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科学的创造力培养的基本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婴幼儿论文,创造力论文,基本思路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从成长时机、机能载体与交互作用方式等三个方面提出婴幼儿科学创造力机能培养的总体思路。
一、婴幼儿科学创造力的形成过程
我们认为,科学创造力是属于个体最主要的机能“逻辑运算机能”的最重要、最高级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方面的逻辑运算机能一样,它也是在其发展的关键期中,与该机能的载体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由于逻辑运算机能与其他的机能不同,它是人类个体的高级心理机能,与感知运动机能相比较它无法通过外界刺激直接激发形成;与语言机能相比较,它不像语言机能有更多的遗传机制,可以通过“刺激”—“启动+转换”的方式习得;作为人类个体的高级心理机能,它是以外部的、社会产品的形式存在,需要个体在社会传递下进行这些产品(载体)蕴涵的活动,然后再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机能。因此,个体的逻辑运算机能的形成,按照列昂节夫的说法,是一个以全新的形式实现人类“种族”机能的过程。
在总结前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在第二章提出了关于个体高级机能形成的基本观点,这个基本观点可以进一步具体表述如下:
首先,个体刚出生的一个短暂时期,只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动作,如手脚乱动之类,本能动作最大的特点是无目的、不自觉,是对环境的本能适应。
随后,个体为了适应外部环境,逐步产生了随意动作,与本能动作不同,随意动作最大的特点是有目的,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生的动作。例如,婴幼儿伸手抓奶瓶朝向自己的嘴巴等,它是对环境的有目的的适应,但只是一种简单的适应。
进一步,个体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就必须调整自己的动作,使之能达到一定的目的,这种调整,就是根据客体(环境)的逻辑修正原先的动作(主体逻辑)以实现对环境的适应。调整的结果,使一般的随意动作成为蕴涵基本逻辑图式的智慧动作,按照皮亚杰的观点,最先出现的是具有序列关系、内包关系与之一一对应关系的智慧动作,这三种逻辑关系,是后来一系列逻辑图式形成与发展的“母结构”。
个体外部动作的发展从随意动作开始,逐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从简单的随意动作向复杂、精细的随意动作发展,随意动作的高级阶段是各种高难度的生产劳动操作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舞蹈、杂技之类)等;智慧动作进一步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各种外部活动。过去学前教育界强调动作的发展,主要指的是前一种动作的发展,而没有真正认识到智慧动作发展对个体机能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实际上,个体逻辑运算机能的发展,至少在婴幼儿时期是通过外部智慧活动的内化而实现的。因此,蕴涵着各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图式的智慧活动,是个体形成逻辑运算机能的载体。个体如何与这个载体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将载体蕴涵的逻辑运算机能内化为个体的机能,这个是意义最为重大、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的课题。我们通过对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与趋势的总结分析,提出了运用微观发生法作为个体与机能载体交互作用方式的观点,并准备在下一步通过实验研究对微观发生法培养幼儿的科学创造力的效果进行验证。
图1展现了我们对幼儿科学创造力机能形成过程的思路:
二、幼儿科学创造力培养的总体思路
根据上面对个体逻辑运算机能(包括科学创造力)形成过程的理论观点,我们提出对幼儿科学创造力培养的总体思路:
图1 个体思维与创造力机能的形成过程
(一)抓住最佳时机
我们认为,婴幼儿机能的形成,是在成人的指导下,由个体(婴幼儿)在机能形成的关键期,与载体相互作用才能形成。婴幼儿机能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抓住最佳时机,这一最佳时机就是关键期。根据前面阐述的关于个体逻辑运算机能形成过程的见解,我们认为,个体科学创造力发展的启动时期应该从新生儿的动作发展开始,而作为关键期可能大致从三岁开始直至六七岁。因为个体到了三岁左右,探究的欲望充分激发,常常询问“为什么”,常常要主动地进行各种操作世界的活动,明显表现出认识世界因果的兴趣,这就是关键期的重要标志;同时,在这个时期,幼儿主要的大动作与比较精细的动作都基本形成,外部语言也基本掌握,初步具备进行外部解决问题的智慧活动条件;因此,可以认为,三岁至六七岁阶段是个体思维与科学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应该在这个年龄段注重引导个体形成科学创造力。
(二)设计最佳载体
婴幼儿机能形成的另外一个重要条件是机能载体。那么,什么是婴幼儿科学创造力机能发展的最佳载体呢?如上所述,我们认为,思维与科学创造力机能的载体是解决问题的外部智慧活动,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某个学科或某个领域的知识。因此,要注重根据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设计出一套最佳的活动方案,这套活动应该蕴涵了人类科学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原型,让幼儿进行这些活动,就能高效地促进其科学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
(三)采用最佳相互作用形式
婴幼儿思维与创造力的形成,需要他们与载体相互作用,将载体蕴涵的智慧活动方式内化为个体内部的智力活动方式。与其他机能不同,作为人类最高级机能思维与创造性机能的形成,个体与机能载体的相互作用不是一个简单的接触或模仿练习的过程,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外部活动内化的过程。换言之,如何促进这个过程的实现,个体如何与载体交互作用,至今还是一个尚未有定论的世界性难题。
皮亚杰用“同化”与“顺应”来阐述这个过程,提出了要引起个体内部的认知矛盾,然后促进其协调建构,形成新的图式。
前苏联“维列鲁”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加里培林提出了外部活动内化过程的智力活动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将智力活动的内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并阐述如何促进各个阶段发展的教育措施。
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展心理学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微观发生法,现在已被公认为是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精细研究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近几年来,心理学家将这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思维或能力训练的有效方法,Toth等人开创性地进行了尝试,他们将微观发生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用以训练小学儿童的变量控制策略(control of variables strategy),取得了良好效果,从而搭建了科学研究与实践训练的桥梁。变量控制策略是科学思维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策略,Toth等人的研究很好地说明了微观发生法可以应用于儿童科学思维训练的教学实践中。目前,心理学界越来越注重探讨将微观发生法运用于幼儿智力活动方式的培养。
我们结合皮亚杰、“维列鲁”学派等关于如何引导个体形成新的思维图式或智力活动方式的观点,形成了我们关于促进婴幼儿思维与创造力机能获得过程的微观发生法的思路,准备运用微观发生法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创造活动,从而将载体(各种解决问题的活动)所蕴涵的机能(各种科学创造活动方式)内化为个体的内部图式。这就是我们关于幼儿个体与科学创造力机能载体的交互作用方式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