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统计在环境统计中作用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斌[1](2021)在《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长期粗放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也开始集中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将采取更为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日益强化的环境规制约束下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将是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重点任务。而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背景下,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解决现有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必要选择。因此,完善的环境规制体系将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互动。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规制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具体表现为目前我国在环境规制政策的选择上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长期依靠单一的环境规制政策工具,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以及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我国环境规制在实现短期环境治理目标的同时并没有产生足够的技术创新激励。而近年来以信息公开和披露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开始被世界各国广泛引用,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为弥补传统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技术创新激励不足问题,有必要对我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进行分析,从而通过完善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双赢目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在中国的实践进行考察,分析在技术创新现实基础上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并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层面验证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综合采用文献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我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现实基础进行分析,探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在技术创新激励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其次,分析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机理,并针对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的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我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实际影响。最后,针对我国技术创新导向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各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机理上,本文认为以命令控制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环境规制政策工具中仅包含政府和企业两个参与主体,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容易导致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共谋行为,即使在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体系下,企业仍然缺乏技术创新激励。而当社会公众以第三方监管主体的形式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时,能够起到弱化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共谋行为的作用,从而产生源自于企业外部的技术创新激励,而社会公众参与环境行动的基础在于有效的信息供给制度。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进一步通过消费者选择和声誉机制加强了外部约束,推动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能够在缓解环境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对传统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激励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此外,良好的环境信息披露条件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有效识别企业环境风险,从而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缓解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面临的融资约束。第二,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上,本文利用在2008年开始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构造准自然实验,针对2003-2018年中国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及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环境信息公开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采用平行趋势检验、PSM-DID方法、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其稳健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环境信息公开政策确实显着地提高了城市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同时能够通过提高发明专利和绿色专利比重改善城市技术创新结构;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公众参与的中介作用机制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区位对环境信息公开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影响不大,而重污染城市中该效应的显着程度要低于中轻度以及低污染地区;城市间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间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强后衰退的特征,省界对于环境信息公开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具有较大影响。第三,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上,本文针对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检验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微观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影响异质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两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自愿性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要弱于具有一定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在对技术创新结构的影响上,环境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发明专利以及绿色专利占比的提高,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则对实用新型专利占比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不利于企业发明专利占比的提高;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各分位点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为正,同时随着分位点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特征;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会随企业所处区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东部地区环境信息披露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要优于其他地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各区域企业技术创新均不存在显着影响;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重污染行业中企业技术创新不存在显着影响,对于非重污染行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环境信息披露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着,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中央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对于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但对于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两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均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通过这一中介机制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两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均能够有效调节传统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对企业产生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了创新:第一,完善了“波特假说”中关于合适的环境规制工具选择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梳理对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这一新兴理论概念进行系统地阐释,并通过实践分析、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考察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第二,丰富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公众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从调节传统环境规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这为采用多样化的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双赢目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第三,拓展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和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创新性地利用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的样本数据,对城市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三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际效果进行系统和深入的检验,进一步拓展了“波特假说”在中国的实证经验。
陈苗[2](2021)在《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环境规制是实现经济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控制污染排放的传统绿色增长模式已经不能应对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现阶段绿色增长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目标,亦即促进社会平等、改善居民福利与实现环境可持续都将成为绿色增长的重要指标,在环境规制与绿色增长具有相似环境和福利目标的条件下,能否通过环境规制促进经济绿色增长?二者间的关系如何?环境规制如何促进绿色增长?这些极为紧迫的现实问题需要从理论和政策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对此,本文借助对国内外经典理论与文献的梳理和评述,以对环境规制与绿色增长的测度为基础,将环境、经济福祉和社会平等纳入本文的分析框架,采用多种计量模型,系统地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影响的内在逻辑,并从具体的环境规制政策出发,考察我国环境规制对经济绿色增长的真实影响。论文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本文在回顾经典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理论、明晰环境规制与绿色增长的理论内涵和阐明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增长机理机制的基础上,立足于环境治理的源头,采用环保投资度量环境规制;借助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工业烟(粉)尘去除率和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计算的综合指标表示污染减排强度,从环境治理末端测度了环境规制水平;同时,基于环境规制类型,采用环保法规数、排污费征收额和环境信访数分别衡量了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的规制效果;进一步,将社会福祉纳入绿色增长的评价体系,从经济增长、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平等三个层面测度了绿色增长现状和水平。结果发现:样本期间内,我国环保投资、环保法规数、排污费征收额和环境信访数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且东、中和西部的环境规制强度呈现“高-中-低”的分布格局;而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污染减排强度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格局,并且中西部的污染减排强度明显高于东部。绿色增长水平的测度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我国绿色增长水平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且地区之间的经济绿色增长水平差异明显,东、中和西部表现为依次降低的态势。第二,依据前述环境规制和绿色增长水平的测度结果,我们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环保投资和污染减排强度对绿色增长水平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水平影响的空间特征差异。SDM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环保投资和污染减排强度能够显着提高各省域的绿色增长水平,并能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提升邻近地区的绿色增长水平;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本省和邻近省份的绿色增长水平均表现出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与命令型环境规制相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水平的空间溢出特征则有所不同,表现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不利于本省绿色增长水平的提升,且对邻省绿色增长水平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可见,在环境规制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影响的差异化特征。第三,实现绿色增长的基础之一是保证环境的可持续,提高绿色经济效率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本文补充环境可持续的绿色增长维度,采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我国绿色经济效率,并通过构建面板平滑转移模型(PSTR),研究环保投资、污染排放强度、以及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环保投资、命令控制型和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始终表现为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均随着环境规制强度增强而不断减弱;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方面,随着环境规制强度增强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特征;而污染减排强度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则呈现“倒U”型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多数省份均没有越过环境规制强度的门限值;中部地区约一半省份越过环境规制强度的门限值;而西部多数省份已经越过该门限值,说明我国在环境规制强度方面存在省际间的不均衡特性。第四,绿色增长从属于包容性经济增长范畴,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体现社会充分平等的要求。本文基于社会平等维度,借助熵权法计算了绿色增长进程中我国的社会福祉,并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居民健康和就业在环境规制影响社会福祉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对比了该类效应在地区之间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居民健康支出和就业率的中介作用在环境规制影响社会福祉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全国范围看,环境规制并未显着促进社会福祉的提高,原因在于环境规制通过降低居民健康支出进而提升社会福祉的正向中介作用被环境规制降低第二产业就业率进而降低社会福祉的负向作用抵消;从分地区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规制通过减少居民健康支出、提高第二产业就业率,显着地提升了社会福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居民健康也在环境规制影响第二产业就业率的过程中具有显着的中介作用;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显着降低了社会福祉,居民健康支出未起到明显的中介作用,而第二产业就业率在环境规制对社会福祉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显着的中介效应。第五,为了客观地反映我国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的真实影响,我们以2007年实施的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分析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大气和水污染层面的污染减排整体效果、动态持续性效果以及该制度对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的实施显着降低了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工业氨氮排放量,即样本期间内该制度在污染减排层面呈现有效性;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对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化学需氧量存在持续的减排作用,但对工业氨氮的减排作用仅表现在制度实施初期,表明相比于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水排污权交易的减排效果有限,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对废气和废水治理方面应更加具有针对性;现阶段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的实施并未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技术进步表现出显着的促进作用,表明该制度对于短期内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并不显着。客观评价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的影响,是现阶段我国合理制定环境治理政策、提高居民福祉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就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的影响展开了一定的理论探索和系列的实证研究,补充了我国环境规制和绿色增长的相关研究。本文认为,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了“绿色”竞争时代,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发展绿色技术、打造“绿色软实力”、在环境变化过程中动态调整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增长的协调统一、加强环境保护信念并构建新发展理念下的绿色增长体系、注重环境保护与社会平等,才能走出一条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新绿色增长道路。
燕阳[3](2021)在《政策议程设置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组织或决策者的注意力配置是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提出和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兴起,学术界涌现出大量关于注意力配置的研究成果。起初,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或市场层面,致力于探究影响企业决策者、市场消费者注意力分配的因素。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间断均衡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将目光聚焦于政府组织的注意力配置,即“政策议程设置”。与企业或个人相比,政府组织面临的决策事务更加复杂多样,并且还需要同时回应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而组织的注意力资源又具有稀缺性,因而探究政策议程设置的规律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大量文献致力于研究政策议程变迁的特征以及影响议程设置的外部因素,却对议程设置与治理绩效间的关系缺乏足够关照,也就是说,已有文献还不能对“政府组织的注意力配置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其对特定公共事务的治理绩效”给出明确答案。如果将研究视域聚焦在中国,当代中国的政策议程设置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全面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追求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那么,从注意力配置视角看,面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一对看似冲突但又必须调和的政策议题,地方政府在日常治理实践中会如何分配其注意力资源?政府对环境议题的关注能否有效提升区域的环境绩效?而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议程设置又会对地区环境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注意力管理、政策议程设置以及环境管理为理论基点,将中国中央和省级地方政府组织的议程设置与环境治理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综合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主题模型、质性文本编码与内容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回归分析及其他相关统计学检验等研究方法,按照“现象——问题——文献——数据——假设——模型——检验——讨论”的管理研究方法论原则构建了从“描述性分析”到“因果关系检验”再到“政策含义”的实证研究思路,从而尝试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总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按照议程设置动力学的研究范式并基于文本主题建模方法系统呈现和验证了我国宏观政策议程的基本结构和变迁规律。本文通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获取了 2003~2019年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日常会议的文本数据(N=1093),之后利用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主题模型方法对文本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我国中央政府宏观政策议程的基本结构以及对单一政策议题注意力的时间变化规律。之后,本文进一步引入相关统计量检验了我国宏观政策议程的间断均衡特征,并与西方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通过计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政策注意力变化的信息熵指数测量了我国宏观政策议程的多样性水平。(2)本文利用已有数据库及其他各种途径收集了 2008~2017年间全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常务会议的新闻通稿数据(N=6697),在主题建模的基础上利用“七阶段质性文本分析法”对每个文本进行了政策主题的识别、编码、归类和计数,形塑出了一个适于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注意力的编码类目系统,并测量了每年各省政府针对单一政策议题的相对注意力水平。(3)以环境治理为例,基于DEA-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测算了 2008~2017年间各省环境治理的年度静态效率,之后再结合各省每年对经济、环境等不同政策议题的相对注意力数据构建Tobit模型,检验了省政府对不同议题的关注度对区域环境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4)本文对1972年以来我国环境管理在战略、制度、组织及政策等不同层面的变迁进行了叙事性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宏观制度约束强化——地方政府议程设置——区域环境治理绩效”间关系的相关假设,最后以新《环保法》和中央环保督察实施的2015年为“政策冲击点”,通过广义双重差分和调节效应模型检验了这一宏观制度变化的处理效应及其对省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环境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以上工作,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包括:(1)基于新的文本数据集实现了对中国政策注意力结构和日常动态的可视化,并丰富了对中国政策议程变迁特征的理论阐释。研究发现,在2003~2019年间,尽管中国宏观政策注意力的变化表现为“长期均衡伴随偶然性的重大间断”,但政策间断的程度并不高,这说明2003年以来我国重要领域的关键政策保持了相对稳定。此外,2013年后,中共中央政策注意力的信息熵指数较之前出现了明显上升,表明其所关注的政策议题较之前变得更加多样,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新宏观政策议定场所的出现,即“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建立,这一组织设计有效拓展了中共中央的政策议程空间,使中央有更多的时间和政策资源来解决转型期中国面临的诸多治理挑战。总体上看,与已有关于中国议程设置的研究偏重于碎片化的现象描述或规范性的案例分析不同,本研究则进一步利用日常会议的文本数据系统揭示了中央政府政策议程的变迁规律以及引起中国宏观政策议程多样性变化的制度性因素。(2)提出了一种将主题模型和文本编码法相结合的政策注意力测量方法,识别了地方政府政策议程设置与区域环境治理绩效间的关系,并发现议题间的“注意力竞争”是理解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间关系的关键,为政策过程理论贡献了新的知识。研究发现,省政府对环境议题关注度的增加显着提升了省域环境绩效,但并没有发现省政府对经济类议题的关注与地区环境绩效呈负相关的显着证据,这是因为在样本期内省政府对经济类议题的关注并没有“挤占”环境议题的议程空间,也即两类议题间没有发生明显的“注意力竞争”现象。此外,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识别了省政府环境议程设置影响地区环境治理绩效的具体路径。因此,本研究为政策议程设置何以影响环境治理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弥补了当前政策过程文献中对政策注意力配置模式及其影响研究的不足。(3)构建了“制度环境——政策议程设置——环境治理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发现了环境治理宏观制度约束趋紧的政策效应及其对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尽管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地方为主”的环境监管体制,但中央政府的“指挥棒”作用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当中央在环境治理上推出更为“硬性”和“严厉”的制度设计时,地方政府会在日常治理中拿出更多的“议程空间”来关注环境问题,政策注意力的增加将带动治理资源的投入和优化配置,从而有助于环境治理绩效的改善。上述发现增强了议程设置理论对中国问题的解释力,为理解当代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以及更具整合性的分析框架。
臧家宁[4](2021)在《异质性环境政策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对环境资源的依赖度不断提升,世界各地的生态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各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守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适用本国国情的环境治理措施,各类环境政策工具成为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治理环境的关键手段。不同的环境政策工具,由于其实施主体、作用机理存在着差异,在解决不同的环境问题时表现出不同的环境治理效应。虽然已有大量文献针对不同环境政策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仍然有很多环境政策工具在特定环境问题上的治理效应尚未引起充分关注,相关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为此,本文分别围绕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社会参与型这三类异质性环境政策工具,以其对应的财政分权、排放交易机制、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这三项具体的异质性环境政策工具为视角,针对各自在特定环境问题上的环境治理效应展开研究,具体研究问题为:(1)第一个子研究围绕命令控制型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问题展开,研究财政分权作为中央政府的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如何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偏好和环境治理效率;(2)第二个子研究围绕市场激励型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问题展开,研究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市场激励型政策工具,对空气细颗粒物(PM2.5)排放损害的溢出效应;(3)第三个子研究围绕社会参与型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问题展开,研究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在政府环境执法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率之间所起到的中介作用。本文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以上三个研究问题,分别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世界银行发布的国家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排放交易机制实施对空气细颗粒物(PM2.5)排放损害减少的溢出效应、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如何促进政府环境执法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率。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之处为:(1)基于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揭示出财政分权作为中央政府的一项命令控制型工具,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之间存在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且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在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效率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且这一影响呈现出区域异质性。本研究明晰了财政分权作为一项命令控制型工具,是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偏好和治理效率的重要前因,拓展了政府环境治理效应相关文献研究,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财政分权对公共政策执行带来的潜在后果的相关研究。研究结论为中央政府因地制宜安排财政分权制度,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地方政府的环境偏好和环境治理效率提供了实证证据;(2)通过以欧盟排放交易机制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分析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揭示出排放交易机制作为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其实施可以对空气细颗粒物(PM2.5)排放损害减少产生溢出效应,并结合对欧盟排放交易机制分阶段实施内容的深入研究发现,只有相对严苛的排放交易机制(如覆盖更多能源消耗产业、更多空气排放物,以及实施更严格的排放目标等)才能真正起到减少PM2.5排放损害的作用,否则并不会真正有效的降低PM2.5的排放损害。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排放交易机制实施后果的相关研究,为排放交易机制这一市场激励型政策工具的环境污染治理作用提供了实证证据,同时,也弥补了目前关于PM2.5排放损害前因研究的不足;(3)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揭示出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作为社会参与型环境政策工具,在政府环境执法与突发环境事件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是对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相关文献的有益补充,为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参与型政策工具,在解决特定的环境问题(如突发环境事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实证证据,明确了企业主动环境责任行为是政府环境执法发挥效力,进而防控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路径。本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环境政策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相关研究,为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社会参与型这三类环境政策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有利于指导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规则政策,并针对特定环境问题,采取管用高效的环境治理工具,进一步提升环境治理效能。
郑屹[5](2021)在《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研究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凯文·林奇的经典城市意象理论内涵,以及其所关注的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所存在的偏差视角出发,将城市意象的感知过程归纳总结成为作为基础的客观环境表征,作为过程的环境初级感知,以及作为结果的主观环境感知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以南京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以街道客观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通过街景大数据、机器学习、主观量化评价平台等方法,对南京市中心城区8720条街段的客观环境构成要素及表征,环境初级感知结果以及主观环境感知评价进行了量化解析,进而观察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感知模式及条件。本文所开展的城市意象研究,一方面将研究对象从单一的主观或者客观维度,转变为主客观相互关联、作用的双重维度。从人们观察客观环境,以及客观环境构成要素对人们视觉及进一步感知的影响出发,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两个维度对城市意象的形成过程及模式进行了探讨,总结归纳出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城市意象的内在形成逻辑及关系。另一方面,本文根据城市意象形成过程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所具有的偏差特征,主客观偏差特征所反映出的环境构成要素与人们主观感知之间的作用关系,梳理并总结出了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城市意象感知条件。另外,根据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在整体空间层面所显现出的结构性偏差特征,本文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了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包含意象感知核心、节点、廊道、圈层及盲区在内的意象结构五元素。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建构了城市意象的形成模式。基于人们对客观环境的观察行为,归纳并提出了由城市客观环境,环境初级感知以及主观环境感知三个阶段构成的城市意象感知模式,并分别对应人们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不同程度。同时,通过分析三个阶段之间所存在的主客观分异和偏差特征,进一步地总结和提出了城市意象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所具有的视觉观察、信息分析和认知理解三层级偏差关系,并基于此探讨了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的形成条件。2.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探索了对城市意象主客观双维度的量化解析方法。本文以街景数据为统一基础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的全卷积神经网络等方法,探索并尝试了对城市意象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的双维度、同数据、大规模、随机化的量化解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城市意象研究领域中传统心智地图方法过于主观,样本量小,以及单纯依靠数据进行客观环境测度的单一维度分析方法,为城市意象以及城市规划中分析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探索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和途径。3.重新梳理了意象结构五元素用于优化城市环境意象营造规划策略。根据在客观环境表征、环境初级感知以及主观环境感知三个阶段的城市意象形式模式,以及上述三个阶段的意象感知结果在整体空间层面所显现出的结构性偏差特征。本文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的偏差视角,将城市意象在整体空间层面的结构性特征归纳为由意象感知核心、节点、廊道、圈层和盲区所构成的五元素体系,用于优化相关规划实践策略。
刘学民[6](2020)在《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雾霾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呈现发生频率高、污染程度重、分布范围广、治理难度大等特征,对公众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引起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出台大气相关政策、法规、方案等280余项,其中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提出对颗粒物、SO2、NOx等大气污染物实施协同控制。“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和“打好蓝天保卫战”要求有效提高环境规制效率,对雾霾进行科学施策和标本兼治。因此,探索我国雾霾污染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治理路径已是当前各界亟需攻克的难题,也是实现新常态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切入点。本文以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为研究主题,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理、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机理和路径优化机理。随后运用ESDA技术考察了雾霾污染和环境规制的空间集聚和演化特征,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基于协同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并测算了环境规制横向跨区域协同度和纵向利益相关者协同度指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探索了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通过直接和间接协同效应,展开了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直接、间接路径优化分析,提高了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首先,理论分析环境规制影响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构建环境规制视角下雾霾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的整体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环境规制相关“三大假说”、协同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规范分析法,从环境规制协同和优化的角度,阐述了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理、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机理和路径优化机理,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严谨可靠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文献阅读、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及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雾霾的形成过程、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系统构建了雾霾污染人为和自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雾霾污染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低-高集聚、高-低集聚向高-高和低-低集聚演化趋势明显;不同影响因素对雾霾污染起到了差异化作用效果,即雾霾是由人为因素直接影响和自然因素间接促进的综合作用结果。对雾霾形成本质认知的提升将为其治理提供思路和方向。接着,基于“污染天堂”、“波特假说”及“竞相到底”假说,研究了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不能改善雾霾污染,只有当环境规制强度高于临界值时才能对雾霾污染起到抑制作用,并体现了显着的空间溢出性和时间滞后性。此外,环境规制对雾霾影响作用具有区域差异性,表现为滞后效应对不同地区环境规制效力起到了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如提高了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效力却减弱了其在西部地区的有效性。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是下一步展开环境规制下雾霾协同治理研究的基础。然后,基于协同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环境规制横向跨区域协同度和纵向利益相关者协同度指标,检验了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效果。在对横向和纵向两种协同度测算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横向跨区域协同度的提高能够有效控制雾霾污染,且显着加强了政府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力;环境规制纵向利益相关者协同度的增加同样有利于改善雾霾污染,同时可缓解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类型的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作用的异质性。尽管环境规制协同效果显着,但如何优化和提高其协同治理效率仍需要进一步探究。最后,基于中介效应方法,通过直接协同效应和间接协同效应探索了环境规制下雾霾协同治理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的优化问题。研究发现,直接协同路径优化方面,可推行“强化中央政府规制约束,明确地方政府监管职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保障公众参与法律途径”的雾霾防治利益相关多元主体纵深权责协同治理体系构建的路径优化策略;间接协同路径优化方面,分别对“环境规制-外商投资-雾霾污染”、“环境规制-产业结构-雾霾污染”及“环境规制-技术创新-雾霾污染”三条协同路径的合理性进行检验、讨论和分析,然后从政策、产业、技术等视角给出了具体路径优化措施。雾霾污染治理研究在经管学科领域起步较晚,所以存在很大深入探索空间。本文以环境规制为切入点,对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展开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从理论上看,本研究深化了对雾霾形成过程及演化特征的理解,提出了环境规制影响雾霾污染的机理、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机理和路径优化机理,完善了环境规制视角下雾霾防治领域的理论研究,为雾霾污染的科学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创新性地构建了环境规制横向跨区域协同度和纵向利益相关者协同度指标,丰富了环境规制协同的内涵和指标体系构建;从实践上看,本研究对我国产业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升级,发展方式的改变,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的协同推进,人居环境与生活水平改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并给予决策参考;对调动企业减排意愿和消费者节能消费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刘玥[7](2020)在《环境冲突治理中环保NGO的行动策略选择研究 ——以“绿满江淮”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冲突事件也越来越频繁,环境冲突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深化的大背景下,政府主导型的环境治理的局限性明显的暴露,而且环境冲突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激烈性等特点,政府就很难在环境冲突中取得良好的治理成果。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就很好的弥补了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的局限性,其具有的专业性、灵活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可以在环境冲突治理中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解决环境冲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环保非政府组织在环境冲突中的行动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环境冲突治理的实践之中,以“绿满江淮”为代表的众多环保NGO积极开展活动,推动社会问题进入政府决策议程。对于环保NGO参与环境冲突治理的研究,当前大部分学者是从公共治理的视角出发,但是治理理论只能解释环保NGO具体行动,并不能解释环保NGO采取这一行动的原因。本文尝试以倡导联盟框架为理论框架,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环保非政府组织——“绿满江淮”进行个案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案例研究、访谈调研等研究方法,结合实际社会背景梳理该环保NGO的具体实践,阐释了倡导联盟框架对于分析环保NGO进行环境冲突治理过程中政策倡导的适用性,并在理论框架下为环保NGO进行环境冲突治理提供建议。首先,本文阐述了环保NGO和环境冲突治理的相关概念,解释了倡导联盟框架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分析了这一框架的本土适用性,得出了倡导联盟框架在解释环境冲突治理中的行动策略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其次,基于倡导联盟框架这一理论,本文以“绿满江淮”为研究对象,发现在环境冲突事件治理的过程中,“绿满江淮”为代表的环保NGO主导联盟与以政府为主导的政企联盟进行博弈与互动,两个联盟在信念系统上存在分歧。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缓解激烈冲突,环保NGO主导联盟和政企联盟通过政策学习打破政策僵局,最终妥善解决问题,环保NGO成功地进行了政策倡导。最后,根据“绿满江淮”行动中总结出的经验,结合倡导联盟框架,对环保NGO在环境冲突治理中的行动策略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概括,并提出一些关于行动策略选择的对策性建议。研究发现,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环保NGO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参与到环境冲突之中,作为中立的第三方,他们通过更为理性的方式推动冲突的解决,以包括但不限于环保知识宣传、提起公益诉讼,召开环保论坛等形式去制止环境污染,推动政策变迁,保护公共利益。当然,“绿满江淮”参与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环境冲突治理的案例所做出的行动策略是否具有普适性还需要讨论,但是在经验性总结的基础上,希望更多的环保NGO能够基于倡导联盟框架,完善组织在环境冲突治理中的行动策略,对既有问题做出一些改善。
袁鹏飞[8](2020)在《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文中研究说明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备受关注,成为了热点讨论话题。在环境污染层面上,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大气污染的问题,因此,国内环境规制的重点就指向了大气污染的治理、空气质量的提升和公众对良好空气环境需求的满足上。从理论上来看环境规制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的正式环境规制和公众自发型的非正式环境规制两种,这两种环境规制对当今社会环境治理都有着重要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二者在改善环境质量上的功效成为学界重点讨论的话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背景和环境规制的内涵出发,具体阐述了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区别和影响,找出这两种规制方法的传导机制和动力因素,并以庇古税定理和科斯定理作为理论基础,收集国内省级层面的官方数据,对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大气污染治理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在正式环境规制假设中以国内30个省市为考察对象,以其工业污染治理状况、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例数以及人均排污费作为衡量规制强度的指标,在非正式环境规制假设中以国内30个省市的居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人口密度、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环保部门人均投诉和媒体关于环境污染的新闻报道数作为衡量指标。通过描述性分析、研究假设,并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于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不同影响,是对庇古税定理和科斯定理在环境治理领域的检验与应用,对于国内环境规制治理文献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尤其是非正式环境规制作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成果可以弥补目前国内学界研究不足。最后提出了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应用,并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成果为国内环境治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以期对改善国内环境质量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张伟杰[9](2020)在《基于元分析的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边界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环境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对企业绩效的实现与推动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绩效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对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然而,由于不同学者的研究情景以及样本特征的差异,使得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尚未形成一致结论,而元分析方法是对以往实证研究结论进行再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能够有效消除不同研究间的发表偏倚,并识别潜在的调节变量。本研究通过元分析方法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国内外关于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文献进行收集、筛选、编码与数据分析,期望对两者关系进行进一步探究,为未来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为企业实施环境社会责任策略与绩效提升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数据库的检索与收集,从国内外知名期刊与学位论文中筛选出关于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绩效之间关系的54个实证研究共计19790个样本作为元分析样本文献进行分析。通过整理分析样本文献,确定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即首先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其次,从国家层、行业层与企业层三个层面对两者关系的边界条件进行研究。其中国家层边界条件包括国家创新能力与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从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女性主义/男性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四个维度展开;企业层边界条件包括企业财务杠杆与企业成长性。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国家创新能力、文化背景、行业、企业财务杠杆与企业成长性对两者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国家创新能力、集体主义、财务杠杆与企业成长性正向调节两者关系;非重污染行业存在更强正向关系;权力距离、女性主义/男性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的调节作用不显着。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尹慧[10](2020)在《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区际分工影响研究 ——基于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综合实力越来越强。长江经济带具备强大的内需潜力以及产业转移与分工合作的显着优势。化工行业作为污染密集型行业,也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的基础性产业。针对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环境污染治理与产业链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间分工合作协同发展压力大等问题,实行适度的环境规制成为必要。探讨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链区际分工的发展之间是否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环境规制是否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产业链区际分工的因素具有较大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内容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介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提出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并进行文献述评,介绍相关概念与理论;第三部分为现状分析,基于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与环境规制的相关数据特征,分别对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产业链区际分工与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及治理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初步比较分析;第四部分为理论研究,从作用机理和理论模型展开研究,提出研究假设,并分析影响因素;第五部分为实证研究,通过指标选取,分别构建经典面板回归模型和SDM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将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指标纳入产业链区际分工相关指标的研究框架,将化工行业整体及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各行业分开进行基本模型回归、非线性回归、技术效应回归以及要素组合回归的比较研究,并结合实际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说明;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研究内容及现状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并针对相关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指出本文研究所存在的局限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产业链具有明显的区域间分工特征,化工行业整体的产业链区际分工和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存在着空间自相关效应,并受到相邻区域的制约。从化工行业整体来说,环境规制的“污染天堂”效应是存在的,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产业集聚和专业化程度的影响从长期来说具有着倒“U”型效应,即过强的环境规制不利于地区产业链专业化分工。但环境规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技术进步,改变着要素组合。从化工产业链各行业来说,上游行业产业链区际分工过程中的环境规制效应不够显着;中游行业产业链区际分工过程中的环境规制效应总体上为负;下游行业产业链区际分工过程中的环境规制短期效应为正,长期效应呈倒“U”型。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产业成本效应、技术促进效应以及要素组合效应的存在。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应加强政府引领和企业跟随协同推进,有针对性地提升产业链区际分工的质量,利用环境规制倒逼技术进步,促进区域间合作。
二、政府统计在环境统计中作用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统计在环境统计中作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环境规制政策工具选择相关研究 |
1.2.2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行为及绩效影响相关研究 |
1.2.3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1.2.4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 |
2.1.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 |
2.1.3 技术创新 |
2.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与环境规制相关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下环境规制相关理论 |
2.2.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2.3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
2.3.1 技术创新理论 |
2.3.2 波特假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现实基础 |
3.1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现实基础 |
3.1.1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演进历程 |
3.1.2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现状特征 |
3.1.3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3.2 中国技术创新的现实基础 |
3.2.1 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支持背景 |
3.2.2 中国技术创新现状 |
3.3 中国技术创新现实问题及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可能发挥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
4.1.1 基于公众参与的分析 |
4.1.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 |
4.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
4.2.1 基于对传统环境规制调节作用的分析 |
4.2.2 基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本地效应 |
5.1.1 研究设计与数据介绍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3 进一步分析 |
5.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邻地效应 |
5.2.1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相关性检验 |
5.2.2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
5.2.3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模型构建与数据介绍 |
6.1.1 模型构建 |
6.1.2 数据介绍 |
6.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1 基准回归结果 |
6.2.2 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6.2.3 基于技术创新结构的分析 |
6.2.4 分位数回归结果 |
6.2.5 异质性分析 |
6.2.6 中介效应分析 |
6.2.7 调节效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构建完善的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管理体系 |
7.2.2 充分发挥各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 |
7.2.3 发挥公众参与在提高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激励中的作用 |
7.2.4 发挥产业结构调整在提高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激励中的作用 |
7.2.5 发挥市场机制在提高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激励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第2章 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影响的理论基础与机理机制 |
2.1 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理论 |
2.2 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增长的机理机制 |
2.3 环境规制与绿色增长的环境可持续维度 |
2.4 环境规制与绿色增长的社会平等维度 |
第3章 我国环境规制与绿色增长水平测度与评价 |
3.1 中国环境规制政策实施与变迁 |
3.2 我国环境规制的总体测度与评价 |
3.3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测度与评价 |
3.4 我国绿色增长水平的测度与评价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水平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4.1 空间面板模型与变量选取 |
4.2 环保投资与污染减排强度对绿色增长水平影响的空间效应 |
4.3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水平影响的空间特征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非线性特征研究 |
5.1 绿色经济效率的测度与评价 |
5.2 面板平滑转移模型与变量选择 |
5.3 环保投资和污染减排强度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门限特征分析 |
5.4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门限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环境规制对我国社会福祉影响的中介效应研究 |
6.1 社会福祉的测度与评价 |
6.2 中介效应模型与变量选择 |
6.3 基于居民健康和就业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 中、东部地区健康中介效应的进一步检验 |
6.5 本章小节 |
第7章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 |
7.1 双重差分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7.2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整体减排效果分析 |
7.3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污染减排效果持续性分析 |
7.4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绿色增长效应分析 |
7.5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3)政策议程设置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如何延续“中国奇迹”——转型时期中国的政策议程设置 |
1.1.2 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政策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量化研究方法 |
1.4.2 质性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发现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溯源与现象观察 |
2.1.1 理论溯源——议程设置研究的文献脉络 |
2.1.2 现象观察本研究的切入点 |
2.2 关键概念界定 |
2.2.1 政策议程设置 |
2.2.2 制度环境 |
2.2.3 环境治理绩效 |
2.3 重要文献综述 |
2.3.1 文献综述的基本思路 |
2.3.2 政策议程的结构与变迁——议程设置研究的基础和核心 |
2.3.3 制度环境与政策议程——议程设置影响因素的因果识别 |
2.3.4 中国场域下的政策议程——本土化理论建构的尝试与探索 |
2.3.5 政策议程研究方法的演进——量化与质性范式的互鉴融合 |
2.3.6 环境治理与环境绩效——探究政策与绩效间的因果关系 |
2.4 文献评述——本研究与已有文献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宏观政策议程的可视化——基于NMF主题模型的分析 |
3.1 问题提出 |
3.2 方法与数据 |
3.2.1 主题模型——LDA模型和NMF模型 |
3.2.2 数据获取与文本语料库构建 |
3.3 参数选择与模型调试 |
3.3.1 主题数目的确定与调试 |
3.3.2 主题一致性评估 |
3.4 初步发现——宏观政策议程的纵向分析 |
3.4.1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的宏观结构 |
3.4.2 单一政策议题注意力变化的历时性分析 |
3.4.3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的间断均衡水平 |
3.5 进一步讨论——宏观政策议程的多样性及其变化 |
3.5.1 政策议程的多样性基于信息熵的测算 |
3.5.2 议程多样性为何变化——基于政策议定场所的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议程设置何以影响环境治理绩效——基于TOBIT模型的检验 |
4.1 问题提出 |
4.2 地方政府政策议程的宏观结构——以省政府常务会议为例 |
4.2.1 数据获取与文本预处理 |
4.2.2 主题建模与结果输出 |
4.3 单一政策议题注意力水平的测量 |
4.3.1 管理学研究中组织注意力测量的一般方法 |
4.3.2 省政府常务会议政策注意力的测量——方法与步骤 |
4.3.3 对单一政策议题相对注意力变化的描述性分析 |
4.4 基于BCC模型和MALMQUIST模型的省域环境治理绩效测度 |
4.4.1 研究方法——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 |
4.4.2 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4.4.3 基于BCC模型的省域环境治理静态效率测算 |
4.4.4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省域环境治理动态效率测算 |
4.5 基于TOBIT模型的议程设置与区域环境绩效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
4.5.1 假设提出 |
4.5.2 模型设定 |
4.5.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5.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5.5 稳健性检验 |
4.6 基于逐步回归法的政策议程设置影响环境治理绩效的机制分析 |
4.6.1 假设提出 |
4.6.2 模型设定 |
4.6.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6.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度环境、议程设置与环境治理绩效基于广义DID的检验 |
5.1 问题提出 |
5.2 中国环境治理宏观制度背景的叙事分析 |
5.2.1 中国环境治理宏观制度变迁的演进历程 |
5.2.2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中的“央地关系” |
5.2.3 制度环境、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思路 |
5.3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省域环境治理绩效测量 |
5.3.1 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 |
5.3.2 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5.3.3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省域环境绩效测度 |
5.4 基于DID的制度环境、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 |
5.4.1 假设提出 |
5.4.2 模型设定 |
5.4.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4.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1.1 案例研究与描述性分析的主要结论 |
6.1.2 因果推断与机制分析的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2.1 发挥制度优势,有效拓展议程设置空间 |
6.2.2 拓宽信息渠道,合理安排政策议程内容 |
6.2.3 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决策者的注意力管理能力 |
6.2.4 理顺央地关系,积极发挥中央政府的“指挥棒”作用 |
6.3 研究不足与后续工作 |
6.3.1 研究内容方面 |
6.3.2 方法模型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编码一致性检验结果 |
附录2: 省政府常务会议文本编码类目系统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
(4)异质性环境政策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创新之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回顾 |
2.1 环境政策工具的内涵与类型划分 |
2.1.1 环境政策工具的内涵 |
2.1.2 环境政策工具的类型划分 |
2.1.3 环境政策工具的发展演变 |
2.2 环境治理效应的内涵与主要表现 |
2.2.1 环境治理效应的内涵 |
2.2.2 环境治理效应的主要表现 |
2.3 不同类型环境政策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文献回顾 |
2.3.1 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 |
2.3.2 市场激励型政策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 |
2.3.3 社会参与型政策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命令控制型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以财政分权为视角 |
3.1 引言 |
3.2 理论背景与假设提出 |
3.2.1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
3.2.2 地方政府环境偏好的中介作用 |
3.2.3 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影响的区域异质性 |
3.3 研究设计 |
3.3.1 实证模型 |
3.3.2 变量测量 |
3.3.3 数据收集 |
3.4 实证结果 |
3.4.1 平稳性检验 |
3.4.2 全样本分析结果 |
3.4.3 区域异质性分析 |
3.4.4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场激励型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以排放交易机制为视角 |
4.1 引言 |
4.2 理论背景与假设提出 |
4.2.1 排放交易体系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
4.2.2 排放交易体系的影响效应 |
4.2.3 排放交易体系与PM_(2.5)减排效应 |
4.3 研究设计 |
4.3.1 数据收集 |
4.3.2 研究方法 |
4.3.3 变量测量 |
4.3.4 回归模型 |
4.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4.4.1 倾向得分匹配分析结果 |
4.4.2 双重差分回归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参与型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以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为视角 |
5.1 引言 |
5.2 理论背景与假设提出 |
5.2.1 政府环境执法与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 |
5.2.2 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与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
5.2.3 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中介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收集 |
5.3.2 变量测量 |
5.3.3 回归模型 |
5.4 实证结果 |
5.4.1 假设检验结果 |
5.4.2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
5.4.3 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政策启示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研究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意象及其概念内涵 |
1.1.1 意象与感知 |
1.1.2 城市意象的概念内涵 |
1.2 经典城市意象理论分析 |
1.2.1 经典城市意象理论概述 |
1.2.2 经典城市意象理论内容评析 |
1.2.3 经典城市意象研究方法评析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基于客观环境感知的城市意象研究 |
1.3.2 计算机科学理论驱动的城市意象研究 |
1.3.3 图片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意象研究范式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交互的城市意象理论分析 |
2.1 客观环境表征探析 |
2.1.1 街道客观环境的可意象性 |
2.1.2 基于街道的客观环境特征 |
2.1.3 基于街道的环境感知条件 |
2.2 环境初级感知探析 |
2.2.1 基于观察的环境感知类型 |
2.2.2 基于观察的环境感知内容 |
2.2.3 基于观察的环境初级感知过程 |
2.3 主观环境感知探析 |
2.3.1 主客观交互下的环境感知基础 |
2.3.2 主客观交互下的环境感知特征 |
2.3.3 主客观交互下的环境感知偏差 |
2.4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的意象感知模型 |
2.4.1 基于主客观偏差视角的感知模型 |
2.4.2 基于主客观偏差视角的研究逻辑 |
2.4.3 基于主客观偏差视角的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客观环境表征解析 |
3.1 基于街道的客观环境表征解析方法 |
3.1.1 街道环境基础测度数据采集 |
3.1.2 街道客观环境量化测度方法 |
3.1.3 街道环境量化测度流程 |
3.2 基于街景数据的客观环境表征测度标签 |
3.2.1 基于观察行为的环境构成要素测度标签 |
3.2.2 基于视觉刺激的环境表征形式测度标签 |
3.3 南京中心城区街道的环境构成要素特征 |
3.3.1 街道客观环境构成要素统计特征 |
3.3.2 街道客观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结构特征 |
3.4 南京中心城区街道的环境表征形式特征 |
3.4.1 街道客观环境表征形式统计特征 |
3.4.2 街道客观环境表征形式空间分布结构特征 |
第四章 主客观交互的环境初级感知解析 |
4.1 主客观交互的环境初级感知解析指标体系 |
4.1.1 基于客观观察的街道环境生理感知测度指标 |
4.1.2 基于主观感受的街道环境心理感知测度指标 |
4.1.3 街道环境初级感知测度参数设置 |
4.2 街道环境的初级生理感知特征 |
4.2.1 主客观初级分异的街道环境安全性感知特征 |
4.2.2 主客观交互强化的街道环境景观性感知特征 |
4.3 街道环境的初级心理感知特征 |
4.3.1 主客观交互进阶的街道环境色彩氛围感知特征 |
4.3.2 主客观交互影响的街道环境社交氛围感知特征 |
4.4 主客观交互的环境初级感知特征总结 |
4.4.1 视觉刺激到主观响应的主客观交互进阶感知特征 |
4.4.2 个体动机与需求驱动下的主客观交互偏差感知效应 |
第五章 个体量化评价的主观环境感知解析 |
5.1 个体量化评价的主观环境感知解析方法 |
5.1.1 个体动机与需求导向的主观环境感知评价标签 |
5.1.2 基于街景数据的主观环境感知量化评价平台 |
5.1.3 感知量化评价平台支持下的主观环境感知解析流程 |
5.2 街道环境类型主观感知评价特征 |
5.2.1 主客观正向关联的环境类型感知态势 |
5.2.2 主客观偏差驱动的环境类型感知结构 |
5.3 街道环境场景主观感知评价特征 |
5.3.1 负面评价主导的主观场景感知态势 |
5.3.2 个体需求和动机驱动下的主观场景感知结构 |
5.3.3 主观环境感知与客观环境要素的关联作用关系 |
5.4 需求与动机驱动下的主观环境感知特征总结 |
5.4.1 基于环境个性、形式及意蕴的主观感知进阶特征 |
5.4.2 动机与需求驱动下主观对客观环境信息的选择作用 |
第六章 主客观偏差视角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 |
6.1 主客观偏差视角的意象形成模式 |
6.1.1 环境感知基础:客观环境要素序列与整合形式 |
6.1.2 环境初级感知:客观环境表征与主观基础需求 |
6.1.3 主观环境感知:客观环境内涵与主观认知理解 |
6.2 主观客观偏差视角的意象形成条件 |
6.2.1 客观环境要素对主观感知的驱动力 |
6.2.2 环境信息负载对主观感知的刺激度 |
6.2.3 感知个体对客观环境的主观判断力 |
6.3 主客观偏差视角的意象结构五元素 |
6.3.1 意象感知核心 |
6.3.2 意象感知节点 |
6.3.3 意象感知廊道 |
6.3.4 意象感知圈层 |
6.3.5 意象感知盲区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意象形成过程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的偏差关系 |
7.1.2 主客观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的三阶段形成模式 |
7.1.3 主客观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的三项基础形成条件 |
7.1.4 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城市意象结构五元素 |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7.2.1 理论层面: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建构了城市意象的形成模式 |
7.2.2 方法层面: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实现了对城市意象主客观双维的量化解析 |
7.2.3 实践层面:归纳梳理了意象结构五元素用于优化城市环境意象营造规划策略 |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7.3.1 研究维度的局限性:忽视了非物质性要素及其它环境方面对城市意象的影响 |
7.3.2 研究数据的局限性:街景数据对于反映城市真实客观环境存在缺陷 |
7.3.3 研究内容的局限性:对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颗粒度仍相对较粗 |
7.4 研究展望:信息时代的城市意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基于Info GAN模型与Res Net有监督学习网络的建筑风貌识别说明 |
附录二:街道客观环境感知意象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6)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雾霾污染研究现状 |
1.3.2 环境规制研究现状 |
1.3.3 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研究现状 |
1.3.4 雾霾治理路径优化研究现状 |
1.3.5 环境污染治理核心相关理论 |
1.3.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理论依据 |
2.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3 协同治理理论 |
2.2 环境规制影响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 |
2.2.1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理分析 |
2.2.2 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机理分析 |
2.3 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路径优化机制 |
2.3.1 直接协同路径优化机理分析 |
2.3.2 间接协同路径优化机理分析 |
2.3.3 协同路径优化综合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雾霾污染的形成过程 |
3.2.1 污染排放 |
3.2.2 促进条件 |
3.2.3 作用反应 |
3.3 研究设计 |
3.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2 变量的选取及其测度 |
3.3.3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3.3.4 探索性空间数据模型构建 |
3.3.5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3.4 雾霾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分析 |
3.4.1 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3.4.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5 雾霾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
3.5.1 人为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3.5.2 自然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的选取及其测度 |
4.2.3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4.3 环境规制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3.1 我国环境规制现状简析 |
4.3.2 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4.3.3 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4.4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4.4.1 空间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4.4.2 时间滞后效应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4.4.3 区域差异效应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4.5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研究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的选取及其测度 |
5.2.3 实证模型发展与构建 |
5.3 环境规制协同的测算与分析 |
5.3.1 环境规制横向协同 |
5.3.2 环境规制纵向协同 |
5.4 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实证分析 |
5.4.1 横向协同治理的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 |
5.4.2 纵向协同治理的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 |
5.5 环境规制下雾霾协同治理的研究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规制下雾霾协同治理的路径优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设计 |
6.2.1 变量与数据 |
6.2.2 研究方法 |
6.2.3 模型构建 |
6.3 直接协同路径优化分析 |
6.4 间接协同路径优化分析 |
6.4.1 “环境规制-外商投资-雾霾污染”间接协同路径检验与优化分析 |
6.4.2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雾霾污染”间接协同路径检验与优化分析 |
6.4.3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雾霾污染”间接协同路径检验与优化分析 |
6.4.4 间接协同路径优化措施 |
6.5 政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环境冲突治理中环保NGO的行动策略选择研究 ——以“绿满江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环保非政府组织(环保NGO) |
(二)环境冲突 |
二、理论基础 |
(一)倡导联盟框架 |
(二)倡导联盟框架的应用 |
第三章 环境冲突治理中环保NGO参与概况 |
一、环保NGO参与环境冲突治理的背景 |
(一)环境污染的现实需要 |
(二)政治环境的鼓励支持 |
(三)自身的优势作用 |
二、环保NGO参与环境冲突治理的基本历程 |
三、环保NGO参与环境冲突治理中行动策略 |
(一)在环境冲突中定位明确 |
(二)营造适宜沟通的互动场地 |
(三)充分开发利用外界和自身资源 |
第四章 “绿满江淮”参与环境冲突治理的实践:基于倡导联盟框架(ACF)的分析 |
一、关于“绿满江淮”参与环境冲突治理的基本介绍 |
(一)“绿满江淮”基本情况介绍 |
(二)“绿满江淮”与环境冲突治理 |
(三)“绿满江淮”参与环境冲突治理的基本成果 |
二、环境冲突治理倡导联盟的信念系统 |
(一)内核信念体系根本一致 |
(二)政策核心信念体系存在分歧 |
(三)次要方面信念体系存在矛盾 |
三、“绿满江淮”参与环境冲突治理的行动策略分析 |
(一)形成联盟进入政策子系统 |
(二)获取联盟资源 |
(三)选择政策场地 |
(四)进行政策学习打破僵局 |
第五章 优化环保NGO在环境冲突治理中的行动策略 |
一、环保NGO在环境冲突治理中行动策略选择的类型 |
二、环保NGO在环境冲突治理中的行动策略特点 |
三、关于环保NGO进行行动策略选择的建议 |
(一)统一分散化的利益表达 |
(二)推进政策信念趋同 |
(三)激活联盟资源 |
(四)适应环境强化参与 |
(五)互动学习中推进政策完善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环保NGO团队核心成员)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
一、环境规制的内涵研究 |
二、正式环境规制工具的研究 |
三、正式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 |
四、正式环境规制的失灵 |
五、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理论研究 |
六、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正式环境规制 |
二、非正式环境规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庇古税理论 |
二、科斯定理 |
三、理论应用 |
第三章 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影响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环境规制的现状 |
一、正式环境规制的现状 |
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现状 |
第二节 环境规制影响大气污染治理的理论分析 |
一、正式环境规制的传导机制 |
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传导机制 |
三、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共同影响 |
第四章 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治理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变量操作化及数据收集 |
一、变量操作化与描述 |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 |
三、模型建立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 |
三、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实证结果的应用 |
第一节 正式环境规制实证结果的应用 |
一、保障工业污染治理资金 |
二、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
三、制定合理人均排污标准 |
第二节 非正式环境规制实证结果的应用 |
一、激发环境治理支付意愿 |
二、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
三、减轻地区人口环境压力 |
四、开拓公众参与环保渠道 |
五、规范群众环境投诉路径 |
六、增强环境信息披露 |
第三节 综合利用环境规制工具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元分析的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边界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边界条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模型 |
2.1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理论 |
2.1.1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理论 |
2.1.2 企业绩效理论 |
2.2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2.3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国家边界 |
2.3.1 国家创新能力在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2.3.2 文化背景在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2.4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行业边界 |
2.5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企业边界 |
2.5.1 财务杠杆在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2.5.2 企业成长性在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2.6 理论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边界条件的实证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变量设计 |
3.1.2 研究方法选择 |
3.2 研究过程 |
3.2.1 样本检索与筛选 |
3.2.2 文献编码 |
3.2.3 效应值转换与统计指标计算 |
3.2.4 发表偏倚 |
3.2.5 异质性检验 |
3.3 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果 |
3.4 国家边界条件研究结果 |
3.4.1 国家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
3.4.2 文化背景的调节作用 |
3.5 行业边界研究结果 |
3.6 企业边界研究结果 |
3.6.1 企业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 |
3.6.2 企业成长性的调节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边界条件的结果讨论与对策建议 |
4.1 研究结果讨论 |
4.1.1 环境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1.2 调节效应结果讨论 |
4.2 企业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
4.2.1 推动环境社会责任促进企业绩效的对策建议 |
4.2.2 基于国家创新能力促进环境社会责任绩效实现的对策建议 |
4.2.3 基于文化背景促进环境社会责任绩效实现的对策建议 |
4.2.4 基于行业促进环境社会责任绩效实现的对策建议 |
4.2.5 基于企业财务杠杆促进环境社会责任绩效实现的对策建议 |
4.2.6 基于企业成长性促进环境社会责任绩效实现的对策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样本来源 |
致谢 |
(10)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区际分工影响研究 ——基于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基本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产业链分工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2 环境规制影响效应研究 |
2.1.3 化工产业空间分工及发展影响研究 |
2.1.4 文献述评 |
2.2 概念界定 |
2.2.1 环境规制 |
2.2.2 产业链区际分工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污染天堂假说 |
2.3.2 波特假说 |
2.3.3 要素禀赋理论 |
第3章 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产业链区际分工及环境规制现状分析 |
3.1 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产业链区际分工现状 |
3.1.1 化工行业概况 |
3.1.2 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时间特征 |
3.1.3 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空间分布特征 |
3.2 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现状 |
3.2.1 长江经济带污染排放现状 |
3.2.2 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时间特征 |
3.2.3 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空间特征 |
3.3 现状分析小结 |
3.3.1 时间角度 |
3.3.2 空间角度 |
3.3.3 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区际分工作用理论研究 |
4.1 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区际分工作用机理分析 |
4.1.1 污染天堂假说下的产业成本效应 |
4.1.2 波特假说下的技术促进效应 |
4.1.3 要素禀赋理论下的要素组合效应 |
4.1.4 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区际分工作用机理路径图 |
4.2 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区际分工作用理论模型分析 |
4.3 理论研究小结 |
第5章 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产业链区际分工影响实证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实证研究设计思路 |
5.1.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3 变量选取及其度量方法 |
5.2 经典面板回归分析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化工行业整体回归结果及分析 |
5.2.3 化工产业链分行业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 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
5.3.1 空间权重矩阵的确定 |
5.3.2 空间自相关检验 |
5.3.3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构建 |
5.3.4 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
5.3.5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6 空间面板模型效应分解 |
5.4 实证结果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实证研究相关数据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政府统计在环境统计中作用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李世斌. 吉林大学, 2021(01)
- [2]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D]. 陈苗. 吉林大学, 2021(01)
- [3]政策议程设置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D]. 燕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异质性环境政策工具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D]. 臧家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
- [5]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研究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D]. 郑屹. 东南大学, 2021
- [6]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研究[D]. 刘学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环境冲突治理中环保NGO的行动策略选择研究 ——以“绿满江淮”为例[D]. 刘玥.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8]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D]. 袁鹏飞. 华侨大学, 2020(01)
- [9]基于元分析的环境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边界条件研究[D]. 张伟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区际分工影响研究 ——基于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分析[D]. 尹慧.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