注意在放置钢笼时要注意垂直放置,在位置确定之后要加以固定,在这些工序都完成之后在利用导管导入混凝土。在注入混凝土时要注意持续注入,更加不能停止对混凝土的注入,以防出现断桩的问题。

3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

3.1钻孔施工工序的合理设置

桥梁钻孔灌注桩的钻孔施工工序安排是成孔结构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钻孔顺序方面需要以间隔的方式来开展,完成一个钻孔施工后,要隔一个孔桩位置,进行下一个孔桩的钻孔施工。这是由于钻孔施工期间,利用钻孔设备对孔桩内部土体施加压力,会影响孔桩内部结构的整体稳固效果及承重能力,钻孔设备运行也会产生强烈的振动。相邻孔桩连续施工容易使旁边的成孔结构出现坍塌、强度受损等问题。

3.2质量检测

在注桩施工完成后,对钻孔灌注桩的承重能力进行检测,检测通过之后在进行下一施工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检验合格但是仍会出现质量问题这一情况,这也不排除人为的弄虚作假情况,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由于检验手段不够正确而导致的。目前,施工工人在检测其施工完成情况时主要是利用取芯法、低压变动测法、高压变动测法等等。在检测时,如果发现桩身有问题时,施工人员会进行开挖验证,以确保好工程的质量。当发现桩身有质量问题时,施工人员将会采取钻芯验证法。检测人员在发现灌注桩的承受能力不能满足设计师本身的要求时,他们会对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且继续扩大检测范围,以保证工程的实际质量,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3.3合理控制灌注混凝土含水量

在混凝土灌注施工期间,混凝土离析问题经常容易出现。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合理控制灌注混凝土含水量来进行规避。在混凝土配比前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设计多种配比方案,通过实验选择最优化的配比方案,在配比搅拌时要仔细、严格的控制各个原材料的比例数量,保证材料混合配比的精准性,尤其水分比例要重点控制。

结束语

相较传统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施工质量、作业效果、作业效率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因此,在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规模越来越大。但应用新技术施工时,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管控,并在实际施工中总结经验,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有力地促进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长江.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居舍,2017(29):39.

[2]何金明,喻红霞.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6,45(S1):226-227.

[3]翟峻烽.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6):131+133.

[4]石锐.浅析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6):270.

论文作者:徐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论文_徐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