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勒比论文,拉美论文,中国论文,关系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和拉丁美洲远隔重洋,分处于东西两个半球,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久远的友好关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拉关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随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对外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扩大,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关系从民间往来和“人民外交”发展到政治、经贸、科技、军事、文化、教育、体育等各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到1978年为止,中国已先后同古巴、智利、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圭亚那、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巴西、苏里南、巴巴多斯等1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为适应国内和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对外交政策逐步进行了调整,把加强同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从而为中拉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拉关系出现了多渠道、多层次、官民并举、全面发展的新形势。与此同时,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实行的更加开放的政策,也为中拉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迅速崛起,增强了拉美国家发展对华关系的愿望。
近20年来,中国与拉美各国的政治关系取得了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相互间在经贸、科技、文教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目前,中拉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中国同拉美的外交关系继续发展,建交国增多,与未建交国接触增加。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同拉美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近20年来,中国在保持同上述12个国家的外交关系的同时,又先后同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安提瓜和巴布达、玻利维亚、乌拉圭、巴哈马及圣卢西亚等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目前,同中国建交的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总数已达19个,中国在这些国家均设有大使馆。此外,中国还在墨西哥的蒂华纳、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玻利维亚的圣克鲁斯、智利的伊基克设有总领事馆,在哥伦比亚的巴兰基亚设有领事馆。14个拉美国家在北京设有大使馆,古巴、墨西哥、巴西和智利还在上海设有总领事馆。
此外,一些尚未同中国建交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也开始加强与中国的往来,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从而打破双方长期无交往状态,相互接触增多,并考虑同中国发展关系。1993年多米尼加同中国达成互设商代处的协议。1996年3 月中国在巴拿马城建立了“中国巴拿马贸易发展办事处”。 同年9月中国同海地在纽约签署了互设商务代表处的协议。1997年中国加强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未建交国家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5月和 9月相继同巴哈马和圣卢西亚建交,从而扩大了中国在加勒比地区的外交阵地。
二、中拉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交往日渐加深,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双边关系向深层发展。
随着中拉关系的发展和扩大,中拉之间的官方往来特别是高层往来日渐频繁,进一步密切了双方的政治关系。20年来,近40位拉美国家的总统、总理访问了中国。截至1998年7月,拉美14个国家的22位总统、 副总统,9个国家的14位总理、副总理,15个国家的40 位外长先后访问了中国。1988年至今的10年里,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拉美国家领导人有:阿根廷总统阿方辛、巴西总统萨尔内、乌拉圭总统桑吉内蒂、阿根廷总统梅内姆、秘鲁总统藤森、厄瓜多尔总统杜兰·巴连、苏里南总统费内希恩、智利总统弗雷、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卡斯特罗、巴西总统卡多佐、哥伦比亚总统桑佩尔、墨西哥总统塞迪略、玻利维亚总统桑切斯和苏里南总统韦登博斯。
1981年10月,中国总理对墨西哥的访问是中国政府首脑对拉美国家的首次访问。1985年,中国总理又对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 4个南美国家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签订了有关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合作的15项协定和协议,为中拉开展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础。
90年代以来,中国领导人杨尚昆、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先后访问了拉美,受到高规格的热情接待。1990年5~6月,国家主席杨尚昆对墨西哥、巴西、乌拉圭、阿根廷和智利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拉美。杨尚昆主席在访问墨西哥期间,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拓展经贸合作、加强民间往来和文化交流、共同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发展中拉关系“四条原则”;在访问乌拉圭时又提出了促进中国同拉美友好合作关系的“五点建议”。这些都对推动中拉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3年1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对巴西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江泽民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出访。1997年11月底至12月初,江泽民主席在对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发表了题为《增进友好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就发展与拉美的关系作了精辟的阐述:“中国一贯重视加强同包括墨西哥在内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政治上,我们彼此信赖;经济上,我们互通有无;在国际事务中,我们相互支持。这种友好关系的发展,为进一步拓宽中拉的互利合作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各自对外开放的扩大,随着科技、资源开发和农业等合作领域的拓展,中国与拉美的经贸合作将呈现出更广阔的前景……中国和拉美国家对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负有共同的责任。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放眼未来,大力加强中拉友好合作。这不仅符合中拉人民的利益,而且对于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总体实力,促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与拉美地区多边组织及机构的关系进一步密切。
自1990年以来,中国同拉美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政治磋商机构——里约集团保持着外长级对话关系,迄今已进行了8次外长级对话。 从1991年开始,中国已连续8 年应邀派团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美洲开发银行年会,1993年,中国提出加入美洲开发银行的申请。1994年8月, 中国成为拉美一体化协会观察员国。1998年1月,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加入了加勒比开发银行,成为该行第26个成员。中国还与拉美议会、拉美经济体系等地区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拉美经委会、亚马孙议会、加勒比国家联盟和加勒比开发银行的首脑会议和例会。1996年11月18日,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致函南方共同市场理事会轮值主席巴西外长兰普雷亚先生,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议建立中国—南方共同市场对话或磋商机制。1997年10月,中国同南方共同市场进行了首次对话,1998年10月双方将进行第2次对话。
四、中拉在政治上相互支持。
中国政府支持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所做的努力,呼吁加强“南南合作”,进行“南北对话”,支持拉美国家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在1982年4月马岛战争爆发后, 中国政府明确支持阿根廷关于对马岛拥有主权的立场,反对英国武力攻占马岛。1989年美国武装入侵巴拿马,中国政府谴责此种行径,并指出这是对一个发展中国家主权的侵犯,是违反国际法准则和联合国宪章和原则的。在拉美债务问题上,中国政府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已经超出了单纯的经济范围,成为当今国际事务中的一个政治问题。中国同情并支持拉美国家关于通过协商对话、公正合理地解决债务问题的主张。
拉美国家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同中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相互支持、密切合作。1995年9月,25 个拉美国家派代表团出席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4次世界妇女大会。 拉美多数国家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进一步得到拉美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在1997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3届会议上,拉美11个成员国中有8 个国家对中国提出的对西方反华提案“不采取行动”的动议,投了弃权票或支持票。1997年9月, 中国同巴西就加强在人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表了“联合声明”。在中国台湾问题上,拉美多数国家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支持中国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反对台湾“重返联合国”。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一些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在此问题上的态度也较前谨慎,不再追随台湾当局要求联大讨论台湾“重返”提案。1998年,支持台湾策划“重返”提案的国家从9个减少到6个(格林纳达、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为提案国,多米尼克和巴拿马为联署国)。
五、中拉经贸科技合作蓬勃发展。
中国和拉美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和扩大双边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近20年来,中拉经贸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前,中拉贸易由于种种原因,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1979年中拉贸易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12.62亿美元;1989年达到29.68亿美元,1997年达到83.75亿美元。目前, 中国同拉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往来,与13个国家签有政府间贸易协定。双方的贸易代表团频繁互访,定期举行会议,相互举办贸易展览会和研讨会增多。据海关总署统计,目前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多的国家依次是巴西、阿根廷、巴拿马、智利、秘鲁和墨西哥。近年来,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贯彻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拓展拉美外贸市场,进一步优化了向拉美出口的商品结构,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从1994年起,中拉贸易中中方历来逆差的局面得到改变,近几年双方贸易大体平衡,中方略有顺差。香港在顺利回归祖国后与拉美的贸易继续发展,1997年其贸易额达到67.74亿美元,其中转口贸易额为48.60亿美元。
拉美资源丰富,双方经济有互补性。近年来,中国同拉美国家在经济技术领域和投资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目前,中国已同16个拉美国家签订了经济技术或经济合作协定,同10个拉美国家签订了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中国在拉美开设的独资、合资企业或贸易公司已达200多家,投资额约10亿美元。1994年7月,中国银行驻巴拿马分行开始营业,这是中国在拉美地区开设的第一家银行。1997年5月,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委内瑞拉中标,投资3.58亿美元合作开采和生产石油,这是中国在拉美最大的投资项目。同年12月,中国新疆新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就在墨西哥实施现代化农业综合开发同墨方达成协议,新天公司将投资3000万美元,是中国迄今为止在拉美最大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国在拉美的其他大型项目还有:秘鲁的铁矿开采、墨西哥的纺织城、智利的鱼粉厂、巴西的木材厂、阿根廷的捕鱼公司等。拉美国家在中国投资也不断增加,投资项目2131个,协议金额151亿美元, 实际投资已达37.4亿美元。
中拉在科技方面的合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中国已同12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同5 个国家成立了科技合作混合委员会,为中拉科技合作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条件。自1979年以来,中国每年在拉美执行的科技合作项目有近百个,其中多数是在中方援款下进行的农业合作。中国同智利签署了《关于空间科学和技术合作协定》。中国同巴西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这是中拉间最大的科技合作项目。
六、政党、议会、军队交往日益增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指导思想冲破了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的羁绊,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处理党与党之间的关系,这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扩大了交往对象和范围,使交往的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充实。20年来,中国共产党同拉美国家的90多个执政党、参政党和重要在野党建立了关系,结交了许多政界朋友,在多党交替执政、政局变幻莫测的拉美地区,为确保国家关系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政治基础。
1978~1998年的20年中,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副委员长姬鹏飞、阿沛·阿旺晋美、彭冲、廖汉生、黄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陈慕华、王汉斌、倪志福、布赫、田纪云等先后率人大代表团访问了拉美国家,拉美许多国家议会领导人也应邀访问了中国。1997年,拉美议会议长和秘书长分别率团访问中国,进一步增进了双方议会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1994年4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访问了巴西、 乌拉圭和智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位中国国防部长出访拉美。1997年3月,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访问了阿根廷、智利和巴西。4月,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对墨西哥、秘鲁和智利进行了首次舰艇编队访问。
此外,中国和拉美国家在文化、教育、新闻等领域的友好交往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民间外交更加活跃,中国有29个省、市与拉美结好。
当此世纪之交,中拉关系展现出良性互动的广阔发展前景。拉美各国认识到,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亚洲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对保持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也看到,拉美是发展中国家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继续沿着20年来的良好发展方向前进,将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拉关系带入21世纪,已成为双方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