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桥涵是现代道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并且随着车辆荷载的加大,给公路特别是桥涵构造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甚至造成桥涵垮塌,对人们生命和财产造成很大威胁。因此为了保障公路桥涵安全运行,本文简述了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的基本要求,对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要求;问题;措施
1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1)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系统的检查与检验,掌握整个桥梁项目的技术状况,及时发现桥梁项目所存在的各种损坏问题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养护计划,以此确保桥梁项目交通运输的安全性。(2)全面把握桥梁项目整体交通状况,杜绝各种非法及不正当的占用行为,超载车辆严禁通过桥梁,特种车辆的过桥运输必须配备相应的临时防护及加固措施,以此确保整个桥梁工程主体结构的完整性。(3)针对所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的桥梁项目,制定相应的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对于运输区域内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且规模较大的桥梁项目而言,有必要设立相应的保护桥机构。(4)针对桥梁的使用现状及其结构特点判定桥梁项目是否有必要进行限速、限载或是临时停运维修,及时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并展开交通管制行为活动。
2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桥梁养护与管理体系问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缺乏科学的养护与管理意识,做不到防患于未然,不重视桥梁早期病害的检查,只有等到病害扩大,从桥梁早期病害发展到危桥时,才将所有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其中,这样缺乏科学、系统、规范的养护与管理方式,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2)公路桥涵养护认识问题。很多人认为桥涵的养护是以桥涵损坏为前提的,只有等到真正出现损坏才着手进行维修,这样不仅会影响交通的顺畅,而且增大维修的难度,同时维修成本也增加许多,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3)检测设备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检测设备,造成检测质量达不到要求,检测数据不真实,桥梁的定期检查工作无标准可循,没有将经常检查、定期检查、桥梁特殊检查三级检查制度明确定义、分工。大部分的桥梁检查工作都停留在桥梁巡检上,对桥梁的结构损坏和各种典型病害没有详细的描述。(4)养护费用问题。桥梁使用时间长了,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桥面破损等病害,还有一些认为因素致使栏杆被推到、钢筋被盗的现象,这些小的病害由于缺乏养护费用,致使维修工作一拖再拖,使得这些桥梁病害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即影响了桥梁的美观,也对桥梁上的行车和行人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5)桥梁档案问题。通常每座桥都应该有比较齐全的档案资料,以便在维修时作出方案决策。但是往往有很多桥梁没有详细的桥况档案,有的虽然有记录,但桥梁只登记了基本情况,不能完全依靠它来指导维修。目前我市部分桥梁资料不全,有的甚至连桥梁载重等级也不清楚,对于桥梁的技术状况、病害的发展过程更不清楚。给维修加固方案的确定造成一定困难。
3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措施的分析
3.1合理建立专门机构对桥涵进行养护。桥梁养护与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强以及技术要求高,一般桥梁养护与管理工作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目前虽然不缺乏桥涵养护与管理工作人员,但是大多养护与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在桥涵养护与管理工作过程中预见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非常欠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桥涵养护与管理队伍,这就需要对各级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部门的技术干部、技术工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同时要不断的学习一些专业的养护与管理经验,掌握桥梁检查、检测维修及加固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努力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强,技术知识硬,实践经验丰富的队伍,将养护与管理工作部署落实到位,随时掌握桥涵的使用状况,提前预防各种危急突发事件的发生,使养护与管理工作团队逐渐从日常养护提升到具体处理桥涵中专业问题的能力。
3.2提高公路桥涵管理效率及管理力度。公路桥涵的养护与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对桥涵的养护巡查、检查,以此来确保桥涵及其附属设施是否完好,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向上一级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桥涵病害进一步扩大,延长桥涵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公路桥涵的安全系数和保证公路安全畅通,相关部门根据桥涵的具体情况,在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方面,需要不断引进国外资源,包括先进设备、技术以及成功经验,将桥涵的养护与管理与科技水平相结合,同时,有关部门需加强监管力度,严格限制车辆超载现象所带来的路面破坏,从而提高桥涵的使用年限,使公路桥涵的使用更趋专业化、合理化。更加系统化的进行桥涵的养护与管理。
3.3配备先进的养护检测设备。配备先进的养护检测设备是提高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检测效率必然选择,公路桥涵的工作范围广,需要养护检测的部位多,很多时候,由于缺乏检测设备或者检测设备的不先进,对一些本来有问题的部位不能及时的检查出问题所在,造成问题的扩大化,给日后的养护维修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配备先进的养护检测设备,使检查的方式现代化、科学化、大大地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对于我们的养护与管理工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4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桥涵养护与管理。桥梁养护与管理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持,有些小的维修工程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基层养护站或道班在正常的养护中就可以解决,但对于一些技术性比较强、工程量较大的养护工程项目,如果没有专门的资金投入,和专业的养护队伍,养护维修工作很难完成。所以各级公路部门在每年的年度养护与管理工作计划中,应该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桥涵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到不浪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资金的投入,将省下的资金投入到桥梁的维修和加固工作量比较大的重点项目上。
3.5对危桥进行科学改造。危桥的界定在相关的技术评定标准都有,需要按常规方式进行处理。其中主要包括桥涵重要部件的功能性损害,并有一定程度的扩展现象,在一些高压的部位出现变形破损,变形大于规定的数值要求。如若产生部位达到强度极限,出现钢筋的断裂,并破损,使得承载能力降低,就无法达到相对应的能够安全出行的要求。对于危桥的改造工程,需要引入竞争机制,并实行招投标制度,增加材料的质量把握程度,全包建设的质量。
3.6严格公路桥涵的运营管理。对于运行的车辆设置一定的限速与限载标志,防止其出现混凝土出现破损与裂缝,也防止支座出现变形。对于桥涵本身的构造而言,需要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并有法可依,根据法律对破坏桥涵的现象进行惩罚,并及时处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涵是公路运输车辆趋于大型化、重型化的必然之路,所以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工作不容忽视,一定要改正以往那种“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因此需要应用科学化、规范化的桥涵养护与管理措施,做好公路桥涵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公路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林艳.农村公路桥涵工程的养护及管理问题[J].科技展望,2015(21)
[2]张之文.浅谈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应采取的措施[J].科技视界,2015(22)
[3]韩耿斌.论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
[4]艾青.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措施[J].建筑与装饰,2017(02)
论文作者:王金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桥涵论文; 桥梁论文; 公路论文; 病害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措施论文; 检测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