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经济的新格局_世界经济论文

论世界经济的新格局_世界经济论文

论世界经济新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新格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着重分析和阐述了世界经济新格局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作为多极化新格局第一阶段,美、日、欧三极格局的形成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经济体制的全球接轨与趋同化;二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交织并行;三是新格局下整个世界基本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本文还对世界多极化新格局由目前第一阶段的三极格局朝第二阶段的五极格局、第三阶段的七级格局方向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 世界经济 新格局 多极化 区域经济集团化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经济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各种经济力量对比及其形成的世界经济结构。在一定时期内,世界经济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在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也会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别是在各种经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质变时,世界经济格局就会出现根本变化,形成新的格局。本文所探讨的世界经济新格局是相对二战后形成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为止的两极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旧格局而言,世界经济所呈现出的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标志的多极化新格局。当前,世界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但尚未最终形成。因此,笔者拟对正在形成中的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基本特征与发展前景进行初探。

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基本特征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两极格局,一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另一极是以前苏联为中心的东方社会主义大家庭。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对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军事方面进行威胁和讹诈,在经济方面进行封锁。这样形成了冷战局面。这种局面后来随着两大阵营内部力量的不平衡发展有所改变,但战后近半个世纪美、苏两极主宰世界,东西两种社会制度对抗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两大阵营内部的矛盾受到两极格局的制约。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美、苏两国角逐世界霸权,在军备竞赛和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中,经济实力遭到削弱;特别是前苏联、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后形成的世界经济两极旧格局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以区域集团化为标志的多极化新格局。其主要特征为:

(1)世界经济多极化新格局第一阶段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与全球不同类型国家经济体制的趋同化

由于前苏联、东欧剧变,冷战结束,美、日、欧三足鼎立已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的格局跃居为具有全球性战略地位的新的格局,从而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新格局发展的第一阶段的基本内容。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在旧的两极格局内部萌芽、发展和形成,共经过了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战后初期至50年代末,两大阵营对抗和美、苏两极基本格局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美、日、欧三极格局开始萌芽。主要表现在,美国为了遏制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在欧洲推行复兴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亚洲扶持日本。进入50年代,西欧经济开始起步,经济发展速度迅速超过美国。1948-1958年期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联邦德国高达14.4%,英国为6.5%,意大利为8.7%,而同期美国只有3.1%。黄金外汇储备,1958年美国占世界黄金储备比重从1948年的74.5%下降为36.4%,西欧6国上升为20.4%①。日本到了1955年,除外贸以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都恢复或超过战前水平。这表明美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地位开始削弱。1958年,欧共体的出现及日本经济的复苏,标志着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开始萌芽。

第二时期是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期,两大阵营的对抗转为两个超级大国全面激烈对抗时期。这一时期,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以美国为首的美、日、欧三极格局开始形成。其主要表现:美国经济地位继续削弱,欧共体进一步接近美国和日本崛起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5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占36.3%,欧共体仅占17.5%,到1975年美国下降为24.5%,欧共体国家占22.1%,已接近美国②。日本在1960-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0.8%,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第三时期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美国国际经济地位显著下降,美、日、欧三足鼎立新格局得到稳定和发展,并继续以美国为首与前苏联抗衡。其主要表现:70年代初随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标志着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进一步下降。经过1973,1981,1986年三次扩大的欧共体(12国),除了国民生产总值方面不及美国外,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国际储备等方面超过或成倍超过美国。仅从1973年第一次扩大的欧共体与美国相比,在出口贸易方面,美国702亿美元,欧共体2100亿美元;在外汇储备方面,美国116.6亿美元;欧共体606.2亿美元③。这一时期,原来显得单薄的日本加强了作为三极中一极的经济实力地位。与美国相比,双方差距正在缩小,部分重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甚至赶上和超过美国。1987年,日本人均GNP17142美元,美国16591美元,超过美国。从工业制成品出口来看,1984年日本出口增长达15.4%,明显高于美国的13.4%,1985年日本对外纯资产达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债权国,而美国净负债达1000亿美元④。

第四时期是80年代后期至今,前苏联、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的。原先在两极格局下,美、日、欧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内部不平衡上升为全球具有战略地位的三极,并构成世界经济多极化新格局第一阶段的基本内容。美、日、欧经济实力接近。如1990年美、日、欧国民生产总值为100:53.3:108.8,工业生产值为100:54:114.5,出口贸易额为100:77.1:363.4,国际储备为100:108.6:439.9⑤。

现有三极格局今后还会持续一定时期,但不会很长。进入21世纪后,多极化趋势将会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的复兴,以及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将会成为未来世界经济新的中心,即新的极。这里不展开论述。本文最后部分将就世界经济格局的前景进行探讨。

与美、日、欧三极格局上升为目前整个世界经济多极化新格局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前苏联、东欧剧变后,“两个平行的世界经济体系”与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体制的趋同化,实现全球经济体制的接轨,构成世界经济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新格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点。

首先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体制的演变,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战前30年代形成的。尽管在当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五六十年代,其弊端日渐暴露。主要是管理过份集中,企业缺乏自主性,忽视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否定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机制,导致官僚主义盛行,效益低,浪费大。前苏联东欧国家在五六十年代曾一度出现过在计划指导下加强市场调节作用的改革。但70年代改革出现了停滞和倒退。这导致了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人们终于认识到在计划经济范围内进行的经济改革的局限性。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成为必然。前苏联、东欧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在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以私有制、自由化为基础而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付出了惨重代价。

其次,另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越南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也实现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⑥。中国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实现全球经济体制的接轨过程中,尽管出现两种不同的道路,但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结束了冷战时期“两个平行世界市场”,或“两个平行世界经济体系”的局势。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三类不同国家经济体制的接轨,实现了全球经济体制的一体化。这是世界经济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点。

(2)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交织并行

冷战结束后,按社会制度不同而结成的带有浓重政治色彩的区域经济集团,如经互会等组织已不复存在,而按地缘关系或以经济大国为中心而形成的区域经济集团或经济圈发展迅猛。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它具有阻碍和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正负效应。其主要特征:

一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迅猛,范围广大。区域经济集团早在战后初期开始建立,经过60、70年代的发展,到90年代以欧共体发表的旨在1992年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白皮书为标志,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世界各国都感受到欧洲经济一体化对其他国家的巨大冲击。1992年8月,美、加、墨三国签署了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于1994年1月生效。亚太地区的国家也在积极筹建区域经济集团,1991年11月15日,第三届亚太合作部长会议通过了亚太经济合作的纲领性文件《汉城宣言》。1994年11月,由18个成员组成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就2020年之前在整个太平洋地区实行“公开和自由贸易”发表了《茂物宣言》。除了上述已经建立或尚在形成中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在拉美、非洲、南亚、东南亚和中亚等发展迅猛。据统计,截止1993年底,仅以签订条约形式组成的经济集团就有25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经济集团。

二是经济大国在区域经济集团中占据中心地位。目前在世界上已经形成的两个区域经济集团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尚在形成的亚太经济区,美国、德国和日本扮演着中心角色,发挥着核心作用。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加、墨三国国民生产总值6.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80%以上,加拿大只有美国的1/10,墨西哥只有美国1/20⑦。在欧共体内,由于德国统一,使德国的经济实力明显超过他国,德国在欧共体中占据了中心国地位。在亚洲,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其中心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无论是亚洲“四小龙”或“五小龙”,还是目前的中国,与日本经济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悬殊。

三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了同一区域性经济集团,突破了南北障碍。在战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社会制度相同是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的首要前提条件。而80年代后期90年代以来组建的或正在组建的一些区域经济集团,突破了经济水平的差异,逾越了南北界限。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标志着区域经济集团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相互依存及递进互补的关系,实行经济联合成为必然。

四是经济集团的组织层次提高。很多集团已把“一体化”作为升级的标志,并制订了行动计划和步骤,促使经济集团的组织形式由自由贸易向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直至完整的经济联盟递进。最突出的例子是1993年11月1日实施的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标志着“没有边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人员可以自由往来,劳务和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欧洲经济一体化上升到高级层次。

五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具有正负效应。一方面它推动了地区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参加地区性经济集团的国家在集团内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实行关税壁垒,分割了全球自由贸易,对其他国家具有排他性,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激烈。

尽管如此,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突出地表现是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加强、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展和国际直接投资急剧增加,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1988年全世界已有两万多家跨国公司,它们分别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0万多家子公司。跨国公司控制掌握着世界新技术新工艺的80%。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工业公司销售额达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⑧。目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占世界跨国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1970-1974年,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平均流量为128亿美元,1989年高达1900亿美元,90年代初超过2000亿美元。从相对速度看,1970-1990年国际直接投资年流出量增长了近20倍⑨。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与国际投资规模的迅速膨胀,加速了各国在生产领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经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3)世界基本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冷战结束后,影响世界经济新格局的三大基本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西西矛盾”,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上升到主导地位,斗争更激烈。“南北矛盾”,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矛盾更加突出,北富南穷,差距拉大。“东西矛盾”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缓和,但仍然存在冷战残余。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⑩

首先,“西西矛盾”随着冷战结束公开化,表面化,并日趋激烈,其特点表现为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激烈斗争。美、日、欧及其各自所属的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法国就公开批评美国在世界经济事务中以国内法代替国际法,实行强权政治。为维护法国农业利益,法国在关贸总协定美欧家电产品谈判中,公开与美国发生对抗。日本虽然与美国举行贸易谈判,并达成若干协议,但在实质问题上并不让步。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1993年美国对日贸易逆差达593亿美元,占美国外贸逆差的51%。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日本赶上或超过美国。1990年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12种有可能给美国经济增加3500亿美元的“新兴技术”领域中,有5种技术落后于日本(11)。

第二,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北富南穷”的反差越来越强烈。由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全球性债务危机爆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从总体上看遭到严重挫折。南北关系中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化。主要表现是:一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迅速蔓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工业品限制进一步加强。发展中国家因此每年出口收入至少要减少500-600亿美元。二是发达国家减少对发展中国家官方援助并多次提高利息率,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大大加重了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9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负债总额已高达130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12)。三是发达国家垄断先进技术,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世界经济新格局多极化发展中,南北问题更加突出。邓小平指出,南北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南北之间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而且越来越大”(13)。在新格局下,南北对话和妥协将有所发展。

第三,东西矛盾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东西矛盾在冷战年代实质上是在雅尔塔两极体制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全面对抗,双方矛盾又突出表现在军事政治领域。冷战结束后,曾主导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东西方意识形态之争,让位于世界各国出于自身安全与发展需要的经济利益之争。前苏联、东欧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困难重重,中国改革开放尽管成就很大,但与发达国家间实力差距依然很大。德国统一后面临振兴东部经济,以及海湾战争后中东的重建,都需要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下,尽管存在冷战残余,但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

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前景与预测

美、日、欧三极鼎立格局,作为世界经济多极化的第一阶段,在一定时期在世界经济中将发挥主导作用。但多极化格局随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将继续发展。到21世纪前半期,将会由现有的美、日、欧三极格局发展为美、日、德、中、俄五极格局,在此之后巴西、印度或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也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中新的极,使多极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1)由于德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及其在欧共体内地位的提高,美、日、德三国力量的消长,将成为今后美、日、欧共体三方格局的体现和代表。

早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法国和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虽然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被日本超过,但经济实力还在进一步增强。随着德国的统一,德国的经济实力将远远超过欧共体内其他国家,与美日并驾齐驱。

(2)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的复兴,将使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由第一阶段三极格局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五极格局。这一阶段的出现大约在21世纪前半期。

首先,就中国说,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979年至199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6%,居世界第二位。许多中外专家对中国发展速度的评价是,综合国力已由1980年的世界第8位上升到1992年的第6位。特别是在90年代前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形势下,1992年和1993年中国经济增长分别高达12.8%和13.4%。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协调和合作的加强,引起世界关注。世界银行1993年4月18日发表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中国经济区”概念。报告预测,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中国经济区”,到2002年,以市场价格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2.5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4支柱”(14)。1990年3月,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同志就国际形势与经济问题的谈话指出:“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15)

其次,俄罗斯作为前苏联最大的继承国,仍然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16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科技实力较强,其综合国力的恢复和增强前景仍为世界所关注。尽管它的经济目前陷入了困难,但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1993年俄罗斯经济形势趋向缓和,生产下降幅度逐渐减小,生产总值下降15%左右,比1992年20%低;通货膨胀率由1992年的2500%下降为1000%;国民生产下降15%比1992年20%低(16)。到21世纪前半期,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兴,俄罗斯将成为世界经济多极化新格局中重要的一极。正如英国《独立报》1992年7月25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在伦敦皇家陆海军研究所发表讲话所说:“我们深信,我们会看到一个大俄罗斯复活,它将在大国的行列中取得自己的位置”。

(3)印度、巴西和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将在中俄之后成为世界经济中新的极,世界经济新格局多极化的内涵不断发展。

首先,就印度来说,在亚洲是仅次于中国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4位,中国第11位,相差不远(17)。拉奥政府自1991年6月上台后,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据统计,财政赤字由1991年占国内生产总值8.3%下降为1993的4.7%。通货膨胀率从17%下降为目前6.1%。外汇储备从1991年的11亿美元增至1993年的5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估计,在90年代前期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停滞的情况下,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为5%(18)。印度将在拟于1997年前建立的南亚自由贸易区中居核心地位。进入21世纪之后,印度经济潜力如发挥出来,很有可能继中俄之后成为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中新的一极。

其次,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从1951年至1980年的30年间,工业有11年取得两位数增长率。在这段时间,巴西完成了向工业经济的过渡。但是在1981年至1990年的10年间,经济发展出现停滞和倒退,被称为“失去的十年”。尽管如此,巴西本身具有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投资能力,企业精神,技术能力和一个富裕的大国具有的文化和精神环境;具有优势的自然条件和丰富资源,并已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一旦国际经济条件具备,并有适当的对内对外政策,克服本身的不利因素,巴西经济再度高速发展是很可能的。到21世纪,巴西与印度将可能继中国和俄罗斯之后,成为世界经济多极化新格局中新的一极。

此外,其它有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或国家集团,如果发展战略正确,政策恰当,能抓住有利时机,长期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和稳定的经济环境,使本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则也有可能或早或迟成为未来世界经济中新的一极。

总之,世界经济新格局尚未最终形成,其前景将会不仅使多极化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充实,而且将会推动世界经济新秩序朝着主权平等,公平互利,所有国家的利益都能得到充分尊重的方面发展,从而彻底打破西方大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垄断地位。

收稿日期:1994年11月10日

注释:

①②⑨杜厚文、朱立南:《世界经济学——理论·机制·格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5-426、426、161页。

③伍贻康等:《欧洲经济共同体》,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5页。

④吴金林、肖治合:《世界经济概论》,中国物资出版社1993年版,第287-288页。

⑤郭吴新:《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第95页。

⑥⑩(13)(1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353、281、353页。

⑦(16)《世界经济》(人大复印资料),1994年第5期第67、183页。

⑧(17)李长久:《世界经济十大趋势》,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2、140页。

(11)(14)《世界经济》1994年第5期第5、3页。

(12)张秋舫:《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249页。

(18)程极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世界经济研究》1994年第1期第13页。

标签:;  ;  ;  ;  ;  ;  ;  ;  ;  

论世界经济的新格局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