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许永敏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许永敏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中学 214251

摘 要:本文总结了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透析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物理模型;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有效性 教材与教法 物理概念和规律 多媒体技术 分组实验

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常常会感到十分头痛。主要原因是:高中物理所学内容从古代到近代,可以说点多、面广、理深,重在定量分析与计算、矢量运算性较强。从能力要求方面,包含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审题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及数、形、图转换能力等等。面对这样一门课,没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消极情绪,自卑、怯弱、逆反、放弃等不良现象是常有的事,我们教师就要正确对待,分析各类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及时有目的性地矫正学生的心态和方法,使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学习之中。以下浅谈几个物理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要知道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情分析、研究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所以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扩大范围和增加难度。

二、透析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物理模型

要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其次弄清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的同时,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高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分析,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以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利用投影和电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表演示范实验,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这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总结,从而找出物理规律,得出正确结论。但是,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目标小,现象细微,且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利用投影仪将演示现象放大或制作电脑动画,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又缩短了观察时间,从而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利用先进的电脑动画技术,还可模拟许多很难演示的现象。如用课件演示验证库仑定律;在讲解分子运动时用课件演示布朗运动等。

四、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除了让学生做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可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增加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在新的物理课改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互相合作,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验证,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分组实验中有几点要注意:实验前,一定要预习实验内容、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做到成竹在胸;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小组内的合作,也体现在全班的交流合作。若在交流中有的小组得出相反的结论,或提出其他见解,教师不要回避,而应该在组织学生讨论中给出明确的答案。

此外,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由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形式上可灵活多样,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小实验,并让学生把自己的制作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其他同学起到榜样作用;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和演示,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是我们教学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只要我们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建立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不断培养学生优良的物理思维品质,及时解决他们存在的各种困难,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许永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许永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