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教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佤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78(2005)02-0067-04
一
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人口42万(2000年统计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
佤族历史上没有文字,更无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人员。
佤族青少年的传统教育,主要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通过自己的实践,逐步获得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掌握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道德准则。
佤族对于男孩,自幼就配给小刀、弩箭、火药枪,随父母下地犁田耕地和狩猎;女孩则从小学做针线活、纺织、煮菜做饭、养鸡喂猪,以及栽种、薅锄等农活。佤族社会的传统教育,其主要教育途径和组织形式,是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社会生产、生活教育,即在劳动生产与生活中,由长辈进行口头教育和行为教育。宗教祭祀、歌舞、日常交往礼节、恋爱婚姻等,多由寨中的长者结合乡规民约,言传身教。村寨长老运用本民族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例如神话、传说、歌谣、谚语、格言等,使青少年了解佤族的历史,增加对大自然的朴素认识。过去,佤族头人子女的教育,与一般成员对子女的教育相似,所不同的是极力灌输“世世当头人”的观念,并向汉族、傣族封建统治阶级学习汉文化知识,以便统治人民。有的头人曾办过家庭私塾,请有文化的汉人任师爷;也有的头人把儿女送入傣族缅寺学傣文,或送至内地深造。
佤族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生产劳动教育。佤族聚居地区,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手工业、畜牧业、商业与农业都没有明显的社会分工,均从属于农业。农村的手工业者(如铁匠、篾匠等),农忙种地、农闲做工,工艺粗糙,产品很少交换。畜牧业不发达,养牛马仅作送鬼神之用。生产知识集中在旱稻、农作物种植(种旱谷、茶叶、大烟)和狩猎方面。因无文字记载,有关的知识只能直接贮存在个体劳动者的经验和技能之中,并大量保存在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中。例如《盖房歌》的祝辞内容是这样的:“盖房子,是为了挡住风,挡住雨,柱子是在最吉祥的那天砍来的,树干是最坚硬的;草片是选在最好的日子割来编成的,是最牢的。但愿新房盖起后,梁柱虫蚁不会蛀,草片不会枯……”关于打猎的谚语有:“弩箭削得圆又直,才能射着天上飞起的大鹰。”《撒谷歌》里有这样一段歌词:“撒种要疏得当,把泥均匀盖上,鸟儿看不见,老鼠扒不到,让禾苗茁壮成长……”。教人们抓紧节令,适时收获地里成熟庄稼的谚语:“竹不割成笋,谷不收成土。”佤族中关于生产劳动的歌谣、祝辞、谚语、格言,比比皆是。歌谣、祝辞押韵,谚语和格言凝练、朗朗上口,易诵、易记、是生动形象的口头教材。
道德教育。佤族人民重视身体力行的道德教育,例如,在原始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观念;不计较分配多少,不多拿多占,不偷东西;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劳动光荣,懒惰耻辱;互助互爱,众人相帮,不分彼此;尊老爱幼,青年人在老人们面前要守规蹈矩,相互间不打架,不骂人;喝酒、饮茶时先敬长辈,后依次递给晚辈;凡遇婚丧,全村相助;亲人出远门和归来,都要献酒祝福,等等。
艺术和体育。佤族能歌善舞,在逢年过节或举行重大宗教活动的时候,人们总是边歌边舞。歌曲的含义,舞蹈的内容,多含人类起源、鬼神故事、祖先事迹、村寨历史、英雄与爱情的传说。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尤以口头文学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广为流传。其中,有关于解释宇宙万物、人类起源的“司岗里”(即葫芦的传说)等优美传说;有批判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懒汉思想行为,赞颂勤劳、助人为乐的动人传说;有反映人民聪明才智、纯真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有抨击背信弃义、损人利己的动植物寓言故事;有表现反帝爱国斗争的英雄故事;有揭露旧制度的大量苦歌……
佤族村寨,经常举行大型的民间体育竞赛活动,如:摔跤、踢脚、踩高跷、打陀螺、拔腰、射弩、打枪、爬竿、丢包等等。这些民众体育活动的开展,男女老幼均可自由参加,活跃了山村群众的业余生活,加强了团结,增强了体质,有益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并可以让他们养成一种骁勇顽强、剽悍勤劳的品格。
二
据史料记载:1912年英籍美人传教士Vincent Young(永文森)、William Young(永伟里)等人到中国阿佤山开办教堂,并以拉丁文为模式设计了一套不太科学的佤文(老佤文),这种文字仅在信基督教的佤族“布饶克”方言区部分部落推行;民国初期,李先汉在沧源地区设置“土民简易识字塾”与“沿边土民学塾”,招集佤族儿童学汉文,但维持不久,没有多大成效;1935年至1946年间,国民党政府先后在沧源的岩帅等地开办了几所乡镇小学,设本校和分校,教师共6人,学生200余人,以学汉语、汉文化为主,时办时停,收效甚微;1943年,汉族教师黄祥志到佤族中心区西盟佤山开办私塾,因各方面条件差,于1949年初停办;1945年,爱国人士陈易夫到阿佤山继黄先生之后办起了学校,招收了30名青年入学,直到1948年,陈先生参加革命武装队伍,才终止了教学工作。同时,佤族地区也有少部分群众信奉大小乘佛教,佛寺中的长老、佛爷是佤族的知识分子。儿童可进寺庙当和尚学文化,接受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沧源、西盟为中心的佤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佤族的学校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沧源县学校教育的机构设施、师资力量、学生状况的发展概况如下:
1950年,沧源县临时政府恢复勐董、岩帅、南腊3所小学,1952年,新办了明良、贺南等学校。1958年,小学发展到24所,中学1所。并开办了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式的农中2所。1960年成立第一所县立幼儿园。1982年,全县有幼儿园1所,幼儿班6个;小学275所,中学8所。到1990年,全县有小学264所,初中9所,农业职业中学2所,普通中等学校11所。
1958年,沧源县有小学教职工150人,其中专任教师147人,少数民族教职工82人;初中教职工2人。1982年,沧源县有幼儿园教职工4人,小学教职工868人,其中有当地少数民族教师569名,占全县教职工总数的66%;初中教职工135人。80年代曾举办教师业务训练班19期,培训教师1086次,其中少数民族教师501人次;选送616名当地少数民族教师到内地中等专业学校和大专院校进修。截止到1995年12月,全县有幼儿园教职工10人,小学教职工1100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人;初中教职工293人,其中专任教师190人;农业职业中学教职工38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普通中等学校教职工331人,其中专任教师205人。
1957年,沧源县在校学生数为2652人。1982年,中小学校在校学生数为213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4%,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80%以上。1995年,小学校在校学生有20800人,当年招生4600人,毕业1500人;初中在校学生数为3065人,当年招生1175人,毕业744人;农业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80人,招生182人,毕业77人;普通中等学校在校学生3345人,招生1357人,毕业821人。
西盟学校教育的机构设施、师资力量、学生状况的发展概况如下:
1954年,西盟县开办力所小学和西盟小学。1965年,全县有小学34所、中学1所。1983年,全县有幼儿园6所,小学160所,其中完小23所,中学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到1995年,全县有幼儿园10所,小学143所,初中4所,普通中等学校5所,农业职业中学1所,成人教育学校1所。
1954年,西盟县只有小学教职工4人。1959年,西盟县初中教职工为2人。1983年,西盟县幼儿园教员22人;小学教职工382人,专任教师335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22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9.8%;初、高中教职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教师进修学校专职教职工17人。到1990年,全县有小学教职工543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人;初中教职工134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农业职业中学教职工21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普通中等学校教职工165人,其中专任教师108人;成人教育教职工11人,其中专任教师6人。
1954年,全县只有学生80余名。1965年,全县在校学生达到3474人。1983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数为8 589人(女学生3991人),其中佤族学生6184人,占总数的72%;中学在校学生数为889人,其中初中部623人,高中部266人,在校学生总数中,佤族学生286人,占总数的32.6%。1995年,全县有小学在校学生8200人,当年招生2000人,毕业334人;农业职业中学在校学生30人,当年毕业60人;普通中等学校在校学生1282人,当年招生477人,毕业394人。
西盟佤族自治县是整个阿佤山区教育最落后的民族自治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教育后进的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学校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质量有了改善。民族教育在西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彰显出来。
截止到2002年,西盟县各级学校达140所,有教学班557个,在校中小学生及幼儿数达16907人。
全县有小学129所,教学班463个,小学在校生13536人,小学公办教职工629人,其中专任教师574人,顶编代课教师191人,临时工4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2%,巩固率为98.3%,毕业率为100%,升学率为65.3%。残疾儿童入学率为81%,15周岁人口为初等教育完成率98.3%。全县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初中在校生2355人,高中在校生为175人,普通中学教职工人数208人,其中专任教师175人,临时工11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43.5%(含职业初中生206人),巩固率达97.5%,毕业率达100%;高中学生毕业率达100%,高考升学率达60.7%。职业中学1所,职初在校生206人,职高在校生44人。职中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2所,厂矿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达591人,教师、保育员和保健人员38人。教育部门开办学前班10个,在校幼儿301人,教师10人,3~6周岁幼儿园(班)入园(班)率为17.6%(含3~6周岁在小学就读儿童361人)。全县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主要负责教师短期培训。
全县共有校舍97450平方米,其中中学校舍21493平方米,生均占有校舍7.73平方米;小学校舍72760平方米,生均占有校舍5.38平方米;幼儿园校舍3197平方米,生均占有校舍5.41平方米。中小学藏书138402册,其中中学藏书25677册,生均9.2册;小学藏书112725册,生均8.3册。全县10所乡以上完小配备有小学Ⅱ类常规教学仪器,23所村级完小配备有小学Ⅱ类常规教学仪器,96所初级小学和一师一校点配备有教学教具箱。
新中国成立后,佤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时至今日,佤族人民不仅有了成千上万的中小学毕业生,而且有了一定数量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中央和地方的部分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里,也有了本民族的教授、研究员,并出现了大批担任当地各级领导干部和各行各业骨干的佤族大学毕业生。
[收稿日期]200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