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雾霾,窥视真实景致--转型期澳门文学初探_文学论文

走出雾霾,窥视真实景致--转型期澳门文学初探_文学论文

拨开迷雾窥真景——过渡期的澳门文学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澳门论文,过渡期论文,迷雾论文,文学论文,窥真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曾问过一些文学爱好者,对澳门文学有什么印象?“从来没有读过澳门人写的作品,澳门也有文学吗?”得到的回答大抵是这样的。

就是一些研究台港澳文学的内地学者,谈澳门文学时也是浮光掠影。毗邻珠海市的镜海似乎被一层迷雾所笼罩,外界看不真切。

自内地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出现热潮,时闻召开冠以“台港澳文学”之名的研讨会,有些文学研究所也取名“台港澳文学研究所”,但“澳”总是忝陪末座,聊作一种陪衬而已,人们真正关心的是“台港”。

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联合声明,确认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自此,澳门进入了过渡期。于是也有人提出“过渡期澳门文学”这一命题,而此时,又闻“澳门有没有文学”的质疑声四起。

澳门究竟有没有文学?如果说有,那么,过渡期的澳门文学究竟是怎样一种景观?多年来一直比较关注澳门文学的笔者,试着在这篇文章中回答这两个问题。

隔岸观景 雾中看花

以笔者之见,关于“澳门有没有文学”的问题,本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毋庸置疑,澳门是有文学的。值得探讨一下的倒是为何会有这种质疑。在笔者看来,主要是由于这几方面的原因,导致人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一)澳门文学与香港文学相比

澳门文学开埠有400年历史,它曾是欧洲商人在东方的重要聚居地。但当香港开埠之后,澳门的地位便一落千丈了。从今天来看,两地地域、人口、经济实力也无法相比。香港有一千多平方公里,澳门仅十多平方公里;香港有600多万人,澳门仅40万人。香港拥有巨大的文化市场,香港报纸的专栏,就养活了一大批“写稿佬”。澳门的文学园地小得可怜,至今没有一个澳门作家是以写稿为生的,写作对于澳门作家而言只能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希冀靠它养家糊口,那是决计不成的。如果把香港文坛比作月亮,那么近在咫尺的澳门文坛只是一颗星星,月亮的清辉将星星微弱的光芒掩盖了。

(二)澳门作家忽视了对自己的“包装”

从介绍澳门的史书上看到,澳门开埠400年来,其自然风貌和经济却与欧洲小镇极为相似,显得简朴而宁静。在这种氛围之下,澳门作家涵养出一种独特的气质,那就是与世无争,异常超脱。他们写作只作为生活中的个人消遣,有的写了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的作品,却绝少结集成书,任其自生自灭。本地读者市场固然小,可他们也懒得去开拓香港或海外市场,忽视了对自己的“包装”。澳门长期以来没有文学社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活动,至今还没有一份纯文学杂志。澳门作家写作都是各自为战,自己写自己的,不像香港作家结成一个个群体,打出自己的旗号,形成一种合力,在文坛“各领风骚三五年”,同人文学刊物遍地开花,此伏彼起。

(三)澳门作家好“妄自菲薄”

澳门作家不注重“包装”且不去说,他们还常常“妄自菲薄”。他们每每发表一些贬低自己的言论。一位澳门诗人说:“澳门还没有‘澳门文学’,然而澳门历来有文学杂碎。”(注:转引自:林承璜、李鹏翥与澳门文学。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与研究,1997,(3):46)澳门作家云惟利说:“澳门是一个颇古老的城市,历史较邻近的香港为长,但在文化方面,却远远落后于香港,而文学园地更是一片荒芜。”(注:云惟利。澳门文学创作丛书缘起,见:大漠集。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1985.1)有澳门文坛园丁之称的黄晓峰也感叹:“80年代以来,澳门似乎已变成一个暴发的小富翁,惟独它的文学形象还是羞答答的让人看不清面目。迄今,在澳门还没有哪个家伙可以靠稿费糊口。”(注:黄晓峰。澳门八十年代新诗掠影。载:香港文学。(53):62)外界人对澳门文坛是隔岸观景,雾中看花,本来就看不分明,澳门作家的“妄自菲薄”又造成了一种“误导”。笔者在搜索资料时发现,澳门作家其实并非无所作为,其中也有非常努力的,如一位名叫鲁茂的作家,坚持笔耕40年,已写出了十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短篇小说、散文,数量超过一千万字。对这样一位高产作家,内地的读者包括文学研究者对其大名竟浑然不知,更不用说了解他的作品了。

澳门文化人的“妄自菲薄”还表现在看不起本地作家。听澳门朋友说,澳门报纸副刊的稿费发放标准是“重外轻内”。竟出现这样的怪事:有的澳门作家赴香港暂居,报社将其文稿作香港标准支付;后来其返回澳门,还是在同一份报上发文章,稿费标准便大降了,原来又将其打入本地作者之“另册”。想不到“外来和尚好念经”的观念,在澳门报馆老总头脑中是这样根深蒂固。

总之,在笔者的感觉中,澳门作家太缺乏“表现欲”了(直白一点说是缺乏一点“激情”),他们默默地埋头耕耘,努力地爬格子,却似乎不计较人们怎么看他们。要打破“澳门文学沙漠论”,他们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千呼万唤始出来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87年签署,而过渡期的澳门文学早于这个时候,因为,澳门作家在这之前已经隐隐约约意识到澳门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在这澳门社会的转型期,自己应当尽一份责任。

澳门文学的过渡期应当从何时开始算起?我们认为,如果要定一个标准性的日期,那么定在1983至1984年间较为准确。1983年6月30日,《澳门日报》副刊《镜海》的发刊词中提出,“澳门应该修建自己的文坛”的口号。1984年3月29日,《澳门日报》主办了一个“港澳作家座谈会”,在这个会上,诗人韩牧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他在发言中呼吁:澳门人应该“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这一呼吁堪称振聋发聩,它使澳门作家开始有所觉醒,放下了长期以来保持的矜持的态度,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在外界确立澳门文学的地位。尽管,当时并没有人把《镜海》发刊词中的口号和韩牧的话同澳门回归祖国这一历史进程联系起来,但在作家们的潜意识里,不能说二者毫无关联,这一点在以后的澳门文学创作中反映出来了。事实上,当时“九七”问题已成为香港社会的热点,不可能对澳门人不产生心理上的撞击。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文学写作弘扬民族精神,铲除殖民地色彩,这可以说是澳门作家提出“澳门应该修建自己的文坛”,要“建立澳门文学形象”时隐隐约约存在于心中的意识。澳门开埠400年,澳门作家“觉醒”在此时,并非偶然,乃时代所促成也。

一个自觉的文学时代开始了

笔者一直为澳门没有一份纯文学期刊而遗憾。设想一下,如果澳门也有一本像《香港文学》那样的大型纯文学期刊,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文学沙漠论”恐怕就不攻自破了。拥有一份大型文学期刊对于澳门文坛实在太重要了!它能大大提高澳门文学的国际地位,大大激发澳门作家的创作激情,对繁荣澳门文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点,澳门文学界也清醒地认识到了,他们脚踏实地开始了文学的基本建设。1983年6月30日,《澳门日报》创办了副刊《镜海》,这是澳门历史上第一份在中文报上开辟的纯文学副刊,它是一个信号,表明澳门社会需要纯文学,建立澳门文学形象需要有配套的“硬件”设施。《澳门日报》开了头炮后,其它中文报也竞相效法,如《华侨报》、《市民日报》、《星报》、《正报》、《澳门人周报》等报纷纷开辟了文学副刊,或在原有的副刊中增加了文学作品的分量。

由于《澳门日报》的“率先垂范”,到了80年代中期之后,澳门文坛的文学刊物陆续冒了出来。尽管这些刊物规模还不大,又是不定期的,主要属于同人性质的,但其以雨后春笋之势出现于澳门这片一直被认为是文学的不毛之地上,毕竟给人带来了惊喜。在过渡期的澳门文坛问世的刊物主要有:《澳门笔汇》、《语丝》、《神往》、《澳门现代诗刊》、《五月诗丛》、《镜海诗词》等,此外,还有东亚大学中文学会的会刊《恒升》,东亚大学本科学生会主办的《青鸟》,澳门学联主办的《澳门学生》月刊,培正中学晶社主办的《浪花》等。成立于1984年的澳门基金会是一个致力于发展教育活动,鼓励科研,传播文化的非官方机构,该机构先后创办了《澳门论丛》和《濠海丛刊》(由吴志良主编)丛书,这两套丛书也收入了不少涉足地方风物、民情习俗的散文集。

过渡期文坛的一道风景线

进入过渡期以来,澳门文坛打破了沉寂,文学社团不时出现,文学活动渐趋活跃,这种盛况在澳门文学发展史上是未曾有过的。

1987年,澳门笔会宣告成立。该社团一开始就不带同人文社的痕迹,其成员包括了在澳门热衷于文学写作的大部分作者。两年之后,五月诗社正式成立,该诗社有30多位成员,聚集在其麾下的有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次的诗人,可谓三代同堂,其乐融融。诚如云惟利在《十年来之澳门文学》一文中所说:“自澳门笔会和五月诗社成立以后,既编印刊物,又编印书籍,澳门文学日见丰富,而澳门文坛也渐渐修建起来了。”

跨入90年代后,旧有的文社继续在活动,又有新的文社成立起来。1990年,澳门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从此,喜好中国传统诗词者有了自己的交流创作心得、切磋技艺的团体。1992年,澳门写作学会成立。这是一个学院色彩较浓的文化团体,由一些从事写作教学与研究的学者自发组合而成,其主要兴趣在于学术性研讨。

澳门毕竟只是个弹丸之地、袖珍性小城,要打破文坛万马齐喑的局面其实不太难,上述文社成立起来之后,长期以来那种关起门来自己写文章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观。

8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活动趋于活跃,成为澳门文坛的一道风景线。1986年1月3日至6日,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举办了一个大型的澳门文学座谈会,与会者除了澳门本地文学界人士,还有来自中国内地、香港、韩国的代表。宾主济济一堂,对中国文学在澳门的发展状况,港澳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澳门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日后的走向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召开这样的跨地域、对澳门文学发展进行多方面探讨的会议,在澳门历史上还未曾有过先例。

80年代中后期,东亚大学中文学会会同《华侨报》、澳门天主教教区青年牧民中心及澳门学生联会,举办了两届青年文学奖征文比赛,这在过渡期的澳门文坛算是引人瞩目的大事。青年文学奖征文比赛分高级和初级两个组,设散文、新诗、小说三个奖项。第一届征文比赛收到应征作品三百余篇,第二届征文比赛收到应征作品二百余篇。考虑到澳门的人口数,这样的来稿量说明这两次活动是相当成功的。此后,其他机构、组织也举办过几项征文比赛,例如,市政厅举办过妇女文学奖征文,设诗歌、小说两类;工联会主办过工人文学奖征文,不分文体。

进入过渡期后,澳门作家以往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我封闭心态也逐渐打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了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在中国内地举办的各类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上,常常可以看到澳门作家的身影。他们还积极参加台湾、香港和海外举行的各类华文文学研讨活动。例如,苇鸣于1990年6月间以澳门作家代表的身分出席在曼谷举行的第四届亚洲华文作家协会笔会。1992年11月间,懿灵、苇鸣等澳门作家应邀出席在台北举行的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成立大会。1994年,黄晓峰应邀出席在香港举行的“中华文学的现在和未来两岸暨港澳文学交流研讨会”,澳门文学迈步走向世界了,这是过渡期澳门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澳门文学形象”初具雏形

澳门作家写作热情空前高涨,作品的数量和水准都有突破。

与香港文学相比,澳门文学受中国内地的影响更深一些;澳门文学就语言风格而言,民族色彩更为浓厚。在澳门作家的作品中,很少看到香港文学中大量夹带的粤语方言和大量夹杂外来词的半中不西的港式中文,也就是说,大多数澳门作家在采用规范的中文写作方面做得比较好。

李成俊在澳门笔会刊《澳门笔会》创刊号发刊词上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我们认为文艺并不从属于政治,但如果文艺离开了伦理和教化,那就失去真价值和功用。”由此可见,澳门作家在价值取向、创作方法上是颇为传统的,其作品往往打上了浓重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印迹。事实上,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澳门文学受内地文学影响一直是很深的,正如廖子馨在《四位女作家的散文创作走向》一文中所说:“澳门居民盼望新中国的繁荣昌盛,希冀能投身在这强大的庇护下,与长期欺辱澳门居民的葡殖民主义者进行抗争,摆脱其统治,与新中国同步成长。由于这美好的希望,以至在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了紧跟内地政府的情况,而表现意识的文学创作自然也形成一股与国内同步的‘左’倾。”这种来自内地的影响,长期以来表现为在文学创作上偏重思想内容,忽略艺术技巧,到了“文革”时期则直接受到极左思潮影响,负面影响极大。进入80年代以来,内地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文艺界思想大解放,新时期文学空前繁荣,此时,内地对澳门文学的影响则表现为正面的影响,大大激发了澳门作家的创作热情。

过渡期的澳门文学从题材上看开始拓宽了,除了表现热爱祖国、景仰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怀乡恋土等传统题材之外,还出现众多描写本地风土人情、世态习俗方面内容的作品。从整体形象上看,澳门文学的地方色彩日渐浓重。越来越多的澳门作家立足澳门本土,关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澳门现实生活,使他们的作品成为外界读者认识澳门社会的一扇窗户。而这些堪称澳门地方风俗画的作品,又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民族色彩的烙印,因为华人在澳门人口中占了绝大多数,而中华传统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对澳门人的影响是如此之深。

澳门是一个开放型的自由社会,人员流动量大,很多作家来自香港或海外,这又给澳门文学带来了四海涛声、八面来风。

欲建立“澳门文学形象”,关键还要澳门作家拿出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作品出来。跨入过渡期后,澳门作家努力耕耘,“澳门文学形象”在世人面前已初具雏形。

各类体裁的创作

(一)诗歌

在澳门报上读到一位文学研究者的文章,称散文“无论在园地、作者、作品诸方面,均在澳门文坛的首席。”(注:马相武。澳门散文有“澳”味——评澳门散文选。见:澳门日报,1997-03-19(27))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以笔者之见,据澳门文坛首席的文体,与其说是散文,不如说是诗。

澳门自开埠起,就有崇尚诗的传统。明万历年间,汤显祖为澳门留下的四首七言绝句,被认为是澳门诗史的开卷篇章。(注:施议对。我看澳门当前诗词创作。见:镜报,1997,(5):86-87)明末崇祯年间,澳门禅院大汕和尚就从事过规模很大的诗文写作。大汕和尚能诗擅画,著有《离六堂集》和《海外记事六卷》,堪称澳门文学的开山祖师。清初,矢志抗清或躲避战乱来到澳门的中国人中有一些是文化人,他们在澳门留下了文学墨迹。(注:吴国昌。澳门文学的可行性考察。见:香港文学,(53):73)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南来澳门的骚人墨客不少,其中名气较大的方觊恺、张穆、屈大均、吴历、印光正、何绍基、康有为、丘逢甲等,他们都为澳门留下传世诗篇。

本世纪20年代,冯印雪、冯秋雪兄弟在澳门创立诗社,取名雪社,曾出版过社刊《六出集》、《雪社》、六七十年代以来,在澳门从事过诗词写作,并出版过个人诗词专集的就有陈融、金曾澄、月溪、王志澄、陈勉云、郑春霆、梁披云、马万祺、佟立章、方宽烈等一大批人。

1990年10月,澳门出版社隆重推出一部《澳门四百年诗选》(李毅刚选编)。这部厚重的诗选收录了澳门自开埠以来的诗歌佳作,出版后在海峡两岸及香港等地都产生了影响。已故名作家秦牧称赞这本诗选“不特为艺文佳构,且亦具学术意义”。

澳门传统诗词创作不仅在澳门诗坛中是最为引人瞩目的一部分,而且亦成为整个澳门文苑中的一枝奇葩。澳门文学从总量上自然无法与香港文学相比,然而澳门的旧体诗词创作,却不会输给香港。

80年代,《马万祺诗词选》和《晚晴楼诗》(佟立章著)是当时澳门传统诗词创作的重要收获。进入90年代后,随着澳门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和会刊《镜海诗词》、《镜海诗林》丛书的出版,老诗人激情勃发,佳作联袂面世,十分喜人。1991年,梁雪予(梁披云)出版了《雪庐诗稿》。该书由澳门文化司署出版,列入澳门文化丛书之一,是诗人20年代至80年代的诗稿集锦。1992年,《镜海诗林》隆重推出首卷——《澳门当代诗词选》,集子中辑入马万祺、梁雪予、佟立章、冯刚毅、黄坤尧、谭任杰等当地澳门40多位名家的700多首诗词作品,可谓洋洋大观。1993年又有多位老诗人出版了精心选编的诗集,如曾铁明的《曾铁明诗词集》,谭任杰的《听雨楼诗词》,程祥徽的《程远诗词初编》等。1994年出版的诗词集有《程远诗词二编》(澳门语文学会出版)、《星月诗踪》(陈松庐著,澳门写作学会出版)。近年来,冯刚毅、连家生、陈伯辉等老诗人也纷纷推出他们的诗词专集。人称镜海诗风历来昌盛,确实名不虚传。

澳门诗坛前辈们的诗词继承了自《诗经》以来的中国古典诗词和民歌的优良传统,华夏传统的气韵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浓重的投影。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饱满的情感表达,是其诗词的优势。他们的诗词以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为主,兼用比兴手法,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并不刻意经营意象,于平淡中见精神。老诗人写的不少礼赞祖国、讴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神州多娇的河山的诗篇,充满激情,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这些老诗人均有扎实的古典诗文功底,炼字工夫很深。老一辈诗人虽然骨子里都很传统,但他们对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流派的态度颇为宽容,对于年轻人的创新之作并不横挑鼻子竖挑眼,有的老诗人也热心于新诗的尝试,这是非常难得的。

过渡期的澳门诗坛已呈现初步繁荣的景观,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已形成梯队。承上启下的中年诗人以陶里、云惟利、韩牧为代表,他们的诗在精神气质上大体继承了“五四”的文学传统,而在艺术技巧上则比较开放,呈现多样化的风格。如陶里的《紫风书》以柔美婉约的笔致衬托壮怀激烈的场景,诗中充满瑰丽的意象,多用隐喻、象征等手法抒发情思。云惟利的《大漠集》和韩牧的《伶仃洋》出版于1985年,收入澳门文学创作丛书、前者充满历史沧桑感和色彩斑斓的现实人生画面;后者思路纵横,对熙熙攘攘的尘世有冷静的观察和热烈的追求,技巧方面已显得相当圆熟。

进入过渡期以来的澳门诗坛,表现最为活跃的是一群青年诗人。他们作为一个诗歌群体,表现出了一种坚韧的主体精神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体认。在创作中,他们大胆突破了传统诗的结构和手法,从而扩大了诗的表现力,宽拓了反映生活和人的心灵的层次,在诗的构思、节奏、语言、韵律等方面,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表现手法。开放,追求“前卫”,是澳门新诗人最鲜明的特点。与香港相比,澳门社会显得较为传统、守旧,诗坛亦如此,而当这批才华横溢、富于现代意识的青年人登上诗坛后,不禁令人刮目相看。

苇鸣堪称澳门青年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他先后出版了四本诗集:《黑色的沙与等待》、《血门外无血的沉思》、《无心眼集》、《传说》,这些诗集记录了他在探索的道路上留下的足迹。苇鸣的诗不满足于沿袭前辈诗人的创作路径,而是勇于实践,大胆破除一些因袭的创作模式,更新审美观念,广泛吸取了包括欧美现代派在内的各种表现技法。他的诗往往不规定思维的空间与走向,主题思想由多种意念综合,力求将自己对外界的感觉与自身的思想感受融合起来,借助事物意义和形态上的比喻构成复杂的意象。因此,他的诗大都以“自我”为坐标,富于心灵色彩。苇鸣是诗坛反叛传统的新人,澳门诗坛的青年诗人创作中,自由体的无韵诗日见盛行,或许与受到苇鸣诗的影响有关。

青年诗人没有中老年诗人那么丰富的生活阅历,他们的诗对生活感受和关照时突出了自己的主体感觉,热衷于通过对自身心灵的开掘,使诗所观照的生活中的现象心灵化。

年轻的诗群已成为澳门诗坛的坚实的存在。年轻人的成长,与前辈的呵护、培养是分不开的。1985年,云惟利主编的《澳门文学创作丛书》中的《双子叶》,是青年诗人苇鸣、刘业安、林丽萍诗作的合集。1986年,黄晓峰编的《澳门现代抒情诗选》,收入了不少青年人的探索之作。在扶掖新人方面出力甚大的是五月诗社。五月诗社主办的《澳门现代诗刊》出《诗苗》专栏,为青年诗人提供了宝贵的“试验田”。五月诗社还出版了一系列诗选,很多青年诗人的处女诗集由该社出版。1990年出版的《五月诗侣》,是新老诗人的诗作合集,编者不吝惜版面,收入不少新诗人的作品。1993年,由舒望选编、黄晓峰作序的《镜海妙思》出版,收入谢小冰、冯倾、林玉凤、郭颂阳、黄文辉等五位年轻诗人的作品。……单是五月诗社一家,就为澳门青年诗人提供了这么多出版诗集的机会,这真是澳门青年诗人之大幸,也是澳门诗坛之大幸。近年来出版个人诗集的澳门青年作家还有懿灵等。

进入过渡期的澳门诗坛处于一个蜕变期,从内容到形式出现一种求新、求变、渴望与外界交流的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诗乃文学中最敏感的一种文类,它对时代风云变幻、现代思潮的起伏、新思想新观念的崛现,必然会作出迅速的反应。过渡期的澳门诗人面对的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

(二)散文

对于过渡期的澳门诗歌,今天爱诗的朋友有些已有所了解,知道那儿写诗的人不少,成绩比较突出。对澳门散文创作,一般内地读者都不甚了然,认为不怎么样,其实不然。散文是澳门文坛仅次于诗的重要文体,如今,单是在澳门各中文报副刊上经常投稿的散文作家就有三四十人。

1996年9月,林中英主编的《澳门散文选》出版(由澳门基金会推出,列入濠海丛刊之一),凡是原先小看澳门散文的人,读了这本书后都大跌眼镜,深感自己孤陋寡闻。这本散文集收入57位澳门作家的114篇散文佳作,从作者年龄来看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作品内容、风格琳琅满目,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不少作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表现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人物之间矛盾冲突,如冯倾城的《她的第二次爱情》、李丽青的《少年亚底尔斯的烦恼》、苇鸣的《与妹书》等都是写这方面题材的佳作。林中英的《女人情结》、寂然的《女朋友男朋友》、梦子的《你是什么样的女人?》等作品,使读者看到: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的缘故,澳门作家头脑中常常表现出一种与其生存状态相关的时空意识。写澳门别具一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散文在书中也不少,如张裕的《澳门的秋天红叶》、黎绮华的《濠江的雾》、陶天权的《黑沙滩情怀》等,这些作品不仅有对澳门各种景观的细致描写,还每每将澳门景观与境外其他地域的景观相比较。文化与观念的比较,容易引发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这也是澳门作家乐于表现的题材。诸多篇章寄寓了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关怀,对中国历史变迁的感喟。穆欣欣的《附庸风雅》、白思群的《且将茶叶浸年华》等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石城的《蛏子乡思》写乡思不是停留于单纯的“念旧”,作者从吃蛏子引发乡思,又联想到由于家乡滩涂污染严重,如今已不能养殖蛏子,为此深感“惨然、惋惜”,“毕竟种蛏可以养活许多人啊”。

回首澳门过渡期开始时的散文创作,80年代,文坛就出版了几本可观的散文集,如陶里的《静寂的延续》、叶贵宝、苇鸣、黎绮华合著的《三弦》、李鹏翥的《澳门古今》、鲁茂的《望洋小品》、冼为铿的《谈文字说古今一集》等。内地出版由袁鹰、曾敏之主编的散文集《海天·岁月·人生》中收入李成俊、李鹏翥、陶里、柳惠等澳门作家的多篇散文。1985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陶里的《静寂的延续》,使一些内地读者初识了这位澳门作家。书中收入的93篇作品,是从作者发表的五六百篇散文精选出来的,题材广泛,反映的生活面亦相当广阔,诚如李鹏翥在序言中所说:陶里的散文“每一篇作品都从不同的题材,令人感受到一颗炎黄子孙的心的跃动”。陶里阅历极丰,博闻广识,行文逻辑严密,他的散文有时选择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来阐述某种思想,有时列举各类材料来引证一个道理,努力发掘生活的深层内涵,从中揭示某种哲理或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形成了鲜明的创作个性。

90年代,澳门散文集更是联袂问世,令人颇有应接不暇之感。1990年,有徐敏的《镜海情怀》。1991年,由陈浩星主编的《七星篇》出版,书中收入林蕙、沈尚青、林中英、丁璐、梦子、玉文、懿灵、沙蒙七位女作者的作品。还有林蕙的《有情天地》、刘羡冰的《南欧风彩·葡国教育》等。1994年,澳门星光出版社推出《人生大笑能几回》(林中英著)和《澳门风物志》由澳门基金会出版,后者收入250多篇文章,是作者从发表于《澳门日报》上的文章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作品语言活泼生动,颇有可读性,又是澳门史料钩沉之作。90年代中期,澳门基金会出版的散文集还有冼为铿的《谈文字说古今二集》,章文钦的《澳门与中华历史文化》等。澳门基金会出版的上述散文集均由吴志良任主编、冯少荣任副主编、吕平义为执行编辑。此外,还有澳门青年文化协会出版的游记《世界奇观背囊游》、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足迹的幻化》等散文集。

过渡期的澳门散文创作队伍显得阵容较为整齐,有以鲁茂、李鹏翥、芳菲、梅萼华、胡晓风等为代表的老作家;有以陶里、林中英、东方一羽、南宫燕、凌棱、金中子等为代表的中年作家;有以玉文、陈浩星、苇鸣、黎绮华等为代表青年作家。就整体而言,澳门散文创作题材广泛,种类繁多,有抒情散文,有偏重叙事的报告文学,还有随笔、社会速写、游记、小品、杂感、回忆录等。就数量而言,已不算太少,但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并不多见,多数作品缺乏大气,游离于时代潮流之外,回避矛盾,泛泛而论,属于单纯消遣性的“小摆设”。

(三)小说

澳门小说主要是报载的长篇选载小说和短篇小说。早在30年代,澳门报纸就有连载小说刊出,但那些小说都未能结集出版,如今已无从寻觅。长期以来,澳门报纸副刊刊登的数量十分可观的长篇连载,居然没出过一本单行本,而都在时间的长河中淹没了,这实在是令人遗憾的!

进入过渡期以来,澳门作家对小说创作显然缺乏热情,迄今为止,仅零零落落出版了几本集子。

80年代出版的小说集有:林中英的《爱心树》,周桐的《错爱》,星星的《钱庄风云》和多人短篇小说合集《心雾》(收入再斯、叶贵宝、苇鸣、林丽萍、刘业安的作品)。

90年代出版的小说集有:李毅刚选编的《澳门小说选》,1991年由澳门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1986年澳门青年文学奖的获奖小说,以及1991年市政厅举办的妇女节小说作品评比的获奖小说共19篇。林中英的短篇小说集《云和月》,是有一定水准的。这部集子收有12篇小说,内容和技巧都有可观之处。李鹏翥对这部小说集有较好的评价,认为“作者是以哲学家的眼光透视了问题,然后用文学家的技巧去描绘,通过精简的场景和人物活动使读者发掘和咀嚼其主题,认识现实的悲欢”(注:李鹏翥。濠江文谭。1994.12)。

澳门小说园地严重歉收,作家仍需努力。

(四)评论

长期以来,澳门文坛保持一团和气,海峡两岸的文学论战,无论如何激烈,在澳门文坛似乎激不起一点涟漪。澳门作家彼此客客气气,温良恭俭让。由于没人打笔仗,故针对本地作家作品的具有强烈批评性的文字极为罕见。

进入过渡期后,澳门作家似乎开始意识到,文学评论对繁荣创作能起到促进作用,写文评的人多了起来,原先一片荒芜的文评园圃,出现了点点新绿。

80年代,澳门的文学评论还未真正起动,十年间仅有两部评论集出炉,一部是1988年出版的《澳门文学论集》,收录了1986年召开的澳门文学座谈会上的论文集。不过,这也可算是澳门文学批评史上的发轫之作了。另一本是云惟利的《白话诗话》,收入了作者一些诗论。

到了90年代,情况有了改观,短短几年时间内,已有多部评论集问世,1992年,澳门文化司署出版了黄晓峰的《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评论》,这本论集除了评论绘画艺术风格外,还针对澳门诗坛的诗风加以评价,探讨现代主义诗的美学特征。1993年,五月诗社出版了陶里的《逆声击节集》。这本论集收入陶里的49篇诗论,纵横交织,空间上由古至今,地域上涵盖了澳门诗坛、越南华文文学以及中国古典小说。1994年,是澳门评论的丰收年,先后有廖子馨的《论澳门现代女性文学》,庄文永的《20世纪80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和李鹏翥的《濠江文谭》三部评论集问世。

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濠江文谭》,是澳文学评论的最大收获,这是一部厚达560多页的大部头论著,共收103篇文章,李鹏翥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自明代至今的澳门文学发展历程,以充足的论据匡正了那些错误的、片面的论调,使人认识到澳门不仅有文学,而且源远流长。书中收入为陶里、林中英、周桐、鲁茂、徐敏、钟子硕、庄文永、邓景滨、詹伯慧、张裕、韩牧、汪兆镛、林金源、冼得霖、汪宗衍等作家的著作所写的序和评价文章。李鹏翥的评价既注要内容的阐释,又关注艺术的评价,两者并重,视点相当宽泛,论点颇为中肯、精当。李鹏翥重视中国传统文学“文以载道”的特点,但对一些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也并不抱成见。书中的评文不是一味评功摆好,在开掘作品中的美质的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李鹏翥以身作则,倡导一种好的评论风气,值得称道。

1995年以来,澳门文坛又有文评著作面世,如陶里的《从作品谈澳门作家》,云惟利的《语言风格论集》,邓景滨的《语坛争鸣录》等。

澳门的文学评论,可以说在过渡期才刚刚起步,不过进展还是较快的。

澳门文学的前瞻

澳门是中国南部海岸边缘的一个蕞尔小半岛,开埠以来,成为一个东西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一种独特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地域文化,但其气质与中华文化传统始终是一脉相承的,正如澳门资深作家李鹏翥所说:“澳门文学根须是从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学树干伸延出来的。”(注:李鹏翥。澳门文学的过去、现在及将来。载:澳门文学论集。170)

澳门文学对世界华文文学是作出了贡献的。这种贡献不仅过去有,今天也仍然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澳门文学,丰富了世界华文文学的色彩。1994年,澳门基金会出版了一本《澳门离岸文学拾遗》(凌纯选编),该书分上下两卷,收入陶里、汪浩瀚、韩牧、江思扬、江映澜等34名澳门作家的诗、散文、小说、评论数百篇,这些作品并非在澳门本土报纸发表,而全部是在澳门以外的地区发表,主要从香港的文艺刊物中辑录,故称“离岸文学”。由此可见,澳门作家对香港等地的华文文学的繁荣也尽了一份心力。

应当看到,近百年来,澳门文坛是相当沉寂的,进入过渡期后,澳门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的情况还不尽如人意,至今未见有在世界华文文学界引起重大影响的作家、作品出现。澳门“九九”回归已近在眼前。后过渡期及回归祖国后的澳门特区文学要开创新局面,仍面临许多问题。

澳门作家在未来的岁月中要加强团结,集思广益,增强凝聚力,而目前,澳门尚无一个将作家组织起来、形成坚实的群体力量的作家协会;澳门文坛的文学活动还太少,各界应关心支持澳门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学活动,如举办文学营、讲座、研讨会、创作比赛、邀请作家演讲,以培养社会读书风气,扶掖文学新人成长。应当尽快出版一本大型纯文学期刊,为作家提供创作园地,并借此大大提升澳门文学的地位,扩大影响力,增强与外界的交流。就目前澳门作家的素质与实力来看,争取澳门热心文学事业的事业家的赞助,出版一本代表澳门文学形象的标志性的大型文学刊物等,应该说完全有条件做到的。此外,文学史料的钩沉,文学大系的编选(对以往报纸副刊上发表的作品加以筛选,一定能淘出许多“真金”来),文学史稿的撰写,都有待组织、实施。

香港已故作家何紫在1986年举办的澳门文学座谈会上提出:研究澳门文学有三种意义:第一,可以为中国文学这百花之园增添新株;第二,可反映本地有异于中国本土人民的思想感情与文化面貌;第三,逐渐铲除文学的殖民地色彩,抗衡恶质文化、渣滓文化。我们在此基础上还想增加一点,即在澳门即将回归祖国的新形势下,研究澳门文学有助于激发澳门作家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心,增强其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澳门文学的前程灿烂似锦!

标签:;  ;  ;  ;  ;  ;  ;  ;  ;  ;  

走出雾霾,窥视真实景致--转型期澳门文学初探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