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体会论文_郑晓燕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呼吸科 湖北谷城 441700)

摘要: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作用。方法 该文中患儿的例数为114例,其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加大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14.04%,同时,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加大对患儿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速患儿的恢复,同时还能体改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应用

支气管哮喘是在多种炎性细胞的作用下导致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其临床发病率较高,也是儿科中常见的疾病种类,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以及病程长等特点,其患儿患有该疾病会出现憋气、咳痰、缺氧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濒死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则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由于该疾病给患儿带来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1],而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特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式

1.1患儿资料

该文中患儿的例数为114例,其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所有患儿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标准,利用入院时间先后将以上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患儿例数为57例,男性为37例,女性为20例,年龄最大的为12岁,最小的为10个月,平均年龄为(6.22±1.34)岁,平均病程为(1.23±1.56)年,而对照组的患儿例数为57例,男性为30例,女性为27例,年龄最大为11岁,最小的为9个月,平均年龄为(6.34±1.71)岁,平均病程为(1.15±1.72)岁,在统计学分析下,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差异极小,具有可比性。

1.2方式

对照组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的患儿则加大心理护理干预,(1)当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儿以及家长进行交流,通过沟通,掌握患儿的心理状态,并且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在交谈的过程中,要目光亲切、语气温柔,让患儿以及家长能感到亲切感,耐心听取患儿的主诉,稳定家长的情绪,让家长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引发因素,当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家长进行关怀,在进行抢救的同时,告知家长疾病的发展趋势,同时告知抢救的成功案例,消除家长的疑虑,让其能更好的辅助护理人员完成护理[2]。(2)在住院期间,由于陌生的环境以及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会导致患儿的情绪激动,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儿进行接触,针对于有自主沟通能力的患儿,护理人员应不断的鼓励患儿,同时保护患儿的自尊心,让患儿逐渐的放松,交谈的过程,应选择患儿感兴趣的话题,而针对于不能自主沟通的患儿,护理人员应采用拥抱、抚摸的形式消除患儿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可采用多种方式让患儿放松,如看动画片以及听音乐等,同时可以陪伴患儿做些小游戏,确保其心情舒畅[3]。(3)家长健康教育,由于家长会担心患儿的病情,因此其情绪波动较大,一旦患儿哭闹,家长也会心生焦虑,所以护理人员应通过娴熟的技术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让家长信任护理人员,同时告知家长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争取家长的配合,促使患儿的依从性[4]。

1.3观察范围

分析上述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比较患儿家长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式

此次文章中,所涉及的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x±s,检验方法为t,而计数资料表达方式则为率(%),检验方式则为x2,所有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当所得的p值低于0.05时,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在表1中看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14.04%,差异极大,p<0.05。

2.2分析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表2中看出,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以及病程长等会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影响,不仅会耽误患儿的生长发育,长期的疾病困扰也会给其心理造成严重打击,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儿的心理进行有效干预,而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实施心理干预,通过多种方面改善患儿焦虑的情绪,利用看动画片、听音乐以及做游戏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逐渐减轻疾病对其的困扰,可以有效疏导患儿的不良情绪,改善患儿的不适感,同时对家长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主要从疾病知识等方面着手,可以让家长信任护理人员,进而能配合护理人员共同完成对患儿的护理,以此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保证其健康[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14.04%,同时,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加大对患儿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速患儿的恢复,同时还能体改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永芬,赵思佳,康君琴,等.心理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1):1011-1013.

[2]陈英.强化心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9):181-183.

[3]李娜.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8):270-271.

[4]周趁芳.循证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4):761-762.

[5]代君.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情绪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4):114-116.

论文作者:郑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体会论文_郑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