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回顾一个紧凑型地块住区规划项目的设计,分析论述了该类型住区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值得注意的细节。
关键词:紧凑型;住区规划
2007年,我在当时工作的单位接到了一个商住项目。业主在佛山市三水区城区北部拿到了一个用地约10亩的地块,委托我们帮助完成该地块的规划及建筑设计任务。这个项目区别于现有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模式,本项目规模不大,周边限制条件较多,可以说是珠三角地区小地块房地产开发的一种代表形式。项目已建成多年,回顾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对于个人还是有挺多收获的。
本项目原名称为“逸涛苑”(后改名“尚南雅筑”),用地位于佛山市三水区,属于三水中心城区范围。位于南丰大道东侧,离广三高速路三水出口200米,用地属于新旧城区交汇处。地块呈东南到西北长条形,长约150米,宽约44米,由于项目的特殊性,最初该区域是由三块相邻的地块统一做了控制性规划。我们的项目属于中间一块,地块两个长边与另两块地块相邻。因此在总体规划的时候,建筑红线及退让要求都受到南北两个地块的设计条件影响。规划用地面积约6495.6平方米,规划面积约31513.88平方米,容积率为4.2。用地性质为商住用地,主要以住宅为主,业主希望建两栋小高层住宅以及一栋商用酒店公寓。
根据用地的现状条件,规划方案在西北侧靠近城市主干道,并且朝向欠佳的西北角处设置酒店,这样酒店公寓楼临近主干道,并且形成入口广场,并且通过酒店的屏风作用,将剩余的住宅用地间隔开,保证了住宅区域的私密性和舒适性。在南北相邻建筑条件较复杂的情况下,保证住宅区照南北日照间距控制在0.8h。绿化用地较为紧张,因此在住宅楼首层设置了架空层,增加活动用地,与区内组团绿地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境。
机动车出入口统一在南丰大道旁酒店南侧的西南角。机动车道与住宅小区大门分开设置,交通规划采用人车分流,小区内主要为步行道,地下室顶面同时作为住宅绿化用地。整个地块停车主要采用地下停车,住宅区内结合景观设计了四个玻璃采光井,尽可能的利用自然采光。
酒店主体11层,建筑高度约为50米,呼应南丰大道沿街立面的天际线高度控制要求。酒店面积约7596.88平方米,为了提高建筑的辨识度及简化设计语言,选择了以错位排列的倒圆角窗套为主要重复元素的立面设计,咖啡色外墙面砖配合云白色玻璃马赛克线条,整体风格比较符合项目功能及定位。实际建成效果看,调整后的立面效果较为理想,在主干道上有较好的识别性,同时具有韵律感的立面窗套,建筑的夜景形象也较为突出。随着三水新城总体规划的出台,本项目正处于新城区域的南侧,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住宅区主入口及地下车库入口设置在西北侧规划路,靠近酒店南侧空地。住宅区建筑面积约19731.66平方米。区内设两栋一梯四户高层住宅,高17层,部分小户型;另设两栋一梯三户小高层住宅,高11层,首层部分架空。整个住宅区共200户,其中小户型(90平方以下)141户。占总体比例70%以上。每栋住宅各设置一到两部电梯。每栋住宅楼顶层南向设有少量复式户型。
本项目位置处于中心城区的北侧,属于发展中区域。区位交通便利,市场定位以中档买家为主。因此在户型及布局方面,以一梯四户、一梯三户格式布置,三室两厅(90~100平方)及二室两厅(75平方)为主。一梯四户以下的住宅平面布局可以保证各户型都有较好的朝向,户型设计上主要厅房以南北朝向为主,每户都带有景观阳台及生活阳台,同层住户之间干扰较少。三室两厅的户型都保证配有两个卫生间。
住宅外立面设计方面,强调现代简约风格,外墙使用米白色陶瓷面砖为主搭配蓝色、灰色面砖饰面。阳台,空调机格栅的等亦采用简洁的玻璃栏板,水平铝合金百叶等元素。住宅顶部配合复式住宅设计了玻璃幕墙及屋顶装饰构架,同时起到造型点睛的作用。立面配色为米白色搭配咖啡色,灰色面砖方案。与酒店调整后的外立面配色相协调。保持整个项目的统一完整性。
项目设计到建成,到现在已投入使用数年。回顾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还是有挺多收获的,同时项目本身也有遗憾之处,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1,在小地块住宅规划方面,由于小地块一般处在城市发展中区域,周边通常会有已建成项目或已规划准备实施项目,同时受本身地形限制,导致地块常常带有许多限制条件,直接影响到建筑规划的布局以及环境设计。但正是因为这些现实存在的用地状况,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设计入手的方向。通过对地块周边条件的综合分析,对有利及不利条件的权衡比对,以及对本身规划条件的细致解读,往往可以推导设计出符合规划条件、相对合理的方案。住区规划需适应居民的生活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噪、防灾、公共绿地、配套设施及管理要求。如日照分析,按照规范要求,只要考虑一定的日照间距,而不对日照时间做定量的要求,实际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南北朝向的板式规划布局,效果会比较好。
2,小地块住宅在项目设计前期需要做好市场调研,项目定位及目标要准确。因为小地块的开发量不大,本身项目规模不大,户型数量有限。应根据区位性质,市场情况以及目标人群等因素来确定项目定位,安排合理的户型以及组合形式。同时,因为项目开发周期较快,通常都是一次建设完毕,在规划设计的过程可以相应的考虑如何更好更快的使项目推进实施,如整体开挖地下室。
但单层大板面的地下室往往会给滞后的市政排水管网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对自然雨水的渗透预留。
3,住区景观设计方面,本项目有些遗憾,因为用地面积较小,本身绿化面积较小,住宅楼底层只有不到40%的占地面积采用了架空层设计。首层住户与周边景观用地过于靠近,造成相互影响。从整体考虑,应该尽量多的设置架空层,增大活动场地及绿化景观用地,首层只设置入口门厅。对于小地块住宅用地来说,应该牺牲一些开发量来提升公共绿化及活动场地的质量。
4,建筑风格设计也是住区规划的一个重点。建筑风格是指设计中的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珠三角地区常用的建筑风格受外部影响较重。建筑的功能很多时候都会影响到建筑的风格。建筑风格给人直观的感受,往往对整个项目的走向起到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本人在做这个项目以及其他一些小型住宅地块设计的小小收获。不足之处望指正。
参考文献:
[1] 浅谈珠江三角洲地区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陈斌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5)
[2]《三水广场选址分析报告》
论文作者:李恺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地块论文; 项目论文; 住宅论文; 日照论文; 条件论文; 建筑论文; 酒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