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超级巨星的建造方式--NBA球星姚明成为一名天才的方式_篮球论文

这就是超级巨星的建造方式--NBA球星姚明成为一名天才的方式_篮球论文

巨星是这样打造的——NBA明星姚明的成才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这样论文,之路论文,巨星论文,明星论文,NB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巨星家庭的巨星教育

文化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环

姚明出生于一个体育世家,父亲姚志源曾是上海体育界的风云人物,带领上海篮球队参加过国内众多赛事,获奖无数。母亲方凤娣更是中国篮球界不可多得的一员大将,早在1976年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获得亚洲冠军时,她就是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父母的身高和在篮球方面的天赋遗传给了姚明,所以姚明从小就喜欢打篮球。记得有一次父亲给他买了一个玩具篮球,大概是想培养他对篮球的兴趣吧,姚明觉得受到侮辱,把那个玩具篮球一脚踢出门外,并且立刻从床底下拿出一只比赛用的大篮球来,他老练地拍着球来到住房后面的球场。他的这一举动颇具挑衅意味,那是一个小小男子汉向父亲示威:敢小看我吗?我可是早已迷上篮球了。那个时候他还在学前班吧,身高差不多有一米五;不到10岁身高就有一米八。这样的孩子不去打篮球,简直是埋没人才。

小小姚明很快引起了上海篮球界的注目,区体校竭力要他入校,并向中国男篮申请了一万元专门作为姚明的营养补贴,那个时候的有识之士几乎就认定了他将是未来中国篮球界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对此,父亲姚志源和母亲方凤娣却并不怎么看重这些,作为家长,他们更关心姚明的学业,他们不想让这么小的孩子就从事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这样下来会荒废学业,到了30岁退役,一身伤病毫无专长,这时候又该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在方凤娣看来,一个没有知识没有内涵与修养的人,在某个专业取得再大的成就也让人深为遗憾,她不想让儿子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母亲更多的时候像高考补习班班主任一样,对姚明的学业抓得特别紧,紧到姚明苦不堪言。

比如,姚明在体校时,每周三个下午雷打不动要去教室上课。平时训练累得不行,加上人太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许多上体校的孩子根本不去上课,或者马马虎虎应付一下,等着几年后若是在体育上没出成绩,就被一所学校以体育专长生名义特招。但方凤娣坚决不允许姚明这样偷懒,每到一、三、五下午上课的日子,她会早早带好食品来到体校,陪同姚明一起上课,姚明在教室里读书,她在外面走廊上守候,这样的经历风雨无阻坚持六年,从来不敢有丝毫马虎。每天晚上她还亲自上阵,抽出两小时给姚明检查作业,补课。

这种良好的督学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姚明打进NBA的次年, 姚志源和方凤娣就双双来到美国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方凤娣来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姚明请了一位家庭教师,她对家庭老师的要求是,不仅要教姚明语言,还要在国情、历史、文化上对姚明进行全方位教育。在她看来这是必需的,否则的话,姚明不可能更好地融入美国,融入NBA。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中体会“篮球精神”

姚明是独生子,从小常常一个人独自在家,放学回来胸口吊着一把家中钥匙,自已开门生火做饭。可能正是这种生活经历造成了他有些孤独的性格,遇事总是一个人默默呆在一处,不爱和别人商谈,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连父母他也采取回避态度。

方凤娣和姚志源深知篮球是一项众人通力协作的体育运动,没有相互间的精诚合作,想战胜对方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姚明要想在体育上有所作为,这样孤独的个性绝对要不得。方凤娣想了几个晚上都没有想出好对策,最后她决定利用休病假的半年时间陪姚明打篮球,让他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中体会到一种“篮球精神”。

这样的决定对方凤娣来说太为难了,她大病初愈,又多年不打篮球,身材发胖变形,每天从事剧烈的运动吃不消,但为了儿子的事业,她只能坚持。半年时间,每天黄昏,方凤娣带着姚明准时出现在球场,她告诉姚明该怎样去拼抢、去拦板、去投球——她汗流满面一遍遍示范,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汗水湿透了全身。姚明多少次都看不过去,连连说:“妈,别打了。”方凤娣说:“不行,时间没到,再坚持一会儿,我要让你看看七十年代的老女篮精神。在场上,你的眼一刻不能停,一定要学会观察、配合,相互间的配合,打篮球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

姚明把妈妈的一番话铭记在心坎上,他带着妈妈教给他的老女篮精神打入上海大鲨鱼队,然后一路过关进入美国NBA。

让他做他喜欢的事,他会懂得节制

姚明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父母对他管教不一味地严,而是张弛有度,他从来没有像有的孩子那样一放假就在外面疯玩,姚明从小到大从没让妈妈操心,父母也从来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一不小心就学坏。

姚明10岁时,迷上了电子游戏,但口袋里没有钱使他不能尽兴。这天他回家拿了妈妈口袋里的钱。一开始是一元钱,再后来是两元,慢慢的他上了瘾,每天放学经过游戏厅门前就迈不动腿脚,最后一次他一下子拿走一百元。妈妈发现了。那天姚明还是按往常时间回家,妈妈脸色沉静地为他装饭舀汤,吃完后妈妈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收碗抹桌,而是微笑着对姚明说:“今天学校里通知要交钱吗?”姚明脸一下子红了,支支吾吾地说:“我打游戏了。”令他吃惊的是妈妈闻听后并没有责骂他,而是平静地收拾碗筷进入厨房。当天晚上姚明做完作业,妈妈出现在他面前,拍拍他的肩膀说:“走,我们去玩电子游戏。”姚明惊呆了,立马牵起妈妈的手下楼来到不远处的游戏厅,一人占据一台机子,两个人尽兴玩了一个多小时。回家时姚明百思不解,妈妈对他说:“你是孩子,电子游戏适当玩玩对你来说有益无害,但你记着,切不能过分沉迷于电子游戏。”姚明听话地点点头。有同事对她说:“别人家堵着拦着不让孩子进游戏厅,你倒好,带儿子去玩游戏,你就不怕他上瘾?”方凤娣说:“我了解自己的儿子,让他做他喜欢的事而不强制他,他会懂得节制。”

“父母是我最好的老师”

作为一个闻名世界的球星,姚明在多种场合说过:父母是我最好的老师。言下之意,他今天的一切与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

方凤娣向记者透露,他们是篮球之家,平时话题离不开篮球,但更多的话题却是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这样的家庭气氛对开阔孩子的眼界、心胸更有好处——比如说姚明很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是孔夫子,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他和父亲闲聊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个他颇有兴趣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在诸葛亮身上姚明花过相当多的时间,那本父亲送他的《三国演义》几乎让他翻烂了。小小的姚明明白诸葛亮与孔夫子的不同之处,诸葛亮的理论就是:运用一切可支配的资源,指挥你所有的士兵、军官,并且百分之百地发挥你的长处与强项,特别是人无我有的东西。姚明说:这句话后来成了我的信条之一。狮子率领的一群羊可以战胜羊率领的一群狮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神,我决定什么时候当绵羊,什么时候当狮子,这是一种生存智慧。这种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对姚明进入NBA打球十分有益,在身体上,他处于劣势, 诸葛亮也是如此,他的体格并不健壮,他率领的队伍也不强大,但他却能运用智慧战胜了比他更强大的军队。方凤娣最得意的一点就是姚明运用脑子在打球,人高马大的美国球员在篮下轻易把他推开,而他却不能够,他必须用脑袋来弥补体能上的不足,否则的话,他在NBA无法立足。事实证明姚明是成功者,他在NBA不但立住了脚,而且越打状态越好。

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姚明暑假在家无所事事,姚志源就买了一套热门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送给他。他在单位图书馆看过这部小说,认为对人生很有启发,但他没有向姚明挑明,只是让他静静地体会。姚明一下子就看入了迷,原因之一就是喜欢令狐冲的处事方式,行事果敢,而且有原则,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危难来临时一定要非常放松,面对死亡也是这样。

姚明的成功告诉我们,家教并不是对书本知识的强行灌输,它更多的是父母本身优秀品质点点滴滴的熏陶与润泽,当在孩子身上发现某种人无我有的特长之后,就该耐心细致地打磨它,最终让它放射出神奇的光彩。

标签:;  ;  ;  ;  ;  ;  

这就是超级巨星的建造方式--NBA球星姚明成为一名天才的方式_篮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