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怎样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工作论文_雍伟兵

浅析怎样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工作论文_雍伟兵

江苏瑞利山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省如皋市 226500

摘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有益,为了给人们一个安全的健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我们就要严格要求建筑工程的质量,而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各方面各部门紧密配合对于在建筑工程中贪污腐败的行为绝不姑息严厉惩治,对于工程人员马虎了事的行为要给予警告和处分,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还要加强原材料和施工方法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各个方面严格把控施工的质量关。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

一、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1、能够优化材料的配合比设计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配合比设计方面,要增加几个试配方案,方便有选用控制成本主要材料用量比例配合的经济方案,同时,经过配合比试验检测能够选择合理通过经济的材料配合比达到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2、可以优化工程材料的选择

对原材料通过试验检测,能够在众多的同类的质量达标的产品当中,优先选优,最后通过综合权衡,选择费用较低的原材料,这样能够科学客观的评定建筑用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下,对于任何一种材料都可经过对其规定性能的相关检验,评定它的产品合格与否、这对于合理地使用材料,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3、有利于选择使用新材料、新工艺

经过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实施试验检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鉴别它的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对于全面推动施工技术进步,提升工程进度与质量等会起到积极的推动效应。

二、影响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的因素

影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因素

(1)检测试验项目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需检测,试验的材料检验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比如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2)建材检测的取样试样是否具有代表性。取样试样应做到随机取样,数量要正确,取样要足够,取样方法要正确。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建筑材料的性能也有重大影响,要按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养护,取样才会更加准确和具有代表性,誓言方法也必须按照标准进行;(3)对于建筑材料的设计文件、施工图、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与工程材料有关的文件,熟悉文件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的规定和要求。并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供货厂家,在对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等信息的精准了解下,选择可靠地供货厂家获得质量好,价格合理的材料资源,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能合理降低工程造价;(4)建筑材料检测时应注意检测误差和进项正确的数据处理。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设备仪器、材质的均匀度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检测检测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和规程规定进行检测和处理。另外,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材料的检验,要严守建筑材料的三证关。建筑材料及设备都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设计的要求,并具备国家提供的质量合格文件及性能检测报告,这些材料和设备在进场验收时,一定要经过监理工程师的严格审查。实行安全认证和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要有许可证的编号和安全认证的标志,在选取这些建筑材料时,不能光看产品上标有合格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即可,要对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的标志进行检查,当材料到达施工现场时要按照该资料的说明进行严格检查,检查产品的型号、规格、性能指标、数量、外观质量等,对于不达标的材料坚决不要。在比较重要的建筑设备和仪器验收方面,需要双方去现场监督检查和验收。

2、内部因素

(1)人员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员因素主要指的是领导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领导的正确决策,组织和管理能力,在对建筑工程的检测和控制等程序中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操作人员的谨慎细心,精益求精,技术水平,作业能力,职业道德,身体素质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建筑材料的是否过关合格;(2)设备和工艺因素。建筑施工企业拥有过关的检测设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测与控制,也是影响到建筑材料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保养方法,对设备进行养护和维修,才能保证对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精准和对建筑材料合格与否的负责;(3)方法方案因素。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与控制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和合理的方案,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才能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和检测结果是否有意义。所以,这也对领导人员和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有效控制对策

1、确定检测项目

确定准确的检测项目是建筑材料检测的关键环节,其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存在各类的建筑材料,技术监管人员应依据建筑行业规定标准对材料进行相关项目的鉴定。如在水泥材料鉴定时,应依照水泥批次对水泥的凝结周期、细度、安定性及强度进行检测。若工程选用C30等级的混凝土,应重点测定混凝土的压碎性能;若选用质地相对疏松的粗骨料,则应实行坚固性测试等。

2、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行业格局

在主要的检测机构中,质量监督检验站在行业内基本上具有垄断地位。而科研院校多承担着大量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有充足的经费支持。企业实验室通常只用来满足所属企业自身的需要,难以真正的服务于市场。而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自寻业务,自负盈亏,在业务承接上有没有优势,导致没有足够的营业收入,无法添加先进仪器,引人优秀人才,经营发展陷人了一种恶性循环。而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会是以后建材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方向。所以有必要对行业进行重新洗牌,形成公平充分的竞争机制,以有利于该行业的长远发展。

3、加强检测的强制性

只有严格确保工程施工中所用材料的合格性,才能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使建筑的结构更加安全,避免质量通病问题的产生。项目检测工作时,根据国家、行业规范以及地方主管部门的规定,在施工设计方案的指导下,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硅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检测(非必检测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项目。

4、提高取样的规范性

作为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环节,试验取样过程需要更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相应的技术人员熟悉各类操作技巧,具有更强的责任心,选择科学有效的取样手段。材料取样是通过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分析检测进而得出标准。取样时要从同一批建筑材料的不同部分按照规定数量比例抽取采样分析。如果采样对象并非单一品种,采样数量没按照特定标准,那么,采样的结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出现极大的偏差,有悖于检测的初衷。当检测人员抽样检测的时候,要认真记录下所采样物品是否有异常,要做到实事求是,尽量保存好记录信息,避免任何偏差。在实际取样过程中应依据建筑材料检测的各类标准,确定合适的取样方案,并按照随机化原则设置取样点的数目。如在对袋装水泥进行检定时,应依照生产时间、生产编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标准将同类型水泥放在一起实施检测,同时单个批次的总量应控制在lOKg以上、150t以内,抽样检测点的数量也应不少于25个。若同类编号水泥在1000t左右,应平分成两部分实施检测,且同批次水泥的抽样间隔应按照20t进行选择,通过对建筑材料取样试样的程序进行严格规范来提升材料检测的有效性。

结束语

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本身的质量。而作为专业人员,更要以身作则,并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对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水平,并保证所检测材料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张正好.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6):21.

[2] 谭平主编.建筑材料检测实训指导.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3.8

论文作者:雍伟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浅析怎样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工作论文_雍伟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