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水文地质问题?
引言
程项目的规模持续扩大,对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出更高要求。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水文地质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环节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水文地质勘探结果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整体质量。考虑到获取准确水文地质资料的需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科学实施各类工艺技术,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解决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予以及时排除,对提升岩土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
1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重要性
对于岩土工程施工而言,针对于水文地质的勘察与检测属于重要环节,便于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在分析与调整水文地质数据基础上制定出内容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在实现对地下水资源充分开发同时推进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要全面分析水文地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积极的评价,引起施工单位对水文地质状况的高度重视。针对于地下水位的异常变化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对地下水的合理开发。技术人员在实际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地基基础、地质条件以及建筑类型的不同,实行对各种水文情况的分类处理,确保地下水位的升降正常,从而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以及施工质量。
2岩土工程地质勘测地下水变化带来的影响
2.1地下水位上升
导致地下水上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气象因素、地质因素、人为因素等。从气象因素看,致使地下水位上涨的具体原因为降雨和气温;从地质因素看,致使地下水位上涨的原因是岩土工程特殊性质及水层结构的变化;从人为因素看,致使地下水位上涨的原因是灌溉或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地下水位受到影响便会使其产生不正常的上涨,此种现象会加快地基的腐蚀速度,造成斜坡位置或是河岸位置的土体出现崩塌,破坏建筑结构。。
2.2地下水位下降
从自然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发地下水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降水量减少。渗入地下的水分降低,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同时,由于周围居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存在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大量抽取地下水也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由地下水位下降所产生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会破坏当地的植被,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并且给岩土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旦地下水下降,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循环状态就会被破坏,地表的湖泊面积会进一步减少,导致自然生态环境进入恶性循环,无法满足人们正常的用水需要,也会给岩土工程施工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
2.3地下水位变动频繁
结合岩土工程的实际状况,如果地下水位的变动过于频繁,仅会导致工程施工场所的岩土变得更加不规律,同时随着水位变动次数的增多,岩土出现规律的频率也会随之增加,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地裂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对于岩土工程的影响是致命的。
3完善岩土勘察工程水文地质勘查设计的途径
3.1明确勘察目标与任务
准确掌握水文地质情况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条件,而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等自然地理条件、地貌地面的变化规律与特殊性、以及地下水与地下水位等各方面信息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水文地质情况的收集是为合理利用地质环境,保证建筑物的施工安全与稳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考虑到水文地质问题对建筑施工的重要影响,以及获取准确水文地质资料对岩土工程安全建设的有力支持,相关工作人员在岩土工程施工前应该做好建筑区域范围内水文地质问题相关资料与数据的收集工作,在勘察过程中全面了解当地的降水量及蒸发量等相关信息,了解水层厚度与深度,掌握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受污染程度,调查地下水的正常水位及日常变化规律,各含水层是由何种类型的地下水构成,明确勘察目标与任务,准确把握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排除关系与补充关系。同时,工作人员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阶段要严格按照工程勘察目标与任务,以及相关工作规范开展工程勘察作业,依据已有的资料对目的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做出全面了解与准确评估,详细调查与分析工程建设地区的地下水特点与地下水分布规律,真实反映出地下水的性质与水量,为岩土工程施工作出科学评价,针对工程建设区域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及时解决,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岩土工程建设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3.2加强勘察设计与任务研究
在岩土工程设计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明确自身责任与义务,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相关主体需明确深入调查工作的可操作性与安全性,这样才能确保之后的工作安全地展开。在调查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才会确保结果分析的准确性,保证设计质量为之后工作稳定开展提供条件。同时,应重视态度问题。勘察技术人员需主动加大对水文地质问题重视力度,不管是分析还是设计,皆需要注重工作效率,展开相关监测工作及进行跟踪监测,掌握各方状况,合理地对水文地质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保证相应的问题得到高效的处理。
3.3建立健全水文地质评价制度
完善的水文地质评价体系是保证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设计质量的基础,所以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水文地质勘察评价机制,提高勘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责任感,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地下水位问题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的采取解决措施,保证工程施工按照计划进行同时提升地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4处理地下水位升降问题
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影响岩土工程结构的稳固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会造成地下水分布情况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会影响岩土建筑物的地基的稳定性。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于地下水位的变化要高度重视,展开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的勘测,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以及环境构造总结出水文地质以及岩土层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出预测,并相应地制定预防方案,避免岩土工程受到地下水位变化的不利影响,在保证建筑物承重能力同时减少危害。
结语
在工程质量备受关注的大环境下,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严重性更加突出。在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各个阶段要全面深入地分析水文地质情况,获取真实可靠且详细的水文地质相关数据资料,对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等工作精益求精,避免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力支持,从而保证岩土工程的安全高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聂书斌,张立伟,纪迎超,等.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2):44-45.
[2]关天冶.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之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No.272(18):98-98.
[3]滕云.基于常用地质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10):296+298.
[4]张小丁,廖亚楠,陈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中的水文地质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9):158+160.
[5]管鸣睿.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02):15-16.
论文作者:宋连春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岩土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地下水论文; 勘察设计论文; 地下水位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