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零售业:迎接挑战的积极变化_批发零售业论文

批发零售业:积极变革应对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零售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批发零售业:直接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处于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环节,对我国经济和社会贡献重大,近年来发展迅猛,现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WTO后批发零售业将向内外资逐步全面开放,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正不断放大,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批发零售业发展中竞争加剧

1.销售额稳步上升 行业内部发展快慢不均

在走出98年谷底后,我国限额以上(注:限额标准为:批发业,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在20人及以上;零售业,年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在60人及以上。)批发及零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逐步上升,经济效益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趋势(见图1)。2002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实现812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商品批发额为52967.8亿元,商品零售额为28298.4亿元。

批发零售业内部的不同行业之间发展状况不同。在2002年,能源批发业、图书报刊批发业、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业、汽车摩托车及配件批发业和日用百货零售业、五金交电化工零售业、药品及医疗器械零售业、图书报刊零售业发展较快,而日用杂品批发业、木材批发业、建筑材料批发业、农业生产资料批发业和食品饮料烟草零售业、纺织品服装及鞋帽零售业、日用杂品零售业则发展较缓,呈现持续萎缩的态势。

2.SARS抑制消费 疫情过后快速回升

2003年上半年,由于遭遇SARS,与批发零售业关系较为密切的工业、投资和出口增幅都有所回落,疫情同时制约了消费,大部分地区消费品市场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受此影响,批发零售销售在5月份跌至低谷,疫情过后减缓的增长势头得到快速回升。

据统计,2003年1至6月份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556亿元(构成见图2),比上年同期增长8%。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8%。

图2 2003年上半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

受SARS影响,百货业及餐饮业在疫期期间受冲击较大,洗涤用品、中西药品、体育、娱乐用品、汽车、通讯器材则受益而带动销售。疫情过后各类商品销售普遍回升,热点商品继续强势增长。食品类消费由于弹性较小,销售变化不大,而服装类、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石油及制品销售都进一步加快。

3.开放度渐高 外商在华投资扩大

加入WTO后,我国对批发零售业的各种保护性措施将在近几年内逐步取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北京奥运及上海世博更增加了外资的投资热情。目前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占我国市场份额不到5%的局面将很快改变。

2003年以来,欧美亚一些大零售商纷纷调整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进行业务整合的同时扩大在我国的营业规模,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宜家、百安居、易初莲花、华润万家等加快在华投资步伐(见图3),同时对零售业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

图3 世界零售业排名前3位企业在华情况

4.竞争趋向激烈 重组步伐加快

近年来,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在批发零售业所占份额逐步下降,个体及私营经济所占比例上升。伴随外资和港澳台企业的扩张,中外竞争、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竞争成为主流,但由于国内市场特别是同业间的竞争加剧,企业亏损面虽呈下降趋势但亏损仍非常严重。截至2002年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亏损面高达29.8%,其中:国有企业为29.9%,批发企业为26.5%,零售企业为34.2%。

批发零售企业由于普遍使用打折、让利等促销手段,使成本增长过快,商品销售额的增长速度低于商品销售成本的上升速度,导致企业毛利率持续下滑,获利难度加大。2002年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及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分别为7.2%和11.7%,而发达国家批发业及零售业的毛利率一般在20%及30%左右。

为迎接激烈的竞争,国内批发零售企业间重组步伐加快,纷纷通过股份制改造、兼并、出售、关闭、联合、连锁、代理等形式在竞争中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搞活中小企业。2002年7月,国内连锁龙头企业联华超市以2.1亿元人民币现金溢价增资控股浙江第一大超市公司华商集团(占总股本的50%);2002年9月,香港华润创业出资2.32亿元人民币收购江苏第一大零售企业苏果超市有限公司39.25%股权和管理决策权;2003年4月,上海大型零售集团百联集团的合并设立更涉及5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5家上市公司、多家中外合资公司。兼并重组和企业间联合已成为批发零售业加快规模扩张和跨地区发展的主要方式。

二、批发零售业在变革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行业集中度低 市场秩序需进一步整顿

近年来,我国批发零售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企业规模也有所扩大,但由于起步较晚、行业进入门槛低,更多存在的是民营、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相对规模偏小,整个行业集中度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及农村市场上普遍存在无序竞争的现象。个别企业及个人的假冒伪劣、非法传销、恶性竞销等不法经营行为屡禁不绝,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健康发展。企业技术投入不够、管理不善有碍于行业的规范发展,部分企业盲目圈地,经营品种无特色,在目标客户、服务时间、价格策略、服务方式上几乎雷同,竞争手段单一,恶性价格战时有发生,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利益时常受到侵害。

2.企业的科技含量不高 配送中心和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现代物流技术在批发零售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品类管理、电子标牌、防损防盗、零售终端、配货管理方法与技术应用已相当普及。我国批发零售企业的科技含量还不够高,部分地区网点建设较为落后。相当一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个体零售网点及小商品批发市场,商业设施较为落后。不少自由组建的连锁企业,在标准、规模方面存在欠缺,达不到集中进货管理、信息及时反馈,不能及时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无店铺经营、网络商店得到快速发展,而行业规范化水平偏低、配送中心和信息系统不够完善,严重阻碍了这一新兴业态的迅速扩张。据统计,目前连锁百货、连锁超市及连锁便利店的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率远未达到规定标准,多数企业的集中配送仅达到30%,配送的不规范使规模效益很难发挥出来。

3.同业竞争严重 业态功能有待完善

伴随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我国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家居广场纷纷建立,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和便利店更是快速拓展。但由于体制不完善,往往缺乏特色,同业竞争严重,数量、规模的骤增也导致有限的购买力分流,伪劣商品、虚假广告、降价竞销破坏了有效的市场环境,企业竞争成本加大,竞争力减弱。

我国部分零售业态功能还不够完善,定位模糊,产品结构与企业资产、资金规模不相适应。比如,百货店中可增加高毛利、低周转的商品比重,将中低档商品和五金家电等商品分流给超市和专业店,并提高服务;部分百货店仍以大众消费需求为目标市场,向大型综合超市转化。超级市场整顿店铺网点结构,重点发展生鲜食品。专业店在商品的品牌、经营方式、规范服务等方面形成自身的风格。便利店重点向社区发展。

4.行业缺乏调控 制度创新迫在眉睫

国家对批发零售业的宏观控制和协调,对于形成行业的均衡发展和市场有序竞争十分重要。现行的分税制、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不利于企业的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地方政府过多盲目地引进外资,企业盲目扩张。通常造成恶性竞争及相应的资源浪费,难以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目前,我国批发零售业在制度建设上与国外先进企业尚存在差距,企业多元化投资结构比例不高,国有企业员工和管理层持股没有推广,部分企业产权不明,政府职能部门审批手续繁琐,国家出台的政策多为零星的指导性意见,整个商业流通领域缺乏统一的规则,制度创新迫在眉睫。

三、批发零售业应对挑战的发展趋势

1.零售业态多样化、规范化

目前我国存在百货商店、连锁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专卖店、仓储商店、便利店、专业店等零售业态、各自以不同的特色吸引不同的消费者。近年来大型百货店的主导地位逐渐失去,超市、大型超市等新兴业态崛起,2002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利润总额(主要财务指标构成见图4)中超级市场已占据12.8%的份额。据统计,2002年底超市、大型超市等新兴业态在我国零售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在5%左右,而美国同类业态2003年底的测算比例为40%。随着电子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及国际消费意识的交流,新兴业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4 2002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构成(按零售业态分组)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国际零售业在中国的不断扩张,零售业的规范发展及有序竞争日益受到关注。在越来越激烈的零售商战中,零售业态将不断分化。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场以产品丰富、价格低廉及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占据相当的市场,有望成为内外资企业追逐的热点;百货店将向细分化、个性化发展,传统百货店市场份额将逐渐萎缩;购物中心在未来几年内将有较大发展。零售企业将通过经营多种业态及开展多种服务扩大收益,降低风险。

2.连锁经营在批发零售业中渐成主流

近年来,连锁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到2005年连锁经营将成为我国批发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但目前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同国外同行相比经营规模明显偏小。国务院由此在2002年第49号文件中提出要鼓励连锁经营的趋势,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标准、统一配送、统一规范、统一价格,同时培养大型连锁集团。

中小批发零售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形成群体优势,可以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规范管理,激发企业活力。而随着企业两极分化、组合以及特大型批发零售企业集团的兴起,连锁经营的范围将从国内走向全球、从偏重商品零售向多种形式的连锁服务业发展,业态种类由目前的偏重超市向便利店、仓储商场等发展,经营形式由偏重直营连锁向特许连锁过渡,并通过扩大现有连锁企业的店铺数量,进步规范商品销售代理,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分散资源的有机整合,提高商品流通的综合效率。

3.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潜力大

《2003年中国零售业基本情况》指出,200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了40910.5亿元,其中,城市、县及县以下构成比例分别为63.3%、11.9%、24.8%,县及县以下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及其他所占比例分别为68.1%、12.4%、19.5%,批发零售业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

2002年,我国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注:恩格尔系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继续降低,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200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同比降低0.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2%,同比降低1.5%,说明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提高幅度较大(见图5)。

图5 1996-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恩格尔系数

面对大城市市场竞争空间日益狭小,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经营成本低、竞争阻力小、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将得以发挥。从1996~2002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见图6)看,农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较快,而随着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逐步降低,农村居民家庭用于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能力逐渐提高。在外资还没有向其渗透的背景下,进一步开拓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市场,扩大销售,针对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实际,开展小型折扣商店,对大型农机具、大件耐用消费品实行分期付款等方式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图6 1996-2002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

4.批发零售业信息化、网络化提速

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管理思维的不断创新,应用MIS(管理信息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EDI(电子数据交换)、Internet(国际互联网)和Intranet(企业内部网)对传统批发零售企业进行改造,减少批发零售的流转环节,加快商品周转,按消费者的实际需要组织货源,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将使更多企业实现经营一体化,赢得竞争优势。自动扫描、条码识别、电子标签系统,大型数据仓库以电子商务技术的普及也为物流、商流、业务流、价值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融合提供了有力保障。

现代批发零售企业通过电子化作业,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手段将商品的生产、需求、流通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商品在供应商、销售商及消费者之间的有序流动。非典期间,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企业对个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2C)、网上招商、电子审批模式得到了极大发展,也改善了企业及消费者的贸易环境及消费方式。据美国eMarketer商业研究公司预测,2003年整个B2C商务市场将达到901亿美元,比2002年多出300亿美元;到2005年,B2C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1330亿美元的销售额。今后几年,批发零售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有望进一步加速。

标签:;  ;  ;  ;  

批发零售业:迎接挑战的积极变化_批发零售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