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_企业财务论文

我国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_企业财务论文

关于我国当前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理论研究论文,企业财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1993年,随着“两则”、“两制”的出台,我国的企业财务与会计制度通过全面改革,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就会计而言,这次改革是新中国会计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从企业财务上来说,这次改革对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制度,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财务管理的政策与制度看,“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财务制度所规范的大部分内容,已经分别被公司法、商法、税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所取代;就财务理论的研究看,从1993年至今,我国企业财务理论的研究基本上是停滞不前的,明显落后于日新月异的企业财务管理实践。

目前中国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处于以下三种状况。

“拿来主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翻译西方国家财务管理方面的教科书或著作,甚至是英文的影印件,介绍西方财务管理的发展历史与研究成果;二是通过对中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统计与分析来检验西方财务理论研究的假说或推论,如对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与检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中国的运用,等等。

“制度诠释”。主要是解释和研究中国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研究企业财务通则与财务制度的政策适用性和实际应用的问题。1993年财务与会计改革头几年的中国财务理论研究大都如此。

“宏观与微观研究的脱离”。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但由于股权结构的二元化,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带来了许多的经济问题,中国的宏观经济学家、公共财政及金融经济学家们对中国资本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资本市场的全流通问题,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国有资本经营,等等,但我们的微观财务学家们并未积极地参与或者说从宏观的角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些财务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我国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中之所以出现“拿来主义”状况,很主要的原因是认识上的问题。不少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或者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财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财务/公司财务,只不过是国家财政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国家财政在微观领域中的延伸。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企业逐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财务才能够存在,以前的那一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一切都应该推倒重来。先向西方国家学习,再开展自己的研究。

财务制度的制订或解释主要是由政府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遵照或参照执行,已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研究;并且,政府部门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越来越失去强制性,适用范围基本上是国有企业,且很多政策内容已被会计政策、税收政策所规范。大多数理论工作者也逐渐对制度的解释失去往日的热情。

至于宏观经济研究与企业财务理论研究的脱离,则反映我国财务理论研究与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老一代的财务学家,大都具有扎实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功底,更是国家财政及金融理论研究方面的行家里手,能够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研究中国企业的财务问题。而我们现在的财务学教学或研究,大都侧重于会计学、公司财务等微观领域,很少去研究宏观经济中与企业财务密切相关的一些经济问题,不能做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成功结合。

改变中国企业财务/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这种现状已经刻不容缓。否则,我们何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务理论体系?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不揣浅陋,撰写此文,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财务理论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大家携起手来,一同投身到中国企业财务的理论研究中去,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去研究不断涌现的财务问题,使中国的财务理论研究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二、中国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中的学习与借鉴

任何的研究都必须在前人已取得的基础上进行。企业财务理论的研究也不例外。

中国以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财务的主要特点是:资金统一由国家供应;投资由国家审批;利润的分配与亏损的弥补也统一由国家规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管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者都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这也为我们借鉴西方的企业财务理论与研究方法提供了相应的前提。中国某些学者本着勇于探索精神,尝试着用西方现代财务学一些理论或假说,来研究中国的财务问题;或对这些理论或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统计检验。

但是,西方现代公司财务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完善资本市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大多数突破性的理论文章都暗含了这样的假设,即财务是由美国或西欧国家的法律或体制结构所决定,或者不管体制结构怎么设计,而财务理论模型总是适用的。而实际上,一国的法律、文化、历史背景都会对该国公司组织财务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情况更是如此,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和市场缺乏效率的情况同时存在。

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毕竟有区别,所处的市场经济阶段也不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实践与经济政策也各有其特点,因此,我们不应该全盘西化,不应该只学习西方的财务理论研究的结果,而必须要研究本国经济的特点,研究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的特殊性的问题。

我们认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公司财务学或者说理财学,与经济学理论一样,也有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差别。财务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的技术与方法,如贴现现金流的方法、投资决策的各种模型、风险的定义与衡量、投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模型等等,是无国界的、无阶级性的,是我们人类的共同财富,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学习、掌握并加以发展。

而对于企业财务的应用理论,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问题、代理问题,等等,是有国界、有应用条件的。不同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不同的经济运营机制,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等,所有这些都构成财务理论研究的限制条件。我们只有掌握基础的财务理论,根据中国的国情来研究我们自己的财务理论,才能指导我国企业的财务实践工作。

总之,对于基础的财务理论,我们首要是学习、借鉴;而对于应用理论,是我国目前财务理论界应该全力以赴进行研究的,只有通过艰苦、扎实的研究,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企业财务理论体系与框架。

三、中国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中的继承与发展

建国以来至今,中国财务理论的研究是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来进行的,人们的认识也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提高的。

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经过了三个阶段:1952—1977年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时期;1978—1992年的经济转轨时期,包括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时期(1978-1984),和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时期(1985-1992);以及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总结几十年来的企业财务理论研究,我们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企业财务的本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2)企业财务与国家财政之间的关系,国家财政调节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与手段。(3)关于资金运动规律,即资金循环与周转的理论。(4)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5)关于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供应和管理体制问题。(6)关于国营企业的流动资金供应和管理问题。(7)关于成本开支的范围以及企业成本补偿问题的研究。(8)关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的形式、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

中国企业财务理论与实务界的不少人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企业财务不是财务,企业财务理论的研究只是国家政策的解释;是国家财政政策在微观领域中的延伸;企业财务并未从企业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投、融资及利润分配的理论;在实务中企业的财务与会计机构的设置也是不分开。再加上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落后,中国企业财务理论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继承的东西。

我们认为,此种说法有失偏颇。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中国企业财务仍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中国企业财务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以研究企业的投资、融资以及利润分配为主题的。我们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金供应与管理,研究流动资金的供应与管理,研究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等等,不正是研究企业的投、融资与股利分配?区别在于我们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的供应,以及企业收益的分配是由国家统一计划与安排的。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我们必须从宏观角度、必须联系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政策来研究微观企业财务问题。

那么,是否存在需要继承的研究成果呢?或者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企业财务的宏观管理是否还有必要呢?我们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财务理论的研究必须继承以往的研究成果。政府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也是有必要的,只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的方式需要转变,管理范围需要调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虽然没有单独的财务法规制度体系,但政府同样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指导,有关的规定分别体现在商法、税法、公司法和证券法中;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双重身份,无论依据哪种身份都应该对企业财务进行必要的管理。

马克思认为:每个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一旦生活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时期,由一定阶段进入另一阶段时,它就开始受另外的规律支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不断开展、不断深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也是日益丰富而成熟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每一个阶段的企业财务理论的研究时,都首先应该继承本国理论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发展。

四、关于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的范式与方法论

“欲工其事,先利其器”。做任何事都必须讲究方法与工具。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前者分析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涉及事实判断;后者研究的是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涉及价值判断。如同医生给病人的诊断要比开处方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一样,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主要是实际生活中的经济事实,其研究也以实证分析为主。

但现在国内财务与会计界的不少学者对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过分强调,甚至有一些错误的理解。比如认为:实证法就是搞实证调查的研究,并未将其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方法来看待;过多地强调假设和数理、计量模型的建立,排斥必要的定性分析,忽视、甚至否定价值判断,割裂“是什么”和“为什么”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对立;过分强调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将其作为经济分析的唯一手段,不加分析地加以运用,甚至将一些本身比较简明的问题复杂化。

从西方科学哲学和经济学发展史可以看出,由于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关系及其规律性,不可能像物理学、化学等能进行人为控制的实验,只能使用逻辑推理、统计归纳等认识方法来进行研究,在经济分析中就不可避免地不受到研究者个人价值判断的影响。所以,作为两种经济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既有区别,又是相互统一、缺一不可的。规范分析应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又往往是在规范分析的前提下进行的。

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即研究方法要服从于研究目的,对于一个学者或一项研究来说,采用何种方法取决于研究的对象、研究者的工作环境与便利,以及研究者对方法的掌握程度。不论是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还是实证研究的方法,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取得优秀的研究成果。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确实促进了经济学的快速发展,但过分数学化的倾向,会导致经济学逐渐失去其作为社会科学应有的特性,丧失人文关怀与社会分析。

除了研究方法以外,我们还必须谈一谈研究的范式。研究范式的含义大致为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人们对研究领域事实的内容、结构的一个基本判断,以及由这一基本判断所决定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工作模式等。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或研究思路大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步骤:提出问题,即决定要解释并预测的是什么?确定相关变量,并阐述前提假设;建立模型,导出假说;对比预测结果与事件的实际状况来检验理论;如果预测结果与实际状况不符,则要么构建全新的理论,要么修改变量、假设或假说。

中国的不少学者认为:由于中国的财政理论研究没有采用现代经济学研究的相对统一的范式,没有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因而其财务理论研究不可能有所收获,中国财务理论研究的成果几乎为零。

我们认为以上的看法是不客观的。中国的经济学界、财政学界一直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大多数理论工作者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法,紧密地联系中国经济、财政与企业财务改革的实践研究企业财务问题的。

但毋庸讳言的是,中国企业财务学的研究成果未能取得国外同行的认可,大都只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政府政策的诠注,不能够恰当地解释和指导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进程,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法与国际经济学界长期形成的现代经济学范式相结合,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中发生的各种经济现象。所以,中国企业财务学界的理论工作者们不仅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学习与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而且要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法,在研究中国的经济与企业财务问题时,要注意分析经济事物的内在矛盾,注意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结合,注意逻辑与历史的一致。

五、关于企业财务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英文“FINANCE”一词,译成中文为金融、财务或财政等。如公司财务(CORPORATION FINANCE),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以及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等等。

一般认为:西方的金融学科体系包括三大领域: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以及企业财务。也有人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划分,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以及国内和国际经济中金融系统的运作进行的研究为宏观层面的金融学研究,而对企业经济过程中的财务规划、资产管理以及融资等所进行的研究则被认为是微观层面的金融学研究。根据美国著名金融经济学家Stephen A.Ross的定义:“无论是在关注的内容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金融经济学都已经成为迥异于其他经济学学科的经济学分支。金融经济学所关注的是资本市场的运作以及资本资产的供应与定价”。

本文的讨论仅涉及企业财务理论的研究。除有特别说明外,本文的财务管理、公司财务与企业财务三词通用。

在西方国家,财务管理主要研究企业管理当局如何进行财务决策(包括投资、筹资与股利分配等),才能使企业的价值或财富达到最大的一门学科。西方学者是从公司财务的职能来界定财务的定义的,即财务经理的主要职能是筹措、获得和使用资金,以使企业的价值最大。由于西方国家属于市场经济国家,财务学者们在对财务学科各分支的研究对象上并无大的分歧,只不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财务管理的研究内容、研究重点不同而已。19世纪末与20世纪20年代,为西方企业财务的初创阶段,同时也是资本主义世界掀起工业化浪潮的时期,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财务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解释法律,指导企业按照法律要求,组建与合并企业,发行证券取得资金。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带来大量企业的倒闭,企业财务集中于破产和重组、公司清算以及证券市场的理论调节等方面,重点由研究资金的筹措转向研究资金的运用。20世纪80年代,是企业收购与兼并的年代,企业财务理论则侧重于有关公司控制与并购市场方面的研究。

关于企业财务学的研究对象,在中国以“资金运动论”为主流,即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财务活动或财务行为本身的管理。财务活动是指企业的资金运动,具体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营与利润分配等几个环节的工作。财务管理的职能也是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和分配资金。财务管理的目标,则是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产出。中国学者首先研究的是企业财务的本质,然后再讨论的是企业财务的职能、财务管理的目标。但无论是本质还是职能,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归纳和总结的。

谈到企业财务学的研究对象或范围时,不能不谈到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在西方学者眼里,两者研究的对象是完全不同的。财务学研究的是企业管理当局如何进行投资、融资和股利分配等财务决策,以实现其财务目标的问题。而财务会计则是一个信息系统,以编制会计报表为目的,主要向企业外部的政府机关、投资者和贷款者,以及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单位、个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在谈到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时,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会计上“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属于投资管理的范畴;负债方属融资与股利分配范畴,这种表述也是很有新意的。中国学者关于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大财务”观点、“大会计”观点和“财务与会计并行”的观点的过程。目前中国学者对于财务与会计的关系问题,看法基本上与西方学者相同。

在谈到企业财务的研究范围时,也不能不谈到企业财务与国家/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我们过去探讨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基本上是以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为基础的,认为财务管理分为宏观财政与微观财务两个层次,并把微观财务纳入宏观财务体系,以财政职能替代财务职能。这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一定的必然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成为市场主体,企业财务理论也必然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来进行研究,宏观财务与微观财务逐渐分离已成趋势。

六、中国现代企业财务研究中的几个重大课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国内上市公司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国际化,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中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日益丰富,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加强企业财务理论的研究。

我们认为:中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以下几个问题急需进行研究。

1.在现代社会,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政府率先实施私有化计划;1979年英国开始掀起“非国有化”的浪潮:中国的股份制改造则在最近的政府文件中得以强调。作为企业财务学者们需要研究的是中国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特点,改制中的资产处置政策,以及所有权结构对公司经营政策的影响等问题。比如说西方国家也有国有企业,其管理方式与中国有何不同?公司模式(如上市公司模式;国资委直接管理的100多家企业的模式;家族企业的模式;企业集团的模式,等等)与公司政策是何种关系?并且需要研究这些模式下财务体制的优、缺点。

2.所有权结构决定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证券投资价值的源泉。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要把股东利益最大化和不断提高盈利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是其他目的。不少学者认为西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值最大化;改革开放初期的利润最大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三个阶段。我们认为,这样的比较研究是不够深入的。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能不研究公司的治理问题。而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必须结合中国的所有权结构、管理体制与机构的变革来进行研究。

3.中国资本市场的二元股权结构/股权流动性分裂的危害,以及相应的改革方案的研究。包括:高溢价股权融资、股利分配机制的失衡,以及管理层与股东、债权人、中小投资者、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问题;上市公司的重组、兼并与收购、MBO过程中财务与会计问题;以及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诸多法律、法规障碍,尤其是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相割裂的现状,使得我国上市公司难以实现有效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但含有期权制度的薪酬制度/激励制度是不容我们回避的需要研究的问题。

4.如何发现投资的机会,提出可能的投资项目,再选择确认最优的项目,对世界上所有公司的长远成功都至关重要。这也是企业财务理论研究的永恒的主题。我们要研究投资决策的方法,研究融资与投资,税收与投资,变现性与投资,以及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资本性支出的评价等问题;研究建立一个合理的法律、政治与管制环境,从而促进企业去从事有风险的商业投资,这也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5.在研究企业的财务理论时,我们不能不研究资本结构的问题。在西方的企业财务理论中,主流的观点是公司杠杆权衡模型,但它还远远不能解释现实中的公司行为规则,而排序理论则认为:相对于外部融资而言,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公司更喜欢从内部融资(留存收益与折旧);如果必须外部融资,则首先是最安全的债券,其次是有些风险的债券,可转债,然后是优先股,普通股作为最后手段。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排序恰恰相反,最先考虑的是IPO、增发、配股,然后才是可转债、企业债、银行贷款等。如何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6.在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期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俗语“见光死”,即一些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在年报公布的当天,大都出现高开低走、甚至低开低走的走势。2003年年报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在价值投资理念大行其道的今天,出现这种奇怪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是业绩公布、炒作题材明确情况的股价调整?还是分配方案低于预期?是资产质量欠佳,公司业绩是否能够持续增长受到质疑?还是行业政策,公司业务发展发生了临时性的变化?

7.股利的支付受到资本投资需求、盈利性、收益稳定性、资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西方企业财务学中,股利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有多种理论,如股利无关论、“在手之鸟”论、所得税差异论、信号论等,但西方股利理论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似乎得不到论证,上市公司的不分红现象与恶意分红、过度分红的现象同时并存。那么,什么才是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真正原因,是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还是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国内投资者的心理偏好?还是因为现金流充裕而投资机会有限?

8.在上市公司并购中,也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人作过统计,从1998至2002年,上市公司收购数量的增长率分别为12%,20%,23%,16%,41%;而2003年则仅增长2%多一些。2003年在国家宏观经济大好的情况下,为何资本市场上最活跃的因素却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周期如此不一致呢?并购增速减缓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如何提高上市公司并购效益?再如,要约收购是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收购的典型方式。当2002年12月颁布实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出台时,似乎一个市场化并购大潮即将出现,但实际结局令人失望。理论上讲,要约收购相对协议收购可以提高并购效率。但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是因为在二元股权结构的现实情况下,收购方能在场外以较低的价格获取非流通股,从而取得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还是其他别的原因?

以上的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所独有的,如国有企业管理问题;资本市场上的二元股权结构问题;另一类是与西方企业财务理论解释相悖或不一致的问题,如融资理论、股利分配理论。研究这些问题,不论是对我国财务理论的发展还是财务实务的改进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总之,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的矛盾、新的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既不同以往体制下的矛盾与问题,也必然有异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矛盾与问题。针对这些矛盾与问题,需要我们这些企业财务理论工作者们本着求是创新的探索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理,结合西方企业财务理论中一些可以借鉴的概念、技术和研究规范、方法来描述和研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新的论点,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标签:;  ;  ;  ;  ;  ;  ;  ;  ;  ;  ;  ;  

我国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_企业财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