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加快了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进程,也深切感受到数字时代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加快融入信息化的步伐,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宜居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建设的实施,也使城建档案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城建档案部门,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使档案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已是城建档案馆和城建档案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加快城建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方式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档案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深入研究,研究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1.现阶段单位档案管理的问题
1.1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从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应具备较高的档案管理技能,同时,其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要求也较高。现实中,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多数并不是档案管理相关专业出身,虽然在长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档案管理能力,但是计算机技术仅限于简单的应用,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由此导致在建设信息化的人事档案过程中,不能快速、准确的完成信息的检索和录入,致使人事档案信息化水平不高。
1.2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安全风险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是难以规避的,这也是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在信息化档案的建设中,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现阶段相关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1.3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关的管理规范
在制度建设层面,虽然《档案法》和《全国档案系统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已经颁布并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落实的过程还存在不少问题,也没有相关的档案管理细则以供参考。因此在各单位系统内部,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成体系的制度,在没有具体实施细则指导的前提下,档案信息化建设长期停步不前,多数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只停留在口号中,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1.4新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
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对新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全面。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基础、默默无闻的工作,部分单位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够、人员配备不足,认为档案管理就是简单的管理档案,只要不发生档案丢失就万事大吉了,致使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和质量不高。尤其是在新技术浪潮的背景下,如何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还存在严重的认识上的漏洞。
2.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
2.1创新发展理念加强规划指导
(1)树立大档案理念。既要构建具有企业特色、服务中心工作的档案体系,又要体系时代性,以网络+智能提升档案的智慧化。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公司信息化战略高度,加强档案信息建设与业务专业流程、办公OA有机结合。特别要在新系统开发前做好调研和规划,要注意与其它系统的协调性、衔接性,对系统的升级和维护工作也要提早考虑。(2)增强全员参与意识。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是档案部门或档案管理人员的部门或个人工作职责,是需要企业干部员工全体参与建设的工作。特别是OA办公自动化的实施,档案工作已经前置,需要从源头上加强档案意识。从发文的起草、拟定、审核、审批、校对、分发和收文的传阅处理,需要各个流程环环相扣、层层把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积极开发城建档案信息化软件
在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积极开发适用于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技术。要建立安全稳定的信息软件系统。在进行信息化处理过程中,要把安全、稳定和保密放在第一位,确保归档的数据和信息不被破坏和损毁。对于涉密档案,要采取好安全保护措施,一律不得与网络连接;对于非涉密文件,即使在网上查询,也要采取身份确认、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既防止别人盗用信息又可以有效地防范计算机病毒侵入造成数据破坏,确保软件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积极研发专门用于档案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使得城建档案在统一的操作系统下便于整理、分类、著录,也便于城建档案的信息共享。
2.3强化资源体系
健全民生档案信息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强化搜索引擎,有效提高民生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着力在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上下功夫,在服务对象上,既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服务,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既注重为城市和市民服务,也注重为农村和农民服务;既考虑到利用较方便者,也考虑到利用不方便者。在服务内容上,积极挖掘收藏内容,科学整合利用资源,由档案信息扩展到其他信息,由本单位收藏扩展到其他相关单位的收藏。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部门,要积极把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信息集中开发出来,优先提供利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导向,把户籍、学籍、婚姻、合作医疗、生育、人口普查、知青、移民、兵役、就业培训、房产、社保、社会救济、公证、山林土地流转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档案接收进馆,随时满足人民群众的查档需求。
2.4开发大数据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单位事业的不断推荐,旧的档案还没有完全利用,新的数据和信息就已经源源不断的产生,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海量数据存储、查阅和分析的需要,因此本文建议广泛研究并开发大数据技术下的档案管理新模式。笔者在分析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和档案管理新技术的基础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应尽快完成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传统的纸质档案无法满足大数据处理的要求,在原有档案的录入过程中,应按照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类,便于后期使用;其次,应引入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借助先进的科技力量,完成之前数据分析不能胜任的大工作量处理工作;最后,在档案利用的过程中应同时结合横纵分析和动态管理的手段,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横纵分析指的是在数据管理中不仅仅需要比对单位随着时间推进所发生的变化,更应该比对所在行业的其他单位的发展、各部门之间的效益对比,动态管理指的是档案数据的及时整理、无用数据的剔除。
2.5提高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首先是提高档案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使他们在能力、意识上都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次是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要对在职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不仅要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把他们塑造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要在工作过程中锻炼人、发现人、培养人、提拔人。最后是要改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引进一些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与维护等计算机学方面的专业人才,改善目前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要建立一支由档案分析、市场调研、档案采编等不同人才组合起来的城建档案信息人才队伍,应对现代社会变化给档案工作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3.结束语
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同时信息大爆发也对传统技术和管理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档案管理面对的数据量激增,对单位的档案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分析的大数据技术在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艳路.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卷宗,2016(4).
[2]周才云,赵晶晶.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探析[J].兰台世界,2015(11).
[3]宋晨.浅析大数据时代的档案信息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4(8z).
论文作者:党彦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档案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城建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