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刘翠华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刘翠华

刘翠华

(新疆筑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新疆,830000)

【摘 要】目前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推进下,建筑行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而地下室工程施工作为目前大型建筑的重要施工内容,常常用到的技术手段就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下面本文将详细探讨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和相关技术要求,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方法,并总结具体的应用方法,为后期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现状;技术要求

前言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建设水平上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确保工程质量、整体稳定性和施工安全的基础手段,更是在大型建筑物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支护结构主要包括了锚杆支护、灌注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及其土钉墙支护等,下面我们将进行具体的介绍。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技术要求

1.应用现状 目前随着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广泛性,并且还在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进而将相对完整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体系不断形成。当下搅拌钉支护、排桩支护和土钉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1~5m的支护技术多为搅拌桩支护和土钉墙支护。假如施工地所处地理位置良好,对于深度在15m的深基坑同样可应用土钉墙支护技术。其中土钉墙支护技术多用于地下水位偏低处,而搅拌桩支护技术多被用于土和水的阻挡,在以上支护技术中又以土钉墙技术最为常用,其原因是该技术既可单独应用,又可联合多种技术同时应用。

2.技术要求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以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基坑边缘距和占地面积为依据进行科学合理性设计;二是必须保证选择的支护技术具有适宜性,这也是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关键;三是基坑周围具有稳定性,同时在止水效果上显著。

二、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机构的方法

目前人们对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必须保证支护结构选择的合理性,才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当前搅拌桩支护、锚杆支护、灌注桩支护、悬臂式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和土钉墙支护应用最多,并且各种支护所应用的地质条件具有选择性。如地下连续墙支护在整体刚度上较强,并且防渗性和止水效果较好,故而多用于地下水位下的软粘土和沙土;对于设置锚杆和支撑支护体系,同时入土深度充足的情况,则应选择锚杆支护。而悬臂式支护结构多用于基坑深度小且土质条件好的基坑,主要是以基坑底部的岩石为支撑点承载地面重量,其中水压力和土压力必须得到保障,这样才能确保整体结构的平衡。而重力挡土式结构则是依托自身重量来维护结构平衡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合式支护结构则是联合了锚杆支护和悬臂式支护,两者综合具有结构稳定性强的特点,多用于变形较小、规模较大的基坑,前者的作用是稳定土体。

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混凝土灌注桩 通畅选择的施工方法是钻孔灌注桩,所涉及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钻孔位置的确定、施工场地的平整和清理,并且确保钻孔的质量;二要在将钻孔机安置在合理的位置,并制备泥浆;三是施工选用钻孔机,并对钻孔的孔径和深度合理的选择,在结束施工后, 及时进行桩孔的清理工作;四是吊放钢筋笼,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必须注意桩孔的分布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而将钻孔布局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升。在钻孔过程中,还要注意钻机的速度,避免损坏桩孔孔壁。并且在进行钢筋笼吊放的时候,必须在钢筋笼上安装定位环,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假如出现钢筋笼吊放难的情况,必须对钢筋笼予以调整,决不可强行下放。以导管法连续浇筑混凝土,保证桩体的预埋深度在1m以上,孔底沉渣厚度在15cm以下,并且还要对泥浆的比重进行合理控制,通常为1.1~1.2g/mm3。在进行钢筋笼设计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相关要求,准确定位的情况下方可安装,将偏差有效控制和降低。综上所述,保证连续性浇筑,并且控制浇筑的速度是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才能防止堵管和钢筋笼上浮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也是建筑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

2.锚杆支护施工 钻孔于开挖深基坑墙面或者是未钻孔基坑立壁土层,当施工要求得以满足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充孔端部,多为柱状。支撑体系的承受力在锚杆支护的作用下能够得到大大提升,并且增强结构稳定性,防止形变现象的发生,并且还能将材料和人力等大大节省,促进工程进度的加快。在完成深基坑支护的情况下,未发生坑壁坍塌,则需要借助相关设备进行周围地质的勘察,并对形变与否予以观察,假如发现形变,则必须即刻针对性处理、加固,使建筑物的安全得以保障。并且还要检测锚杆的质量,如土层和锚杆之间结合的紧密度等,促进锚杆作用的发挥。

4.排水处理 通常情况下基坑深度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为了避免地下水对施工安全和质量造成影响,必须实施有效的应对,而具体的做法就是加强基坑的排水和防水。对于地下水位较小的基坑工程,可将排水工程在支护工程中增设,进而促进积水的排除;对于地下水位较大的基坑工程,必须将有效的排水措施于施工前积极采取,将地下水位尽可能的降低,促进工程的正常、安全施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在综合考虑施工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支护技术,保证选择支护技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这样才能将施工质量大大提升,同时确保基础的承载力和强度?

参考文献:

[1]王隽.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安装,2013,30(9) :30-31.

[2]郝艳领,王刚,王庆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4,12(1) :89.

[3]孙晓军.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 (13) :223

论文作者:刘翠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刘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