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交车站的长度是确定公交车站大小的重要因素,这是保证公交车站能够满足公共交通运营和乘客等待需求的要求。本文分别描述了中美两国在设计公交站时所需要的标准和规范。通过讨论中国与美国在公交站长度设计参数方面的差异,本文寻找原因并进一步阐述,得出结论。
关键词:公交车站;车站长度;设计参数
0 引言
公交车站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部分,承担着公交车停车和乘客转移的任务,对公交车服务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车站规模规划设计得不合理,会造成公交车停车混乱和浪费城市用地,也会对公交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就车站规模中的车站长度展开研究,通过介绍中国和美国对于公交车站长度不同的设计标准和方法,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
1 中国车站长度设计参数
车站长度应满足公交停车需求、乘客集散合和相关设施的安放。中国《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规定:
(1)车站长度不宜小于35米;
(2)车站长度应满足最少两辆公交同时停车的要求;但不得超过四辆公交同时停靠的长度,否则须另设车站。
另外,不同类型的公交站所需的长度也有所不同。所以,中国将公交站划分为直接式和港湾式两种。下面按这两种类型依次说明。
1.1 直接式车站长度
直接式车站的长度与停车区域的容量有关,同时应在停车区前方留出安全距离,使公共汽车能快速进入和离开停车场,以免造成意外。
因此,对于单站位车站,车站长度至少不应小于25米;多站位车站应根据站位数量和站位长度计算车站长度。一个站位长度应包括车辆本身的长度和两辆公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我国公交车站的设计标准规定,公交车长度不超过6米,宽度不超过1.8米,安全距离不小于0.5米;公交车长度在6至8米之间,宽度在1.8到2.2米之间,安全间距不小于0.7米。如果车辆类型超过两个,则应根据较大类型的长度和安全距离来计算。
1.2 港湾式车站长度
港湾式车站长度应包括驶入渐变段,减速车道,停车区域,加速车道和驶出渐变段。停止区域的长度通常按每个站位5米的长度计算,所需的站位数量另外计算。在不同等级的道路上,渐变段和加减速车道的长度将会随着公共汽车的运行速度而变化。在道路和土地利用的限制下,渐变段的长度可能会比推荐的长度要小一些。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港湾站并不考虑加速或减速车道。所以公交必须在进入车站前减速,并在驶出后加速。道路上的减速和加速过程会扰乱直行交通,在交通流量大的情况下,会导致公交延迟。因此,如果道路状况允许,建议港湾站设置加减速车道。
2 美国车站长度设计参数
在公交站长度方面,美国《公共交通设施标准手册》规定如下,公交车站的长度应反映出;在20到30分钟的各高峰时段内,一个车站能同时容纳的车辆数和满足公交车进出车站的行驶要求。此外,公交车站长度应为铰接式公交增加20英尺,同时每增加一辆40英尺长标准公交车和60英尺长铰接车就需要车站长度分别增加50英尺和70英尺。
2.1 直接式车站长度
单车停站时,交叉口驶出部分路段上设立的车站长度应为80到100英尺;在交叉口驶入部分设立的车站长度应为90到105英尺。但是,实际上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停下多辆公交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确切位置上所需的公交站位数目取决于公交到达率和乘客服务时间。美国《公交站选址与设计指导》中列出了基于公交车流量和乘客服务时间所建议的公交停车站位要求。停止区域长度是所有站位长度的总和,一个站位长度按40英尺长标准公交车计算。
2.2 港湾式车站长度
美国港湾式车站长度也包括驶入渐变段,减速车道,停车区域,加速车道和驶出渐变段。其他类型,如开放式港湾站等,都是港湾站的变型,长度计算方法与典型港湾站大体相同,所以,下面以典型港湾式车站为例进行说明。
停止区域为每个40英尺长标准公交车提供50英尺长的站位,为60英尺长铰接车提供70英尺长的站位。根据不同公交流量和乘客服务时间,渐变段和加减速车道长度也会不同的推荐值。
3 中美之间的比较
在公交站长度方面,中美在港湾站方面的参数和方法存在着相似之处,因为中国是借鉴了美国的相关标准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得出的。中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介绍,车站长度是根据公交车停车时间与公交发车时间间隔进行比较,以确保停车时间小于间隔时间。然而,规范没有给出具体的比较方法,以及当停车时间大于出发间隔时如何调整。美国由于公共交通发展较早,方法和程序更系统、更科学、更先进。例如,美国《公路能力手册(2000)》中提到的“有效泊位”概念。“有效泊位”的停车能力等于只有一个泊位的车站正常停车能力。
一般来说,在公交站设计长度方面,中国与美国还是不同的。首先,作为发达国家,美国公共交通研究开始较早,理论知识更加全面丰富。中国起步较晚,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差距。相比之下,美国以大容量轨道交通和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中国公共交通承担了大部分的交通量。在城市结构方面,美国人少路宽,但中国城市土地紧张。所以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中美在公交站设计长度上的差异。其次,中美文化背景不同。美国重视人权保护,所以车站尺寸需要满足老人和残疾人的需求,站台设计也更加人性化。目前中国比较关注出行换乘需求,有些忽视乘客的感觉。此外,在一些特殊乘客方面,中国没有美国做得完善,中国可以向美国学习。最后,大多数中国标准只提供了标准和参数范围,具体操作通常基于之前的经验和数据,灵活性较强;而美国标准则提供了具体的公式和方法。
4 结论
公交车站的规模可以直接影响公交系统的运行、公交线路的容量和服务水平。但随着土地利用紧张和公共汽车系统的发展,简单车站就成为服务水平的瓶颈,特别是在一些集散路线和乘客聚集的地段。在这些车站中,公交车的停车时间增加,公交车会出现排队现象,公交服务水平恶化。车站的合理规模对车站的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后发现,中美的规范和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但美国可能略胜一筹。在具体实践中,中国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现实考虑。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 15-2011)[S].2012.
[2] 曾奕林.公交停靠站站台尺寸的研究[J].公共交通,2005(7):64-69.
[3] 韩宝睿,马健霄等.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设计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7):69-71.
[4]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Transit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Manaual[M].3rd Edition.Washington D.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12.
[5]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Transportation Cooperation Research Program Report 19.Guidelines for the Location and Design of Bus Stop,Washington D.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6.
论文作者:陶子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长度论文; 车站论文; 公交论文; 美国论文; 站位论文; 中国论文; 公交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