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参加此次小学语文培训活动,我的心情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现在课改进入到第八个年头,已经发展到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的阶段。这次研讨活动和三堂观摩课,完全体现了课改的可喜进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有效利用教学进程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新课改倡导的这些重要理念,都可以从这些观摩课上看得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课程改革已经逐步展开,得到健康发展。但我也有一些忧虑:《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想法,在贯彻到教学中去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左右摇摆、好走极端的状况。怎样正确、恰当地把握课程目标,调节教学中各方面的关系,这些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下面结合平时的思考,联系今天听课的收获,谈几个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

一、关于怎么对待知识

有人说,《语文课程标准》否定知识。关于语文的知识观和语文的知识系统问题,大家都在思考。我的基本观点是:今天三堂课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就是知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反对知识,也从来不否定知识,《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表述中包含许多知识因素,如识字与写字目标中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笔顺规则”,汉语拼音方面的“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不都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吗?今天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杨老师上的二年级下册“识字2”(苏教版国标本,下同),就涉及“后鼻音”“翘舌音”等知识,学生能借助这些汉语拼音知识读准“峰”“影”“壮”几个字的字音。我们反对的是从学科本位的观点出发,把中文专业方方面面的系统知识加以简约化,什么语法、修辞知识,下放到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提法,就体现了这样的意图。

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语言知识的功能究竟是什么?其实语言知识既有“功”,也有“能”。在学科系统里,语言知识的“功”可以序列化,但是我们反对把中文的知识中那种静态的格式化的东西代代相传,那样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特别要关注知识的“能”。这个“能”,更多的是动态的、活化的,学生不必知晓许多道理,记住概念、定义,但是会在生活实际中使用,就行了。今天观摩课上杨老师教学“画廊”的“廊”字,讲到了“广”字头,就点出“广”字头的字多与建筑有关,并且展示了“广”字头的偏旁演变,这就是活的语言知识。说到这里,我想起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在班里搞实验,让每个学生轮流当班长。有一个学生在班上发表感慨:“我过了一把当班长的瘾。”老师就批评他了:“‘瘾’是贬义词,如毒瘾、烟瘾、网瘾,当班长是好事,怎么能用‘瘾’这个贬义词呢?”这就是用静态的、僵死的知识去框范动态的、活的语文现象,是要不得的。所以,我们语文老师既要关注知识的“功”,更要关注知识的“能”,那就是,知识存在于教学的动态过程中,存在于师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我看今天的执教老师,对此还是相当关注的。

二、关于识字教学

最近《语文课程标准》正在修订过程中,小学阶段培养识字与写字能力讨论得最充分,修改力度相对较大。我们的共识是,语文课一定要加强识字与写字教学,因为识字与写字是一个人的语文标志性能力。现在的状况是,连许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写的字都让人不敢恭维,问题恐怕主要出在小学阶段。大家批评语文教学有诸多弊病,常常举出的例子就是识字能力下降,错别字大量增加。其实这个现象并不是课程改革以后才有的,不能把账算到课改头上。但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下降,错别字增加,确实是不争的事实,这跟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弱化有直接的关系。可能在老师的潜意识里,认为识字与写字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事情,所以到了三四年级就不把它当成教学的重点,到五六年级更是向初中靠拢,小学老师模仿初中老师,热衷于课文分析,导致识字与写字在小学阶段不能一以贯之,小学毕业时又没有严格的检测手段来保证,目标很容易落空。既然小学六年不能解决识字与写字能力培养问题,初中又不屑解决,到高中更无暇顾及,于是错别字多等问题就带到了大学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识字与写字教学应该贯串义务教育语文课的各个学段,课标修订稿在这方面作了强化。

新课标教材的一大特色,是根据三维目际,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到识字与写字过程中。问题是怎么把握好这个度。过去的识字教学往往是离开学生的兴趣,离开他们的情感态度,就事论事地教识字写字。曾看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位小学老师教“晕”字,说上面是日,下面是军,大家要记住。于是小学生嘴里念叨着“日日日,军军军,晕晕晕”,就这样机械地学习识字。但是有一个调皮的孩子却在底下唱着:“星期日,去参军,走路走得头发晕。”这是他自己灵机一动创造的识字方法。但老师听到了马上批评他思想不好,说:“走路头会发晕,身体这么糟糕,怎样去保卫祖国?以后要刻苦锻炼身体!”给他上纲上线了。究竟哪种方法记得牢?我看还是后者,因为他识字有创造性,他把情感态度放进去了,这非常好。可惜,老师的批评打击了他的创造性。

教学中也有另一种情况,即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不恰当的位置。老师们热衷于在识字教学中注入情感,调动兴趣,用多媒体展示与汉字相关的形象画面,这是可喜的举措。但我们怎么把握好这个度?我认为,在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中,情感态度也好,形象画面也好,或借助对词义的理解来识汉字也好,都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我们既要反对过去排除情感因素的机械操练,也要反对喧宾夺主,无度扩张。苏教版国标本教材设计的“词串”识字方法,是非常有特点的。它在识字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的创新,在新课标教材中独树一帜,且以传统的韵文识字方法作为创造的依据。我想请教大家:词串课,是识汉字为主,还是学词语为主?如果是识字为主,那么识字与学词相结合,对词义的理解,只是识字的辅助手段。为什么用词语来串联要识的汉字?那是因为要创造一个语境,在语境中识字最易于学生掌握。而且,这些词串是有韵律的课文,小孩子最容易接受,容易记忆。即使如此,词语的理解还是应该以帮助学生识字为主。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形象画面,也不过是为了理解词语,帮助识字。但今天执教“识字2”一课的老师,抓住词串中的“对歌”这个词语,花不少时间用多媒体展示了电影《刘三姐》中对歌的形象画面,用这个东西来取代学生识字的实践活动,结果把“对”字和“歌”字的教学架空了。这是我听了课以后的疑虑之一。疑虑之二是,识字课与阅读课究竟有什么区别?我觉得今天的词串课上得有点像阅读课了。多媒体形象画面出现得非常多,词串课文中的每一个词都想让学生理解,这样就冲淡了识字教学目标了。所以,怎样把握识字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可以讨论。

顺带说一个问题,据有的专家研究,汉字的书写,比较有效的一般是写三遍,写到五遍以上可能就是无效劳动了。学生写错一个字,罚他回家抄写一百遍,这其实就是一种教育软暴力。我的想法是,字写得正确、美观,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我们老师总是希望他一步到位,但是,这是不现实的。追求书写数量而不追求书写质量,这样的事我们做不得。

三、关于诵读

著名播音艺术家佟雅坤老师朗诵李清照的《声声慢》,太感人了,那是无技巧的技巧,她是用她的声音塑造艺术形象,再现了李清照当时的心境,真是见功力。这首词,如果给我们年轻的女教师来朗读,可能音色很美,可能技巧很好,但是要达到佟老师的艺术境界,恐怕很难。因为这里边融入了朗诵者深厚的人生体验,其中有丰富复杂的生活沧桑感,唯有如此才能体会晚年李清照的孤苦凄凉的心境。

这里谈谈对诵读的再认识。我觉得昨天举行的课文诵读大赛很成功,通过评委打分,特别是几位专家点评,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凡参赛老师选择文学性强的课文来朗诵,如《我们爱你啊,中国》《安塞腰鼓》《长江之歌》,得分都比较低,而选择《第一次抱母亲》这样朴实无华的课文,朗诵者的得分反而较高?我觉得,课文的诵读,真情、自然是第一位的,技巧则是第二位的,它与文艺性的朗诵表演要求高度技巧不太一样(其实真正优秀的朗诵表演也必须以真情、自然为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重要的是用教师的心去点燃学生的心。因此,朴素、真实、自然,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几位评委专家能强调这一点,真是难能可贵。诵读也未必要高声嚷嚷,它的落脚点在情感体验。还有,很多小朋友诵读时拿腔拿调,而且动作和神态都是夸张得很的,装作天真状,这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过火了!语文课诵读的导向需要我们思索:不是往艺术的方向走,而是往体验的方向走。老师应该点拨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理解课文,其意义不言自明。

四、关于阅读教学

今天两位上阅读课的老师给我很大的启发。他们教学时,非常注意用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来带动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我们怎么防止过去流行的那种鸡零狗碎的分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把力气花在词语和句子上,不要太在篇章上做文章。比如苏州市沧浪区实验小学程老师教学六年级下册《夹竹桃》这篇文章,有两个出彩的地方。课文第4自然段中,有几个句子是概括描写:“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写夹竹桃在春、夏、秋三季的形象。执教老师让学生通过概括的语句调动想象,自己来描绘想象得到的画面,并且反复朗读,加强感受和体验的过程。还有幻想的一段,让学生用模仿的句式来造句。当然如果此处能多花点力气,多花点时间,而且老师不给学生点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普通事物中发现其美妙的意趣,也是可以的。青岛崂山区阎娟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一课,也是先从识字、学词入手,抓住描写云雾的一关键词语,逐段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能够立足于感受,十分注重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带动对课文的理解。

二是区别对待阅读课文,适当留出一些空间。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其实有些课文实在没多少好分析的,老师可以把分析简化一些,而在有些实践性环节上可以设计得更充分一些。是不是可以让学生通过课文,联系生活中看到的人、事、物,来作一定的迁移?是不是可以和写作指导结合得更紧一些?这样就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更加充分。阅读教学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课文有多少深刻的东西可以挖掘,而重在借助课文阅读作适当的迁移学习。

我们一直在讲新课程,它和旧课程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我总觉得不要在新与旧之间划一条鸿沟,应该是新中有旧,旧中有新。比如这个看起来是新的诵读,因为多年来《语文教学大纲》不提了,其实是最旧的东西,是我国语文学习的老传统。《语文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其实是坚守了传统,让老传统焕发新的生命,比如重视读书,重视积累,重视感悟。而所谓新,新的标志在哪里?就是我们心中真正有了学生,教学一定要从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出发。我联想到中国的足球运动,钱花得不可谓不多,专家队伍不可谓不强,还办了专门从娃娃抓起的少年足球学校,但是足球水平却越来越差。当一个儿童在天生爱好踢球的年龄,他自由地冒出来,你因势利导,将来他的天赋可能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巴西的足球,没有那么多的足球学校,没有那么多的政府经费投入,但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所以足球尖子多,整个国家的足球运动水平高,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我国的情况如何呢?女足国家队好不容易请来了一位外国著名教练,她提倡“团队与快乐足球”,数月下来,训练效果很明显,女足队员都很喜欢她,但是因为足协官员预定的急功近利的指标和与中方教练组的矛盾,闹得这位教练下课。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如果在小学阶段不按照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安排教学,不自然地给他应该得到的东西,学生在他学习的基础阶段,闹得精力耗光,兴趣全无,他就没有发展的后劲,到后来就会讨厌语文。让学生真正受益,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

标签:;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