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去哪里?_军事论文

去日本去哪里?_军事论文

日本向何处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何处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3月下旬,日本1000名自卫队员已全部抵达伊拉克,执行“支援伊拉克重建”任 务。这是日本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别国领土。此次派遣,是根据去年12月 19日内阁会议决定实施的。在这次会议上还作出另外两项重要决定:2004年夏修改《防 卫计划大纲》;从2004年开始筹建导弹防御系统。日本内阁会议作出上述重要决定,在 日本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日本向何处去?一下子摆到了人们面前。鉴于战前日本有侵 略邻国的历史,未来日本走什么道路,不仅是日本自身的问题,它关系到亚太地区未来 战略格局演变和周围国家切身利益,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切。

一、日本加快修改防卫政策的动向

日本调整防卫政策由来已久。然而,自从3年前小泉纯一郎上台以来,日本突然加快了 修改防卫政策的速度和进程。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在小泉主导下,日本 国会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于当年10月通过《反恐对策特别措施法》,并据此向印度洋 派遣舰艇支援美军在阿富汗作战。2003年6、7月间日本国会先后通过《应对武力进攻事 态对策法》等“有事三法案”和《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2004年3月,内阁会 议又决定将《国民保护法案》、《俘虏等处理法案》、《支援美军行动实施措施法案》 等所谓“有事七法案”提交国会审议。此外,小泉还一再声称要修改宪法,顽固坚持参 拜靖国神社,并将修改《教育基本法》提上政治日程。纵观以上做法,有三个方面的动 向值得注意。

(一)“重建”自卫队,将海外派兵提升为自卫队的“本职任务”

《自卫队法》原规定,日本自卫队的“本职任务”是保卫本国领土,免受外来入侵。 然而,早在1992年日本国会就通过派遣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的PKO法;1999年国 会又通过《周边事态法》,规定当日本周边地区发生所谓危及日本和平和安全的事态且 美军采取军事行动时,日本向美军提供“后方支援”。“9·11”事件后,又在反恐和 加强“国际合作”的名义下,通过了将自卫队派往公海和别国领土执行任务的《反恐对 策特别措施法》和《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这一系列法律为海外派兵铺平了道 路。然而,日本当局并不以此为满足,正在酝酿制定《国际合作基本法》,以便使海外 派兵制度化和永久化。(注:日《产经新闻》2004年3月17日)如果该法案获得国会通过 ,日本海外派兵的对内对外法制体系便会健全起来。目前,日本防卫厅正在加紧拟订新 《防卫计划大纲》,以便按照海外派兵的需要,调整自卫队的任务和编制装备。据透露 ,拟议中的新大纲主要内容是:将参加“国际和平合作”由原来的“附带任务”提升为 “本职任务”;以“应对弹道导弹和国际恐怖袭击等‘新威胁’”为目标,陆上自卫队 拟削减坦克、火炮等重装备,建立直属于防卫厅长官的“中央快速反应部队”;海上自 卫队将引进美国SM—3型导弹系统和建造大型舰艇,以应对弹道导弹威胁和承担不断增 加的海外派遣任务;航空自卫队将引进美国爱国者—3型导弹,与海上自卫队的SM—3型 系统一起构成覆盖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注:日《读卖新闻》2004年1月7日)

(二)积极推动修改宪法,以消除扩充军备道路上的约束和障碍

修改战后和平宪法,是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所确立的奋斗目标。几十年来,日本当 局一再突破宪法制约,将自卫队建成当今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使宪法第九条中 “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力”的规定变成一纸空文。尽管如此,由于宪法第九条的存 在,日本在扩弃军备的道路上仍然受到很大制约,日本不能名正言顺地将自卫队称作军 队,日本不能行使集体自卫权,自卫队不能与美军联合作战,日本在国际交往中不能行 使武力。因此,改宪势力一直将修改宪法第九条定为首要目标。2000年1月,在自民党 与部分在野党联手推动下,国会众参两院分别成立“宪法调查会”,开始将修宪正式提 上政治日程。2003年7月自民党宪法调查会宪法修正课题小组拟订了一个有关安全领域 的“宪法修正纲要案”,针对宪法第九条的各项条款,明确提出日本要“保持自卫军” ;“日本国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拥有单独自卫权和集体自卫权”;“自卫军为 了行使自卫权,以及为了应付国家紧急事态和为国际社会做贡献,能够出动(即指出兵 作战)”。(注:日《产经新闻》2003年7月25日)目前,修改宪法已处于蓄势待发阶段。 根据1999年7月国会通过的《国会法修正案》,“宪法调查会”的职能是就宪法制定过 程及有关问题进行调查,调查期限为5年。到2005年初,将结束调查阶段,转入修宪提 案阶段。2004年1月中旬,自民党举行的党代表大会将修宪列为2004年“运动方针”的 首要政策,并计划在2005年11月自民党建党50周年之际,“拟定出修宪草案”。(注: 日《每日新闻》2004年1月20日)此外,部分在野党也开始行动起来。最大的在野党民主 党,在“论宪”的名义下,决定在2007年以前拟订出该党的宪法修改案,自民党和民主 党在修宪问题上已趋于一致。目前,自民党和民主党议员在国会占有修宪所需要的2/3 以上的议席,同时舆论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国民赞成修改宪法。因此修改宪法只是时 间问题,一般认为4~5年。宪法一旦修改,必将导致日本防卫政策的根本性变化。

(三)日本右翼势力加紧推动参拜靖国神社运动,力图使首相参拜制度化

这个问题与日本调整和改变防卫政策密切相关。靖国神社是战前军国主义势力将那些 为军国主义卖命的亡灵作为“神”祭祀的地方,由陆海军直接管理,目的是鼓舞士气, 安抚家属,用“忠君爱国”、为天皇卖命光荣的武士道精神教育后代,因此被视为日本 军国主义的象征和军队的精神支柱。战后,美国在占领日本初期,为铲除军国主义的精 神支柱及其滋生的土壤,专门颁布“国教分离指令”,指令日本“把宗教从国家分离出 来”,从而使靖国神社完全脱离国家管理,变成一般的宗教法人。从50年代中期起,日 本右翼势力出于对青少年进行“爱国心”教育的需要,大力开展“国家守护”运动,妄 图恢复国家对靖国神社的直接管理。然而,鉴于靖国神社的前述性质,以及宪法规定“ 政教分离”的原则,其图谋未能得逞。1969年6月,自民党伙同日本遗族会、内阁法制 局等,制定《靖国神社法案》,提交国会审议。但由于在野党和舆论的坚决反对和抵制 ,该法案在国会先后审议5次,未获通过,于1974年被宣布为废案。1985年,当时的首 相中曾根康弘下很大决心,于当年“8·15”日本投降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后来也因 遭到中国和韩国等国内外的强烈谴责而中断。然而,日本右翼势力并不甘心。上世纪90 年代中期,自民党内成立“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议员联盟”,力图突破内外制约,全 力推动包括首相参拜在内的参拜靖国神社运动。以后,每年“8·15”都有大批国会议 员和内阁大臣前往参拜。2001年小泉竞选自民党总裁时承诺,当选后每年参拜一次。迄 今,小泉已参拜4次,并扬言今后继续参拜。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1月,自民党代表大 会通过的2004年“运动方针”,首次提出“继续参拜靖国神社”,(注:日《产经新闻 》2004年1月17日)表明这个问题不单纯是小泉个人的历史观问题,它反映了日本右翼势 力总体意志。日本右翼势力之所以执意推动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一是出于为侵略历史翻 案的需要,力图突破来自外部的制约,使参拜正当化、制度化;二是将包括甲级战犯在 内的所有为军国主义卖命的亡灵树为“为国捐躯”的“英灵”,号召日本人学习其“爱 国精神”。《日本的进路》杂志谈到国会通过的《周边事态法》时指出:日本为了建立 支援美军作战的“国家动员体制”,需要对青少年进行“爱国心”和“牺牲自己,为国 尽忠”的精神教育,以便需要时将他们动员起来,支持和支援美军作战。(注:日《日 本的进路》杂志2000年11月号)

二、日本调整防卫政策的背景

日本加紧调整防卫政策,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

(一)与日本争当政治大国和国内“新民族主义”势力兴起密切相关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就把争当政治大国作为国家政策 的首要目标。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战略结构变化,为日本登上国际 政治舞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993年自民党干事长小泽一郎提出日本要做“普通国 家”的口号,就是新时期日本争当政治大国的具体体现。近数年来,日本争当政治大国 的步伐加快。新出现的“新民族主义”势力,成为推动日本实行国内政治结构改造,争 当世界政治大国的急先锋。所谓“新民族主义”,又称“新国家主义”,这股政治势力 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衰退,国内矛盾加剧,政治“闭塞”,积极寻求新出 路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这批人大多出生于战后,未体验过侵略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和痛 苦,一心“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注:美国《外交》双月刊200 3年11—12月号)目前,他们大多身居保守政党和议会要职,成为小泉推动日本进一步右 倾化的左右手。在政治领域,有一个由跨党派右翼年轻议员组成的组织“日本会议国会 议员恳谈会”,下设三个分会,分别就历史、教育、家庭问题,防卫、外交、领土问题 ,以及宪法、皇室、靖国神社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建言。(注:高洪:《当前(日本)政 治局势中值得注意的四个问题》,《日本学刊》2003年1月号)在军事和安全领域,数年 前,出现一个有103名被称为“新国防族”议员参加的“确立新世纪安全保障体制年轻 议员会”,中心人物是现任防卫厅长官石破茂。这个组织公开主张“修改专守防卫”, “保有攻击敌人基地的能力”和“推进导弹防御构想”。(注:日《选择》杂志2003年8 月号)在自民党内,小泉新提拔的自民党干事长、前外相安倍晋太郎之子、前首相岸信 介的外孙安倍晋三,在今年自民党代表大会上,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列入2004年“ 运动方针”,力图使自民党突出“安倍色彩”。值得一提的是,这股“新民族主义”势 力还与新闻界和社会上的右翼势力联手,相互呼应,利用朝鲜弹道导弹试射、核危机、 绑架问题,以及“9·11”事件等,妄言日本面临外来威胁,制造危机感,从而导致日 本人民对海外派兵、修宪等等有关防卫问题的态度发生变化,为改变防卫政策扫除了障 碍。同时,日本为改变防卫政策所采取的种种法制措施得以出台,也与政党保守化密不 可分。自1993年以自民党和社会党对立为特征的“五五年体制”崩溃以来,经过10余年 的分化改组,社民党(原社会党)和共产党等“革新势力”衰退,自民党、公明党和民主 党占据国会议席的绝大多数。这些政党在安全、外交和修宪等政策上日益趋同,使得日 本内阁提出的前述法案在国会得以高票通过。

(二)美国要求日本在其军事战略中分担更大军事责任,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美国出于强化其亚太战略的需要,要求日本分担更大军事责任的呼声十分强烈。这些 要求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日本由过去的“责任分担”改为“力量共有”;取 消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限制,使自卫队能与美军联合作战;美军在日本“周边地区” 采取军事行动时,日本积极提供各种后勤支援;在美国出兵进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所谓 “反恐”战争中,日本派兵提供军事支持等。对于美国的这些要求,日本历届内阁、尤 其是小泉内阁给予积极支持和回应。日本采取这些举措既有“追随美国”以图加强日美 同盟的一面,更主要的是出于自身企图突破宪法制约以图改变防卫政策的政治需要。以 海外派兵为例,1992年国会通过PKO法后,日本当局为消除在野党和舆论的疑虑,声称 制定PKO法的目的只是让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不参与任何可能“行使武力”的 活动。然而,12年后的今天,自卫队却在支持美国“反恐”和“支持伊拉克重建”的名 义下,远远超出联合国维和活动的范围,公然携带重装备走上伊拉克战争现场,实现了 防卫政策的新突破。事实表明,美国要求日本在其亚太乃至全球战略中发挥更大军事作 用,为日本防卫政策转变大开了绿灯。

(三)日本对中国的崛起疑虑加深,是导致日本加强军备、改变防卫政策的另一个重要 国际因素

撇开日本舆论不时出现的“中国威胁论”不谈,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制定 《防卫计划大纲》,研究“国家战略”和加强日美同盟体制的过程中,往往把中国的经 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作为其首先考虑如何加以应付的国际因素。1995年,现行《防卫计 划大纲》拟订过程中,前首相宫泽喜一曾多次询问该大纲管多久。当他得知大约管十年 左右后表示放心。据说他所关心的焦点正是未来“中国的动向”。(注:日《新国策》 半月刊1996年10月1日号)被视为“鸽派”的宫泽,如此“关心”中国的未来走向,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日本政界已开始对中国的崛起抱有疑虑。2002年11月小泉纯一郎的 咨询机构“对外关系工作组”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21世纪外交基本战略》,更把中国 问题作为报告的重点之一。该报告一方面肯定了中国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又着力 渲染“中国威胁论”,说“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从中长期看可能对日本和周边亚洲国 家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人民解放军“从长远看将成为东亚地区的不稳定因素”。该报 告称:日本难以同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对抗,强化日美同盟是“自然的”选择。报告建议 推动日美导弹防御合作,建立独立的情报来源(指发射侦察卫星),积极探讨“行使集体 自卫权问题”等。(注:日本首相网站(www.kantei.go.jp))该报告本身虽然不具有约束 力,但由于工作组由小泉指定的各界知名人士组成,加上小泉、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外 相川口顺子等多次参加讨论,其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当局对未来外交的基本考 虑。至于日美同盟体制把中国视为未来的潜在对手更是公开的秘密。2001年7月11日, 小泉在7党党首讨论会上就中国增强军事力量说:“(中国)拥有核武器,而且没有放弃 武力解放台湾”,因此,日本要缔结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来维护安全。作为日本首相,小 泉如此露骨地暗示日美安全条约针对中国尚属首次。这表明中国因素在日本防卫政策转 变中占有很大比重。

三、日本可能选择的三条道路

前述日本正在采取和即将采取的改变防卫政策的措施,尤其是拟议中的修改宪法一旦 实现,日本将从根本上结束战后50余年来一直推行的“轻军事,重经济”和平发展路线 ,走上一条与过去完全不同的道路。笔者预测日本未来可能在以下三条道路中作出选择 :

第一是走“多国协调”实行东北亚集体安全的道路。2002年12月,日本防卫厅防卫研 究所所长柳泽协二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东北亚安全问题研讨会上,发表了一些颇有新意的 见解。他说:“这个地区的安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正在由以敌对为前提的同盟时代, 转变为没有敌人的时代和通过协调保障安全为主流的时代”。“就日本而言,单纯依靠 同盟的时代正在结束,必须放弃‘北朝鲜的下一个是中国’这种寻找敌人的想法,应该 通过制定不是单纯依靠同盟理论的积极的地区战略,同中国建立负责任大国间的协调关 系”。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主张。若出现这种局面,不仅符合有关各国的 根本利益,也有助于维护东北亚乃至东亚地区的持久和平。然而,这种主张与美国的亚 太战略和日本“新民族主义”势力的意愿相悖,实现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条道路是取消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限制,在日美同盟体制中发挥更大军事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建立类似美英那样的日美特殊关系。布什政府希望同日本建立类似美英 那样的特殊关系,有迹象表明,近年来日本正在对此作出积极响应。日本采取这样的政 策,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既可以借此加强日美同盟体制,博取美国的“欢心”; 又可以利用美国的“外压”,在取消行使集体自卫权限制等方面继续实现防卫政策的新 突破,从而进一步积蓄军事实力,改变不利的内外政治环境,以便未来一旦需要,随时 转变政策,走军事大国道路。笔者认为这种政策完全符合日本当前的国家利益,因此, 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日本将会采取一些具体步骤加以推进。

第三是走独立的军事大国道路。目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例如日本主流民意仍然希望 和平,反对战争;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走军事大国道路抱有很高警惕; 美国虽然要求日本分担更大的军事责任,但并不希望日本成为不受其控制的独立军事大 国。

因此,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日本走这条道路尚有很大困难。然而,从长远看,存 在走军事大国道路的危险性。近数年来,随着“新民族主义”势力的兴起,日本国内“ 重视日本主体性”,主张“推进自主防卫路线”的思潮抬头;(注:日《选择》杂志200 3年8月号)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极端右翼势力主张对美国说“不”。尤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日本正在推行的安全防卫政策中,暗含着许多导致日本走军事大国 道路的危险因素:随着海外派兵规模的扩大,日本对外兵力投放能力将迅速提高,从而 为“军事大国化”奠定物质基础;宪法一旦修改,将为走军事大国道路扫除法律障碍; 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等肯定侵略战争的活动如若得到认可,将会为“军事大 国化”路线找到新的精神支柱。未来,一旦日美关系和国际形势发生大的变化,日本可 能很快走上军事大国道路。

标签:;  ;  ;  ;  ;  ;  ;  ;  ;  ;  ;  ;  ;  

去日本去哪里?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