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培养质量追踪调研与对策建议——基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与普通高校比较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范院校论文,职业技术论文,普通高校论文,视角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8-0026-05 1979年,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为了满足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教师强大的需求,专门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应运而生。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不仅为中等职业学校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师,而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以“职业性、技术性和师范性”为办学特色、以“双证书一体化”培养模式为特点的办学之路。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人们对“开放式教师教育”改革的认识存在误区,职业教师教育体系出现了萎缩的现象,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不断减少[1],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数量也越来越少,不少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进入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行列,并越来越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重要来源。据教育部国培项目办培训学员资料推算,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毕业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约占20%左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职退普进”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国家人事制度的缺陷,还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对专业教师的要求,或者是目前普通高校毕业生能满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需求,已不需要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进行专门培养,等等。带着这样的困惑或疑虑,我们对来源于两类高校的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行科学判断。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和第一责任人,掌握着全校教师的整体情况,对教师发展现状的了解较为深刻全面。要对两类高校来源的教师进行对比,校长最有发言权。因此,本次调研选取了参加中职校长研修班的105位校长作为调研对象,学校涉及全国12个省市,学校类型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为了进一步获取更全面的资料,课题组对部分校长还进行了访谈。 问卷内容设计是基于2013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主要是近五年来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以下简称职技高师)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专业素养情况的比较,问卷涉及的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专业发展等能力。问卷选项的设计包括职技高师较强,普通高校较强,无明显差异以及与来源无关,取决于个人素质四个维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5份,回收率为95.5%。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专业理念与师德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才会形成与之匹配的师德观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会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专业理念提出四个对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教学,如何对待个人。因此,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我们从中职教师职业认可度、对待学生和教学的态度两方面进行了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三个“对待”而言,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在专业理念与知识方面更有优势,在对待学生和教学态度方面更加认真。通过与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访谈得知,由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一开始的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培养职业院校教师,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更加认同职业学校教师这一角色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二)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没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就无从谈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知识、职业背景知识、课程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四个方面。教育知识就是育人知识;职业背景知识包括行业企业知识和所从事专业知识;课程教学知识包括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知识;通识知识包括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等知识。问卷基于以上四个方面内容进行设计。 由表2可知,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在教育知识和课程教学知识方面较有优势,在通识性知识和职业背景知识方面与来源于普通高校的教师无明显差异。由于学习年限的有限性,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教学中难以平衡教育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是产生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在教学能力方面,笔者对教师教学理念、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 由表3可以看出,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开发和教育教学评价方面比来源于普通高校的教师要强,尤其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优势更为明显,教学效果也高于普通高校,充分体现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优势。但在师范能力,尤其是适应职业学校教学改革需要的课程开发和专业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四)专业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求具备很强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能很好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当然,这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所不同的是实习实训组织能力顾名思义包括一定的管理能力,二者的侧重面不同。 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在实践操作能力和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方面,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比来源于普通高校教师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见,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沟通与合作能力 沟通与合作是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平等地和学生沟通交流;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促进学校与企业、社区建立合作互助关系,为此从与人的沟通和单位的联系两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由表5可以看出,两类来源教师在与学生、家长和同事沟通能力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可见,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与来源无关,而是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质。 (六)教师专业发展 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影响着职业学校教学内容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并结合行业企业需要,通过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通过对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外出培训的次数的调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 从表6可以看出,在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方面,两类来源教师差异不明显,在外出培训方面,总体上来看,毕业于普通高校的教师参与培训的比例高于毕业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当然也与个人素质有较大的关联性。可见,教师的个人素养对教师某些能力的形成也非常重要。 三、结论与建议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能力。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总体上来看,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专业能力优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尤其是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具有较大的优势,也就是说当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去师范化,培养的师范生到职业学校的任教比例下降,是国家制度层面的原因,尤其是没有建立起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当然,中等职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更加凸显其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三性”办学特色,因此,培养的难度越来越大。鉴于此,结合上述调查结果,在充分分析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的教师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考试招生、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完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一)完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它取决于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同时也受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等的影响。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组成部分,不同于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也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有着自己独特的责任与使命,即为职业院校培养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因此,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办学特色要充分体现“学术性、技术性和师范性”三性,即高等教育的学术性、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和师范教育的师范性[3]。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得出,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与普通高校来源教师相比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这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大多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于职教教师培养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两个方向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虽然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实行“逢进必考”,但考的主要是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技能强的优势难以彰显,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的比例不高。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出于对毕业生就业需要的考虑,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双重方向,看似符合市场需求,实际上损害了师范教育,仅仅是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了几门教育类的课程,从而弱化了对毕业生师范能力的培养。 鉴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培养职业学校教师方面的独特要求,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对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充分体现“学术性、技术性和师范性”相互融合的特色,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错位竞争的发展思路,必须制定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当然,也需要国家尽快出台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标准[5],考试标准要突出实践技能,并形成“国标、省考、校聘校用”的管理体制,使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职业学校任教。 (二)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根据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专业素养的调研结果,多项教师专业能力与其来源无关,取决于个人的素质。可见,生源质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绝大多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录取的是刚过高考二本分数线的学生,录取的学生素质普遍低于扩招前学生的素质,加上生源来源的多样化,学生素质差异非常大,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对口招生的“三校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6]造成生源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此外,很多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一样交费,师范生的优势和吸引力不强,难以吸引到好的生源。为此,办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吸引高素质的生源,吸引优秀生源需要国家相关制度支持。从目前来看,一是像普通师范院校一样实行免费师范生制度,吸引品学兼优的学生报考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普通高中教师的培养主要是在教育部所属的6所重点师范大学中实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主要由地方政府来实施,可以是本省范围内实施,也可以跨省份实施,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海南等省政府合作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实现了供需见面,有效地解决了生源进口问题。二是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3+4”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以吸引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经过三年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后再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双方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分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也可以与高职院校开展“3+2”一体化培养。 (三)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只有具备良好的课程设置,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7]。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并且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占很大比例,其内容注重对学生“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培养。普通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以及教育类课,其中教育类课程占了较大的比例。如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专业不仅开设传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数学课程教学论等“老三门”,而且开设多媒体课件制作、数学文化鉴赏、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与数学教材分析、班主任工作技能,微格教学训练、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名师名家讲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等一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师范性”。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普通师范院校要少很多,究其原因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中要“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三性兼顾,而不是普通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两性”。近些年来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推进,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般只能开设“老三门”,以浙江省的两所学校为例,浙江师范大学财会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7.8%左右,宁波大学仅占14%左右,57%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对其帮助不大,18%的学生认为教育类课程对其没有任何帮助[8]。为了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有学者提出通过延长学制的方法,也有学校对专业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缩小专业理论课时,增加教育类理论课程和教学实习时间,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试行了“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方向”三位一体课程体系[9]。 (四)强化实践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具备理论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实践教学能力,以及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在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访谈中得知,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职业学校最看重的,同时也是当前许多教师最欠缺的。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就是一个例证。调查结果显示,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实践能力优势非常明显。可见,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鉴于专业实践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将专业实践训练贯穿始终。同时,还要加强教学实践,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示范模拟、岗位轮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的环节,通过助教活动,熟悉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环境,参与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形成能够初步胜任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学校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既能“坐而论道”,又能“身体力行”,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在教学中能够“做中教”。目前,大多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自身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专业教师来源于普通高校,对职业教育了解不深,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教学特点把握不准,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能力不足,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方法等滞后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到职业学校任教难以实现零距离上岗;实习指导教师和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数量存在一定缺口,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要培养符合职业学校要求的“双师型”教师,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到企业或学校实践制度,加强与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引进和聘请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优秀的职业院校教师,构建起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自身构建起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职业学校所需的“双师型”教师。中职教师培养质量的调查与对策--以高职院校为例_人才培养方案论文
中职教师培养质量的调查与对策--以高职院校为例_人才培养方案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