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的语文教育中最为基本的便是阅读教学,新课改的要求之下,希望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但在现今的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问题,影响到阅读有效性的发挥。因此本文就以分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相结合,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0-020-01
前言:小学生正值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不仅要利用好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阅读知识,而且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的爱好,让学生能在阅读时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喜悦,并能从中激发自己的智慧与灵感,启发自我的思维,这便是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所在。
一、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的阅读基础不扎实
小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遗忘的也比较快。尤其是刚接触到文字时,很容易因为自己本身基础知识的不牢固,识文断字比较的费力而讨厌阅读[1]。在低年级的班级之中不少学生都反映说自己阅读一本书比较吃力,即使是弄清了书本中的文字读音,但是读起来依旧很费力,因此不愿意参与阅读。因此,阅读的基础能力很重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以夯实基础知识为开端
(二)学生阅读的兴趣不高
阅读看似是一项静态的活动,但却是一场头脑的风暴。小学生在学习阅读时,当然不理解这个含义,因为自己活泼好动的性格,很难在阅读中保持专注力,总是看一会思绪就转移在别的地方,难以发现书中的各种趣味,不能从中得到快乐。学生的阅读兴致不高,影响到教师的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阅读教学的模式有许多,但是语文教师出于管理学生、提高课堂专注力的角度,总是在阅读中采取一种阅读教学的模式即“主导教学,指挥学生的学习”。学生在教师单一的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受到了约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2]。现代教育并不是在培养“书呆子”,而是想借助阅读,帮助学生学会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可以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表现。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在阅读中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牢靠,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学习。因此,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需要教师进行具体的研究。为了改善班级之中学生们的阅读现状,教师不妨从课文的文本阅读以主,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课前的预习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有感情的大声朗读,并邀请家长将学生的朗读视频上传班级群中,由教师负责检查,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为学生指导朗读,收集共性的问题并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反馈。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将共性的问题向学生进行解答,并将课文中的生字带入到课文中为学生进行讲解,不仅是让学生认识生字、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应用,然后再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复习自己已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最后,在课后学生可以再将课文进行巩固,回忆教师所强调的地方,并尝试着将课文中精彩的地方进行背诵,从而扎实自己的阅读基础。
(二)在有效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需要环境来营造的,即便是普通的成年人也希望自己可以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阅读,有助于自我的思索和提升。而小学生本身的自制力就比较差,如果学生在吵闹、无趣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学习,那么势必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有效的阅读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就拿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为例,在预习阶段,教师可先向学生分配月球资料的收集任务包括月球的现状、古代中国对月球的看法、文人赞美月亮的诗句以及现代中国人对月球的探索,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这样在上课前学生就会对月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也会提高。然后在上课时可以请每位学生在小组中分享阅读、说说自己在搜集阅读中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就可以将自己对月球的了解与同学进行共享,从而也能使自己收获到许多。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学生也会更加的专注于课堂上,在自己兴趣的驱使之下进行阅读学习,本身就是高效学习的一种表现,从而实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多媒体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多媒体是现代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模式,多媒体不是为了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而服务的,多媒体还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为例,这是古代的历史故事,蕴含了深刻的内涵,但是却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因此学生理解起这个故事比较的犯难。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将相和》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进行欣赏,加深学生对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让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就会在阅读中产生画面感,从而使自我的阅读感受更加的立体化。当教师向学生询问自己在这篇课文中理解到什么深意时,学生虽然能明白,但却难以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几种现代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家庭关系,让学生进行选择课文究竟是想解决哪种关系,进而学生可以仿照教师多展示的现代人物关系进行分析。此外,教师还课在多媒体上采用主题分析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在多媒体上列出人物的基本表现,向学生提问:“你喜欢《将相和》中哪个历史人物,你喜欢他的什么特点”通过单个人物的分析,也能使学生的理解丰满起来,这就是多媒体阅读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
结语: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学生的阅读基础比较薄弱、阅读兴趣不足以及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影响到了阅读有效性的展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尝试从阅读中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创建有效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利用多媒体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等方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得学生能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能量。
参考文献
[1]陈莉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45-46.
[2]王红珍.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7(22):146-147.
[3]单吉轩.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32):70-71.
论文作者:曾水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有效性论文; 月球论文; 课文论文; 学生进行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