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中移植技术的实践探讨论文_陈遥遥

园林绿化施工中移植技术的实践探讨论文_陈遥遥

江苏林荣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树木移植是很重要的项目。在移植过程中,因为各地气候条件等因素造成绿化树木移植失败的情况较多,怎样提高绿化树木移植的成功率以及降低绿化成本,成为了我国园林绿化树木移植与栽培的重点。

关键词:园林绿化;移植技术;实践

引言

树木移植是一个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综合性工程,树木本身又是一个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要做到周密组织、合理安排、尽量缩短树木根系和土球的裸露时间,维持栽后树体的水分平衡,才能保证树木成活。

1树木移植基本特点

1.1工作量大、成本高

成年树木移植成本高,除此之外,在移植中,根据树木种类、移植地点的不同,有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机械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后,如果将树木置之不理,可能会因为水土不服或根基不稳等造成树木死亡。因此,需要采用一些养护技术,在增加额外工作量的同时,又会增加树木移植成本。

1.2影响树木移植因素多,成活率不高

首先,成年树木需要的养分以及水分较多,所以,树木树根吸收能力较强,但移植过程中所使用的土球能够提供的养分、水分、空间有限,不能完全满足树木生长和成活需要。因此,刚移植的树木容易会因为缺少水分或土壤而干枯死亡。其次,有些移植人员为了方便运输,往往会在移植前修剪树木树体,一旦出现修剪树枝较多的情况,树木就无法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同样,会导致树木干枯和死亡。最后,当地苗圃很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难以保证树木移植数量和质量。从外地引进树木,技术人员却采用的是本地树木移植技术和数据,大大降低了树木成活率,甚至会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

2园林绿化施工中移植技术的实践

2.1树木移植前的准备和处理工作

2.1.1树种确定

根据绿化工程设计需要确定好树种,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最好用乡土树种,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树木。

2.1.3移栽季节

最好选择在树木休眠期进行,一般以春季萌动期或秋季落叶后为最佳时期。南、北方气候差异大,北方地区尤其是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四季均可移植,但每年的2月一3月和11月一12月上旬移栽最佳,切忌在夏季移栽,确因工程需要,可移栽容器大苗或加大管理处理力度,避开高温天气。北方移栽最佳时期是早春,但要注意避开封冻期并做好土面保护和防风防寒。

2.1.3切根处理

有计划的绿化工程,对5年内未作过移植或切根处理的树木,可提前1年一2年作四周切根,切根应分期交错进行,其范围宜比挖掘范围小10cm左右,切根时间,可在立春天气刚转暖到萌芽前,秋季落叶前进行,目的是促发须根。树冠进行相应修剪,可提高成活率。

2.1.4定植穴的准备

按设计要求在定植地点挖掘定植穴,其直径要比土球稍大稍深,一般比土球大30~40cm、深度比土球高20~30cm;在定植穴底层处施放底肥后回填20cm左右的泥土,同时在穴底放置通气管。回填土不能混杂建筑垃圾,定植穴土壤应相似甚至优于原植地的土壤条件。

2.2定根缩坨

进行树木移植,一般要在移植前的两年,于春季或者秋季将粗根切断,为其须根的生长提供条件。断根时要围绕树干这一中心,并将胸径2.5~3.0倍定为半径进行画圆或画方,同时在树木相对两面挖设宽度约为30~40厘米的沟,并根据根系分布的深度状况,合理确定其树坑的深度(一般选为50~80厘米之间)。断根工具应当为锋利的剪或锯,剪切要与内壁齐平,并以沃土将其填平,再进行踩实和浇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年春季再以同样方式,再一次进行断根处理。

2.3运输

运输环节也是园林绿化前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进行定向运输,如较大的树苗应当用较大的容器;较小的树苗应当使用较小的容器。运输时需要保证树木的完整性,需要加以一定的保护措施再进行具体的运输工作。

2.4栽培

根据拟栽种场地的具体土壤条件,对所栽植坑穴的常规尺寸进行调整,保证坑穴的适宜性,比如,土壤条件比普通条件差,则要尽量提高其尺寸,并保证所挖穴壁的垂直性,避免出现平底坑,待挖到固定深度后,要将与坑穴底部距离在30厘米以内的土壤进行翻松处理,并严格地做好对于表层土以及心土的分别保存。将损坏掉的根系与枝条减掉,并将小枝叶剪掉约1/3,若根系过多,则将部分须根剪掉,同时尽量减少对于树冠的修剪,且切口部位必须平滑,并使用塑料袋或漆料进行保护,以必满病虫害破坏。在实际栽种时,要使用适量的水与泥浆进行搅拌,以保证移植树木根部与泥浆的粘合度,还要使用底肥、土壤熟化剂、保水剂等物质,提高树木的生活率。

3移植后养护管理

3.1防冻处理

移植后的树木容易受低温的危害。入秋后要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的用量。根据树木生长情况逐步撤除遮阳网,以提高光照强度,增加树体的光合作用,提高树体和枝条的木质化程度,提高树木本身的抗寒能力。冬季可采取覆土、裹干、设立风障等进行防寒保护。

3.2施肥管养

区别于直接栽种的树木,移植的树木属于外来产物之一,所以短时间内无法完全适应环境。因此,为了保障其生长效果,工作人员需要为其做好施肥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运输过程中必须将根系剪断,所以其吸肥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工作人员应当使用尿素等肥料,进行溶解喷洒处理,以此保证其肥料的吸收效果。使用少量多次的方法,以免出现肥料过甚的烧肥现象。

3.3水肥与病虫害管理

3.3.1在移植树木之后,立即浇第一遍水,并在移植完成后的约2~3天浇第二遍水,一周之后浇第3遍水,同时,在日常保养工作中,根据土壤状况进行适当地浇水,同时要采用细土对浇完水的树盘进行覆盖保护。若树木发根困难,可使用ABT粉、萘乙酸等进行养护,并在水量过多、湿度过高的时节,进行适当地排水与中耕,再在移植后的第一年秋天进行速效肥追施处理,而第二年的早春与秋季则实施2~3次的施肥处理。

3.3.2根据树木自身的抵抗力,与其原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情况,对常见的蚜虫、天牛幼虫、木蠹蛾虫等进行防治,并做好对于新树梢与树皮的遮盖保养,以避免强光灼伤。

3.4促进新根生成

在包装树木准备运输时,可以使用生根粉,促进树木根系生发新根,恢复树木根部吸水功能,提高树木成活率。此外,给树木输液是为了帮助树木恢复树势。新移植的树木虽然有时带有土球,但仍然会对根部造成伤害,失去很多吸水根系。老根再生能力不如新根,而使用生根粉生发新根需要时间,根系的吸水量与枝叶蒸发失去平衡,树木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输液促活技术的液体主要是水,也有少量植物生长激素和矿物质元素。树木周围及时松土,保证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促进新根萌发成长。

3.5实施排水灌溉

在实际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应选择排水灌溉,保证每棵树木都受到更好地养护。不同环境下的树木,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其生长需求也不尽相同,在排水灌溉过程中,需要结合树木的实际特点和需求,才能够保证树木移植之后能够更好地成长。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绿化也越来越重视,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直接决定移植树木的成活率,科学合理的运用移植栽培技术,就可以提高绿化效益,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荣真.园林绿化施工中移植技术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211-212.

[2]朱世相,黄慧祥.园林绿化施工中移植技术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6(4):24.

[3]王楠,贾仁平.园林绿化施工中移植技术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4(9):387.

论文作者:陈遥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中移植技术的实践探讨论文_陈遥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