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策略
1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
为了满足市政工程建设本身的要求,更为了实现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社会有必要对市政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并且对其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市政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有很多,比如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以及使用维护等多个环节,因此对于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建筑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如此,对工程本身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应该贯穿整个市政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这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要求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必须全面加强并且保证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这也为建筑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不可避免的在建筑行业中涌现出一些急功近利的单位或个人,他们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通过降低建筑质量来获得快速的成果,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建筑行业的监督管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不仅如此市政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名声,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通过监督管理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达到强化安全的目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对于建筑质量的监督检查,在后续过程中发现前阶段质量产生漏洞,不得不翻工重建,对于成本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会严重影响建筑单位的社会信誉,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充满危害。
2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困难的原因
2.1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不规范
市政工程的健康科学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但现阶段,在市政工程建设实践过程中,明显存在着管理体系不规范的问题。一方面,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全面的管理体系,很多业务流程相对比较混乱,管理不规范问题不断凸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市政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另一方面,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部门多为政府直接委派的部门,很多建设部门并没有完善的施工方案,也缺乏相应的施工资质,这就使得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问题重重。
2.2 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质量监管人员素质优劣,就当前质量监管人员队伍来看,许多质量监管人员是由其它岗位转职而来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不足,或者没有相应的质量监管经验,加上质量监管体制的不健全,无法有效约束质量监管人员行为,导致实际质量监管工作中出现许多疏漏,建设工程质量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给建设工程安全埋下严重隐患,不利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3未遵循现有的法律法规
市政工程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建筑过程的施工规范,而且还取决于多种因素。目前,仍存在着许多违规行为,影响到市政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例如,市政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公开、透明的违法违规行为,甚至一些工程在招标过程中出现欺诈、围标、暗箱操作等现象。市政工程招投标过程是否规范及专业,这将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及整体的工程质量,综合这些问题在一起会让整个工程蒙上一层层隐患。
2.4 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存在问题
在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监管机构只具有质量检查权,没有行政处罚权,对于监督工作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采取的措施只是警告、停工整改,并不具备足够的威慑力,许多建设单位依旧会我行我素,对监管机构意见置之不理,从而妨碍了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质量监管机制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并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人才资源短缺、与市场和招投标管理的脱节等问题较为严重,也会影响质量监督管理的效果。
3加强市政工程监督与管理的措施
3.1对市政工程施工加强监督力度
施工环节在市政工程中与工程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要加强对于施工环节的监督力度,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按照一定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在每个环节施工完成以后,要对该环节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对于施工材料运用的合理性、技术要求是否规范;只有加强了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了监管部门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才能够有效保证市政工程质量。
3.2 改变传统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环节多等特点,在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中,如果采取与监理相同的全过程监督模式,必然会导致监督力量的分散,影响质量监督的效果。因此,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需要改变传统模式,采取针对性抽查的方式,把握工程质量的重点所在,深入到现场,对现场的管理人员资格、现场管理情况、工程技术资料以及技术质量保证措施等各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确保各方面内容全部达到质量控制的标准,为建设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由于质量监督人员数量的有限性,为提高质量监督的效率,需要改变重视单个工程质量的监督模式,转而关注宏观质量的控制,通过不定期的质量大检查,调查了解监督范围内工程质量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行专项检查,按照质量问题的多少、严重性,逐一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质量监督水平的提升。
3.3改进工程质量监督机制
改进质量监督可探索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以确保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通过加强执法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监督;建立集体监督机制,规范发放许可证行为;开发预测和服务质量控制模式,以确保服务与执法之间的互补性;改变以例行检查为基础的监督办法,将随机抽查作为监测工程质量的主要方法,改变先前的时限和通知办法,加强流动检查和随机抽查,并确保抽查的内容和位置能够准确反映市政项目工程的质量。保证市政项目质量监督控制的权威,减少人为影响,避免不良风气传播。
3.4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的人才培养
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质监人员作为执行者,其素质高低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质量监督管理人才的培养,对其进行专门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质监人员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水平,使其具有现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质检的各种仪器设备,及时、准确的发现建设工程发生的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效果。同时,还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法律法规以及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培训,增强质监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增强责任意识、法制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严格执法、廉洁奉公,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建设工程质量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进步下,新形势下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当分析当前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是当前建筑行业应当重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江泽.探究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丝路视野,2018(36):292.
[2].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0):44.
[3]郭润英.市政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32):185-186.
论文作者:李宝革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市政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