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的不断发展,电力规模迅速扩大,需要被记录的信息也随之越来越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就是状态信息和故障信息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效数据。大量的信息,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快速高效的方法来找寻我们多需要的信息,这是目前电力系统需要拥有的相关功能。利用简单方便的操作就可以准确,快速的找到发生故障的地方,并对故障进行解读,最后针对故障来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在现价段电力中所使用的可视化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图形的方式,此种方式能够通过独有的数据显示方法,并且还可以把数据转换为图像或者是视频的模式,基于此种情况下,让数据在表达方法上有了创新,提高电力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可视化技术;电力调度;应用
1可视化技术的重要概念
可视化技术属于意向综合性技术,中间包含有图像处理技术、信息采集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还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同时直观性和具体性比较强,可视化技术目前已经从科学计算可视化中间经历了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历程,到后来发展为知识可视化,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探索,可视化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很多的领域和行业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都需要应用到大量的市场信息,可视化技术就是能够把市场信息的繁杂数据转变成为简单的、易懂的可视化信息,并且能够把不同信息之间的联系呈现出来,使用视觉表征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群体知识的创新和传播,在电力企业当中应用可视化技术,能够使用非接触似的特殊模式来准确的解读出电网的相关信息,为电力调度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意见,帮助提升电力企业电力调度工作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想要把可视化技术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可以在电力调度使用中建立起健全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应用体系,能够起到辅助和支撑作用,从而提升电力调度工作品质和质量。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主要要依赖于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技术来对电网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便于在电网运行中所发生的问题给以有效的解决,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具有自动检测以及远程控制,依靠与电力的供给和需求来实现电力在调度过程中所具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对电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进而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对电力的安全以及稳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信息处理系统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占据着比较核心的位置,自动化系统在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之后利用计算机中的相关软件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相关的电力操作人员可以利用人机的方式来对分析过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加工,让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能够具体的掌握电力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对电力做以合理的调度分配。
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3.1二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3.1.1二维反时限曲线
可视化技术使用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使用二维的可视化技术中的二维反时限曲线,实时的检测电力系统中电力调动在自动化中运行的状况,一般情况其变压器会在电力调动系统工作中时候出现瞬间电量过载的状况,如果变压器出现了电量瞬间过载的状况则会超出反时限曲线范围,从而直接性的对电力调度系统的运行长生比较严重的影响,比较严重的状况下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因此,有必要在工作中预设反时限曲线与主要变化实时状态之间的对比度,可以动态计算和监督主编的超载能力和超载时间,有效避免超载现象变压器,从而影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中,反时限曲线的极限值变化很大,形状变化特殊。有必要通过曲线坐标,曲线点和其他不同形式描述报警范围,并设计警告点以绘制反时限曲线。对于自动供电系统的运行,可以实时测量反时限曲线,实际负载曲线接近报警范围,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员工及时调整电力调度,确保电网运行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单变量饼图的应用
线路和变压器的负载在电力调度系统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部分,可以通过单变量的图饼来对其参数进行表示,在图饼上可以利用面积和颜色来对线路和变压器的负载参数的大小进行表达,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清晰的反应出线路和变压器的参数,方便工作人员查阅分析。跟普通的图饼相比较,单图饼可以用来表示一些特定的数据的走势和变化,没办法对多个数据的所占据的比例进行展。在画单图饼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对阈值进行设置,设置好变量的最大范围,以便于能够更好的展示出其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图饼上的颜色变化趋势,方便工作人员的充分理解。其在操作上的流程分为:先设置好图饼上的最大数值,其次选择填充背景颜色,由越限与否得出当前单饼图位置区域;颜色填充的过程中要根据之前已经设定好了的颜色进行,由最大值设定和当前值确定圆形大小和所处位置;由越限与否决定颜色之后绘制扇形。
3.1.3等值线法
该方法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可视化技术,也是更重要的一种方式是,基于轮廓图形模式实现数字化数据的转换,目前采用网格绘制方法的方法,常采用四边形网格,目前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网格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充分利用等值点,并能够有效跟踪,实现可视化技术的优势。然而,在实践中,该方法相对复杂,并且过度操作将降低该方法的准确性。因此,通常采用网格图法通过相对简单的绘制过程来降低难度并提高精度。
3.1.4动态潮流法
使用沿线流动的三角形来显示系统的潮流,如图1所示。三角箭头的方向代表潮流的方向,大小和流速代表负载的大小,负载越大,三角形越大,流速越快。相同的功率流线可以与两个量相关联。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经常涉及系统功率流。通常,功率流和流速的流速用于表示负载大小。如果三角形很大,则流速很快。在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三角测量三角形的过程中,虚线应分成几个小部分并分别处理。同时,通过设置步长参数有效地控制三角形的流速。如果步长较大,则流速更快。定时器中动态帧步的绘制步骤是:绘制背景图;三角形的具体尺寸通过参考相关值来确定。填充三角形的颜色由禁止数据确定。流量步长根据数值定义。三角形的方向和数量由步长和线长确定。
3.2电力设备可视化监控
根据电力设备的物理特性,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建立三维电力设备模型,搭建电力系统网络模型并与大数据信息平台数据进行交互,从而实现虚实相交的电力系统可视化监控。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电网的真实网络构架,通过三维虚拟场景实现输电线路、变压器、杆塔、互感器、电缆线、电缆排管、断路器等电气一次设备的控制,实现自动装置、测控装置、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的可视化监视,从而可根据需要直观、近距离地查看电力设备运行状况和相关动态信息。根据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搭建储能系统和分布式电源系统三维虚拟场景,包括光储系统、光伏发电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小区等其它电力业务系统及用电设备,并依据系统的实际接入情况建立三维虚拟用电场景,实现微电网系统运行和储能设备的可视化调控,演示未来智能电网的用电场景。
3.3故障处理过程可视化
利用三维GIS系统快速定位电网故障,利用故障区域的电网物理关联属性及可视化界面确定电网故障区域,准确定位故障线路或设备;利用虚拟仿真场景展示故障点的地理位置、故障类型、危害程度及应采取的技术手段和防治措施等信息;利用故障演示功能指导运行人员进行故障后的紧急操作,并发送故障信息给维护人员,以便进行紧急处理。通过App和调度可视化系统进行信息互动,实现抢修过程远程技术指导、应急指挥全程可视化监控,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结论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可视化技术,能够充分地把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发挥出来,确保调度工作能够精准化、快速化的展开,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电力调度工作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冯平.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机电信息,2014(30):87~88.
[2]谭凯.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09.
[3]甘家峰.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7.
论文作者:代涛涛 阮睿 徐琳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角形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论文; 故障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