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论文

新时代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论文

新时代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秦亚杰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民族学生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学校、社会、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发展。结合民族学生现实发展状况与辅导员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究,从教育、管理、服务等层面提出新对策,有助于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 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学生进入到内地高校学习,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如何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特点实施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成效,这是必须要思考的教育问题。

我国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 李 轲等(24):3411

一、民族学生发展现状分析

(一)思想现状

1.政治立场坚定,觉悟较高

从目前整体现状来看,民族学生政治思想稳定,积极要求上进。在党课、团课活动中,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认识国情,积极关注国际形势。通过与民族学生的访谈了解,绝大多数民族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制度建设,对中国梦有着自信心,认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且,对于稳定的政治环境提出迫切渴望,希望能够在内地安宁稳定的学习环境中汲取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另外,从道德价值观的层面来看,民族学生的总体道德现状良好,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追求自我价值感的实现,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2.民族意识强烈,渴求被理解与尊重

新疆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一般是通过预科学习的方式进入到内地高校学习,少部分学生是双语学校学习,在进入内地学习之前都在新疆接受教育。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在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中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民族学生来自于贫困的边远地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环节中未能得到较好的基础教育培养。同时,在进入内地高校学习后出现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加上语言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使得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二)学习生活现状

4.依赖心理严重,缺乏独立性

3.竞争意识淡薄,存在敏感心理

通过与民族学生的接触发现,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民族身份,民族感情非常深厚,对于本民族有着较高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主要源自家庭因素的影响,源自民族情感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民族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时在与其他民族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一旦获得理解与尊重就会产生极大的幸福感,并表现出他们的热情与友善。

2.语言沟通束缚,人际交往不畅

由于大部分民族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回到家乡工作,所以他们对于就业的竞争压力相对较低,这就使得部分民族学生缺乏一定的竞争意识,自我定位较低,缺乏自我评判的行为准则。而且,民族学生一般倾向于参加外显的文体活动,而不是学习方面的内在表现。从心理学层面来看,当外在的评价特别是负面性的评价出现较多时,民族学生容易出现悲观情绪,在心理上显示出自我的脆弱与敏感。

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把民族学生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把日常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学生的身上,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为学生负责,充分了解民族学生的特点,在生活习惯、民俗习惯等方面满足民族学生的合理诉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要注重培养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民族学生树立自信心,把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

1.学习基础薄弱,效率较低

由图3可知,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加,玉米醇溶蛋白与Zn2+螯合能力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酶添加量为2×105U/mg时,Zn2+螯合能力为9.36 mg/g,达到最高,此时的酶解度为15.55%。而后,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大,酶解度逐渐增加,而Zn2+螯合能力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水解度太大,破坏了Zn2+与蛋白质结合位点的原因导致的。

通过预科班的学习或者双语学校的学习,虽然民族学生已经学会讲普通话,但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依然存在沟通问题。由于语言上的约束,使得民族学生与内地学生在交流中存在困难,降低了民族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自信心,使得他们倾向于讲本民族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中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

新疆民族学生作为内地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受民族文化、学习氛围、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学生生活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运输设备之一。我国电梯保有量每年均以超过20%的速度迅猛增长,截至2016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已达到493.69万台,电梯产量从2006年的16.8万台上升至2016年的77.66万台。目前我国电梯整机产品、配件产品的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电梯产量居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梯市场,也是全球电梯行业竞争的主要市场。

由于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民族学生在依法享受国家政策照顾的同时,缺乏自我奋斗的意识,对学校、老师存在很大的依赖心理。而且,包办式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民族学生的依赖心理。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年龄较小,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还不充分,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对自我的经济能力、活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矛盾。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民族学生的依赖心理逐渐显现,同时把依赖视作理所当然,对学校的正常管理与教育方法存在抵触心理,形成内心的不平衡性。

二、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新探究

(一)转变教育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理念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先导,是保证学生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因此,在开展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转变以往的教育管理理念,要注重结合民族学生的发展特点,了解民族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教育管理实践的方式创新教育管理理念。

3.2 非计划性拔管是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对高龄患者来说轻则造成患者局部损伤、使患者无形中延长住院天数并增加住院费用,重则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也是增加医疗纠纷的安全隐患。留置胃管被广泛应用于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胃肠减压、外科手术患者等,同时也是病情观察的重要窗口。胃管是所有非计划性拔管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6]。

主要工程内容:更换工频电机为变频电机、增加控制变频器、同时增加备用工频旁路柜、增加变频现场控制柜。采用高性能的施耐德6kVATV1200变频器。

要树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管理理念。西方教育学中强调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思想,主张服务为主、教育为辅的教育管理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借鉴西方教育管理中的经验,在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树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管理理念,通过全方位的育人形式,最大程度的激发民族学生的内在潜力,鼓励学生认识自我、突破自我。要充分了解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发展诉求,帮助经济困难的民族学生,加强对民族学生在情感上的人文关怀,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对民族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进行有效的疏导。同时,为民族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突出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帮助民族学生实现综合性发展。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民族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内地的教学模式,突出重点,有效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发展。

注重培养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朋辈教育的导入,开展学习交流会,激发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民族学生自主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学好这类基础课程,提高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在民族学生班级设置以及专业教师配备时要有一定的倾斜性照顾。对基础差、专业知识薄弱的民族学生要给予鼓励与帮助,在基础课程方面,针对薄弱课程要及时补习,强化基础训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指导老师与民族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要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对于民族学生的学习要适当增加学习压力,在学习方面制定相关的制度措施,严格要求学生,帮助民族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建立民族学生与内地学生的“一对一”结对扶助制度,安排学生党员或者学生骨干对民族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在专业课程方面,联系民族学生的专业课教师,在遇到学习困惑时给予解答,及时查漏补缺。同时,要教育民族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增强语言自信、学习自信,改进学习方法,引导和帮助民族学生规划自身的学业和职业。

(三)加强民族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要充分挖掘优秀民族学生,培养民族学生骨干,发挥他们在民族学生管理中的助力作用。民族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语言、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民族意识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了解民族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加能够预测到民族学生的行为趋势,及时反映民族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及心理问题。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可以成立民族学生管理组织。民族学生通过参加民族学生管理组织,获得归属感,增进各民族学生的融合与情感交流。通过学生组织建设,协助教育管理者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通过民族学生骨干的榜样作用,加强民族学生的自我管理,安排民族学生骨干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开展民族学生活动,协助宿舍管理部门做好民族学生的宿舍考勤、卫生等日常工作,让民族学生骨干成为民族学生自我管理的骨干力量,促进民族学生管理成效。

在欧洲封建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贵族、地主)与被统治阶级(农民)构成了当时社会对立的两大阵营,处于这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人群(资产阶级、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市民等)构成了中间阶层,即国王、贵族、僧侣之外的“第四等级”,他们所举行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贵族地主阶级统治的封建主义社会,促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和制度的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农民、小业主、手工业者、知识分子等人群,组成了中间阶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间阶层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成为主导性的社会群体。

[参考文献]

[1]孙杰远.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7,(10):92-96.

[2]蔺际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以福州大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09):123-124.

[3]巩梦丹.浅谈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法[J].陕西教育(高教),2017,(08):47-48.

[4]阎占定.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09,(08):186-189.

[5]刘 飞,卜晓军,朱紫瑞.陕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事务精细化管理问题研究[J].高教学刊,2017,(02):152-153.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36(2019)05-0137-02

【作者简介】 秦亚杰(1990-),女,江苏南通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编 辑/王洪菊

标签:;  ;  ;  ;  

新时代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