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鹏
宾县房产住宅局
摘要: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有效约束工程构建的流程和建材质量,由此避免因施工技术与材质偏差对工程质量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凭借施工管理内容,更有效增强了施工的把控力度,降低了外界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保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基于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展开分析,在明确工作内容与优化措施的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工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照。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问题;优化措施
[一、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概述
超高层建筑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城市人口密度压力提供的新型建筑空间形式,因其建筑规模与高度较大,通常需要对工程材料与技术等细节进行严格限制,才能避免对建筑质量造成影响。期间,建筑施工管理主要是从图纸设计、预算分析、招标管理、材料选择、技术培训、资质校对、施工监管等多个角度把控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工作,因为涉及内容较多且极为驳杂,通常对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极高。在此种环境中,施工管理人员通常需要严格遵守施工管理规范与标准拟定施工方案,并积极构建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有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才能有效提升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水准,为居民营造完善的空间环境。
二、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问题
1. 施工程序问题
在施工招标期间,因并未严格限制施工许可,且并未提供完善的工程地质及水文数据便展开施工的;在尚未具备完善施工图纸,并不按照图纸施工流程要求便展开施工的;在工程竣工时后并未根据承载力环境进行检查的施工流程,都普遍存在工程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若施工管理人员不对错误的施工程序加以管控,势必会为工程带来事故隐患。
2. 设计数据隐患
在图纸设计期间,并未考虑岩土质量环境与地方抗震烈度的;在设计期间并未考虑功能空间使用形式与荷载环境的;沉降缝、抗震缝与伸缩缝设置不当的都极易导致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存在不稳定的状况,同样对超高层建筑的使用更带来了难以避免的风险。
3. 岩土勘察问题
未认真落实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土地基地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土层厚薄相关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4. 基础施工风险
在工程施工期间,管理人员并未对工程地质状况进行细致核查,导致地质承载力环境并不足以为超高层建筑提供应有的保护,甚至出现不均匀沉降等干扰因素出现,便极难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另外,在部分地区中,地下水方面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若超高层建筑建设于此种环境中,出于地下水长时间对超高层建筑基础具有侵蚀性的特点,更易促使建筑基础结构刚性下降,导致建筑基础结构受到极为严重的损伤。
5. 建筑材质问题
钢筋的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 施工管理问题
此类问题多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职责性问题,例如在图纸内容尚不熟悉的情况下,采取盲目施工的手段,而后再让施工图纸根据工程状况进行修改;在图纸提交时并未参与会审工作;不按照超高层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都势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甚至对居民的经济财产造成严重的侵害。
三、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1. 优化工程图纸数据
在工程开展之前,设计单位需指派专业的勘测人员对地区岩土质量分析,确定相关土质系数再传给建筑设计人员,以此确定地方超高层构建的可能性与加固方案,通过方案明确设计经费,为建设单位提供参考。另外,在图纸设计期间,需将材料整合完善,并逐层根据建筑构造对造价进行核算,确保建筑功能空间满足使用需求,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预算数据。
2. 加强施工队伍选择
超高层建筑工程在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方面相对严格,通常需要地方指派具备施工资格的队伍才能确保超高层建筑构建具备深入施工的能力。在此期间,在选择施工队伍时,需首先对施工技术与设备实力进行审核,确定以往工程的经验后,再查看施工单位现有工程质量,以便为超高层建筑体系的构建做参考。其次,在施工队伍选择时,需根据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重点对施工队伍的操作能力进行核查,确保流程严谨且公正公开,才能将工程交付给施工队伍,并构建相对完善的究责机制。
3. 完善施工权责内容
施工合同是为双方权益提供保障的法律参考文件,在内容构建方面,需要通过专业的合同拟建单位,按照法律条文规定进行逐条列举,确保其中究责明确,奖惩分明、要求合理且手续全面,才能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待双方同意并签署合同后,由地方公证部门落实法律监督义务,保障双方企业的经济权益。
4. 落实监督管理职责
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使工程质量真正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为了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尤其现场监理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5. 增强建筑材料管理
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然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事实上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等,要有新创新、新工艺。抓好关键部位施工。
6. 增强管理执行力度
在落实施工管理期间,需明确施工管理工作的内容,对图纸审核、施工流程、规范参照、图集选择与施工准备等工作落实完善,才能确保施工管理工作落实全面,并能够为超高层建筑功能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另外,在施工管理工作落实期间,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状况提升自身技术水准,以便在管理工作开展期间,能够及时发现施工流程中潜在的隐患,由此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四、结语
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为建筑工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明确的流程及操作方法指导,由此降低施工工作的偏差,同时凭借施工管理多方面工程数据的把控,更能够有效协调各个部门的工序,缩短工期同时更保障了工程施工的质量。故而,在论述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问题及提高措施期间,必须明确建筑施工管理的内容与职责,并对其中潜在的施工难点进行剖析,才能为超高层建筑工程体系的构建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陶建新. 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问题及提高措施[J]. 环球市场, 2016(32):143-143.
[2]姚国庆. 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问题及提高措施[J]. 中国科技投资, 2017(19).
[3]侯玥, 翟冬冬.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4):258-258.
[4]李健良. 超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及控制措施[J]. 建筑知识, 2016(4).
论文作者:刘云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图纸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