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失衡条件下的中国产业梯度策略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梯度论文,条件下论文,世界经济论文,中国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3-0026-05
目前,世界经济失衡表现为主要国家和区域经常账户收支特别是商品贸易收支严重失衡。其中,中美贸易失衡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具体来说,就是美国出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逆差”,而中国则是“双顺差”。对于中国来说,失衡引发了过多外汇储备、贸易摩擦等诸多问题,并导致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这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潜在因素。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本身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体现。开放使得所有参与贸易的国家都能获利,因为贸易能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优化要素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增进福利。只要全球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各国的要素禀赋是有差异的,则产业在国家间的转移就是客观必然的,因为资本的逐利本质就是要在全球寻找最优的生产地点和分配中心,以降低成本,实现最大利润。但国际产业转移也会带来贸易流向的显著变化,由跨国公司投资或外包、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完成的制成品大量返销发达国家,由此引发了贸易逆差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移。某些发达国家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或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如美国,并以其作为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的影响力引发全球的经济失衡。
潘悦认为20世纪末期的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是造成当今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是产业内贸易替代产业间贸易占据了主导地位,加工贸易成为多数国家的一般贸易形态。但贸易顺逆差的原有内涵和经济意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以国界划分的贸易逆差或顺差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各国的贸易平衡状况和产业竞争力状况,更不能准确地衡量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得失[1]。陈凤英也有同样观点,指出失衡的始作俑者为全球化的推动者跨国公司。生产国际化使失衡现象被放大,逆差与顺差被混淆,赢家与输家关系被颠倒[2]。
本文从上述观点出发,首先论证对于中国而言,20世纪末的大规模产业转移是否确实是对外贸易失衡的主导原因,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找到能够解决失衡带来的问题同时不损害进出口和整体经济长期增长的合适途径。
一、国际产业梯度转移是贸易失衡的内在原因
统计数字显示,1993年中国对美贸易开始由逆差转为顺差,此后顺差从1993年的62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 708.60亿美元,增长了27倍多,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3%(见表1所示)。
然而,在中美贸易失衡这个问题上,笔者注意到,美国的贸易逆差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对中国的逆差则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之前美国在亚洲的主要贸易逆差国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在80—90年代陆续进行产业结构的完善和调整,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从而改善了贸易失衡的状况。产业转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发生了转移,不再倾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往来中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容易引起长期失衡和贸易摩擦。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迅速扩大,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逆差也在扩大。这说明,日韩等国家或地区通过产业梯度升级,将导致顺差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中国,从而使中国成为对美贸易顺差的转嫁体。从图2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加工贸易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逐渐增长,从不到10%迅速增长到40%以上。而这正是亚洲新兴工业国进行产业更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的一个时期。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虽然中国通过加工贸易的形式取得了较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保持了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加工贸易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外在表现,和中国的贸易失衡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图3显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增长和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相互吻合,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两者的增长速度同时开始加快,从2000-2007年,总额大约都翻了两番。
图3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和加工贸易总额对比(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商务部网站。
二、解决失衡问题的合理选择——产业梯度升级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由最初的调剂余缺演变为关乎经济命脉的增长发动机,并逐渐由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向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方向转化。目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最明显的比较优势仍然是丰富的劳动力和随之而来的低廉制造成本。这一比较优势决定了中国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采取了低端制成品和加工贸易的方式。然而,在长期顺差的贸易失衡条件下,保持现有比较优势,继续发挥出口的发动机作用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以初级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导致中国的贸易条件日益恶化。贸易条件定义为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按国际惯例主要分为三种: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其中价格贸易条件①最为普遍接受,所以本文采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中国的贸易状况。从表2中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的贸易条件不断趋向恶化。尽管对美贸易顺差飞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也不断扩大,给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了较大贡献,但是贸易利益主要被贸易伙伴国获得。这说明,加工贸易的增长方式在导致失衡的同时,也为中国未来的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埋下了隐患。
其次,贸易失衡的现状迫使中国进行人民币汇率调整,这将在较大程度上削弱出口商品的成本优势,导致贸易条件恶化。从历史上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纷纷采取货币贬值措施,而人民币保持币值不变,这就导致了实际上的成本劣势,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尤为不利。从表2中可以看到,中国的贸易条件在1997年以后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当时,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并不明显,一方面是因为出口量持续扩大,使得贸易收入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而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而使中国具备了较为良好的外部贸易环境。但是自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了较大幅度的升值,这将从根本上削弱中国对外贸易赖以生存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由此可见,如果中国继续保持上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所形成的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模式,继续按照静态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依靠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获取贸易利益,利润将会面临愈来愈严峻的贸易环境,甚至可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目前长期贸易失衡、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前提下,寻求新的比较优势,制定合理的产业梯度升级策略已是势在必行。
三、产业梯度升级的现实条件和有效路径
经典贸易理论指出,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应该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产品。虽然在现实当中存在种种不完全竞争和非自由的因素,但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仍然是能够使贸易双方都获得利益的普遍方式,在国际资源配置和产品流向上起到了主导作用。因此,从进出口产品结构中,可以考察到中国比较优势的静态表现和动态发展等诸多因素(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和表4列出了最近几年中国进出口商品额按照国际贸易标准(SITC②)的分类统计值。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进出口贸易发展状况相比,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初级产品已经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而且初级产品的逆差逐年扩大。在原油、煤炭、钢铁、天然橡胶等资源性领域,中国具有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与之相反,工业制成品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逆差转为顺差之后,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迅速增长,目前已经超过90%,并且还有不断攀升的趋势。
在工业制成品内部,又可以区分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按SITC分类,工业制成品分为化学成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等,其中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杂项制品可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化学成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可定义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根据这一分类标准,表5比较了2001-2007年间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历年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二者比重的绝对变化并不大,然而从变化趋势上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逐年递减,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逐年递增。从2003年开始,资本密集型产品首次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出口品的主导地位,此后一直保持了较平稳的上升走势。
由此看出,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正在向着资本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会逐渐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的条件也将逐步成熟。
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是从根本上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并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合适方法,但是在短期内却会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更替不可能一蹴而就,产业结构升级会给就业带来较大的压力。第二,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导力量,静态比较优势的转移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第三,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比较弱,无法迅速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出口以及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总的来说,虽然目前劳动力成本优势有所削弱,但是并未消失,如果为了升级产业结构而完全背离这一优势,必将带来高昂的政策成本和社会成本。
想要实行产业结构升级策略,一定要遵循一个有效路径,这就是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即东部地区在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同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出到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中国东西部区域发展失衡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虽然东部地区取得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中西部地区却没有从产业梯度更替中获取应有的发展机会。谢丽霜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之所以没有从东部大规模转移到中西部,一是因为东部企业跨区投资的动力不足,二是因为西部地区吸引资本西进、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3]。所以,中国可以借助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利用政策引导进行中西部之间的产业梯度转移,这样一方面可以在解决外部贸易失衡的同时尽量减少失业冲击,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内部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局面。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贸易失衡及其导致的人民币升值虽然在短期内未必会影响中国的出口总量,但是中国已经很难固守在固定汇率制下长期发挥作用的静态比较优势,以及由此决定的国际分工方式。外贸结构的不合理性将会逐步显现出来,并将损害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基础。为了避免陷入比较优势变迁中极易产生的贫困化增长,核心问题是尽快取得以企业竞争力为基础的产业竞争优势。为此,应该结合国际间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制定合理的产业梯度策略,以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具体来讲,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国际间的产业梯度转移更替是中国对外贸易失衡的内在原因,而失衡引发的诸多问题则会削弱中国目前的劳动比较优势。产业梯度升级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第二,就长期来看,中国已经具备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基础条件,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国际产业链条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会成为下一个增长点。
第三,就短期而言,中国仍然不能放弃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应该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过渡,减少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就业压力,并借此机会缓和东西部发展失衡的状态。
注释:
①价格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标签:劳动密集型产业论文; 贸易条件论文; 加工贸易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梯度转移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