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患者接受喜炎平注射液联合五水头孢唑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五水头孢唑啉钠治疗,观察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五水头孢唑啉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远超过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五水头孢唑啉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大幅度提升了治疗总有效率,使用安全,起效快,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小儿肺炎;喜炎平注射液;五水头孢唑啉;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74-01
肺炎是一种微生物病菌、免疫损伤、过敏、药物、理化因素等引起人体的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出现炎症反应的疾病[1],在儿童时期的发病率很高。如果小儿肺炎得不到有效治疗,容易反复发作,会损伤患儿的呼吸系统,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导致死亡。为了提高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11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11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家属同意。将11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为6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2.2±0.6)岁;观察组55例,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为8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2.3±0.5)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0.05,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每天注射2次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巴韦林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3221)(10-15)mg/kg和深圳九新药业生产的五水头孢唑啉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600)(50-100)mg/kg。
观察组患儿每天注射2次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喜炎平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249)(5-10)mg/kg和深圳九新药业生产的五水头孢唑啉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600)(50-100)mg/kg。。
1.3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得到的汇总数据完成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8.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胜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小儿肺炎大多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因而临床上治疗秉承抗菌杀毒的原则,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低,器官组织等发育不完全,在治疗过程中要最大限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对照组患儿使用的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能够阻碍病毒的复制而减少病毒增殖,但长期使用过程会引发粒细胞减少等。五水头孢唑啉是一种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进入人体后能够和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但是研究结果表明二者联合应用于小儿肺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78.2%,治疗效果不佳。
观察组患儿使用的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从穿心莲中提取出的内酯磺化物,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杀灭人体内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2],还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进入人体后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缓解炎症反应;能够显著增强人体内白细胞和吞噬细胞能力,从而加强人体免疫力。和五水头孢唑啉联用,能够增强药效,缩短药物起效时间,还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大幅度提升至98.2%。
综上所述,喜炎平注射液联合五水头孢唑啉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大幅度提升了治疗总有效率,使用安全,起效快,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波.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1):140-142.
[2]胡东梅.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五水头孢唑啉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4):331-332.
论文作者:于明明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肺炎论文; 注射液论文; 水头论文; 小儿论文; 患者论文; 患儿论文; 两组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