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刚刚闭幕的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把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定为会议的主题和今后工作的战略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把握和战略决策,对我国跨世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教育科研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正确回答我国跨世纪发展面临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教育实践要求之间还存在种种不适应。21世纪即将来临,教育科学研究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如何适应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新要求,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更是现实问题。
一、教育科学研究自身需要改革
我们国家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和发展时期,这个历史转折,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的转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教育科学研究的变革当然不在其外。我国原有的教育科学研究体制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研究模式,不进行必要的变革就不可能自然而然地适应今天的需要。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对研究内容,对研究的形式也会产生影响,这两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只注意研究课题和内容的更新,而对研究形式的变化缺乏足够的敏感,那么旧的研究形式早晚会制约新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已经看到,诸如资源配置方式,结构与效益,信息的数量与质量、投入与产出之比等市场经济运作的环节和理念,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已经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然,教育科学研究的体制、结构、方式等,本来就不是,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本来就不是,也不应该是随意变化的;从功能到结构,从选题内容到研究的方式方法,也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不同的研究内容要求不同的研究方式,研究手段、形式的更新推动内容研究的深入。要达到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就得着眼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式的辩证统一。这种矛盾运动的实质,决定了教育科学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是否能采取更有效的教育科学研究方式(或者说是机制),满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但现实是,教育科学研究自身还存在许多不适应。表现在:体制不顺,条块分割、机构重复、力量分散;机制不活,教育科研机构仍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行政人员与科研人员的比例不合理,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突出。人事管理一刀切,唯上、唯高、唯学历。优秀的进不来,不合格的出不去的一潭死水,严重制约了积极性的发挥。关系到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前途命运的学术研究气氛不浓,精品不多,并未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看到,我国正在积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但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绝不仅仅是科技专家的事,知识创新也不单纯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它还应该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乃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创新。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科学研究肩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因此,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已清晰地摆在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面前。
二、主动深入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首先是教育科研环境的建设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政府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教育科学研究开展的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实践证明,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成效的一个基本保障条件。新时期我国制定的许多教育法规都突出强调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首先解决好教育科研在教育工作中的定位问题。真正把“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必须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观念落实到各项教育工作中去,保障教育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教育科研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新路,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建立符合教育科研院所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对专业技术岗位,强化完善岗位职务聘任制度;对管理岗位,建立和完善职员制度,建立体现管理人员水平、能力、业绩、资力的职员等级序列;对工勤岗位,建立和完善工勤人员岗位等级规范和招聘与合同管理制度。要完善符合教育科研特点的分配制度。按照国家总体分配制度的原则精神和方针政策,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绩效优先,按劳分配和兼顾公平的原则。要坚持与业绩贡献挂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
其次是抓住重点,争取有较大突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科研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上。特别是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办学体制、教育结构、课程建设、教材教法、招生考试制度、学生个性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加强德育、育人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争取有较大的突破,为素质教育实践注入科学助推剂,并带动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对诸如教育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关系的研究,加强宏观教育理论建设,为全面落实全教会精神做出积极贡献。
三、推进教育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要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工作。要做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宣传工作,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这既是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一条有效的培养措施。特别要鼓励教师联系实际学习和应用优秀科研成果。真正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促进教育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的目标落到实处。
首先涉及的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问题。
衡量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标准,直接的说,要看研究成果满足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程度。不过,现在还需观念的转变,即不唯上,不唯“专家”已有结论。因为任何一项研究成果总是由研究过程孕育凝结而成的,研究成果的优劣反映着研究的运作过程、形式、机制、手段、方法等是否合理、科学。就是说,教育科学研究要立足于教育实践,应该具有社会效益。
应当指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不能只局限于学术评审的小圈子,更要注重引入教育实践效果的评价标准(即学术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有用性)。无论是评审组织的构成还是评审标准的确定,都要把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同社会效果统一起来。总之,教育科研要具有科学性、预见性、指导性和实践性。
其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一是提高选题水平;二是加强科学性;三是要提倡创新,鼓励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提出新观点、新思路;四是要引入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在操作层面表现为:
研究内容,更多地着眼于现代教育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着眼于分析认识改革实践提出的新问题,说明面临的新情况,提供解决新矛盾的对策。选题不能只从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完善理论体系的需要出发,更不能只从热门的理论行情或从评职称的需要出发。
研究形式,更加注重研究者的个体劳动与团队协同攻关的结合;更加注重理论工作者同实际工作的互动作用;更加注重不同学科间的互相渗透;更加注重由自发研究、分散研究向规模、规范研究和协作研究转化。
研究过程,充分保持开放性,使研究的过程成为了解教育,认识教育,研究教育,服务教育的过程。即研究—推广—转化一体化。
第三,把握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
成果转化实际上是教育科研价值的实现过程。
具体包括:1.转化为人的思想。具有超前意识并能反映教育发展规律的重大科研成果,对于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必将引发深刻的思想革命,这是一种无形的转化。2.转化为领导决策。一些成果,特别是宏观教育理论,通过不同的层次和渠道,直接或间接进入各级领导机关的决策层,转化为领导决策、路线、方针、政策、法令、法律、规章制度等,这是一种抽象的转化。3.转化为社会效益。教育科研成果来源于教育实践又转而服务于教育实践,推动着事业的发展、质量水平的提高,这种转化无处不在,体现在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在内的学校教育系统整体行为之中。应该说,这正是教育科研的动力和目标。
第四,教育科研机构需要相应的变化。从大而全转化为“小实体、大网络、多联系、广辐射”。研究本身从局限于教育自身拓展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从学科研究为主转化为综合性、开发性、应用性研究为主。从单一类型教育研究向各级各类教育整体研究转化;研究单位从行政事业型向科研生产型转化;研究方式从无偿研究向有偿研究转化;科研队伍结构向以科研为主体的科研复合型或科研经营型队伍转化。
可以预言,随着科研导向、运作环节、机构性质、队伍结构等方面的不断更新,教育科研一定会真正成为“科学决策的参谋,教育行政的助手,校长、教师的‘知音’,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
标签:教育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