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林业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阐述了我国林业科技在林学主要学科、林业科学研究、林业科技推广与开发、国际林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林业科技管理等5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林业科技发展趋势,论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科技投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加速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林业科技管理等6大对策。
关键词 林业科技 发展趋势 对策 科技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林业内涵不断扩大,地位日益上升,功能越来越多,并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林业已成为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可持续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被人们所认识,为人们所重视。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整治国土、改善环境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在这种背景下,林业科技如何适应经济建设和林业的发展?本文在论述林业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发展趋势
1.1 林学主要学科的发展趋势
(1)森林资源培育根据市场需要,坚持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质量并重,工业用材林向定向、优质、高产、高效和稳定的方向发展。遗传改良和集约栽培以及长期地力维持是森林培育的重点。
(2)森林资源管理坚持适度集约、规模经营,向分类经营、分类指导和提高林地生产力的方向发展。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由数据管理到全面信息管理,进而向综合管理方向发展。森林资源监测将进入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新阶段。
(3)森林资源保护向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加强人工促进森林保健、发挥森林和各种措施的综合作用、提高对灾害持续控制能力的方向发展。以预防为主,提高对森林灾害的抵御能力,全方位地保护森林资源。
(4)我国各自然地理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将进一步加强。充分利用景观资源,加速发展森林旅游业
(5)山区、沙区林业综合开发向规模经营和产业化以及脱贫致富的方向发展,实行农林相结合的体制,实现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科技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林业潜力,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木本饲料、花卉、木本药材、食用菌及绿色食品,为发展农业,增产粮食,发展农村经济和脱贫致富服务。
(6)森林能源作为低碳能源将会受到广泛重视。今后在森林能源利用技术 上向转换高品位能源的方向发展,液化、炭化、致密成型和气化技术将进一步走向工业化利用。森林能源基地建设继续向速生、高产、高热值、高效的方向发展。
(7)城市林业支持最限度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功能,向高质量、高档次、多样化、立体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8)木材加工业向适材适用、优化利用和高效利用方向发展。按照木材性质与资源培育、加工利用衔接,大力发展木浆造纸和人造板工业以及复合材料,提高木浆在造纸工业中的比重。最大限度减少木材、木浆进口,以更多的投入发展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木材作用再生性原材料的特殊功能,木材和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向合理利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方向发展。以钢代木、以塑代木将受到限制。
(9)林产化学工业将以低污染、规模经营和精深加工为发展方向。产品的高附加值和系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从植物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生产蛋白饲料、木材水解、热解将取得重要进展。初级产品或原料出口将逐步受到限制。
(10)林业机械制造向轻便、灵活、高效、系列化方向发展,加工设备将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质量,并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
(11)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将取得更大进展。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培育创造新品种、品系、种质,在下世纪前10年逐步进入实用阶段;应用快繁和脱毒技术繁殖花卉、果木和控制病害进入规模化、商品化生产。遥感技术特别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高新技术产业化、国际化在21世纪将对林业科技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推动林业建设上新水平。
(12)林业软科学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战略、规划、机制、政策等方面为林业建设提供重要依据,更多地认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软科学的作用在未来林业科技中将会进一步强化。
1.2林业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1)研究计划向全程化方向发展。今后将改变分段式的科学研究计划,制定“全程”发展计划(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直至产业化[1],从源头上解决科研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研究计划的导向作用更为明显。各类科技计划进一步互相衔接,紧密配套,对科技工作作出战略性安排。各类研究活动的界限不但逐渐模糊,而且在互相转化。
(2)研究内容向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经营方向拓展。由于林业内涵的扩大,研究内容将继续拓宽,林业作为环境建设的主体,使林业地位大大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模式的提出,使林业经营管理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林业的研究内容不单纯为了木材(或某些产品)和永续利用,而进一步面向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经营,同时把发展农业,增产粮食,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林业科技的重要内容。
(3)研究目标向优质、高产、高效、稳定、持续方向发展,强调面向市场和为经济建设和林业生产服务。传统的林业科学主要以提高产量为目标,在“六五”计划时,把速生丰产林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5年来,在研究目标上发生很大变化,“八五”期间提出定向培育和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九五”到2010年的目标更为广泛,把目标瞄准到解决经济建设和林业生产中具有关键性、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问题上来,将在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面向市场,提高产量和质量、着眼于增加效益,并保持林业的稳定性。
(4)研究方法从单项研究向综合研究方向发展。林业科学研究为了更好地解决林业生产中的问题,不仅满足于林木育种、栽培、防治病虫害、林产品加工等一些单项试验和微观机理的研究,亦将进一步围绕生产问题,进行宏观的、全面的、整体的综合研究,进行跨学科、跨地域、跨部门的合作研究。现代林业科学向着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学科越分越细,出现了学科交叉的新领域,拓宽林业科技的内容,形成新的生长点;另一方面走向新的综合和联合,加强了综合性和系统性问题的研究。同时重视了软科学在决策中的应用研究,软硬结合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科研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的完成将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交叉、渗透的结果,综合性研究在揭示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中日趋重要。
(5)研究手段向大型、精密、配套和共用的方向发展。研究手段是科研工作的关键。目前,国家和部门建立了一批重点这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改善科研条件起了积极作用。今后的研究手段会继续改善,将克服小型、分散、封闭式和“小而全”的使用办法,将会大大提高科研效率。科技信息交流日益广泛,办公自动化更为普遍。
1.3 科技推广与开发的发展趋势
(1)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过去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主要由推广部门承担,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广工作将由单一的推广机构向林业科研机构、林业院校、科技协会、民间团体,以及国际组织的参与,科研和推广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将进一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成果转化,为林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为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和科技含量,科技推广的规模将越来越大。搞好联合,多点示范、推广范围、规模效益倍增化趋势不断加强;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支持科技在促进林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规模化生产成为科技推广与开发的重要趋势。
(3)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热点,为了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化。21世纪,林业科技工作将在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产业化等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用高新技术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使林业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科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模式,使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一系列过程紧密衔接,呈现产业集团化和国际化趋势,将大幅度提高林业的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
(4)向试验示范网络化方向发展。搞好试验、示范网络是科技推广与开发工作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林业周期长、内险大、地域广、制约因素多的特点,推广工作将进一步试验示范区网络化方向发展。示范网络将通过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等单位相互联合,实行科技、资金、物资等要素的综合投入,发挥群体优势,加强成果的组装配套,形成推广开发的整体力量,既是现代化的林业生产基地,又发挥示范辐射功能,加速农村、林区和山区的经济飞腾。
(5)向技术创新的方向发展。从技术角度看,它是以技术为基础。以促进技术、产品或工艺为导向的创新活动。从经济角度看,以生产商业化的技术、产品或工艺为目标,以商业价值的实现为标志的创新活动[2]。技术和经济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已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趋势。通过引进,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也将迅速提高我国林业科学技术水平。
(6)向经济手段方向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林业生产部门采用新技术主要来自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因此,经济手段应成为今后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手段,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利益分配机制将进一步完善。
1.4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趋势
(1)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国际合作项目与俱增,有进一步拓宽的趋势。随着林业地位的上升,将在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能源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开辟新的领域,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造成的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热带林的保护、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将更多地纳入国际组织和政府间的高层次合作计划。因此,今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将向大型化、综合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
(2)高技术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3]。高新技术在国际林业科技合作中占有明显地位,将成为21世纪的发展重点。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高新技术的诸多方面在下世纪将走上实用化的新阶段。
(3)国际科技合作范围从单学科、单专业向多学科、多专业方向发展。随着林业科技的发展,学科的不断分化和综合、交叉、渗透,强调多学科联合。不仅与发达国家的联合,而且与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将有所加强,我国林业科技在亚太地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国际科技合作由单一的合作与交流向科经贸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国家科技合作特别是产业项目的合作上将推向科经贸一体化的全面合作,并呈现出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5)国际科技合作由单向引进型合作引进与输出并举型合作的方向发展,纯援助性合作减少,互利性合作增加。改变合作以引进为主,在引进的同时,加强输出,加速我国的科技成果在国际上扩散,同时将输出工艺、产品和设备,在国外联合生产、合作设计、联合开发、共同发展的趋势得到加强。
(6)在我国建立林业科技专门性国际组织的数量将不断增加,对提高科研水平和发展科技产业将产生重大影响。
1.5 林业科技管理的发展趋势
(1)科技管理向法制化方向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依靠法制进行管理已大势所趋。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制定了指导本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法。我国科技工作在法制化建设上已迈出重要的一步,林业方面根据国家的要求也制定了一些法规,但远远不够,因此科技管理的法制化趋势将明显加强。
(2)科技管理在政策调整上向战略化方向发展。各国相继调整科技政策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流。美国、日本、韩国等都在适时调整战略。我国于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之后又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成果转化和技术开放,积极开展攻关,加强基础性研究。林业部提出“科教兴林”战略,把加强成果推广和科技攻关、发展科技产业等作为战略重点。因此政策调整战略化是加强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
(3)科技管理在选择关键技术上向重点化方向发展。重视国家关键技术的选择是当代科技的重要发展趋势。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提出了涉及6个领域22项关键技术,我国则提出了24项关键技术(124个技术项目)作为优先发展的技术。林业科技方面,去年制定的科技规划中提出的发展重点共6大类42个项目,这都是对林业建设有重大影响的技术,一旦突破可推动林业在某些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今后科技管理将进一步集中力量,优势集成,攻克关键技术,推动林业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前进,加速现代化进程。
(4)科技管理在科技政策上进一步向智囊化方向发展。面对着庞大的科学体系和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科技管理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正确的政策。这要求决策者有很高的素质和较宽的知识面、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科学思维能力强的人员组成智囊团,为决策提供依据。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林业科技管理在咨询和政策研究上将进一步向智囊化方向发展。
(5)科技管理在解决关键技术上进一步向联合协作方向发展。为了在一定时期解决某项关键技术将进一步走联合协作的路子,且是今后长期努力的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在联合协作上下功夫,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科研工作难度增加,使得对林业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环境问题的研究,不仅在国内进行联合,而且进行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全球著名的科学家参与。组装科学产生互作和叠加效应,发挥科学技术的整体功能将更加明显。因此,在解决关键技术上进行联合和协作不是权宜之计。
(6)科技管理在统计工作上向完整的指标体系方向发展。科技统计作为科技管理的重要手段,继续加强定量方面的研究;将建立更加完善的科学指标体系,为科技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推动科技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2 对策
根据上述5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为使林业科技赶上世界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2.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我国林业科技体制改革正在迈出新的步伐,在结构调整、人才分流、运行机制、制度创新等方面将有较大的变化。根据林业科技的特点,“九五”期间,体制改革要特别抓好以下几点。
(1)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科研机构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使科技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导致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低(只有21.2%[4]),成果转化率低(只有34%[4]),成果在适宜地区的覆盖面低(只有10%~15%),这种状况不能适应林业建设的要求。为此,在林业系统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大力度首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摒弃各种陈旧思想,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
(2)明确改革目标。要认真贯彻国家提出的科技方针,坚持面向林业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在基础性研究3个层次上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解决林业生产中重大、综合、关键、迫切的科技问题,加速成果转化,大幅度提高林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要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提高科技在林业增长中的贡献率。通过改革,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林业上新水平。
(3)要在“稳住一头”的同时,大力组织科技人员参加科技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支柱产业基地建设、科技扶贫和各种科技服务工作[5]。要增强市场意识,与企业、高等院校搞好联合,促进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提高效益。要根据林业特点,搞好以下3类科技活动。
以基础性研究,国家、林业部和地方科技攻关,重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为主的科学研究活动。这一类活动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确保国民经济和林业建设的长远性、全局性、关键性和基础性重大问题的解决。
以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为主的技术推广服务活动。根据林业的特点,这一类活动要适应市场需求。要建立健全推广体系,科技人员要深入第一线,传播技术,搞好示范,促进成果在大面积、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形成规模效益。
以办产业和搞开发为主的科技活动。这类活动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加大与企业结合的力度,搞好创收,提高经济效益。
(4)调整结构,发展科技产业。要着重调整人员结构,使之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发展科技产业是科研单位生存和发展之根本,必须大力抓好。根据各地的经济实力,发展科技产业要着力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市场调研,摸清市场需求和趋势,为确立支柱产业做好准备;二是每个科研单位要搞好1~2个拳头产品,集中力量办成产业;三是抓好一批有前景、效益好的经济实体,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等内容,建一个成一个,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2 增加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根本保证。当前林业科技投入的整体水平很低。1994年全国林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经费总投入为2.93亿元,其中政府拨款1.84亿元,占62.79%;横向性收入0.186亿元,占6.14%;非技术收入0.61%亿元,占20.81%;银行贷款0.137亿元,占4.67%,其他占5.59%[6]。林业科技投入占国家投入不足1%。据报道,1993美国的林业科研经费为2.12亿美元,其中拨款为1.98亿美元[7],他们的科技投入以拨款为主。两国林业科技投入差距很大。我国林业科技这种低投入的状况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增加林业科技投入,一是要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这个投入体系中要以国家投入为主,同时制订在税收、信贷、价格、外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要增加林业部门的投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科技的投入要高于国家对林业投入的增长比例。根据1995年全国林业科技大会的有关精神,在国家预算内的林业基本建设投资中,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林业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提高大型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每年从林业工程建设投资中安排至少不低于5%的资金,用于科技推广和技术开发;不断增加林业科技3项费用;与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相配套,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工作;林业贴息贷款要优先安排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积极支持林业科技推广和发展林业科技产业;到2000年,林业生产企业科技投入应占林业科技总投入的20%以下。同时对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的发展继续给予政策性支持。三是要建立林业科技基金制度,广泛吸引和接纳企业、社会和国外资金用于林业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和林业企业技术进步;四是增加企业对林业科技的投入,目前企业投入很低,要采取措施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五是开辟新的渠道,要在征收生态补偿费中提取一部分用于林业科研与推广工作;六是进一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争取更多的合作研究资金。通过种种努力,使林业科技投入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2.3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加速培养跨世纪人才
事实证明,国际上经济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一切者是空的。目前,林业系统研究开发机构年龄在50~60岁有高职称的科技人员占82%,40~49岁的占10%,39岁以下的只占8%,年龄结构很不合理。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必须培养一支跨世纪的科技队伍,让年轻人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角。根据林业部的要求,“九五”期间,争取在我国林业系统培养10名50岁以下能进入世界林业科技前沿,对世界林业科技有较大影响的杰出科学家;100名45岁左右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40岁左右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技术水平、成绩突出的学术、技术骨干[8]。同时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科技知识,有经营才干的新一代科技企业家和实业家。对以完成国家任务为主的科研机构,必须增加硕士和博士生的比例,1994年全国林业系统只有博士31名[9],其中80%以上集中在部级科研机构,要求快改变这种状况。要大胆选用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主持“九五”国家和林业部以及地方重点课题。要加强教育,充分发挥林业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科技后备力量。“九五”期间培养研究生1700人。要积极从林业工人、农民中选拔培养科技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能手。科技人员要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风范,深入生产第一线,特别是到山区、沙区和艰苦的地方去,在林业建设主战场上贡献力量。
2.4 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
(1)制定有利于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的奖励政策。要克服目前重科研轻推广的错误思想,制定有利于推广的激励政策。建议设立奖励基金,对深入生产第一线,为成果推广、转化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对在林业生产第一线连续3年以上(每年5个月以上)的科技人员浮动1~2级工资,3年后作为固定工资;优先晋升职称和解决住房、子女就业等问题。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企业和科技实体,支持开展技术承包发展地方经济。把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与对发展经济的贡献挂钩。
(2)妥善解决利益分配问题:解决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建议在科技增益的部分中提取2%~5%作为奖励资金,解决科研单位在振兴地方经济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要使科技人员在为发展地方经济中得到应有的收入。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科学、可行的经济效益测算办法,确保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技术提成;解决技术服务收入的分配问题。
2.5 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要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科技,更新科研手段。要继续扩大合作领域,多渠道争取合作项目,并提高合作研究的管理水平。除扩大政府间、部门间、院所间的合作外,对民间和个人的合作应充分重视。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出国进修、考察、合作研究或培训,提高学术水平。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智力。鼓励出国人员学成归国,为留学回国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对在国外深造的科技人员要加强联系,采用各种方式为我国的科技事业作贡献。同时,加强对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2.6 加强林业科技管理工作
据统计,1994年我国林业科研机构有各类科技管理人员2000余人[9]约占科技活动人员的20%左右,发挥这些人员的作用,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求科技管理工作者从战略上把握好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真正把推动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稳定的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合理地评价科技人员的贡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联合攻关的大战役[10]。要协助各级领导对有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广泛听取科学家的意见,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公平竞争,引导科研单位进入市场,增加科研单位自我发展活力。同时,要加强技术立法,完善或制定科技管理条例、办法。对已有的各项科技法规或政策要强化实施监督。要加强在科研管理中的定量指标体系的研究,使科技管理走上定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收稿日期:1996-10-25。
Development Trends and Strategy of Forestry Scic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uang Heyu
Abstract This review paper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strategy 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inly in the aspects offorestry disciplines,forestry research,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nd research management.It is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project planning ofresearch procedure as a whole,and research is oriented to the sustainablemanagement of forest ecosystems,research objectives are becoming moreeffective,productive,stable and sustainable;research methodology becomesintegrated.The system reform and commitment in forestry research,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enhancement of intenational collaborationand research management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sper.To challengeforestry in the 21st century,th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humanresources i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forestry.
Mr.Huang Heyu is a professor in Chinese Acadenty of Forestry ,100091 Beijing,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