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育“格式化”问题反思

中学语文教育“格式化”问题反思

邓利萍[1]2003年在《中学语文教育“格式化”问题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明显存在着一个“格式化”问题。其主要表现为:高度政治化的范文选择标准;教条刻板的现实主义课文诠释原则;狭隘的功利主义教学思想。“格式化”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凝固化和僵化,它不利于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妨碍全面实现语文教育的的目标。 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学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格式化”的大框架虽然被打破了,但构成“格式化”的因素并没有完全消除。这种状况的存在,对继续深化语文教育改革和促进语文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化产生着消极的影响。 本文所做的就是借助历史背景和文学史的学科背景对现代中学语文教育进行回溯和反思,以期揭示形成“格式化”的几种主要力量,再现“格式化”形成的若干关键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当今的语文教育现状。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分别从叁个方面探讨中学语文教育的“格式化”过程。第一章,主要揭示高度政治化的选材标准对教材编写的影响,其中主要涉及当时的政策和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两项政治因素。第二章,分析僵化的现实主义理论对文学范文的诠释。主要剖析了现实主义的僵化过程及其阐释文学范文的特点。第叁章着重探讨课文教学的功利化产生的背景以及它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形式和主要特征。 第四章是在前叁章对语文教育中上述问题探讨的基础上,联系当今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反思,并且提出自己的初浅看法。

朱建军[2]2010年在《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目前写作教学的现状是:一面是“写”的作用和意义在综合型语文教材或“文选”式教材中被严重忽略,而另一面却是中学课堂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课,或者课堂在从事着大量的“非教学行为”。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人们对语文课程的阅读取向与写作取向,以及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或在何种程度的关系等等问题认识不清;因而使得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成为了两个“各自为政”的“独立”领域,阅读教学省略了写作甚至“也是学习的手段”,而写作教学也仅仅剩下了“闭门造车”然后“批改作文”这样简单的行为。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确定为:通过中外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的研究,厘清新形势下阅读观、写作观各自的取向,以及确立在此基础上的“新读写结合”观,并界定相对应于四类“选文”“样本”“例文”“定篇”和“用件”的五种功能性写作概念:“积累性写作”“模仿性写作”“学习性写作”“评论性写作”和“探究性写作”,并在实践上用这些概念对语文教材编制和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进行审议和考察。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叁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为宏观理念讨论,主要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读写结合”观的理论基础,第叁章“读写结合”在中外语文课程文件中的实际规划形态;在这叁章基础上,本研究界定了“新读写结合”观的具体内涵。第二个方面为中观策略研究,在第四章中,本研究确立了“新读写结合”观下的写作概念及其核心要素的共生关系框架,界定了针对四类“选文”的五种功能性写作概念,描述了“新读写结合”观的两种取向,并构建了“新读写结合”观的知识维度与阅读技能维度的框架;本部分意在解决语文课程“新读写结合”观具体展开的方式与策略的问题。第叁个方面为微观操作研究,第五章主要考察五种功能性写作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具体编制情况,并规划出相应的编制策略,第六章主要研究五种功能性写作在中学语文教学现场的具体操作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本部分为本文的行动研究部分。

张雪[3]2015年在《当代中国语文教学观念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中国语文教学观念,作为伴随时代发展与教学改革应运而生的思想成果,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课堂教学的面貌。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及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培养教师多元化的理论胸襟、发展理性怀疑精神并建构未来教学观念的价值体系就更加迫在眉睫。本文以当代中国语文课堂教学观念为研究对象,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路径,旨在通过梳理课堂教学观念的演变历程来质疑和批判不合时宜的教学观念,并试图构建未来课堂教学观念的演变趋势及发展路径。语文教学观念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自觉建构并被大多数教师个体接受和认可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流教学思想。本文以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变化为线索,创造性地将当代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演变历程概括为四个阶段:“思政”统领期的“以教代学”→科学主导期的“以教带学”→观念转型期的“以教促学”→人文回归期的“变教为学”。将每种教学观念的形成置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分别从两条路径进行探析:一条路径是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生关系进行理论探究,另一条路径就是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实践案例进行评析,以此来佐证和推论教学观念的演变轨迹。通过对当代中国语文教学观念的演变历程进行反思,发现新近兴起的“变教为学”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引领着未来课堂教学观念的发展潮流。具体而言,教学范式从指令性范式向解放性范式转变;学习方式从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教材内容从线性序列向动态生成转变;师生关系从控制关系向对话关系转变。在此基础上指出“变教为学”的实施策略,即顶层设计是理论前提,立足实践是现实基础,教师落实是关键环节。

赵静[4]2017年在《鲁迅作品教学的生命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鲁迅作品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自民国时期至今,鲁迅作品一直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选文而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鲁迅作品的教学也因此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深邃的鲁迅思想赋予鲁迅作品以强大的生命力,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溉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以鲁迅作品为载体渗透生命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综观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呈现出对生命教育的偏离现象。当下鲁迅作品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语文教师关怀生命的意识淡薄,并且深受教育功利主义以及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而表现出僵化的教学模式、单一化的文本解读与明显的应试倾向。此外,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还存在着文本解读的困境,比如中学语文教师只重考点、不重鉴赏和肢解作品的现象造成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片面化认知,影响着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为改善现状,鲁迅作品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尤为必要。从语文课程来看,生命教育的渗透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从语文教学来看,鲁迅作品本身及其教学要求教师从更好的角度切入,生命教育便是最佳路径;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其作品强烈的生命意识决定了所蕴涵的生命教育价值和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中也需要生命层面的精神营养。生命教育的实施,对中学语文教师有一定要求。教师要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对鲁迅作品进行生命化的解读;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两者进行生命化的中学语文教育。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创新教学策略实施生命教育。课堂上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对话交流,以生命化主题为引领的群文阅读教学,以生命为基点的写作训练,这些都可以作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基本策略。此外,语文教师还应尝试从生命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切实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王荣生[5]2003年在《语文科课程论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根植我国语文教育现实、面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问题的“语文科课程论”,是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新品种。其主要任务有叁:第一,重整“语文科课程”的基本概念,构建语文课程,包括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材等方面的分析框架。第二,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学派理论的学理阐释,包括对语文教育史上重要问题的评述。第叁,对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评析,对改革所显现的理论问题放在多元视野的背景中探悉其学理。上述叁方面各有侧重,但往往糅合在一起,尤其是作为研究形态的状况下。本文计有九章: 第一章《导言:语文科课程论》:本章为语文科课程论的研究划定了疆界,这是后续各章得以进行的前提。首先,试建了纵横两道的语文教育研究归属参照系,根据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实际,区分出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和七个层面。接着,经过“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具体形态与语文科课程”、“语文科课程论与语文科教学论”、“学派语文课程论与语文科课程论”叁组比照,界定了语文科课程论的研究性质、对象、任务等。 第二章《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本章可以看作是下一章的铺垫,所做的工作,是弄清我国的语文教育研究何以有一个“性质”的难题,并探询对待“性质”问题的合适方式。首先建立了一个描述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模型,依据模型推导“性质”难题的产生过程,再通过与“性质”问题研究的正常模型比照,揭示之所以成为难题的原由。接着沿历史语境中的话语方式,按四个阶段追溯“语文科性质”在我国百年语文教育研究中的演化过程。 第叁章《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本章是上一章的延续,也是以下几章的总纲。在“性质”的纷争中,“思想性”(或“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对峙,转化为语文科及其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分析框架。这一袭用框架,有较大的局限性。界说“分析框架”含义之后,本章指出袭用框架“两极概念的实体化”、“分析能力的残缺”的弊端,接着介绍语文教育界突破该框架的努力,进而提出“层迭蕴涵分析框架”。层迭蕴涵分析框架,与《语文课程标准》目标设计的“叁个维度”,原则一致。接下来对取样的美国语文课程目标所进行的分析,则初步展示了层迭蕴涵分析框架的运行情况,也证明了该框架作为公用平台的效用。 第四章《层迭蕴涵分析框架运行:课程取向》:本章侧重于“潜层面”中的课程取向,以展示层迭蕴涵分析框架的解释力。首先界说“课程取向”的含义,接着分别评述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的语文科课程总取向,并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对总取向的纷争及其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课程取向,在语文科还表现为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取向。在中日语文课程的阅读取向比较、中美语文课程“说话”目标比较、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取向变异叁个专题,揭示了长期被掩盖的语文课程听、说、读、写目标的取向问题。 第五章《层登蕊涵分析框架运行:文化意识》:本章侧重于“潜层面”中的文化意识,以展示层迭蕴涵分析框架的解释力。我们将“文化意识”界定为与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五个维面”。接着,本章从“古与今”、“中与西”两个侧面分别考察了“整体感知”、“对话理论”以及与之相连的“感受性阅读”的问题。“整体感知”和“对话理论”是当前中小学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两个基点,它们或者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目标、或者与阅读教学的绝大部分目标密切相关。 第六章《层迭组洒分析框架运行:知识状况》:本章侧重于“潜层面”中的知识状况,以展示层迭蕴涵分析框架的解释力。在界定“知识状况”的含义之后,本章分别考察了欧美的语文课程目标和我国语文课程的知识状况。我们认为,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对知识状况的审理要紧急地提到日程,并在课程具体形态层面将语文学校知识问题“主题化”。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揭示出,我国语文教育的严重问题,根由之一是我们一直只有“选文集锦”的语文教材,很大程度上不曾有过严格课程论意义上的语文课程。这样,论题就逻辑地转到了承载语文课程内容的语文教材。 第七章《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本章面对的是进入语文教材研究必须先行解决的两个理论问题,一是“语文教材内容”问题,二是“语文教材体系”问题。 第八章《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我国语文教材向来以“文选型”为正宗,语文教材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便落实为“选文”问题的讨论。根据我们对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和研究,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鉴别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不同类型的选文有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在语文教材编撰和语文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待。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鉴别出四种类型,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实际上也构成了研究语文课程、教材乃至教学的一种认识框架,同时也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蕴涵层迭分析框架“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与“选文学习目标”之间关系的具体化。 第九章《代结语: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本章是上面各章所建立的概念?

周卫鸽[6]2009年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文中提出本文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反思。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针对当前中职教育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了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沉思中彷徨,在彷徨中反思的现状。第二章是对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反思,分中职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体系的建构,中职生语文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中职语文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探讨叁个方面进行了反思。第叁章的内容主要是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开放模式的反思,分析了中职生“春光关不住”的语文学习特征,阐述了中职语文教学要把生活引入课堂,要把课堂延伸社会。第四章是对中职语文教学基本理论建设的反思。呼吁中职语文教学需要并欢迎优秀的西方理论、传统理论,尤其要打造反映自身规律的理论。第五章阐述了对中职语文教学经验的及时总结与广泛交流的反思。提出反思我们教学成功或失败的每一步,应该成为我们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习惯。最后展望了中职语文教学终将辉煌的前景。

武聪[7]2012年在《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典”,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载负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所积淀下来的绚丽瑰宝。古代语文教育十分注重对古典文化的学习和继承,读经一直是教育的主流,熟读精思、口诵心惟素来是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经典也是其最基本的甚至唯一的教学内容。近代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以及西方新思潮的涌现,反对读经教育成为一时潮流。直至新中国成立,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但随后十年“文革”浩劫,整个教育遭到了严重破坏,古典教育更是少人问津。九十年代掀起语文教育改革浪潮,古典教育才又重新成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新世纪里,“经典诵读”已发展为波澜壮阔的社会热潮。社会各界关于“经典诵读”的论争众说纷纭。但经典诵读教育的价值意义毋庸置疑。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不仅能够丰厚文化底蕴,全面提高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而且有利于锻炼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审美水平,经典诵读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健全青少年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从目前来看,小学阶段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已初成规模,取得一定成效;但相对而言,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发展却极不平衡,诵读成效不尽如人意。通过中学经典诵读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经典诵读,普遍存在观念认识淡薄、诵读平台狭隘、诵读资源单一、教育教学水平欠佳、经典诵读评价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导致经典诵读教育效果不佳。把“经典诵读”视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探讨中学语文教育中经典诵读实施体系的建构,首先需确立实施建构的多项原则;其次,为学生搭建学校、家庭、社区叁大经典诵读平台,整合课本教材、校本课程以及网络、影视等多媒体信息来源等,注重经典诵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以充实经典诵读资源;再次,在教学内容上应注意对文化经典的选择,加强对诵读技能技巧的训练;最后,在经典诵读教育实施体系的中心环节——教学方面,针对现状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提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决策略,从认识、时间、方式、指导、评价等多方面来完善经典诵读教学的操作。在整个对于经典诵读教育实施体系建构的论述中,融入大量经典诵读教学实例和教师课堂实录进行论证和分析,大大加强本论题研究的可信性和可行性。尽管当前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经典诵读状况存在很多问题,其实施也面临诸多困难,但诵读经典、传承文化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语文教育本身的发展。我们必将坚定地不断丰富和完善经典诵读教育的实施体系建构,促进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牢固发展,力求为新语文教育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架构一条完美、畅通的桥梁。

文喜[8]2017年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绥宁县大园古苗寨作为单一姓氏、单一民族的古村落,在民族文化内容的选择及课程开发、建设上,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国家教育改革中叁级课程的实施为民族区域课程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发展空间。论文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背景、相关研究进展、研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内容,明确提出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是对绥宁县苗族文化的历史概况及其传承现状研究。首先简要介绍“大园古苗寨”的历史,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等形式分析不同人群对大园古苗寨的认知情况,另外对当地使用的语文教材、乡土教材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主要研究绥宁县大园古苗寨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构思。建设语文校本教材光有各种文化资源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编制,基于对语文课标、教学大纲、教学实施建议的考虑,制定语文校本教材的课程目标。从学生学情、地方文化背景出发,综合多因素考虑大园古苗寨文化的教学选择,选取民间故事、曲艺、诗词楹联、祭祀文化、建筑文化、节日、习俗文化六个板块。第叁章主要是绥宁县大园古苗寨语文校本教材的科学实施,课程实施是将已经编排完整的课程计划落到实处,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对学情、师情、教学环境等条件进行前提分析,对课程具体安排进行思考,然后依据课程实施原则,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并通过教学案例进行反思,提出保障性的措施,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第四章是探究绥宁县大园古苗寨语文校本教材实施意义并进行反思。大园古苗寨语文校本教材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其意义首先是顺应多元文化的需求,促进文化的丰富、多样化,其次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实现民族文化在语文教学上的独特价值。通过语文校本教材的使用,反思我国校本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课程有效实施建议。结语部分部分强调了语文学习不能脱离社会生活,通过对绥宁文化的深刻解读可以丰富语文教育的形式和内涵,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价值,在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周薇[9]2010年在《幽暗意识的穿越》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教育界关于语文学科性质与教学目标的定位一直是众说纷纭的论争焦点之一,继语文新课标标举“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后,开始逐渐摆脱长期垄断语文教育界的“工具论”思想的桎梏。但一直以来对于“人文性”与“人文精神”这些本体概念的探讨以及在语文课堂中具体的落实都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在新课改中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导论中分别界定并分析了幽暗意识、灰色真实、穿越等重要概念的内涵及提出的意义,强调幽暗意识穿越灰色真实的直面精神与批判维度。论文第一章主要以“工具论”与“泛语文观”的论争为线,梳理建国以来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性质与课程目标定位的变迁史以及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时结合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来探讨这一纲领性文件在提出“人文性”,“人文精神”这些概念上存在的模糊与高蹈。论文第二章将着重从教材选文和课堂教学实践这两方面,指出目前语文教育中幽暗意识缺失的现象,并以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西方现代派作品与鲁迅作品的教学为案例与切入点,分析语文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理解的偏颇。论文第叁章从文化思想与教育理念、实践这两大方面来探索中学语文教育中幽暗意识缺失的原因。这种回避型教学策略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在文化思想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流弊,五四时激进狂飙的“人的神化”,文革时期驱逐人欲的极左思想,新时期商业消费化语境中元命题的自我瓦解等复杂因素相关。在教育领域,也与滞后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现实的客观限制等因素密不可分。诸如: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情感体验教学的缺失,教师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缺位,评价体系革新的严重滞后等等。论文第四章指出这种回避的教学策略导致的恶果以及应对措施。回避灰色真实的人文精神是残缺的,不健全的,它无力应对当下的社会现状,也无法达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所以我国的语文教学亟需一种“幽暗意识”的穿越,打破以往教育精心建构的乌托邦理想与水晶温室,使学生能直面现实人生与人性的不完满,拥有独立、理智、客观的思辨能力,应对现实的心理承受力与切实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并且论文从实施原则与指导思想,具体运作与应对措施这两个层面,勾勒建构幽暗意识的初步构想。

牛秋霞[10]2011年在《论语文教师教学表达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课程改革为宏观背景,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分析语文课堂教学表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言语表达力。由于篇幅和论题的限制,本研究着重从理论的角度对教师言语表达力做较为详细的阐述,试图从中得出一些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观点,以促进我国语文基础教育理论的研究。第一部分,引言。从问题的提出、选题的意义、研究的基础和概念的界定四个方面逐一地进行概括性的论述,借以阐明笔者对教学表达力的理解。第二部分集中展开了对语文教师教学表达的现状反思。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问题进行分析与诊断,总结出叁方面的问题:失范性、格式化和窄化性,并指出语文教师言语表达力的走弱。直接影响着教师母语素质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语文教师的言语表达力是其母语素养的核心体现,其表达力的缺失与不足意味着我国语文教育存在着危机,值得我们深思。第叁部分论述的是提升教师言语表达力的必要条件即科学性,指出科学性包括规范性和连贯性两方面的内容,分析了两者各自的内涵,并以案例的形式逐一论述。第四部分为主体部分,阐释了熔铸教师言语表达力的独特要旨——艺术性,指出艺术性包括形象性、情感性、音乐性和个性化四方面的内容,分别对其进行深入的阐释。第五部分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提升言语表达力的有效途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教学表达的自我反思;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自我成长活动,教师进行言语表达自觉实践;师生互动建构言语表达的学习共同体。在上述五部分的基础上,第六部分试图勾勒出语文教师言语表达力的愿景,展望教师言语表达力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主要内容:学生敬重老师、热爱母语和示范语用。附录部分是两篇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以此佐证自己的观点。一言以蔽之,本研究是在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各种观念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借鉴语用学等研究的观点,探索教师教学表达方面的问题,提升其言语表达力以服务于学子们的母语表达力的培养,进而推进整个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教育“格式化”问题反思[D]. 邓利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2]. 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D]. 朱建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 当代中国语文教学观念的演变研究[D]. 张雪.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4]. 鲁迅作品教学的生命教育研究[D]. 赵静. 洛阳师范学院. 2017

[5]. 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 王荣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6].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D]. 周卫鸽.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7]. 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研究[D]. 武聪.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8]. 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D]. 文喜. 贵州师范大学. 2017

[9]. 幽暗意识的穿越[D]. 周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10]. 论语文教师教学表达力[D]. 牛秋霞. 浙江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  

中学语文教育“格式化”问题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