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_孙艳玲

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_孙艳玲

孙艳玲 辽宁省朝阳县古山子镇中心小学 122644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使学生更牢固地理解数学基础知识,还可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性问题,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培养学生树立“数学生活化”的思想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进行应用题选材,创设教学情境,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树立“数学生活化”的思想。

例1:某校买来7只篮球和10只足球共付248元。已知每只篮球与三只足球价钱相等,问每只篮球和足球各多少元?教师可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

师:买一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到几只足球呢?生:3只足球。师:现在学校买了几只篮球呢?生:7只篮球。

师:买7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多少只足球呢?生:7×3=21(只),21只足球。

师:学校买了7只篮球和10只足球的钱,相当于可以买多少只足球呢?生:21+10=31(只),31只足球。

师:学校买了7只篮球和10只足球,一共花了多少钱呢?生:248元。师:足球多少钱一只呢?

生:248÷31=8(元),8元一只。师:每只篮球与三只足球价钱相等,那篮球多少钱一只呢?

生:8×3=24(元),24元一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诸如此类的问题将所学知识紧紧结合生活实践,所选内容来自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一次次的探索过程中,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动机。

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应用题的表述应回避“纯文字化”的,通过纯文字描述,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题目的意思,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陷入僵局,难以表述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于表格、情境图和漫画等方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和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达到这个目标,要求教师的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将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转化为开放性的数学题,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对题目信息的判断、选择和处理,理顺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解题方法多样化,从而使学生在发散性、多角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条件开放类题目。条件开放性题目包括条件欠缺、条件多余、条件被隐含、条件未知等情况,就需要学生主动地补充条件、筛选条件、发现条件、求出未知的条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和寻求所需条件。

例2:将例1的题目改编为:“已知篮球24元一只,足球8元一只,某校需花248元购买篮球和足球,你能帮助设计几种买球的方案吗?”有的同学设计了一、二种方案,有的则设计了七种方案。同学们就是不知不觉中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方法开放性题目。方法开放性题目是指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解答题目。用多种方法解答相同的题目,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力,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能力。

例3:学校买来4个足球用去220元。一个篮球的价钱比一个足球贵8元,买4个篮球要用多少钱?这道题可以根据两种思路来解题:(1)先求出足球的价钱,再求出篮球的价钱,最后求出4个篮球的总价。(2)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贵8元,那么4个篮球就比4个足球贵32元。4个足球用去了220,那4个篮球就要用去252元。从两个不同的着手点出发去解答这道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论开放性问题。结论开放性问题是指相同的问题但得到的结论多样化。这类题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例4:四年级25人去看电影。门口的“购票须知”上写着:门票每人10元,30人开始可以享受团体8折优惠。利用以上信息,启发学生分析、思考、讨论购票方案。(1)全班只有25人,不足30人,不能享受团体8折优惠,所以要买25张,需要付10×25=250(元) 。(2)买30张,可以享受团体8折优惠,只要付10×30×80%=240(元)。钱付得少,且多得5张票。(3)然后把多余的5张票以每张8元的价格卖给其他的游人。这样只用320-8×5=280(元)就够了。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好。这类问题旨在营造一种结论开放的情境,但结论的真实性、合理性和优劣性必须进行多方比较,选择合适的。

4.综合开放性题目。综合开放性题目指问题的情境条件、结论、方法等至少有两个方面是同时开放的,包括条件散乱的数学问题、含多种知识的应用题或实践活动等等。这类题型对学生富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和大胆想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角度和处理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都不相同,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处理已有信息、应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论文作者:孙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8月总第8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_孙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