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论文_矫永芳

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论文_矫永芳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明村镇明村小学 266700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合理恰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至关重要,它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直叙法,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运用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情境教学的认识:

一、问题情境的含义

1.问题情境营造了一种“氛围”,它能促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包括对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发现规律的兴奋等。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由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应把“情感”作为首要的目标,以此为前提加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2.问题情境是数学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把问题背景放在概念前面,呈现与之有关的足够材料,使数学概念从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如在学习等比数列之前给出印度国王与国际象棋的故事,学习线性规划之前给出信贷事例等等。这样做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自然、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并从中体验到数学家的成就感。历年的高考中,应用题一向是学生得分的盲点,但从中抽象概括出的数学问题却简单异常。追根溯源,平时的教学中,强行灌输数学概念和知识,造成与实际的脱离,使数学概念、数学问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应遵循的原则

1.问题情境创设的情感性原则。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面对适当的难度,经受锻炼,尝试成功,借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之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深入度的目的。

2.问题情境创设的建构性原则。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或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生动、直观,易于激发联想,实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抓住两点:一是要吸引住学生,促使学生进入情境,通常把教学建立在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上,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却又力所能及;二是要在学生原有知识和所要完成目标间搭建“桥梁”,使问题序列形成台阶,以便学生拾级而上。

3.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究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探究性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并努力证明,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发现规律,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情境创设的几种类型

1.趣味性情境。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揭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现实中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这就更需要老师提高数学课的趣味性。例如,讲等差数列之前,可如此创设情境: 探险家在古墓中寻宝,来到宝藏门外,发现门上有四个从0-9的刻度的转盘,要求把四个转盘分别转到指定数字,门才能打开。门上还有四组数字,如下:

(1)1,3,5,( ),9。

(2)15,12,( ),6,3。

(3)48,53,58,( ),3,68。

(4)8,( ),8,8,8。

这样的问题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思考,探索问题的答案。这就产生了“内需”,自然就会聆听下文了。

2.实践性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可伴随着一些具体的实践操作,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使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理解深刻,增强学习效果。如讲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之前,让学生拿两根铅笔自己先试验一下。讲椭圆画图时,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模型作图。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3.开放性情境。传统的课堂模式是老师站在全班学生面前,成为学生的中心,开放性差。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开放师生关系,开放思维空间,创造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开放师生关系,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师在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洗耳恭听这种传授与被动接受的状况。师生之间应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刻板的、纯理性的教学关系和氛围难以激活学生的灵性,不能使学生在学习时进入最佳效率状态。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爱心、耐心、宽容心,要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更多的机会。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精心保护和耐心指导,不打击、挖苦和讽刺学生的“奇谈怪论”,因为保护学生的“奇谈怪论”就是保护学生的创造潜能。

总之,讲求教学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改变传统的封闭型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可以形成创造性的学生集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矫永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论文_矫永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