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视角下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_集群效应论文

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群论文,技术创新论文,视角论文,模式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产业技术是技术在产业层面的存在形态,是技术在其自身演化中的产业化过程,通过发明、设计、制造和使用等表现形式,把作为知识的技术嵌入产业系统过程中,完成技术知识的物化过程,同时,其结构、功能和内涵也被赋予了产业的规定性。产业技术的生成和应用是在一定语境中完成,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演化的一种优化路径,在其地理范围内,技术创新是典型的时空统一扩散过程,空间距离对技术创新扩散具有一定的影响[1]。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企业为获得知识、技术溢出而在地理上的聚集,集群形成以后对产业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扩散的微观机制仍然不清楚,虽然研究表明:产业集群通过缩短产业链各环节主体之间的空间距离,促进企业的合作和协作,共同促进产业技术的创新,但是产业技术轨道的缺失与低端循环锁定等因素导致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自主创新动力普遍不足,制约了我国集群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2]。随着集群的不断演化,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不断的改变,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优化问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的创新模式

以集群为载体的产业技术创新、升级、转移和扩散效率最高,其原因有三:一是集群内部按照产业链或者技术链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设备关联程度高,技术标准、工艺流程相似,兼容性强,技术溢出与扩散过程中的阻力较小。二是集群内部人力资本的关联程度高、默示性技术经验和技术诀窍具有相似性,产业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具有相互加强和相互完善的功能,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不存在消化和吸收的障碍,不仅可通过图纸、数据资料、生产设备、产品装配等进行技术转移扩散,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交流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或者利用休闲娱乐场所进行交流。三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技术梯度、产业梯度和市场梯度匹配程度较高,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产业技术轨道和交易网络完善;产业技术的创新者、辅助技术等配套者以及跟随使用者之间衔接顺畅,产业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市场阻力较小。目前,我国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行业协会带动式的集群产业技术创新模式

集群内行业协会可以促进集群内企业的知识获取,整合能力以及企业间知识扩散程度,进而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3]。该种模式的特征是以某一产业的行业协会为创新平台,整合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等力量,对涉及集群核心竞争力成长的产业技术进行创新,推动集群产业技术的动态创新。在该种模式中,行业协会起到桥梁的作用,沟通产业技术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关于技术转让、信息反馈等内容,在产业技术创新和传播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见图1)。

图1 集群视角下行业协会带动式的产业技术创新

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政府部门是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行业协会为创新主体和应用主体之间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并协调和治理它们之间关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产业技术知识的创新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部门则要为创新主体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企业、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这四个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形成良好合作创新机制。

(二)核心企业带动式的集群产业技术创新模式

缺乏基于通用核心技术的关联产业和合作导向的领导企业及制度化规则是抑制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4]。当一个集群内部存在一个对集群具有超控制权的核心企业时,核心企业对该集群产业技术创新具有带动能力,这就形成了核心企业带动式的集群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在产业集群内部分工网络不同节点的企业之间或技术关联的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之间,具有核心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导企业,一方面通过一定的产业技术轨道所内含的技术标准、产业标准的辐射力;另一方面通过集群内社会网络、产业网络和技术网络这三大连接方式,进行有偿或者无偿的产业技术扩散,从而带动集群内部跟随企业技术进步(见图2)。其创新的关键因素在于领导企业必须具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主导能力,核心企业与跟随企业之间存在多层次的技术转移渠道,通过这些渠道来扩散和转移领导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更大的技术扩散效应。

图2 产业集群视角下核心企业带动式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

核心企业带动式产业技术创新模式要求产业集群内,首先必须有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掌控产业主导权的核心企业存在为前提条件,必须存在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的核心企业能力;其次,必须用一定数量的跟随企业,并且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产业集群;第三,企业之间必须建立一种战略上的创新和跟随关系。

核心企业带动式的技术创新模式在于创新与实践的过程,核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跟随企业是实践主体,其中存在一个实践信息反馈和技术创新问题,因为技术创新需要实践的反馈,单一的企业不能对每一个技术维度都进行实践,因此,将实践分散于跟随战略的企业,跟随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使用后,进行技术实践的反馈,并将其中的缺陷和不足的改正建议对核心企业进行反馈,为核心企业的技术更新提供服务,从而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环境。

核心企业主导的产业集群技术协同创新是产业集群的一种有效创新网络,体现了核心企业与集群内包括供应商、客户、高校和科研院所、协会和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等其他成员主体之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大量的实证研究也充分证实了核心企业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有效作用[5]。此外,核心企业通过有效构建和治理集群产业价值链关系,推动产业集群顺利实现阶梯式的过程创新,产品创新和功能创新。其内部机制有两个:一是学习机制,通过学习实现技术的重构是集群转型的核心内容;二是领军企业培育是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点[6]。

(三)政府主导技术创新平台带动式创新模式

该种模式是通过政府投资和管理形成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其工作重点是实现安全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并通过协调技术监督部门,指标检测中心,降低产品检测成本。并且以生产体系为导向,通过搜集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进行产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见图3)。政府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更倾向于通用性技术角度,且以生产体系为主要导向,政府对通用性技术的研发、升级并不针对于某一企业,而是对集群内部共性的,涉及集群成长的关键通用技术进行创新,并通过一定的产业技术轨道传递给不同需求的企业。此外,政府对于集群内部竞争环境的创造和维护以及增加集群地域吸引力和加强信息服务的一些政府措施,则有利于提高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和创新能力[7]。

图3 集群视角下政府主导式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

我国大多数地方的传统产业集群缺乏具有核心能力的领导企业,即使存在也很少能够承担产业集群内部产业技术轨道中技术创新和扩散网络的功能。大多数地方的产业集群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主要靠模仿,没有产品开发能力,也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依赖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和技术扩散不符合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因此,地方政府建立并主导产业技术研发或扩散平台来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和扩散。其功能包括:(1)根据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及产业提升中的共性技术瓶颈,集中研发企业核心技术、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集中研发企业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并通过技术补贴方式形成与企业现实需求相匹配的技术扩散中心。(2)提供包括研发、试验及产业化,也包括技术咨询、评估、市场预测、技术培训和国内外市场开拓等范畴。(3)在产业技术创新中应充分考虑国家技术战略和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

三、集群视角下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优化

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技术结构中,短缺和过剩并存,如何通过构建市场平台转移和扩散嵌套于技术中的生产流程、技术诀窍和隐性知识,是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此,我们构建一个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这个联盟作为中介来整合集群上下游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并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开发适合基于市场需求的产业技术信息(见图4),实现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的优化升级。

图4 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集群产业技术创新模式

集群企业为了获得新的互补性产业技术,并从互补性资产和知识联盟交易中获得知识,加快自身的学习过程,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分散自身创新风险,因此有激励加强横向协作,并有动力和政府部门、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从而推动集群整体产业技术的提升。因此,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不仅包括集群企业,同时还包括集群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以应付市场的多变和不确定性,降低产业技术开发的风险。

(一)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集群内部企业、集群上下游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其功能如表1所示。

(二)利益相关者构成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集群内部企业的横向联合和供应链的纵向协作进行产业技术创新,如何实现集群企业的内部联合,关键问题在于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如何形成和实现技术创新两大问题。

1.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如何形成

集群内部企业在技术方面存在共性和关联性,在技术瓶颈方面存在共性,但其个体在技术阶段上存在差异性,但相互互补的概率较高,不同的企业个体在技术上存在比较优势,有的企业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经验丰富的工人,比较熟练技术的关键所在,但是,缺乏相应的科研设施或者材料、资本等;有的企业拥有大量的科研设施,但缺乏相应的人力和熟悉产业技术关键问题的人力,所以,合作会产生一个多赢的问题。这种横向协作的关键在于创新红利的分配问题,联盟能够产生一个多阶段的博弈,如果一个企业在第一次技术联合开发过程中,具有“道德风险”或者“逆向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那么在第二阶段的联盟中,其他企业就会采取“针锋相对”的对策,将这个企业排斥在联盟之外。因为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横向协作是动态的,所以,企业预期未来的收益大于一次的背叛时,就不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

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如何实现产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联盟的内部协作单位的社会资本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问题,联盟的企业在资源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整合这些优势并形成产业技术创新优势。首先,联盟内部企业的不同主体具有其各自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一个交织在一起的信息网络,在需求信息搜集和产业技术开发的定位方面,具有更全面的信息搜集优势,使得产业技术开发的定位更接近需求,更具有材料和供给方面的基础。其次,联盟与科研机构的关系,联盟内部拥有异质性的优势资源,这些资源同时吸引更多的高校、科研机构的加盟,一方面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实训问题。再次,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产业技术瓶颈的识别和破解是政府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问题,政府应激励通过一个实力更为全面的平台实现技术创新。

(三)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作机制

如图4所示,集群的利益相关者在联盟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角色,共同形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基石[8]。不同利益相关者形成的集群网络结构对创新扩散的稳定性和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影响。

产业技术通过创新联盟进行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创新联盟的创新实质是集体学习和知识的动态积累过程,形成联盟的个体通过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在联盟内部形成稳定的信任和合作氛围、保证知识和信息的高度交流,从而保证集体学习的高效进行。加上不同组织、不同部门的嵌入,其中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嵌入,依据这些机构的嵌入,建构的技术创新网络内部的信任则是联盟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协调机制。

首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嵌入使联盟具有了知识源泉,高校依据联盟内部的信息优势,依据自身研究优势,协同企业进行创新,培养适合产业技术操作和研发的人才,提供产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研究,使产业技术的开发不流于形式。其次,政府部门的嵌入使联盟的技术创新具有制度保障,其中关键是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企业和科研机构、上下游协作进行技术创新,保障技术创新的收益。保障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理念和产业规划一致。再次,上下游企业的嵌入使技术流和产品流的顺畅流动,尤其是技术需求信息的动态交换,使联盟的技术开发具有物质和市场需求基础,其产业技术更具有市场适应性。

集群企业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具备以下功能:首先,信息搜集的功能,将技术信息和需求信息搜集、加工、吸收和分析,发挥好“信息把关者”的功能,过滤出重要的、有价值的产业技术信息,在此基础上寻找产业技术创新方向和新的技术突破口,并评价技术创新的价值。其次,知识的汇集源泉和转化的功能,通过和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将外部的知识汇集和转化成为企业直接能够运用的技术知识,推动更多的知识流入集群,实现集群内部技术和知识的创新。再次,形成稳定的关系连接功能,必须与外部供应商、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形成合力的治理关系,有效地调控产业技术创新的红利分配,建立基于信任的稳定技术创新联盟。

四、对策建议

集群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基于产业集群视角下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创新我国集群视角下技术创新模式。

(一)加强本地根植性区域创新网络运行外部环境的建设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形成需要不同的主体嵌入联盟的创新网络中,因此,应加强基于地理临近性的创新网络外部环境建设,首先,强化具有本地根植性的文化和信任环境的建设。提高社会和文化的相似性,激活本地的学习过程,并推动本地学习过程的计划性和规范性,通过职业培训、技术培训和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功能,形成区域非正式的制度基础。其次,加大对违约企业的惩罚力度,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机会主义惩罚机制,加大违约、不诚信的企业的惩罚力度,提高其违约的成本。再次,建立基于地方的社会信任关系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应付产业技术危机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二)形成并完善技术创新和奖励机制

当技术创新联盟的创新成本大于其收益时,政府部门应当完善技术创新和奖励机制,通过如税收优惠、补贴制度,促进企业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研发,引导产业技术联盟的协同创新。鼓励企业针对产业技术瓶颈问题,形成动态的技术创新联盟,并在研发费用、信贷、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盟,从中承担桥梁和中间人的角色,推动产业技术联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推动科研资源的动态流动,保障产业技术创新的合理实施。

(三)整合技术链各环节,激励协同创新研发

国家应加快产业技术的标准体系建设,针对不同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完善的产业技术标准,推动技术流动和人力流动,技术链的整合程度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只有企业和政府形成稳定的联盟,才能促进技术创新的可持续进行[9]。技术链的整合程度关键在于信息标准化和技术流动的激励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奖励,分享技术红利和提供技术研发资助、补贴等方式,激励技术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协同进行技术创新,鼓励不同的技术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加入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中,形成技术链不同环节企业的纵向协调,从技术链总体水平上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标签:;  ;  ;  ;  

集群视角下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_集群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