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加坡公开赛女单决赛戴资颖VS马琳技术分析论文_张娜

2018年新加坡公开赛女单决赛戴资颖VS马琳技术分析论文_张娜

张娜(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摘要:以2018年新加坡公开赛女单决赛戴资颖VS马琳的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前场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两名队员在决赛中技术运用的情况,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马琳和戴资颖发球技术主要以网前小球为主,但戴资颖会适当运用高远球和平高球技术。

2.接发球技术以搓放、推挑为主,马琳会适当的运用吊球和杀球技术。

3.在前场的技术运用统计中,二者在前场主要以搓放和挑球为主。

关键词:2018;新加坡公开赛;戴资颖;马琳;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036-01

自2007年起,新加坡羽毛球公开赛成为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的一战,这项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大型单项体育赛事,越来越多的优秀选手加入其中进行冠军争夺,在2018年新加坡公开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戴资颖和排名第四的马琳在女单决赛中相遇,最终戴资颖以两个21比15力克马琳,获得本站冠军,并实现了对马琳的4连胜,由此可见,双方技术水平相当并代表了当前国际羽坛的最高水平,而致使越来越多的选手模仿、参照二者的技战术打法,这更是之后国际女子羽毛球技术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从多方面的分析该场比赛,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双方比赛阶段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通过这场比赛能够了解当今女子运动员单打的技战术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戴资颖和马琳比赛发球技术运用分析

《运动训练学》中项群理论对羽毛球运动划分成隔网性对抗运动,因此发球技术是唯一一个不受对手干扰的,发球技术的好坏对比赛胜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对相关文献的统计后得出,羽毛球比赛中常见的发球形式有:高远球、平高球、网前小球等,不同形式的发球所带来的直接效果也大不相同,例如优异的高远球可以迫使对手滑步至后场接球,从而给自己在接发球判断留下足够的时间,但是假如对手后场进攻能力强的话,不建议发高远球,因为高远球存在被对手抓住机会、完成扣杀的风险。由此可见,面对的对手不同,发球的形式也需灵活多变,寻找对手的薄弱点,进而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

分析表1可知,戴资颖和马琳大多使用反手发网前球技术,戴资颖发球数41个,其中网前小球33个,占总数的82.9%;高远球4个,占9.8%;平高球3个,占7.3%;马琳发球数32个,发球时只使用了网前小球,比例达到了100%。说明马琳在比赛中使用发球技术较为固定,发球技术变化不大,这比较符合马琳男子打法的特征;戴资颖发球技术有所变化,在观看比赛视频时能够看出,戴资颖发球的变化目的是为破坏对手的接发球节奏,偷袭对手的中后场区域,通过这一变化能够看出戴资颖在战术运用上多变难判断,网前发球技术全面。发球时,马琳和戴资颖几乎没有使用正手发球,表现出女子单打也开始采用反手发小球的技术,这也说明了戴资颖和马琳都想在刚开始比赛时争取到主动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戴资颖和马琳接发球技术运用分析

发球和接发球是两种相关联的技术,在羽毛球运动中,发球是一项基本技术,也是比赛中尤为关键部分。发球为运动员创造主动机会,避免对手把球向下压给自己带来不利。接发球是每一个回合的开始,其作用不言而喻,如接发球处理得当,在单打中就能占得先机,抢占主动位置,从而赢得发球权。如分析表2可知,面对戴资颖的发球,马琳的接发球比较多样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调动性,通常采取搓放在网前调动对方,迫使对方起高球给自己创造主动的机会,使我方积极杀球和抢网做准备。马琳使用了17次带有防守性的搓放技术,占44.7%;推挑技术使用了11次,占28.9%;带有攻击性的杀球和吊球各3次,占7.9%;勾对角使用了4次,占10.6%,其中马琳发球1个失误。戴资颖在接发球与马琳有些不一样,针对马琳的网前小球,戴资颖的接发球主要以搓放和推挑为主,其中搓放使用11次,占35.5%;推挑使用15次,占48.4%;勾对角使用5次,占16.1%,戴资颖发球失误3个。综上不难分析出,戴资颖接发球的技术特点为以推挑为主、搓放为辅,在高球、吊球、杀球技术的运用上为零;马琳的接发球技术特点为以搓放为主、推挑为辅,偶尔会运用吊球、杀球和勾对角的技术。

2.3 戴资颖和马琳前场技术运用对比分析

依据羽毛球理论,前场技术主要有搓放、推挑、勾对角、扑球等,前场击球的威胁较大,球的飞行距离短落地快,常常使运动员措手不及直接丢分,因此很容易使运动员快速掌握主动,但同时也会使运动员很快从主动变成被动。

从表3可知,在前场技术运用的对比上,戴资颖和马琳存在明显的差异,马琳的搓放、扑球的技术多余戴资颖,而戴资颖的挑球、推球、勾对角技术的运用多于马琳,戴资颖的搓放39个,占27.7%;推挑76个,占53.2%;勾对角25个,占17.7%;扑球2个,占1.4%;马琳的搓放63个,占45.3%;推挑59个,占42.4%;勾对角14个,占10%;扑球3个,占2.1%。针对马琳的搓球技术戴资颖主要以挑球过渡,调动马琳前后场跑动,以此化解马琳的网前进攻,这说明戴资颖身体灵活,反应速度快,跑动范围广,对来球的预判和强攻机会很出色,戴资颖的前场技术跟大多数专业运动员的打法有些不同,她的特点趋向于男子运动员,擅长运用网前的假动作,看似搓放,实则推球,运用勾对角技术让对手长距离跑动,戴资颖的前场技术掌握得娴熟老练,连续破坏了马琳的回球节奏和启动步伐,赢得主动权。马琳的网前球主要以搓放和挑球为主,她的进攻意识很强,利用质量相当高的搓球来牵制戴资颖使她限于不利的位置,面对戴资颖的假动作,马琳表现出很快的反应速度和凶狠劲,采取最多的是连续搓球和勾对角,说明马琳上网意识很好,只要一有机会尽量一拍反击得分。

3 结论

3.1 马琳和戴资颖发球技术主要以网前小球为主,但戴资颖会适当运用高远球和平高球技术。

3.2 接发球技术以搓放、推挑为主,马琳会适当的运用吊球和杀球技术。3.3 在前场技术中,戴资颖运用较多的是挑球,马琳运用较多的是搓放。

参考文献

[1]李云霄,雷萌,王冬慧.2011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女单决赛技术对比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2,33(2):29-31.

[2]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张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2018年新加坡公开赛女单决赛戴资颖VS马琳技术分析论文_张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