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背后的故事论文_葛营营

《黄鹤楼》背后的故事论文_葛营营

----《黄鹤楼》教学内容拓展

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学校 葛营营

现存唐诗有五万多首,每一首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创作背景,这些故事或感人肺腑、或动人心弦、或促人泪下、或让人深思,本文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提高学生背诵默写的速度及准确率,更有利于学生能以兴趣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文化积累和表达能力的目标。

本文将从《黄鹤楼》在唐诗中的地位、作者、用典三个方面深层剖析这首古诗,希望在对这首诗进行深层次教学方面有所帮助。

一.《黄鹤楼》在唐诗中的地位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顶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唐人以他们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崔颢的《黄鹤楼》,可以说是唐诗里面,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歌里面登上顶峰的一首诗。有三个标志:第一,崔颢作了《黄鹤楼》以后不久,李白也登上了黄鹤楼。本来想作一首诗,一看崔颢已经有题诗了,感叹的说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第二,宋代的一个大学问家严羽在《沧浪诗话》里面说“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的《黄鹤楼》为第一”;第三个标志是现在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在他研究的“唐诗排行榜”中崔颢的《黄鹤楼》位居榜首,而且是遥遥领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黄鹤楼》在唐诗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又是我们教材选用的篇目,更是历年中考的考试篇目,可见本诗的重要性。

二.《黄鹤楼》作者问题

崔颢,汴州人(河南开封),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副司长)。他向往游侠的豪放生活,希望能够从军出塞,建功立业,所以崔颢在当时是一位边塞诗人。但是他这个人一生怀才不遇,与这两件事情有关:一件是《唐才子传》有这样的记载,说崔颢“行履稍劣”,赌博嗜酒,娶妻喜欢选择美的,稍微有一点不满意的地方,就把对方抛弃,然后再娶。这样翻来覆去好多次,在当时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另一件事是崔颢曾经有一次去拜访当时的大文豪、诗人、书法家李邕(yōng),唐朝在拜访人的时候可以先给对方投一首诗歌,作为一种见面的礼物,说明你还是有才气的。李邕知道崔颢要去拜访的时候,开始还是非常欢迎的。崔颢到了李邕门的时候投的诗,诗歌的第一句是“十五嫁王昌”,他刚进门说了这一句,本来要热情接待崔颢的李邕勃然大怒,怒斥一通把崔颢给赶跑了。王昌薄情郎的代称,崔颢去拜访李邕的时候写“十五嫁王昌”,就暗示李邕就是薄情郎,所以李邕非常生气,驱出门外。崔颢在选诗的时候没有选好,这在当时是比较有影响的。

三.《黄鹤楼》用典情况

崔颢登上黄鹤楼,写了这首名垂千古的佳作,诗人站在暮色苍茫的黄鹤楼头,眺望着烟波滚滚的长江,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就吸引了诗人对悠远过去的深沉凭吊并且抒发了自己思念乡土的满怀愁绪。短短几行诗里,不仅洋溢着诗人丰富深厚的感情,而且气魄宏大的表现了祖国山川的雄伟与瑰丽。

在《黄鹤楼》中出现了用典的情况,所谓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或情感。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中: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里的昔人、黄鹤、黄鹤楼都有故事,具体见《报恩录》。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两句,作者是在写景当中寓怀古意的,确实是千古名句。鹦鹉洲是位于武汉汉阳附近的长江中。在东汉末年的时候黄祖杀了祢衡,把他埋在长江的洲上。所谓洲,就是水中的陆地的意思。因为祢衡作过《鹦鹉赋》,后人就把这一个洲命名为鹦鹉洲。这是又是一段感伤的历史,请百度查找“祢衡和他的《鹦鹉赋》”。

作为一个读书人,作为一个积极考取功名的人,治国平天下是其一生的梦想,然而看到祢衡,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已经清楚地知道前路不可行了,“道不可行,乘桴浮于海”,孔子尚且如此说,崔颢何能例外呢?在黄鹤楼上静静沉思着,不知不觉中,凭栏望去,已是日落西山,余晖映射,江上点点,烟波暮霭,此情此景,让狂士归心,令乡愁四起,顿生隐去之情,这才有了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论文作者:葛营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黄鹤楼》背后的故事论文_葛营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