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临终关怀在老年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结果 试验组SF-36评分护理前及护理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抑郁和焦虑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 > 0.05),随访3个月后试验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老年科住院患者中实施临终关怀护理,能显著降低抑郁和焦虑的程度,减少对死亡的恐惧,有助于老年患者调整心态,接受死亡,有一定的改善健康状况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老年患者;临终关怀;老年科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446-02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出,临终关怀是对一些疾病无法治愈并且不久即将离开世界的患者进行的一种积极、整体的护理,其目的是让患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拥有较愉快的心态,控制患者的疼痛、缓解其他症状,使其得到较高的生活质量,从而能够安逸地离开世界[1]。笔者对四川省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科住院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研究临终关怀护理在老年科住院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效果分析,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研究纳入120例四川省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科住院患者。其中试验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7岁~91岁,平均年龄(71.6±8.2)岁。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62岁~93岁,平均年龄(70.9±9.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罹患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临终关怀护理已通过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于入院时均已签定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病房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
1.2.1 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中主要是对老年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护理,如饮食护理、药物依从性护理、日常护理等,对其使用药物情况、疼痛情况等方面进行护理。
1.2.2 临终关怀护理 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1.2.2.1 心理护理 1、主要采用与患者、患者家属等交流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2、及时地将社会信息告知患者,缓解老年人产生被社会遗忘的心理状态;3、在照顾老年人身体疾病的同时,对其心理情绪进行照顾,提高老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认知感;4、帮助患者树立面对死亡的勇气,并对患者给予心理,情感上支持、疏导和安慰,待患者心情平静后告知死亡是每一个人最终的归宿,让患者能够面对死亡。
1.2.2.2 生活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让老年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的美好时光。舒适护理要求:1、保持室内安静、清洁,灯光柔和,避免强光刺激;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相对恒定,以利于各种护理治疗操作;3、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注意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易消化清淡的饮食,适当的肠外营养;4、保持大小便通畅,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5、做好皮肤护理做到勤翻身多拍背预防压疮、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2.2.3 营养支持护理 尊重患者饮食习惯和嗜好的基础上鼓励患者少量多餐,提倡全面均衡的营养以维持机体的代谢平衡,与医生相互配合在日常护理中通过相应的药物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的次数与程度,使用消化酶制剂提高部分患者的消化功能及食欲。
1.2.2.4 疼痛护理 对于部分患者而言,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并且对患者躯体、精神等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的依从性,使得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根据情况(如VAS评分>3分)对患者进行持续镇痛,减轻患者痛苦,必要时可以使用吗啡等麻醉药物。
1.2.2.5 允许家属陪护并参与临终护理 临终患者最难割舍的是亲情,允许家属陪护可以使患者获得安慰,减轻孤独感,有利于稳定情绪,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感情交流。根据试验组患者的清醒情况安排家属陪护的时间。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家属表示同情和安慰,待患者家属情绪稳定后,指导其参与临终关怀护理计划。
1.2.2.6 临终时护理 在知道救助无望的情况下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取消一切有创治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使其安详地离开人世。
1.3 疗效判断标准、观察项目及随访
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其主要内容有6项,即日常生活能力、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自觉症状及心理情绪状态等,每个项目评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上述2个量表均含20个项目,分值<50分为正常,≥50分为存在抑郁或焦虑[2]。对两组患者进行的跟踪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随访过程中焦虑与抑郁等情况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SF-36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见表1)。
抑郁和焦虑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 > 0.05),随访3个月后试验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X2=6.2710,P=0.0122<0.05.
3讨论
本研究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镇痛、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等临终关怀护理,其SF-36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此外,临终关怀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向患者宣传生命伦理,并加强其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尽可能地减少噪音等对患者的影响。要善于倾听患者的心声,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清除患者的陌生感,并且帮助患者解释相关疾病的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消除顾虑和悲观失望的心理,减少和避免心理应激。护理过程中尽可能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放松,缓解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在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日常生活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临终关怀加强了对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的评定,尽可能减少痛苦,在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照顾患者,减轻家属无能为力、生离死别等负面心理,使患者无痛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开展临终护理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要求,有效地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了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本研究试验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临终关怀在老年科住院患者中实施护理,能够降低疼痛感,使老年人接受死亡,调整死亡状态,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燕梅,钟惠,冯晓霞.临终关怀对老年住院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4):73-75.
[2]张翠岚,李瑜.临终关怀质量评估标准初探[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3,25(4):347-348.
论文作者:张林全,兰乾聪,胡显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患者论文; 临终关怀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家属论文; 老年论文; 焦虑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