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均势论”及其实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均势论文,实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冷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一直没有形成新的均势,是现实主义理论面临的一大困惑。有学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实力超群,其他国家不可能制衡美国,只好放弃均势政策追随美国。①但在2003年初,俄罗斯、中国以及法、德等美国的欧洲盟国纷纷采取外交行动,试图阻止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根据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了“软均势论”,认为均势已经以新的面目出现。什么是“软均势”?它是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其理论实质是什么?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软均势论”的由来及内容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就有分析者将均势区分为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的均势和以其他手段为基础的均势,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软均势概念。“软均势”作为学术概念提出来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2004年9月,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A·帕朴(Robert A.Pape)教授在美国政治科学年会上提交了论文《软均势:单极世界中的国家如何追求安全》(Soft Balance:How States Pursue Security in a Unipolar World),提出并阐述了“软均势”概念。②在此前后,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保尔(T.V.Paul)教授发表在一本论文集中的《均势理论的永久格言》(The Enduring Axioms of Balance of Power Theory)一文,对“软均势”做了系统分析。有关“软均势”的界定及其概念的论述是这本关于冷战后均势理论研究论集的亮点。③“软均势论”开始形成为理论。2005年,《国际安全季刊》夏季号刊登了帕朴的文章《针对美国的软均势》(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和保尔的文章《“美国主导”时代的软均势》(Soft Balancing in the Age of U.S.Primacy),并收录了两篇批评文章,“软均势论”作为一种理论从此完整地呈现出来。④
何为“软均势”呢?帕朴教授给出的定义是“不直接挑战单极领导的军事优势,但是却能迟滞(delay)超强权力的使用,使其在运用超常权力时更复杂,代价更高”。他认为,软均势主要是运用“包括国际制度、经济政策和对中立地位的严格解释等在内的”⑤非军事手段来影响单极国的军事行动。保尔教授把软均势视为“缺少正式结盟的心照不宣的均势”。他认为,软均势“出现在国家之间普遍发展相互的外交谅解或有限的安全谅解去平衡一个潜在的威胁国或正在崛起的大国的时候,建立在有限的军备增强、为某一特定目的的合作演习或者在地区和国际机制中协调的基础上”。⑥两者都强调不结盟、非军事,而传统的均势战略则是以联盟和军备竞赛为特征;帕朴和保尔称后者为硬均势,而将新均势称为软均势,但强调软均势演变为传统均势的可能性。帕朴教授认为“软均势是建立将来的硬均势的基础”,保尔指出“如果安全竞争加剧,强国变得更具威胁时,这些政策就会转变为公开的硬均势战略”。软均势与传统均势形式上相反,但实质上却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关系。
“软均势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论点。首先,目前的国际体系是单极体系,但仍然是一种均势体系,⑦“软均势论”将只有一个超级强国的国际体系界定为霸权体系和均势体系。其中,均势体系又包括单极体系和多极体系。其他国家联合起来也无法平衡超级强国的体系是霸权体系,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有可能平衡超级强国者则是单极体系或多极体系,而当今的国际体系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体系。⑧但是,针对美国的传统均势并没有形成。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仁慈的名声和美国离岸平衡手的战略并没有使其他国家感到有联合起来平衡美国的必要,⑨也就是说其他国家还没有感觉到自己的生存和安全受到来自美国的直接威胁。另外,美国具有明显的力量优势,在经济上依赖美国的其他国家如对美采取硬均势战略,将付出巨大代价,并有可能陷入更不安全的境地。“软均势论”解释了为什么当前没有形成针对美国的均势,解决了冷战后现实主义理论的困惑。⑩
第二,在生成环境、目的和手段上,软均势明显有别于传统均势。硬均势一般是在一个安全竞争强化的环境中形成,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具有零和性质,国家都主要关注相对收益;软均势则是在一个安全竞争相对弱化的环境中生成的,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非零和的性质,国家对相对收益的关注也不那么强烈。(11)所以,传统的硬均势着眼于削弱单极国家的力量优势,而软均势的目的则是限制单极国的军事行动,改变其单边主义的意愿,而不是挑战其军事优势。在手段上,传统均势战略主要是通过从内部增强军备和在外部结盟来获得安全,而软均势战略则是通过非军事的外交手段包括领土否决(Territorial Denial)、阻拦外交(Entangling Diplomacy)、发展经济合作以增强经济力量(Economic strengthening)、释放决心采取硬均势战略的信息(Signals of Resolve to Balance)等,来达到目的(12)当然,如保尔所指,软均势战略的手段也包括有限的军事集结和非正式的结盟等。
第三,软均势既可以存在于体系层面即全球层面,也可以存在于次体系层面即地区层面。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是全球层面软均势形成的根源,如果布什政府继续实行单边主义政策,针对美国的硬均势将会形成。软均势通常是即时的和针对具体问题的,但它向硬均势的转变不会像现实主义学者期望的那样快。但是,如果美国的行为令其他大国不能容忍或美国改变大战略的时候,其他国家就有可能结成联盟共同应对美国的威胁,(13)也就是形成了针对美国的硬均势。
“软均势论”给出了自己的论据。一方面,当前并没有形成针对美国的均势。世界其他主要大国军费开支的绝对额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美国的军费开支仍然很庞大而且几乎占世界军费总开支的一半。从军事实力看,没有国家能够望美国项背,也没有国家能够挑战美国的优势地位、平衡美国的强势。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5年的波黑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的立场和政策遇到了反对和抵制,但世界并没有形成针对美国的联盟,因此不存在针对美国的硬均势。另一方面,在体系层面上,存在针对美国的软均势。典型的例子是其他大国包括中、俄在科索沃战争问题上针对美国的协调,以及法、俄、德、中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协调。1999年,由于俄、中的反对,美国在科索沃的战争行动没有获得联合国的授权。之后,俄加强了独联体内部的联系,并向美国及其盟国施压,因此当年八国峰会达成了通过谈判结束这场冲突的协议。(14)科索沃战争之后,中俄结成了更紧密的战略协作关系,2001年签订《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声明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并通过正式磋商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同时在军售、技术、能源和原材料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接着,中俄及几个中亚国家联合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软均势论”者认为在科索沃战争的整个过程及战争之后,中俄的协调和合作完全符合软均势战略的种种表现,实际上形成了针对美国的软均势。(15)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的单边主义遭到更广泛的抵制,法、德、俄、中都表示强烈反对。在联合国范围内,法俄坚决主张通过“武器核查”来确认伊拉克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延迟和反对美国先发制人的单边军事行动;在北约内部,法德反对北约协防土耳其,土耳其也拒绝了美国要利用其领土在伊北部开辟北方战线的要求,法国还利用欧盟机制发起反战联盟。美国受到多边压力不得不答应撤出并还政于伊拉克(16),同意联合国介入伊拉克战后重建。伊拉克战争使欧美关系受到很大的损害,相反俄欧关系和中欧关系则有了改善和发展。应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一种软均势:美国的单边主义不得人心,一般大国通过各种非军事的外交手段对美国单边霸权战略予以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其危害面和危害度,形成了全球层面更广泛的软均势。
从次体系层面来看,软均势现象的突出例子是,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加入北约以平衡俄罗斯的力量;近些年来,美国和印度的关系不断改善,其中一个重要动力就是担心中国的崛起。美国通过发展与印度的关系,(17)帮助印增强经济力量以平衡中国,但是美国与印度并没有形成正式的同盟关系。
二、“软均势论”的合理内核与缺陷
任何理论通常都有其合理性与不足之处,“软均势论”也是如此。它反映了变化了的世界,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提出了批评。但是,在理论建构方面,它还存在概念界定不够严谨及缺乏事实依据和有说服力的推演等问题。
从合理性的一面来看,“软均势论”首先反映了世界政治的变化:行为体之间复合性相互依赖日益加强,国际制度和外交等非军事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复合性相互依赖源于下列多方面的因素: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革命的深入发展,相互依赖网络密度的增强、转播成本的降低和跨国参与的加深。它主要有三个特征:各社会之间的多渠道联系、各问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以及军事力量起着次要作用。(18)在复合相互依赖的世界里,国家之间的关系没有高级政治和低级政治之分,国家之间关注的首要问题并不必然是安全问题,国家之间也无需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外交和谈判成为解决国家之间各种矛盾的主要手段,国际法和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和国家关系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软权力更显重要。(19)军事和武力的作用相对降低,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时代主流,使得那种以军备竞赛和结盟为内容的均势战略显得不合时宜。主张不诉诸武力的软均势成为国际斗争的一种主要形态。正如保尔教授所说,美国是经济和安全领域公共商品的主要来源,二等国家采用软均势策略不容易遭到美国的报复。(20)在自己主权和安全还没有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通过用非军事的外交手段,通过各种国际机制来牵制美国,改变其单边主义政策,无疑是更好的现实选择。
“软均势论”在阐述均势产生的条件时将国家实力和国家意图区分对待,比传统均势理论具有更强的科学性。按照新现实主义的逻辑,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自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均势政策,所以,在一个单极世界里,不管这个国家怎样做,其他二等国家必然会联合起来反对它。但是,“软均势论”却认为,一个国家的力量优势并不会自然引起其他国家的联合制衡;如果这个国家没有威胁别国的意图,其他国家的生存没有受到威胁,它们就不会结成联盟。冷战后美国的硬实力居于超强地位,但是世界上并没有国家联合起来制衡美国,主要是因为美国没有使其他国家感受到生存威胁。将来,只要美国政策得当,均势是可以避免的。比起新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的简单和武断,“软均势论”的解释无疑更为令人信服。
“软均势论”批评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是对它的一种警告,“软均势论”的中心论点是,美国的单边主义正在导致针对美国的软均势,软均势是硬均势的前奏。当前没有针对美国的硬均势,原因并非其他大国缺少平衡美国的潜在权力,而是它们缺少与美国进行战略竞争的动力;(21)如果美国续行目前的单边政策,其他大国的主权和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威胁,那么以军备竞赛和结盟为特征的硬均势就有可能出现。“软均势论”因此警告美国放弃“先发制人”战略,积极参与解决国际安全问题的多边机制,比如在伊朗核问题上充分发挥多边外交和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作用;尊重和加强其他国际制度,比如通过支持德国和其他大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来加强联合国机制;放弃对伊拉克石油的单边控制、吸收其他国际石油公司的参与,等等。(22)“软均势论”原本就有探讨如何避免硬均势出现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批评显然具有政策建议的性质。“软均势论”出现于特定的国际背景下,也不可避免地服务于特定的国际政治现实。
当然,“软均势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软均势概念的界定不严谨,以致难以与正常外交摩擦区分开来,是一个非证伪的命题。(23)传统的均势政策以军备扩大和结盟为特征,而软均势行为主要表现为外交折冲。但是,我们无法区分哪些外交行为是软均势、哪些不是。以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作为例证是缺少说服力的,类似的情况历史上比比皆是:上世纪50年代欧共体的成立、60年代法国建立独立的核力量以及法国退出北约、70年代世界范围的反越战运动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利用石油为武器反对美国的中东政策、80年代中美洲反美抗议活动,还有90年代菲律宾要求美军撤离苏比克湾基地,等等。(24)同时,软均势论者所说的那些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制约美国的外交行为,在一些批评者看来,也不是出于平衡美国的目的,而是根源于经济利益、对地区安全的担忧、政策分歧和国内政治的驱动等。(25)这并不符合均势的本质特征——平衡强国,所以不能看作是一种均势行为。因此,软均势是一个非证伪性的概念,缺乏严谨的学理性。
第二,“软均势论”缺少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从“软均势论”列举的四种手段看,软均势现实并不成立。从领土否决看,在伊拉克战争中,土耳其拒绝美国利用其领土开辟北方战线,并没有引发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政府要求美国减少在其领土的驻军,或对其驻军设置新的限制。在某些时候一些国家的民意尽管显示出对美驻军的反对,但也显示出不愿意看到美军撤离。美军又重返了苏比克湾;美军撤离韩国的计划引起了反对,也引起了对美国在朝鲜半岛安全承诺的担忧。德国的防务官员和商人对美军将其在境内的基地缩减也不高兴。(26)就土耳其来说,在伊拉克战后,它又允许将美国在土耳其的基地作为向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投送中心。(27)当前美国在海外驻军的形势比前几年更为有利。“9·11”后美国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基地,而且还在非洲、中亚和中东建立了新的驻军基地或者获得了新的着陆权,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建立、更新或扩展了军事设施。最近美国宣布从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基地撤军,并不是因为所在国的拒绝,而是美军全球军力调整的结果。(28)从阻拦外交来看,利用国际机制来约束或削弱美国权力本身就存在着是否有效的问题,因为最强大的国家对这些国际机制具有最大的影响和控制力。比如,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就得到了联合国和北约等国际机构的帮助。在伊拉克战争中,有些国家尽管拒绝支持美国,但是没有利用国际机构公开宣布美国的行动非法,进而通过决议来制止美国。伊拉克政权被推翻后,联合国支持并援助了伊拉克的重建。国际机制不仅没有制约美国的权力,还放大了美国的权力,便利了美国对其战略目标的追求。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也主要是通过双边机制、地区机制和新多边机制的建设来进行的。从发展经济合作以增强经济力量看,“9·11事件”后那种通过地区合作来排挤美国的现象并没有出现,美国本身就是贸易区域化的推动者,各国反对美国的某些贸易保护政策也大多局限在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之内,并且还想方设法进入美国市场。从释放决心采取硬均势战略的信息看,世界其他国家与美国的敌对国家发展合作并非受削弱美国权力的战略目的所驱使,韩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是出于对同一民族的人道主义援助,担心朝鲜因此发生政治突变并产生严重后果。其他的案例多是被非战略的、纯粹的经济利益驱使的,比如:巴基斯坦的原子弹之父将核技术出售给朝鲜等国家;由于国内的经济问题和车臣问题,俄罗斯希望从伊朗赚钱而不是塑造一个“伊斯兰的炸弹”,并通过发展俄伊关系促进车臣问题的解决,因为伊朗与车臣地区相邻。批评者还认为,中、俄和欧盟没有针对美国的软均势政策,相反,欧盟和俄还在积极帮助美国解决伊朗核问题,中国则在帮助美国解决朝鲜核问题。俄在科索沃战争之后将加强独联体内部联系作为外交的优先点,但是在近两年的“颜色革命”中,一些独联体国家却倒向了西方。
三、“软均势论”的实质
冷战后美国的霸权主义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反感,这是不争的事实。从世界形势看,所谓软均势其实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不满和抵制,是国际关系中的“非暴力不合作”现象。而“软均势论”本质上正是对这种不满和抵制的理论概括。
从克林顿政府后期开始,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布什入主白宫后,新保守主义逐渐在美国的决策中占据主流,美国对外推行更强硬的单边主义外交和安全战略,如拒签《京都议定书》、拒绝加入国际刑事法庭、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ABM)等。“9·11事件”后布什提出并推行“先发制人”战略,在仅得到英国援助的情况下,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实施军事打击;2003年又发动伊拉克战争,将单边主义推向顶峰。美国正在改变它长期享有的“仁慈帝国”的形象,激起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不满和担忧,如果美国不改弦更张,将从根本上改变其他国家对美国运用其力量的反应模式。(29)其他国家担忧的主要不是美国的政策目标,而是美国实现自己目标的单边主义方式。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尚能得到北约的支持;但是在伊拉克战争中,法、德、俄、中极力反对美国的单边行动,其他不少国家也对之进行了抵制。所以,软均势的实质就是世界对美国单边主义的不合作和抵制,反映了其他国家对美国霸权的不满。
“软均势论”的本质正是对这种不满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其对美国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的理论概括和分析,是对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政治斗争现实的一种概括性解释。它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批评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在当今的单极格局中,虽没有形成针对美国的均势,但并不是说美国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它的单边主义行为仍然会受到制约。弱国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制度、不配合或反对美国的单边行为,或者加强相互合作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对单极国的霸权行为进行制约。国际法和国际制度在国际关系中也在发挥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弱国和一般的大国短期之内虽然在硬实力上无法赶上美国,但是完全可以在提高软实力方面有所作为。美国之所以遭遇软均势的制衡,正是美国软权力削弱的结果。“软均势论”还表明,在各国利益相互交错、相互依存加深的国际社会,武力和军事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管是单极霸权国还是一般的大国都会受到相互依赖之网的制约,这也是软均势能够发挥作用的根本所在。
从理论内涵看,“软均势论”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是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困境的辩护。“软均势论”仍然沿用现实主义理论假设,只不过它是一种低密度威胁下的均势,如果这种威胁加大它就会转变为传统均势。均势理论是现实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均势是弱势国家在无政府状态下保护自己的一个主要政策;结构现实主义则进一步论证,均势是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均势一旦破坏,就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得以重建,反复地形成。(30)现实主义学者认为,苏联解体后,针对美国的均势将会重新形成,单极世界是不能持久的幻觉。(31)然而,直到新千年来临之际,针对美国的均势依然没有形成。“现实主义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前世界”的弱点在这里再次暴露无遗。软均势理论将均势分为硬均势和软均势,将国际机制等因素引入均势理论中,考虑到了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影响。这不仅是对均势理论的完善,实际上也是为现实主义理论进行辩护。软均势论者也正是为了解释冷战之后为什么没有形成针对美国的硬均势,而逐步形成了软均势的概念;他们都将硬均势视为软均势进一步发展的后果,目的之一都是探讨如何避免硬均势的出现,还为此给出了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说,“软均势论”带有政策建议的性质。
其次,从学理意义上说,“软均势论”是结构现实主义有关国际制度的基本观点在均势理论上的逻辑延伸,意味着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结构现实主义已经意识到相互依存的趋势和国际制度对国家之间合作的作用,但认为国家更看重相对获益,因此国际合作是有限的,或者说国际机制的作用是服从于国家的安全考量的。“软均势论”将均势理论从以军备和结盟为主要内容,扩大到包括国际机制等在内的外交制衡,虽然也承认国际机制对制衡单极主导国的作用,但是其最根本的落脚点却是在硬均势上,认为如果单边主义进一步强化,将会导致硬均势的出现。这就是说,“软均势论”意识到了国际制度的作用,认为国家更看重相对获益,由此将软均势推演到硬均势问题即军备竞赛和武力冲突问题上,这与结构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的合作是有限的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它是结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在逻辑上的合理推进。
“软均势论”的提出也意味着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最关注的问题是战争与和平,将国家之间的冲突作为研究主题,“软均势论”将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制度”概念引入对国家冲突的解释中,提出了在相互依赖条件下的均势状态,而且强调“权力”等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不同的是,它是从国家冲突的角度来解释国际制度的作用,是现实主义理论对国际政治现实的新解读,意味着现实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国际关系理论“新—新合成”的趋势。(32)
对于中国来说,“软均势论”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一方面,根据“软均势论”,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国是软均势制衡的主要对象之一。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大国,最容易遭到软均势的制衡,因而应该努力防止这种状况的出现。另一方面,“软均势论”告诉我们,国际机制是国家合作的框架,还是国际竞争和斗争的平台,是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已经加入了绝大多数的国际机制。中国可通过建立新的区域或全球国际制度来发展同友好国家的合作,比如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和深化、东南亚一体化的起步与推进等;还可以国际制度为武器来制约霸权主义,维护国家利益。
注释:
①William C.Wohlforth,"The Stability of a Unipolar World,"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4,No.1 (Summer1999),pp.7-8.
②Stephen G.Brooks,William C.Wohlforth,"Hard Times for Soft Balancing,"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 (Summer 2005),p.72,该页注释3对软均势的论者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③Balance of Power: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Edited by T.V.Paul,James J.Wirtz,and Michel Fortmann,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p.369.
④两篇批评文章是斯蒂芬·G·布鲁克(Stephen G.Brooks)和威廉姆·C·沃尔弗斯(William C.Wohlforth)合写“Hard Time for Soft Balancing”,以及克亚·A·列波(Keir A.Lieber)和歌德·亚历山大(Gerard Alexander)合写“Waiting for Balancing:Why the World Is Not Pushing Back”,参见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 (Summer 2005)。
⑤Robert A.Pape,"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Secturity,Vol.30,No.1 (Summer 2005),p.17.
⑥T.V.Paul,"The Enduring Axioms of Balance of Power Theory," in Balance of Power: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3.
⑦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2005,pp.11-13.
⑧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2005,pp.11-13.
⑨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2005,pp.19-21.
⑩Balance of Power: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p.13.15.370.
(11)Ibid.
(12)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2005,pp.36-37.
(13)Michel Fortmann,T.V.Paul,and James J.Wirtz,"Conclusions:Balance of Power at the Turn of the New Century," in Balance of Power Revisited: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p.370,373.
(14)Rebecca J.Johnson," Russian Responses to 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Balkans,"Demokratizatziya,Vol.9,No.2 (Spring 2001),pp.298-299.
(15)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2005,pp.63-64.
(16)T.V.Paul,"Soft balancing in the Age of U.S.Primacy,"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 (Summer 2005),pp.66-70.
(17)Balance of Power: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14.
(18)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29页。
(19)Joseph S.Nye,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An Inrodu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Fourth Ecition),New York:Longman,2003,p.61.
(20)T.V.Paul,"Introduction:The Enduring Axioms of Balance of Power Theory," in Balance of Power: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p.1-25.
(21)Keir A.Liber and Gerard Alexander,"Waiting for Balancing,"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 (Summer 2005) ,p.139.
(22)Robert A.Pape,"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 (Summer 2005),p.45.
(23)Keir A.Liber and Gerard Alexander,"Waiting for Balancing,"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 (Summer 2005),p.125.
(24)Keir A Liher and Gerard Alexander,"Waiting for Balancing",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pp.131-132.
(25)Stephen G Brooks and William C.Wohlforth,"Hard Times for Soft Balan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 (Summer 2005),p74.
(26)Keir A Liber and Gerard Alexander,"Waiting for Balan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 (Summer 2005),p.128.
(27)"Turkey OKs Expanded U.S.Use of Key Air Base,"Los Angeles Times,May 3,2005.
(28)Kurt Campbell and Celeste Johnson Ward,"New Battle Stations?" Foreign Affairs,Vol.82,No.5 (September/October 2003),pp.95-103.
(29)Robert A.Pape,"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 (Summer 2005),p.9.
(30)罗伯特·基欧汉编,郭树勇译:《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8页。
(31)Christopher Layne,"The Unipolar Illusion:Why New Great Powers Will Rise,"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7,No.4 (Spring 1993),pp.5-51.
(32)秦亚青教授认为,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开始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并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达成了一致。“软均势论”也符合这种论断。参见秦亚青:“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从论争到趋同——第三次国际关系学理辩论的终结”,《国际论坛》,2001年第3期,第6-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