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435000
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320患者进行研究,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观察组,每一组中的患者都有160例。对照组中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之后出现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所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是有效的控制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优于不安全因素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给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随着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同时,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在医院中具有较高的风险,很容易出现由于护理失误而导致医患纠纷。特别是心血管内科急重症的患者,病情发生的速度较快,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延长患者生存的时间,有效降低死亡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针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320例患者,这些患者身体都存在的心、肝、肾功能障碍,对本次研究有知情权。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各有160例。观察中男性患者92例,女性患者68例,其中年龄在35-84岁之间;对照组中男性94例,女性66例,年龄为34-82岁之间。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情,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按照不同的病情提供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根据不用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心理需求,具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然后在常规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身体状态及生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如意外性拔管预案、突发性事故预案和突发病危抢救预案等。根据不同的风险发生情况合理的分配各个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同时制定出相关预案,如紧急事件下护理人员调配,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都有其长处,通过预演和考核巩固,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配合协调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需要对心血管内科中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方法及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风险的预防能力和护理技能的应用水平,加强护理人员对出发事故处理的能力。通过相关的培训,还需要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监督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责任意识。对于刚入职的护理人员来说,医院要制定完善的技能培训制度。此外,医院要对护理人员定期的进行培训,让其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药物知识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要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考核,有效的调动医护人员学习积极性,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解。
1.2.3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
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由心血管内科中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风险小组,定期检查风险护理的质量,并对护理中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进行观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更改护理措施,采取相应的 护理方法。每日护理人员换班时需要对护理工作进度的程度进行交接,保证护理工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避免出现护理漏洞。
1.3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中只有2例患者出现了护理风险实践,占总人数的1.3%,其中出现跌倒的患者有1例,出现压疮的患者有1例。对照组中有15例患者出现了风险事件,占据总人数的9.4%,其中发生跌倒的患者有2例,压疮的患者有3例,7例患者是接受的护理服务操作不到位,另外还有3例患者接受的急救处理不当。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53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6%,对照组中有14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的有害因素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患者伤残或是死亡的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不确定性大、复杂多变、结果严重的特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因素,在我院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护理人员对业务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等,加上护理操作不熟练或者是不规范,导致在临床中出现患者不配合的事件发生。对于这种情况,我院心血管内科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和意外事件的出现。同时,有效的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的风险护理管理方案。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制定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临床满意度,推动医患之间的有效交流,并对患者康复有着较大的帮助。在心血管内科采用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防范意识能力,消除各科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使护理中出现的风险事件有效得到控制,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优质的服务。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素质,,使其熟悉掌握护理流程,医院要加大对护理硬件投入和管理制度的建设,积极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升护理水平,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方便护理活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对于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识别能力、对紧急事件的判断能力及应对能力是重点内容。医院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护理技能。护理风险管理贯穿在整个护理质量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其进行持续的改进,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事故的发生。护理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促进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对加快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在平.心血管内科风险管理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4.
[2]万淑芳,万晓芳.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实践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
论文作者:纪惠惠,张雪链(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患者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内科论文; 心血管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风险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