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程预算管理的集成化、智能化已成为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流趋势。而BIM技术通过建立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利用三维数字技术构建了完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大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在传统的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导致实际成本增加、施工变更导致资源消耗数据更新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工程预算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工程预算管理的效率。而基于BIM的工程预算管理能有效地解决传统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鉴于此,本文对基于BIM的工程预算管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工程预算;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BIM技术已成为工程设计建造过程中进行有效预算管理的不可缺少的数字化技术工具,在工程设计、施工、后期运营等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预算的高效管理,从而提高工程预算管理的效率,进一步节约工程建设成本,以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在工程预算管理中,应积极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中,实现对其各个阶段施工预算的实时动态监控与管理,以实现工程预算的精确计算与可视化管理。
1.BIM技术概述
BIM作为一种建筑信息三维数字技术,其智能化特点尤其明显。BIM在工程预算管理中,并不是将涉及到工程预算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简单地叠加计算,而是能够随着设计的变更而自动地对工程预算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实现工程预算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目标,进而提高工程预算管理的效率。同时,BIM作为一种集成建筑工程各类信息技术的三维数据库,可以对各个环节的工程预算进行准确计算。根据BIM组建的信息数据集成平台所共享得到的各专业间数据的变更与对接等信息,实现对工程建造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充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工程建造成本。
2.建筑工程预算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2.1增强工程管理的科学性
从工程管理内容来说,造价控制为主要组成。在造价的控制实际中预算为重要基础,按照建筑工程图纸以及技术文件,开展工程量清单文件以及招标控制价的计算以及编制,为施工单位编制工程投标文件提供依据,这里所说的投标报价也就是项目合同工程预算,为工程投资计划文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比如合同签订等。实施工程预算,规范材料和其他资源的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优化了项目资金的配置,增强了工程管理的科学性。
2.2增强了工程决策的科学性
从工程管理实际来说,若想实现造价的有力控制,做好项目前期策划有重要的意义。实施工程预算,可为项目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若想强化工程设计阶段和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通过增强建筑工程设计人员限额设计能力水平,将设计控制在整体概算范围内,进而强化造价控制。除此之外,通过深度分析项目建议书,做好可行性研究,精准概算建筑工程,控制后期投资。
3.工程预算定额的作用
我们将建筑施工与安装过程中其中一个计量单位内需要完结的一切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台班、人工等数量标准称为工程预算定额。对于预算人员来说主要是根据所测算出来的工程预算定额来最终对工程造价额度确认和施工周期和预算等方面的编制。工程施工企业也主要依据工程预算定额的数据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数量、工程完成量等施工单位经营成果进行审核,同时工程预算定额还可以作为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签订施工合同和竣工工资结算的主要依据。在工程预算造价中,工程预算定额作为经济技术文件,为工程费用、机械材料费用、工程项目单价、人工费等提供了主要的数据,同时工程预算定额也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数量、施工材料、施工时间等进行主要的制定。通过进行提前的预算,然后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合,才能保障施工造价处在合理的控制范围内,保障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
4.1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从我国的工程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工程项目中的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并不是很强,而且存在职业素质较低的问题,其中有的甚至对定额造价的原理以及基础性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在面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情况时没有办法及时的应对,使得工程预算出现漏铜和缺项的现象,在造价过程中并没有精确计算出实际的工程量,使得整个造价计算结果偏差较大,在需要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下,多数的施工单位都会选择牺牲自身的经济利益,导致整工程的经济效益降低。
4.2施工组织方案审查不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于整个工程预算造价管理来说具有重要影响和指导作用,是整个工程施工的总体规划重要文件,对工程的性质、工期长短、对应的施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以及技术等都进行厂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对于工程预算造价来说,针对这部分内容的审查不严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由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工程预算造价当中并不是主要的审查内容,所以针对这个部分的审查一般都不够严格。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说,当前在工程预算造价管理的审查内容当中,并没有强制规定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审查。
5.BIM在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5.1实现工程预算管理信息的累积与成本数据的共享
通过BIM在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将工程建造的全过程看作为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对工程资源数据进行整合与应用,实现工程预算的信息化管理。BIM提供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全部数据信息,可以将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资料等以电子形式储存并累积起来,发送到BIM组建的集成信息共享平台,从而方便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将工程各个阶段与各个环节建设成本预算、进度等及时制作成报表来保存与管理,进而进一步实现工程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5.2实现工程预算的精确计算
通过BIM集成信息数据库,能充分地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进度,更好地对各个阶段的工程进行预算管理。通过BIM技术,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与工程成本、进度等方面的数据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根据工程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预算数据变化情况及时地反馈到集成信息共享管理平台,并对出现变更的地方标注出合理的实时预算信息,提高工程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5.3实现工程预算的可视化管理目标
基于BIM的工程预算管理的一大优点就是实现了管理的可视化。通过建立BIM模型,将工程预算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所有数据信息与模型相结合,仿真模拟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从而生成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有的造价信息,为对工程进行准确预算提供了有效地数据信息。
结束语
在我们国家对于在工程预算定额方面是逐渐的发展和完善的。最初定额管理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劳动力的合理安排和加强企业的管理,但是因为每个地区的水平有所差异,因此定额管理上出现一些问题。我国又继续的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施工定额,直到现在为了满足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工程造价管理中形成了统一量、竞争费、指导价的新型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汤顺敏.造价管理和土木工程预算的问题研究[J].纳税,2018,12(35):191+194.
[2]张铭.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0):122-123.
[3]周冰.剖析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211.
[4]李莹.浅谈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8(22):34-35.
[5]陈杰,毛舍吾,阳信英.工程预算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4):129-130.
论文作者:肖晓明,郭太涛 韩海滨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工程预算论文; 工程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造价论文; 信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定额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